低碳经济地方财政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6066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碳经济地方财政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低碳经济地方财政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低碳经济地方财政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低碳经济地方财政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低碳经济地方财政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碳经济地方财政研究.docx

《低碳经济地方财政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经济地方财政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碳经济地方财政研究.docx

低碳经济地方财政研究

 

财经活页

2009年第15期(总第135期)

 

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

辽宁省财政学会2009年8月15日

 

本期主题:

低碳经济

[按]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科技进步,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与日俱增,尤其是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耗量惊人。

截至2007年底,全世界已探明的煤炭储量预计还可以开采133年,天然气储量预计还可以开采60年,而石油储量预计还可以开采41年。

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剧烈恶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

人类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逐渐增多,大气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各种气体异常现象及其伴随现象随之而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据统计,1906年-2005年这一百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0.74摄氏度,并且升温速率不断加快;1870年-2004年期间,海平面每年的平均上升幅度为1.44毫米,进入20世纪以后这一增速增加到每年1.77毫米,目前这一增速为每年3毫米;2003年-2007年的五年间,地球上南极、美国阿拉斯加和北极格陵兰岛的陆地冰川已融化逾两万亿吨。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迄今为止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如何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使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对资源的消耗降到最少,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人类需要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式来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

在这种背景下,低碳经济这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便成为世界各国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

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当前,国际上有关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包括与碳减排有关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换和低碳排放能源系统的建立;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主要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阶段、速度与碳排放的关系;农业生产与碳排放,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水平与结构的变化等;碳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等。

  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其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而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则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在认识低碳经济问题上,还必须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第一,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第二,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第三,低碳经济并不一定成本很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很大一部分潜力是负成本的,并不需要成本很高的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碍;第四,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该从现在做起的;第五,发展低碳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防范全球变暖,需要国际合作,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急剧上升,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为处理这一问题,国际社会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公约》于1992年5月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5次会议上通过。

同年6月11日于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开放签字,当时有155个国家和欧共体签署了《公约》。

1994年3月21日,即得到第50个国家的批准90天后,《公约》开始生效。

到目前为止,《公约》有189个缔约方,其秘书处设在德国波恩。

《公约》的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

《公约》第一届缔约方会议于1995年在德国召开。

在这届会议上,与会代表们通过了“柏林授权”,要求各缔约方进行谈判,以通过量化目标和规定时限进行减排。

这在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举行的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促生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

《议定书》自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供签署,期间有84个国家签署了《议定书》。

《议定书》规定了《公约》附件一国家的量化减排指标,即在2008年-2012年间(第一承诺期)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5.2%。

《议定书》中规定了6种温室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

《议定书》还规定了3种“灵活机制”来帮助附件一所列缔约方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实现其部分减排目标,这3种机制是排放贸易(ET)、联合履行(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

排放贸易和联合履行主要涉及附件一所列缔约方之间的合作;而清洁发展机制涉及附件一所列缔约方与发展中国家缔约方之间在二氧化碳减排量交易方面的合作关系。

《议定书》的生效条件是55个《公约》缔约方批准,且其中的附件一国家缔约方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之和占全部附件一国家缔约方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5%以上。

由于美国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占附件一国家的36.1%,在美国拒绝批准《议定书》的情况下,要达到生效条件,意味着几乎所有其他附件一国家都必须批准。

俄罗斯因占1990年附件一国家17.4%的排放量而持有决定《议定书》生死的一票。

在俄罗斯于2004年11月18日向联合国正式递交加入文件后,《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

截至目前共有175个缔约方批准、加入、接受或核准《议定书》。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

低碳经济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发展较为落后,但是我国很早就开始关注气候变化问题,近年来也先后制定了一些法规和计划,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逐步推动我国迈向低碳发展之路。

——构建环保法律体系,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法律保障。

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修订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森林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多部环境保护法律,从气候治理、资源保护、资源节约、清洁能源等各个方面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制定环保规划,为发展低碳经济确立战略思路。

先后发表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等多个法律文件和行动计划,以实际行动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借鉴。

2005年9月5日,中国和欧盟在北京签署《中国和欧盟气候变化联合宣言》,建立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共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15次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

同月,科技部万钢部长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已超2亿吨标准煤,太阳能、氢能、风能与生物质实现产业规模和应用的突破,可再生能源比例的增长已超过了整体能源的增长。

——节能降耗减排成效显著。

2008年关停小火电1669万千瓦,关闭小煤矿1054处。

中央财政安排423亿元资金,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环保设施等项目建设。

全国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149万吨,新增燃煤脱硫机组容量9712万千瓦。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59%,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4.42%和5.95%。

近三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0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6.61%和8.95%。

应该说,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在解决能源、缓解气候变化、保护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我国通往低碳经济之路不会平坦,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政策手段单一,制度建设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节能减排的推行主要依靠行政指令,减排压力主要由各级政府承担,政府部门通过行政指令向地方政府和企业下达减排指标,依靠指标的层层分解来约束地方政府和企业,行政色彩浓厚。

大多数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垄断企业凭借其行政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能源环境成本的约束作用弱化,企业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不足。

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仍然很不合理,能耗大、污染重的第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在增加,耗能低、污染少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

如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4万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6万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万亿元,增长9.5%。

第三,资源要素价格扭曲。

我国许多引导、限制、激励政策措施都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与我国目前环境无价、资源低价的状况是分不开的。

第四,现行政绩考核制度的阻隔。

在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依然突显“不作为”的问题。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我国实行的任期制加上不全面的考核制度,地方各级政府中存在着片面政绩观,注重GDP数据,崇尚“大干快上”,追求短期内能快速见效的项目和工程,而往往忽视需要长期投资、见效慢的环保项目和措施。

二是由于地方政府的税收和就业压力,致使相当一部分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的中小企业得到保护。

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动向

近年来,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的重大课题,成为涉及世界政治、经济、外交、能源、环境等领域的热门议题。

英国:

斯特恩报告和减排行动

英国政府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问题上十分积极,也是少数几个达到了《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的发达国家之一。

英国目前的长期目标是实现全欧洲到2020年减少30%,2050年减少60%的减排总体目标。

受英国政府委托,从其自身利益出发,经济学家斯特恩对气候变化问题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研究,英国政府于2006年10月发表了《斯特恩报告》。

斯特恩报告分析了关于气候变化本身的经济影响的证据,并探索了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经济内涵。

气候变化在经济学上提出了独一无二的挑战:

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市场失灵现象。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尽早采取有力行动的收益大于成本。

虽然没有人可以完全肯定地预测气候变化的后果,但是我们现在有足够的信息,知道这些风险。

证据显示,忽略气候变化最终将损害经济发展。

斯特恩报告提出,2050年世界经济的规模比今天要大三到四倍,但是排放要比今天降低四分之一的水平,所以就需要有新的工业革命,建立在实现低碳经济的基础上。

英国皇家环境污染委员会最近发布的报告提出了实现低碳城市所需要采取的一些政策。

——城市是排放温室气体的最大贡献方,80%的化石原料是由建筑和交通所消耗。

住房在英国产生了四分之一以上的排放,2002年以来,英国新建筑的能效增加了40%,英国要求所有的住房到2016年的时候实现零的碳排放,这相当于减少8个大型英国城市的总排放量。

——英国为实现《京都议定书》目标,推出了“气候变化税”,和重工业能源用户签订自愿协议,如果他们能够通过新的投资实现较低的排放,就不需要支付全税。

这样极大地减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也增加了工业的能效以及竞争力,并且让他们更有动力实现低碳行业的发展。

——英国2007年3年通过《气候变化法律》(草案)。

这项法案使得英国将会成为第一个从法律上要求到2050年减少碳排放达到60%的国家,这将极大地加强英国缓解气候变化的行动与效力。

挪威:

建设气候友好型挪威

挪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到全球总排放量的0.2%。

挪威政府成立了低排放委员会,任务是为挪威于2050年之前把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50%-80%。

委员会于2006年10月提交了最终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气体排放,我们面临着由此导致的日益加剧的严重气候问题。

预计气候变化引起的后果复杂多变,很可能造成严重的破坏性影响。

为控制局势,有必要大力缩减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为公平起见,到本世纪中期,富裕发达国家应把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低目前水平的三分之二左右。

报告提出的基本措施包括:

国家在气候信息方面进行长期投资,开展长期的气候意识提高活动。

宣传有关气候问题精确和相关的信息以及我们可以采取的应对行动。

通过长期并稳定支持一揽子技术项目,在开发气候友好型技术方面进行投资。

该项一揽子技术项目的重点是碳捕获和碳储存技术、风能(尤其是海上风能的开发)、家用生物质颗粒燃料炉和木质燃料炉以及壁炉、生物燃料、太阳能电池、氢能技术、蒸汽泵和低排放量的船舶。

对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给予明确、固定和长期的补贴。

这也包括采暖市场中的能源供应商。

——在交通领域:

逐步引进低排放和零排放温室气体的交通工具,例如混和燃料汽车、轻质柴油燃料汽车、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建筑采暖:

通过实施更加严格的建筑规范、生态标识和提供补贴等方法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平方米能源消耗量的更加严格的建筑规范来增加对能源利用效率改进方面的投资。

——发电:

通过建设风力发电厂和小型水电站来扩大“新的可再生”能源。

在燃气和燃煤发电厂实施碳捕获和碳储存。

升级并提高电力供应网的工作效率,从而减少电网的电力损失,并使小型发电厂能够接入电网。

——在与企业、能源供应商和供应单位开展合作的基础上,挪威政府和决策层必须实施以下措施:

开展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信息普及活动。

通过设立试点和示范项目来进一步开发技术创新。

对低排放和零排放温室气体的交通工具进行投资。

这要求我们根据环境激励措施、政府采购和政府法规来制定汽车税,同时确保生物燃料的销售额至少占2009年所有燃料销售额的5%。

通过支持以生物燃料和蒸汽泵为动力的采暖系统来增加对不产生二氧化碳的采暖方式的投资,并实行对老式燃油和燃气锅炉回收退还保证金的政策。

——鼓励气候友好型的政府采购。

——积极努力,进一步开发欧洲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以及根据《京都议定书》制定的排放交易,并鼓励其它国家和部门做出确定减排目标的承诺。

欧盟:

促使成员国采取行动

欧盟一直是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行动的积极推动方,在气候变化全球有关协定谈判中扮演重要角色。

同时,欧盟也通过制定一系列计划,推动其成员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实施欧盟气候变化项目。

这个项目很大程度上是建立与私营企业与公民的协商机制,讨论如何让企业与民众加入到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上来。

项目设立了13个工作组,研究经济的各方面,如能源、农业以及含氟的气体等等,根据京都议定书的目标,提出一些经济可行的减排方案。

——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使用,提高能效。

在能源使用方面展开大量工作,推动更多的使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替代能源。

——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计划。

这是欧盟的旗舰计划。

该排放交易计划占整个CO2排放的40%-50%。

这一政策将影响整个温室气体排放当中最大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发电的排放,热及热气生产的排放、炼油厂的排放,金属的生产、加工和水泥、陶瓷、纸浆等等。

该计划是不仅对欧盟开放,而且通过清洁发展计划联合实施,它在海外也可以施行。

——交通领域。

鉴于交通行业的排放持续的增长,而农业、工业排放都在下降,交通将会是一个重点的领域,需要紧迫的采取行动。

欧盟非常关注航空的燃料质量,同时该行业也被纳入到欧洲排放交易计划。

同时,汽车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一个关注的重点。

——技术研发及转让。

欧盟支持了大量技术开发的项目,从而来保证获得2040年、2050年、2060年所需技术;同时,重视改善现有技术,比如碳的捕捉和储存,这方面目前还存在障碍,欧盟投资2亿欧元来支持这方面的技术研发,未来在技术的研发方面还将有更多的投资。

加利福尼亚:

在州一级立法限制排放

美国目前是世界上温室气体头号排放大国,由于布什政府退出京都议定书,美国在全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领先地位遭到削弱,在气候变化领域更是成为众矢之的。

但由于美国国家体制的特点,美国联邦政府一级的行动并未对州一级单独立法有任何制约。

美国加州是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加州政府自2006年开始通过州一级立法来鼓励减缓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

——通过立法要求减排。

加州通过法律明确,到2020年减少温室气体至1990年水平;大约实现现有水平25%的减排。

——成立执行委员会。

在制订执行这些新的计划之后,由九个人组成的委员会负责,他们有权利来制定一些计划,以便能够执行法律。

如果企业拒绝执行,委员会有权对其实施一定的惩罚,他们也是在执行法律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交通领域措施。

在加利福尼亚,交通运输领域大约占整个温室气体排放的40%。

采取两个行动:

第一,从2009年开始,实施新的排放标准,这个标准会使二氧化碳减少18%,而且到2020年也会减少它的排放。

第二,实施清洁运输燃料低碳标准。

通过实施该计划,降低交通行业的排放。

——实施激励性政策,鼓励风险资本投资清洁技术。

鼓励公司投资于清洁技术的开发。

同时激励风险资本投资于几十亿来进行清洁技术的发展。

英国石油投资一个5亿的研究项目,由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科学学院承担关于可再生燃料和清洁燃料的研究。

——推进可再生能源使用。

在加利福尼亚,积极地在朝着更加清洁燃料发展努力,要求20%的能源都是要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能效。

——制定建筑能效标准等。

在加利福尼亚实施能效标准,特别是建筑标准,每年大约节省60亿度电,也就是减少了24座电厂的建设,而且节省能源、节省资金。

另外还投入研发智能照明的技术,即在没有人的情况下,灯具会自动关闭。

发展我国低碳经济的基本思路

第一,以观念更新推进低碳经济。

切实贯彻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途径的思想,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措施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能源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创新、消费过程的优化、政策法规的完善等措施,全面推行低碳经济,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以结构创新推进低碳经济。

淘汰落后技术,以大规模生产替代小规模生产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举措。

由于我国在2006-2007年两年间依法淘汰了一大批落后的生产力,关停了小火电2157万千瓦、小煤矿1.12万处,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659万吨/年、小炼钢产能3747万吨/年、小水泥产能8700万吨/年,使得节能减排取得了积极进展。

2007年单位GDP能耗比2006年下降了3.27%,随之单位GDP废水COD排放下降了3.14%,SO2排放也下降了4.66%,可见这一举措见效很快。

同时,发展资源回收利用的“静脉”产业,大幅度减少资源、能源消耗。

我国每年产生10亿吨左右的工业废渣,其中钢渣、粉煤灰、电石渣、煤矸石、磷渣等都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可以节约生产建材的能耗。

第三,以科技创新推进低碳经济。

科技进步是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

发展能源科技,要早谋划、早安排,建立能源科技储备,当前要瞄准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积极开展研究开发和示范工作。

一方面依托现有最佳实用技术,淘汰落后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另一方面大力推动相关技术创新,包括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能源利用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等,通过理论、原理、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的创新,寻求技术突破,以更大限度提高资源生产率及能源利用率。

第四,以消费方式创新推进低碳经济。

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消费领域节能和减少CO2排放也有巨大潜力。

我国建筑及居民生活用能量很大,节能问题值得重视。

我国城乡民用建筑面积约为400亿立方米,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CO2,建筑能耗已占总能耗20.7%。

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56%,约新增110亿平方米以上需采暖的民用建筑,2020年比2004年可能需增加2.5亿吨标煤,5800-6300亿kwh用电。

与国外建筑相比,我国建筑的保温能力较差,造成大量能量损失,需要特别关注。

在建筑采暖方面,入户取暖热水(或蒸汽)分户计量收费、补贴窗户双层玻璃改造、纤维板装修内保温、太阳能蓄热、地热取暖等均为有效的方法。

此外,生物质纤维作为保暖材料节能与生物质作为燃料发电供暖相比,会有数倍的节能减排功效。

第五,以管理创新推进低碳经济。

首先,在审慎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组织专家仔细核算中国的“碳足迹”,建立科学合理的“碳预算”制度,进一步完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交易”模式,作为权威性的国内法规应对国际气候变化对于中国的挑战。

其次,应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政府规划,制定出低碳经济的“国家方案”和行动路线图,与国家的“发展规划”、“能源规划”、“循环经济规划”和“节能减排规划”相衔接,形成一个具有国家意志的可操作的低碳经济发展蓝图。

第三,应突出主要工业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发展责任,尤其对六大高耗能产业和东部发达地区,要进一步制定出分阶段实施目标的重大措施,着力解决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第四,注重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公众等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

在每个企业、每个部门和每个家庭,可推行简易的碳排放核计每日流程表。

从基层入手,既能衡量对于CO2的排放数值,又能将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理念贯彻到每个国民的心中。

 

资料链接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

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

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氯氟烃、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等。

它会带来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土地干旱等。

科学家预测:

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可能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如纽约、东京和悉尼等。

碳足迹

碳足迹(carbonfootprint),它标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

“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

“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碳足迹”的计算: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电度数×0.785;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油耗公升数×0.785;

乘坐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短途旅行: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