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最新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5815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市最新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蚌埠市最新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蚌埠市最新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蚌埠市最新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蚌埠市最新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最新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

《安徽省蚌埠市最新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最新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蚌埠市最新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

安徽省蚌埠市最新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试题生物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21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该病毒是一种致病性、传染性很强的单链RNA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可以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 新型冠状病毒只有基因突变这一种可遗传变异

C.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全面的培养基上获得子代

D.细胞由于感染病毒而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答案】B

【解析】

【分析】

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其包含蛋白质和核酸两种成分,并且只能寄生在活细胞才能进行繁殖和代谢.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的完成各项生命活动,A错误;

B、病毒没有染色体,也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只有基因突变一种可遗传的变异类型,B正确;

C、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培养,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C错误;

D、细胞仅由于病毒的感染而裂解死亡是生物因素导致的细胞代谢中断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

故选B

2。

干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干重最初因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而增加,然后又因呼吸消耗而减少,并且需要大量酶参与。

下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

B。

 种子萌发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

C.③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

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题图是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图,分析可知①为种子晒干的过程,②为种子烘干的过程,③为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分(即无机盐),其中④为自由水,⑤为结合水。

【详解】A、种子的干重在增加,这说明脂肪在不断转变成糖类等其他形式的有机物,糖类物质中O含量大于脂肪,因此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A正确;

B、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水解需要水,而蛋白质、RNA合成产生水,B正确;

C、③为无机盐,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错误;

D、据分析可知,④为自由水,⑤为结合水,故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D正确。

故选C.

3.取某雄果蝇(2N=8)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培养至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减数分裂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精原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每个子细胞中都有8条核DNA被3H标记

B。

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3H标记的染色体共8条

C.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2条含3H的Y染色体

D.减数分裂完成后,至少有半数精细胞中含有3H标记的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分子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DNA复制成的新DNA分子的两条链中,有一条链是母链,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子链。

有丝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出现染色单体,到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且每条单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在间期时DNA复制1次,所以第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后得到的2个子细胞都是每一条染色体的DNA都只有1条链被标记。

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将继续完成减数分裂过程.

【详解】A、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在间期时DNA复制1次,所以第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后得到的2个子细胞都是每一条染色体的DNA都只有1条链被标记,A正确;

B、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在间期时DNA复制1次,每条染色体中只有1条染色体单体被标记,因此每条染色体被标记,B正确;

C、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只有一半被标记,即只有1条含3H的Y染色体,C错误;

D、最后得到的细胞中含有3H标记的染色体的有50%—100%,D正确。

故选C

4.尺蛾的体色(黑色和浅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20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开始实行煤烟控制计划,大气环境污染得到了治理。

下图是1960年-1990年间地衣、黑化蛾及SO2的量变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树干上地衣数量的增加是地衣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

B. 黑化蛾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C。

大气中SO2含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了黑化蛾比例的下降

D.环境改变使控制蛾体色的基因频率发生不定向的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控制计划,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下降,二氧化硫降低后,树干上地衣数量增加,黑化蛾容易被天敌发现捕食,因此黑化蛾频率降低.

【详解】A、环境条件的改变对地衣进行了选择,而不是地衣主动适应环境,A错误;

B、遗传物质发生的变化是可以遗传的,B正确;

C、直接导致了黑化蛾比例的下降的是环境条件变好,污染减少,C错误;

D、环境改变使控制蛾体色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D错误。

故选B。

5.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可通过免疫调节维持相对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在免疫调节中必不可少,它包括皮肤和黏膜

B.吞噬细胞在摄取和处理病原体的过程中都有溶酶体的参与

C.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抗原结合

D. 效应T细胞对宿主细胞的攻击属于免疫调节的体液调节

【答案】A

【解析】

【分析】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2、体液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

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反应阶段: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3)效应阶段:

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

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3、细胞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2)反应阶段:

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3)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详解】A、皮肤和粘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A正确;

B、吞噬细胞摄取病原体中没有溶酶体的参与,只是在处理病原体中有溶酶体的参与,B错误;

C、与抗原结合的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不是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C错误;

D、效应T细胞对宿主细胞的攻击属于免疫调节的细胞免疫,D错误。

故选A。

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

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

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癌症的一种化疗药物。

他们对二氯二乙胺作用于癌细胞的适应浓度进行了探究。

下列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实验设计思路,其中正确的是( )

A。

取小鼠肝脏的肿瘤细胞为实验组,正常肝脏细胞为对照组

B.将实验组细胞放在含有不同浓度二氯二乙胺的生理盐水中进行培养

C.在进行细胞培养时应放在25℃恒温箱中培养,并保证氧气浓度正常

D. 实验开始时和实验结束后都要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每组细胞进行计数并记录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目可知,本题是通过实验研究癌症治疗的方法,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由实验目的可知,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因变量是癌细胞增殖的数量。

【详解】A、应该是含有肿瘤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中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A错误;

B、应该是将细胞放在培养液中培养,B错误;

C、动物细胞的培养应该在37℃恒温箱中培养,C错误;

D、对于细胞的计数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法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实验前后实验后都计数并记录,D正确。

故选D。

7.对农作物光合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

下图是晴朗夏日一天在自然光照和遮光1/2条件下测定的大豆净光合作用相对含量(单位CO2μmol/m2.g)。

(l)根据上图实验结果推测,遮光处理可能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大豆的光合作用效率。

(2)请写出大豆光合作用时CO2中C的转移途径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大豆在自然光照下14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

(4)有人认为,适当遮光会导致大豆叶绿素含量增加.请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

(写出实验思路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提高 

(2). CO2→C3→(CH2O)[或

]  (3)。

气温高,蒸腾作用大,导致部分气孔关闭,CO2供应减少,光合速率下降,但呼吸速率变化不大  (4).提取遮光和自然光下大豆叶片中的叶绿素,并比较两者叶绿素含量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水的光解产生[H]和氧气,以及ATP的形成。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详解】

(1)据图可知,遮光组的净光合作用相对含量均高于自然光组,由此可知,遮光处理可能提高大豆的光合作用效率。

(2)光合作用的CO2参与是暗反应,首先是CO2的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然后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形成糖类等有机物,因此C的转移路径为CO2→C3→(CH2O)。

(3)在晴朗的夏季,自然光下,14时气温高,蒸腾作用大,导致部分气孔关闭,CO2供应减少,光合速率下降,但呼吸速率变化不大,因此净光合速率下降。

(4)要探究适当遮光会导致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可以进行两组实验,一组遮光,一组自然光,进而比较两者的叶绿素含量,具体实验设计思路为提取遮光和自然光下大豆叶片中的叶绿素,并比较两者叶绿素含量。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相关知识,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8.研究表明,吸烟产生的尼古丁与神经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人体兴奋。

然而世界卫生组织声明吸烟有害健康,它可导致肺癌、心脏病、糖尿病等许多疾病.青少年要自觉养成不吸烟的好习惯.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l)当尼古丁与神经细胞膜上

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钙离子流入细胞,这里尼古丁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_,此时神经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

(2)吸烟产生的焦油、尼古丁等属于_________,会导致基因突变,同时又可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减弱机体对肿瘤细胞的___________功能,继而引发肺癌的发生。

(3)吸烟会影响胰岛功能,其中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____作用,使血糖降低。

长期吸烟会导致糖尿病,对这些病人的血液检查发现,他们的胰岛素水平正常,甚至略有偏高。

推测吸烟导致糖尿病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1).神经递质

(2).由负变正  (3). 致癌因子(物质) (4)。

监控和清除  (5). 加速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6). 吸烟导致组织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受损,胰岛素不能和其受体结合,机体血糖浓度升高

【解析】

分析】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血糖浓度与胰岛素浓度的相互调节关系是血糖浓度升高时,高浓度的血糖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分泌或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

【详解】(1)尼古丁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钙离子由通道流入细胞,可见尼古丁的作用相当于一种神经递质,阳离子内流,此时膜内的变化是由负变正.

(2)焦油、尼古丁属于化学致癌因子,容易引起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

免疫系统有防卫、监控和清除三大功能,其中对于肿瘤细胞的消灭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3)胰岛素具有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的作用.吸烟患者胰岛素水平正常,而患糖尿病,说明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由此可推出吸烟导致的糖尿病原因可能是吸烟导致组织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受损,胰岛素不能和其受体结合,机体血糖浓度升高。

【点睛】本题考查免疫调节以及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9.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保护环境,国家提倡建立生态农场,以达到获得最大生物产量和维护生态平衡相统一。

回答下列有关知识:

(l)生态农场中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_____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如果在山地建设生态农场,需要种植林木时,种植混交林比种植单一林好,因为这样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填“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或“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原因是________。

(3)生态农场要定期除草,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有很大的好处,是因为这样可以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_______,同时比使用除草剂好,因为________.

(4)“桑基鱼塘"就是一种生态农场的雏形,有同学认为“鱼塘泥肥桑”的道理是鱼塘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以被桑树直接吸收利用,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_________,请简述理由_________。

【答案】

(1).群落 

(2)。

抵抗力稳定性 (3).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高 (4).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5).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不对 (7).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物,鱼塘泥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无机物后,才能被桑树吸收利用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抵抗力稳定性,二是恢复力稳定性。

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详解】(1)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种植林木时,应种植混交林,这样一方面可提高物种的丰富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3)将农作物中的杂草生态去除,可以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而且相比于除草剂除草,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物,鱼塘泥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无机物后,才能被桑树吸收利用,因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的意义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其芦花羽毛基因(A)对非芦花羽毛基因(a)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

(芦花鸡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非芦花鸡没有)请回答:

(l)芦花雄鸡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2)养鸡场为了多得母鸡多产蛋,应选择亲本表现型为_______的个体杂交,通过选择_______羽毛的雏鸡进一步养殖便可达到目的。

(3)遗传学家发现少数雌鸡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理论上雌鸡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后代中,雄性的比例是____。

(性染色体组成为WW的胚胎不能存活)

(4)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红眼基因(B)与相对应的白眼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的白眼与鸡的非芦花羽毛都是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请分析这两种性状在遗传上的相同点是:

①____②____

【答案】  

(1).ZAZA、ZAza 

(2).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  (3).非芦花   (4)。

1/5   (5).两性状都是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都是伴性遗传(或遗传与性别相关)  (6). 具有隔代遗传和交叉遗传的特点

【解析】

【分析】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即伴性遗传,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控制鸡的羽毛的颜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芦花对于非芦花为显性,雄鸡存在的基因型有ZAZA、ZAZa、ZaZa,雌鸡存在的基因型有ZAW、ZaW。

【详解】

(1)芦花为显性,因此芦花雄鸡的基因型是ZAZA或ZAZa。

(2)伴性遗传通常采用隐雌和显雄的杂交组合进行性别鉴定,因此要通过毛色直接判断家鸡的性别,可采用芦花雌鸡(ZAW)、非芦花雄鸡(ZaZa)的个体杂交,后代的非芦花羽毛就是母鸡.

(3)雌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若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是W,三个极体的染色体分别是W、Z、Z,后代的染色体组成是WW、2ZW,其中WW不能存活,若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是Z,三个极体的染色体分别是Z、W、W,后代的染色体组成是ZZ,2ZW,所以雌鸡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理论上雌鸡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后代中,性染色体组成为ZZ的几率是1/5。

(4)控制果蝇的白眼与鸡的非芦花羽毛的基因均位于性染色体上,遵循伴性遗传。

控制果蝇的白眼与鸡的非芦花羽毛的性状均由性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均具有隔代遗传和交叉遗传的特点。

【点睛】本题是对于ZW型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分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生胡萝卜素的微生物体中提取获得。

利用红酵母发酵,是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方法之一。

二者流程如下:

(l)筛选产胡萝卜素的红酵母时,可选用____法进行接种(答出一种即可),通过对其菌落的____进行观察,初步确定某一菌株是否为红酵母菌株.

(2)碳源的种类对β—胡萝卜素的产量有着一定的影响,有关研究结果如下表:

碳源

麦芽糖

蔗糖

淀粉

β-胡萝卜素含量(mg·L-1)

3.25

4.81

1。

68

据表分析,最佳碳源是_____。

若要进一步探究最佳氮源,可以用蔗糖为碳源,分别用_____进行实验,检测并比较β-胡萝卜素含量。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____,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为了防止________

(4)图中X过程表示____,其目的是____.

【答案】 

(1).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 

(2)。

 颜色  (3)。

蔗糖(4)。

不同氮源 (5). 时间  (6)。

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7).过滤  (8).滤去不溶物

【解析】

【分析】

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

胡萝卜素的提取流程为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鉴定。

【详解】

(1)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可以对红酵母菌株的菌落颜色进行初步鉴定。

(2)根据表格分析,蔗糖作为碳源产生的β-胡萝卜素含量最多,可知表中的最佳碳源是蔗糖。

要研究最佳氮源,用蔗糖做碳源,比较不同氮源进行实验。

(3)新鲜的胡萝卜含有大量水分,在干燥时要注意控制温度,温度太高、干燥时间太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萃取过程中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4)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为:

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其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不溶物。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接种和培养基及胡萝卜素的提取与鉴定,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

我国一科研团队将小麦液泡膜Na+/K+逆向转运蛋白基因(TaNHX2基因)转移到水稻细胞内,获得了转基因耐盐水稻新品种。

图1是获取的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断,Sau3AI、EcoRI、BamHI为三种限制酶,图中箭头所指为三种限制酶的切点;图2是土壤农杆菌中用于携带目的基因的Ti质粒结构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l)据图分析可知,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用________限制酶对DNA片段和质粒进行切割,再用____连接。

(2)为了获得更多的目的基因用于实验研究,可以用小麦叶肉细胞的基因组为模板,利用TaNHX,基因的特异引物,通过________方法进行扩增,该方法用到的酶是____。

(3)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耐盐基因导入水稻细胞。

先将耐盐基因插入Ti质粒的_________中,然后导入农杆菌中,再通过农杆菌侵染水稻细胞,将耐盐基因插入水稻细胞的_________上,最后通过植物细胞工程中的____技术获得转基因植株,从而使其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

(4)为了检测实验成果,科研工作者在个体水平的检测方法是____。

【答案】

(1). EcoRI  (2)。

DNA连接酶  (3).PCR    (4)。

Taq酶(或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5)。

T-DNA(6)。

染色体DNA  (7)。

植物组织培养 (8)。

 将转基因水稻种植在盐碱地上或用一定浓度的盐水浇灌观察结果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

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个体水平上的鉴定:

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

(1)如图所示,用EcoRI酶切可获得目的基因,同时质粒上也具有EcoRI酶切位点,因此可用EcoRI限制酶对DNA片段和质粒进行切割,再用DNA连接酶将两个片段连接起来.

(2)在体外可用PCR扩增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PCR用的酶是耐热的Taq酶。

(3)在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水稻细胞(植物细胞)时,应该将耐盐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上,经过转化作用进入水稻细胞,并将其插入水稻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最后通过植物细胞工程中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转基因植株,从而使其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

(4)耐盐目的基因在个体水平上的检测方法是:

将转基因水稻种植在盐碱地上或用一定浓度的盐水浇灌观察结果。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步骤等,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