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5834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59 大小:2.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练习.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练习.docx(1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练习.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练习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考点一:

关于病毒

1.2008年3月安徽阜阳开始爆发的手足口病的元凶EV71病毒,它生活和繁殖的场所是

A.无机环境B.富含有机质的环境

C.生物体的细胞间质内D.生物体的活细胞内

2.(2007·上海高考)病毒是地球上最小的一类生物,它与“电脑病毒”相似之处是

A.都有细胞结构B.都可自我复制

C.都是人为制造D.都会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

3.病是英文AIDS的音译,1981年在美国发现,现已在全世界传播蔓延。

该病毒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造成人体免疫功能缺陷。

病人大多死于其他微生物的感染。

(1)艾滋病是由引起的,该病毒破坏人体的细胞,导致免疫力下降。

(2)艾滋病病毒没有,只有寄生在人的细胞内,才能完成其生命活动,由此说明。

【答案】: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HIV)淋巴

(2)细胞结构淋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4.脊髓灰质炎是指人类脊髓中的灰质被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破坏了人体脊髓中的灰质,使部分神经中枢受损,造成了小儿麻痹症。

通过口服糖丸,可预防该疾病。

(1)你知道脊髓灰质炎病毒与大肠杆菌的主要区别吗?

(2)脊髓灰质炎病毒能否在空气中进行繁殖活动?

为什么?

【答案】:

(1)脊髓灰质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

(2)不能,因为脊髓灰质炎病毒没有独立的新陈代谢能力,只有在宿主的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

考点二: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单细胞生物能独立进行一系列生命活动

B.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C.人体缩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的

D.单细胞的草履虫也能完成自由运动和反射活动

3.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的生命活动可以离开细胞

C.细胞内的生命大分子没有生命

D.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B.一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

C.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结构和功能

D.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5.膝跳反射活动的完成说明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生命活动依赖于

A.单个细胞活动B.各系统配合

C.神经细胞独立活动D.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

考点三:

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下列各项组织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①皮肤 ②胃黏膜 ③神经元 ④变形虫 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 ⑥病毒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⑧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类 ⑨一片森林 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B.③②①④⑦⑩⑨

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D.⑤②①④①⑩⑨

3.下列哪一种细胞或个体具有全部的生命特征

A.艾滋病病毒B.人的造血干细胞

C.肺炎球菌D.人的脾细胞

4.下列与鸟类心脏所属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相同的是

A.人的血液B.人的肌纤维

C.人的皮肤D.人的循环系统

5.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出各项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是

A.细胞B.个体C.种群和群落D.生态系统

6.人体所包含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

A.细胞、器官、组织、系统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细胞、组织、系统、器官D.细胞、器官、系统、组织

7.下列能够作为一个生物群落的是

A.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B.一片竹林中的所有竹子

C.一杯水中的所有生物D.一个培养皿中的所有生物及培养基

8.下列各项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一座山上的树B.一片森林中所有的马尾松

C.一块草地上的草D.校园操场边一排长势整齐的柳树

9.以下表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

A.个体→细胞→种群→生态系统B.细胞→种群→个体→群落

C.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D.细胞→个体→种群→群落

10.(2008·重庆高考)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由群落和其周围无机环境组成

11.(2009·山东费县)若以下表格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

供选项

a

b

c

A

生物大分子

细胞

组织

B

个体

种群

群落

C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D

组织

系统

器官

12.生命系统的最宏观和最微观的层次分别是

A.生态系统、个体B.生物圈、细胞

C.个体、病毒D.生物圈、分子和原子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活动的是

A.白细胞吞噬细菌B.膝跳反射

C.一石激起千层浪D.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14.下列对生命系统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可以相互联系,也可以没有关系,如细胞与生态系统

B.组织、细胞等都是生命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是密切联系的

D.生物的生活环境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15.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所以细胞是单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我们身体由几亿个细胞构成,但单个细胞不能完成一项生命活动,所以细胞是人体的结构单位,但不是功能单位

C.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D.我们复杂的生命活动是由器官或系统完成的,所以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器官

16.从生命系统的结构来分析,下列结构属于哪个层次?

(1)受精卵

(2)树叶(3)心脏(4)一块骨骼肌(5)血液(6)筛管(7)一个酵母菌(8)池塘中的所有金鱼(9)某山上的所有生物(10)一片森林(11)一口池塘(12)一只小白鼠(13)某农场的所有水稻(14)市场上卖的一只西瓜(15)心脏与血管(16)肝脏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E.个体:

;F.种群:

G.群落:

;H.生态系统:

【答案】:

A.

(1)B.(5)(6)C.

(2)(3)(4)(14)(16)D.(15)E.(7)(12)F.(8)(13)G.(9)H.(10)(11)

17.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此科研小组研究的内容是生命系统中的层次。

(2)此实验的实验结论是。

(3)生命系统中最大的层次是,最微小的层次是。

【答案】:

(1)细胞

(2)只有完整的细胞才能完成生命活动(3)生物圈 细胞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考点一: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本质区别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器

 

DNA的存在形式

 

三体:

原核生物二菌:

细胞生物一藻:

植物

真核生物动物

真菌:

霉菌、酵母菌、各种蘑菇(食用菌等)

1.下列4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3种生物有明显的区别

A.酵母菌B.乳酸菌C.青霉菌D.蘑菇

2.原核细胞中,拟核内的主要物质是

A.DNAB.RNAC.蛋白质D.蛋白质和DNA

3.真核细胞的RNA主要分布在

A.细胞核B.细胞壁C.细胞膜D.细胞质

4.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蓝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发菜 ⑤水绵 ⑥根霉菌 ⑦葡萄球菌 ⑧链球菌

A.①④⑦⑧B.①②⑥⑧C.①③④⑦D.①②⑥⑦⑧

5.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A.噬菌体和根霉B.细菌和草履虫C.蓝藻和酵母菌D.衣藻和变形虫

6.下列有关蓝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单个细胞直径虽然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

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

C.蓝藻的叶绿体含藻蓝素和叶绿素

D.蓝藻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

7.下列几种生物的细胞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④

8.细菌和蓝藻的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

A.细胞体积小,进化地位原始

B.遗传信息量少,通常只以一个DNA为载体

C.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分布广泛,对各种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强

9.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它们都有染色体

C.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D.原核细胞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相似

10.(2009·广东)右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

A.酵母细胞B.原核细胞

C.动物细胞D.植物细胞

11.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判断的主要依据。

(2)甲、乙两细胞的统一性(共同点)表现在。

(3)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一定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是图所示生物。

【答案】:

(1)甲 乙 甲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乙有

(2)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3)甲

考点二:

细胞学说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细胞学说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创立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A.揭示了生物界中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揭示了一切细胞都是具有生命活力的

C.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揭示了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

4.细胞学说指出:

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C.说明了动植物细胞是一样的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

5.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A.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B.细胞是生物体相对独立的单位

C.细胞可以产生细胞D.细胞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大部分

6.细胞学说主要阐明

A.细胞的结构B.细胞的种类C.细胞的统一性D.细胞的多样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有关生物体细胞组成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不同生物的体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B.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C

C.在同一生物的不同体细胞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同

D.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包括

A.C、H、O、NB.K、Ca、Na、Mg、Cl、Fe

C.P和SD.Cu、Co、I、Mn

3.细胞成分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中,所共有的元素的一组是

A.C、H、OB.C、H

C.H、OD.C、H、O、N

4.在构成玉米的下列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A.C、H、N、P、MnB.Cl、Fe、S、N、Mg

C.B、Cu、Zn、Mn、MoD.N、P、K、Cu、Fe、I

5.组成人体的各种化学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依次是

A.C、H、OB.C、O、C

C.C、O、ND.C、O、O

6.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但是,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不相同,这反映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

A.统一性和相似性B.相似性和差异性

C.相似性和对立性D.统一性和差异性

7.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

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O、C、N、H

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

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8.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

A.蛋白质B.糖类C.脂肪D.水

9.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是由百余种元素构成的,生物体内常见的元素约有20多种,试问:

(1)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是。

(2)构成生物体的元素与天然元素的关系是。

(3)生物体内元素与天然元素的关系说明了。

(4)细胞内的各种化学元素主要以形式构成细胞,它们相互结合,以、、等具体结构形式共同构建细胞。

【答案】:

(1)C、H、O、N、P、S 

(2)生物体内的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特有的,都能在无机环境中找到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4)化合物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实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前项为生物组织,中项为鉴定所用的化学试剂,后项为反应结果所产生的颜色,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苹果、斐林试剂、砖红色B.花生种子、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C.黄豆、双缩脲试剂、紫色D.卵清蛋白、苏丹Ⅳ染液、红色

2.下列过程必须加热的是

A.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B.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

C.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D.碘液鉴定淀粉时

3.为鉴定脱脂奶粉是否脱脂,应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A.碘液B.斐林试剂C.苏丹Ⅲ溶液D.双缩脲试剂

4.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

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B.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

C.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加入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

5.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配现用

6.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

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

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

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

A.乙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7.在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性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组织材料

8.下列关于三大有机物的鉴定实验,正确的是

A.通过高倍显微镜可以看到花生切片中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B.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A液与B液要先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C.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以用作鉴定还原糖的材料

D.将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与斐林试剂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9.(2007·江苏)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

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B.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A,未添加双缩脲试剂B

C.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

D.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10.为测定组织细胞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常用的试剂是

A.苏丹Ⅲ染液B.碘液C.斐林试剂D.龙胆紫染液

11.(2006·广东)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C.使用斐林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D.在还原糖的鉴定中,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12.(2009·广东)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DNA

甲基绿

红色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淀粉

斐林试剂

蓝色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3.(2008·广东)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是由于蛋白质有

A.肽键B.氨基酸C.羧基D.氨基

14.在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

(1)蛋白质的鉴定实验适用的材料是

A.苹果B.豆浆C.鸡蛋蛋白D.花生种子

(2)的实验不需要制备组织样液,但需要将浸泡一段时间后,用切片法制成临时装片。

(3)糖类的鉴定所用试剂是,其中糖主要指具有性的葡萄糖等,与该试剂在条件下生成色的沉淀。

【答案】:

(1)BC

(2)脂肪的鉴定花生种子徒手(4)斐林试剂还原加热砖红

15.2008年9月“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震惊全国,部分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奶粉中掺入非食用的三聚氰胺(C、N、H)冒充蛋白质。

三聚氰胺是“含氮之王”,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中,它含有的N最高,达到66.7%,而一般蛋白质中含N量为16%。

400g奶粉中加入了1g三聚氰胺,相当于增加4.1g蛋白质的含氮量,这对人体及婴幼儿非常有害。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想用实验方法鉴定市场某奶粉的成分和蛋白质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1)如果该奶粉中含有葡萄糖,则用试剂检验,会出现沉淀。

(2)如果该奶粉中含有淀粉,则用碘液检验,会出现色。

(3)如果该奶粉中含有蛋白质,则用试剂检验,会出现色。

(4)通过以上鉴定,并不能确定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还必须对其蛋白质含量进行鉴定。

现提供一瓶合格的奶粉样品,请你设计一个方案,鉴定待测奶粉蛋白质含量是否合格。

【答案】:

(1)斐林 砖红色 

(2)蓝 (3)双缩脲 紫(4)将少许等量待测奶粉和合格奶粉样品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各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比较两试管颜色的差异度(如果颜色差异不明显,说明该待测奶粉是合格的;如果A管颜色比B管颜色浅,则说明该待测奶粉蛋白质含量不合格)

16.下面是“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鉴定”实验的材料和部分操作步骤。

(一)实验材料:

梨、新鲜牛奶

(二)实验步骤:

鉴定还原糖时,加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立即观察颜色变化;鉴定蛋白质时,取牛奶样液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立即加入双缩脲试剂B,观察是否出现蓝色。

(1)请指出“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订正:

①;

②;

③。

(2)观察植物细胞分裂时,对观察的细胞图像由A图变为B图,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第一步:

将装片向移动,使甲像移到视野中央;

第二步:

转动,换上高倍物镜;由于图像模糊变暗,应。

【答案】:

(1)①立即观察—隔水加热后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②立即加入双缩脲试剂B—先摇匀,然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③是否出现蓝色—是否出现紫色

(2)左 转换器 先调反光镜或调节光圈使视野明亮,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清晰。

17.(2007·海南)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

请回答:

(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和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和溶液。

(2)用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

【答案】:

(1)双缩脲试剂 稀蛋清 淀粉酶 葡萄糖 淀粉 

(2)斐林 (3)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是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溶液是淀粉酶溶液

18.洋葱在欧美被誉为“蔬菜皇后”,其肥大的鳞茎中含糖类8.5%,每100克含维生素A5毫克、维生素C9.3毫克、钙(Ca)45毫克、磷(P)50毫克、铁(Fe)8毫克,以及18种氨基酸,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

那么洋葱肥大的鳞茎中所含有的糖类是淀粉还是可溶性还原糖?

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研究报告。

(1)实验目的:

探究洋葱肥大的鳞茎中所含的糖是淀粉还是可溶性还原糖。

(2)实验原理:

淀粉可用来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可用_试剂来检测。

(3)实验器材:

洋葱、所需试剂和仪器等(略)。

(4)实验步骤:

Ⅰ.鉴定可溶性还原糖:

①制备洋葱组织样液,取样液2mL注入试管;

②;

③观察颜色变化。

Ⅱ.鉴定淀粉:

①制备洋葱组织样液,取样液2mL注入试管;

②;

③观察颜色变化。

(5)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

现象

结论

①若步骤Ⅰ出现,步骤Ⅱ出现。

说明洋葱鳞茎中所含的糖类既有还原糖又有淀粉

②若步骤Ⅰ,

步骤Ⅱ

说明洋葱鳞茎中所含的糖类只有还原糖而没有淀粉

③若

说明洋葱鳞茎中所含糖类

【答案】:

(2)碘液 斐林 (4)Ⅰ.②加入新制的斐林试剂1mL混匀,将试管置于50℃~65℃的水浴锅中加热2minⅡ.②加入2滴碘液 (5)①砖红色沉淀 蓝色 ②出现砖红色沉淀 不出现蓝色 ③步骤Ⅰ不出现砖红色沉淀,步骤Ⅱ出现蓝色 没有还原糖只有淀粉

19.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

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结果如图:

(1)由图中曲线可知,60℃时红薯还原糖含量最高,原因是

(2)与红薯相比土豆不含还原糖的可能原因是。

(3)为了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

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

备选材料与用具:

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苏丹红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

取A、B两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入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2mL,B试管中加入去掉淀粉和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2mL。

水浴保温5min。

第二步:

向A、B两支试管中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