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新品味动词.docx
《陈志新品味动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志新品味动词.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志新品味动词
品味动词
陈志新
教学目标:
学习有关动词语言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相关文学作品揣摩动词,分析品味其语言运用表达效果
教学步骤:
一、 认识、了解有关动词语法知识。
二、 通过分析相关文学作品,品味动词表达效果。
动词在汉语句子里多用于谓语,是主要成分,几乎每个句子都离不开它。
在词汇的海洋里,动词是最富于表现力的。
动词在任何文章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能刻画人物、表现中心,还能使文章增加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从生活的真实感、形象感,做到写人如见其人,写物如见其物,写景使人如临其境,动词用得巧,能以一当十,增强表达效果。
A. 动词刻画人物真实生动、淋漓尽致。
塑造事物恰当使用动词,能使人物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增添光辉。
B. 动词描写事物准确形象、充满灵气。
动词表现物或事物,不仅能够准确、简练形象,而且生动活泼,充满灵气。
C、动词绘景摹状魅力无穷、神采飞扬
古往今来,人们对动词的使用总是情有独钟。
很多作者都注重让自己的作品具有神采。
神采,就是“表著于外的精神”。
神采,是哪里来的?
来自动词的描写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动是动态生命的表示。
动的描写,也就是表现生命,有生命,才会有神采。
D、动词的巧用、活用
1、以动写静,动静结合
巧妙运用动词绘景摹状能够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
2、活用动词
名词,表示事物的名称,规定事物的身份,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属性或状态,动词,表示动作或行为,酿造事物的神采。
为了神采,常将名词和形容词动化。
古人有时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活用词语,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诗的“词”眼。
三、 课外研究性学习:
动的描写,在一个诗句中,往往落实在巧用动词。
请搜集诗词中含有动词“压”的句子并品味其深沉含义。
(课程设计说明:
平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相关文学作品能力,通常是从文章体裁的纲领性知识切入去提纲挈领地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
比如讲小说时我们经常是根据介绍作者、相关背景以及分析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去介入文本的阅读和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文章体裁的特点,也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和把握文章,可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但是我认为这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其本身的局限性。
它归根结底是一种整体阅读教学法,重视文章内容形式而不重视语言本身,重视整体感知阐释而不重视局部品味鉴赏,重视提纲挈领去认知而不重视细致入微去体验。
基于这些考虑,这个学期我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
一是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教学,整体感知阐释和细致入微分析品味,哪一种教学方法更贴近学生实际呢?
二是中学生要不要学习相关语言知识(包括语法知识和语用知识)?
三是理科实验班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才能真正体现其实验性?
四是大纲要求的文学名著导读教学该如何有效实施?
(本册初中课文后面要求导读《水浒传》))
基于这些思考,所以本节课我想尝试进行语言本身的教学,从动词的角度介入文本的阅读,通过了解动词特点、揣摩品味其具体运用表达效果去培养学生了解文学语言提高分析语言和鉴赏文学作品能力。
所以这堂课是通过讲解动词来牵涉相关文学作品而不局限于哪一篇具体的文章的讲解。
)
品味动词
湖北省黄梅县第一中学 陈志新
一、认识动词
导入:
法国作家莫泊桑曾经说过:
“不论人家所要说的事情是什么,只有一个字可以表现它,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一个形容词可以限定它的性质。
”这句话生动体现了祖国语言凝练而又形象生动的特点。
那么什么是动词呢?
1.说说什么是动词?
(1)语法意义:
①表示动作或行为(包括心理活动和感觉活动)
eg:
借、喂、洗、学习、批判、游行(具体的动作行为)
同意、喜欢、看见、听见(心理活动或感觉活动)
②事件的存现、变化
eg:
是、有、出现、消失
(2)语法功能:
①多数动词(及物动词)能带宾语
eg:
喂马、看书、洗衣服、学习文化、批判封建主义
当也有少数动词不能带宾语(不及物动词)
eg:
游行、咳嗽、休息、示威、醒
②动词主要作谓语
eg:
小王去(了)、他买(了)、你说(吧)、我看、你洗、大家同意、我们学习、我们合作(动词作谓语)
当然形容词也能作谓语:
北京冷、飞机快、衣服干净、态度正确(形容词作谓语)
区别:
动词能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除了表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词外一般不能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
绝大多数动词能带“着”、“了”、“过”等
形容词都能受表示程度的副词“很”的修饰
eg:
很小、很圆、很红
此外,形容词能直接作定语,而动词不行
eg:
小桌子、红太阳、正确思想
二、品味动词
动词在汉语句子里多用于谓语,是主要成分,几乎每个句子都离不开它。
在词汇的海洋里,动词是最富于表现力的。
动词在任何文章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能刻画人物、表现中心,还能使文章增加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从生活的真实感、形象感,做到写人如见其人,写物如见其物,写景使人如临其境,动词用得巧,能以一当十,增强表达效果。
1、听《好汉歌》,找出歌词中写了哪些动词,你能根据这些动词大致判别这首歌的感情基调以及表现的人物形象的特点么?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嘿呀依儿呀唉嘿唉嘿依儿呀,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
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如果说《好汉歌》是通过系列动词共同构成整体感情基调和人物的群体英雄形象,那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片段则是则具体生动地通过人物动作的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
请全班同学朗读品味相关动作的描写。
A、 词刻画人物真实生动、淋漓尽致
1、《景阳冈》写武松打虎情节时,武松手中唯一的武器就是哨棒。
作者写到哨棒的地方就有十多处,而每一处所用的动词均不一样,请通过揣摩品味这些动词分析其反映了武松怎样的人物形象特点?
武松进店喝酒时,是把哨棒(靠)在一边;喝完酒是(提)着哨棒离开酒店;看完树上的两行字是(拖)着哨棒走上井阳冈;读了榜文后,把哨棒(插)在腰间;当吊睛白额大虫出现在武松面前时,他便把哨棒(拿)在手里;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中(劈)将下来;最后把断了一节的哨棒(丢)在一边,赤手空拳与大虫搏斗。
“靠、提、拖、插、拿、轮、劈、丢”这些动词突出了武松的豪放、倔强、无畏的性格特点。
2、阅读下文,找出分别刻画老虎和武松的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各自表达了怎样的内涵?
文章写人虎相遇时,作者在文中并没赋予武松以任何英雄行为,却这样写道:
“……闪在青石旁。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上按了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中蹿将下来。
武松吃了一惊,酒都变作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
赏析思考:
文中写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等动作把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暴露无遗,此时武松唯一的对策就是“闪开”:
“闪在一边”、“一闪”、“又一闪”……这里,一个接一个的“闪”字,乍看起来,好像是轻描淡写,又是重复雷同,其实足显作者的功力。
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独到之处。
一是表现了动作的准确。
武松在遭到突然袭击、毫无防御的情况下,“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
二是体现形象的鲜明。
“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
三是“闪”指主动地躲过,如果换用“躲”字,则会显得很被动。
3、经过一场恶斗,打死了老虎之后,武松的精力已经耗尽。
于是,他先坐在青石上歇了一会儿,随后“便”一步步挨下冈来。
这么一个“挨”字,可以说无法用任何一个手脚酥软,精疲力尽的状态。
武松毕竟是血肉之躯,经过一场激烈的人虎相搏后,他疲劳了,困倦了,这是很自然的现象,这样的描写,非但无损于英雄的形象,反而使人物形象更加朴实、丰满、逼真可信。
总之,塑造物恰当使用动词,能使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增添光辉。
《景阳冈》一文在动词的动用上很有特色,对体现武松打虎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表现武松朴素丰满、逼真可信的人物形象,突出文章的中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B.动词描写事物准确形象、充满灵气。
思考:
分析下文中动词使用的巧妙之处
tg.“有时候是布鞋在它上面(跳)过,有时候是草鞋在它上面(跑)过,有时候是皮鞋在它上面(走)过,有时候是赤脚在它上面(踩)过,小青石看见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非常快乐。
(《小青石》)”
赏析:
穿布鞋的人为什么要从小青石上面“跳”过去呢?
可能是小青石附近比较潮湿,人怕湿了鞋,只好“跳”过去;穿草鞋的人一般都是体力劳动者,他们为生活奔忙,时间宝贵,走路也得匆匆忙地“跑”,有钱人穿皮鞋逛街踱步,当然是慢悠悠地“走”;赤脚走路,皮肉与地面接触,柔软而轻快,有一种人与地面接触的亲切感,所以用“踩”。
读着这段话,我们仿佛看见许多不同职业,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在走路,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一幅社会风俗画。
可见这些动词用得多么准确形象。
它告诉了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呢?
《小青石》向我们讲述了一块小青石,它羡慕水晶和玛瑙,因为它们光彩夺目。
后来小青石和一些石块被运到城市里去,变成混凝土的一部分,被铺在道路上,成为让人行走的道路的一个小小的部分。
小青石不再羡慕水晶玛瑙的生活,它悟出了一个道理:
支撑着大众的脚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eg.“每晚,我躺在床上,刚有一点睡意的时候,那辆摩托车就拼命“咳嗽”着回来,声音攀上楼来,钻进空内,搅得我睡意全消。
”(《用爱倾听》)
赏析:
几个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楼下摩托车声的难以阻挡及对我的影响,突出了我心理的烦躁,为下文表达用爱倾听的主题,通过对比作了铺垫。
(主题这世间的许多声音,有动听的,有刺耳的,有美妙的,有聒噪的,这些声音全部入耳,可以让你觉得是一种享受,也可以让你觉得是一种折磨。
但如果用爱去听,这世上就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美妙与和谐,让人觉得欣喜和欣慰。
)
总之,动词表现物或事物,不仅能够准确、简练形象,而生动活泼,充满灵气。
C、动词绘景摹状魅力无穷、神采飞扬
古往今来,人们对动词的使用总是情有独钟。
很多作者都注重让自己的作品具有神采。
神采,就是“表著于外的精神”。
神采,是哪里来的?
来自动词的描写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动是动态生命的表示,动的描写,也就是表现生命,有生命,才会有神采。
例,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这样写到: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泻”字写出了月光自上而下的洒落,写出了月光轻柔缓和的流动。
而“浮、“洗”、“笼”等则写出了月光在池塘中缓缓升起,又慢慢泛开,最后笼罩全塘的朦胧。
tg.“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
一个“飘”,一个“掠”既刻画了作为背景的山的厚重,又把小屋对山的点缀和生气描摹得形象逼真,很生动地写出了小屋对山的点缀效果,写出了山有了小屋之后的美感,突出了小屋的神韵,也引发了读者无限的遐想。
D、动词的巧用、活用
a.以动写静,动静结合
巧妙运用动词绘景蓦状能够化动为静,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
古人有时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活用词语,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诗的“词”眼。
g.“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则看之意境全出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个“噪”一“鸣”字就起到了以动写静,动静互化的效果。
“云破月来花弄影”、“春风又绿江南岸”也是运用动词的范例,
2、活用动词
名词,表示事物的名称,规律事物的身份,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属性或状态,动词,表示动作或行为,酿造事物的神采。
为了神采,常将名词和形容词动化。
“春也杏过了/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
(台湾诗人洛夫《长沙大雪》)
“一掌,把蚊子——/浮雕在墙上”(桑恒昌的小诗《打蚊子》)
“蝌蚪将一幅写意画/水墨在青草池塘”
“玫瑰红的夕阳圆润了黄昏/也圆润着无怨无悔的梦境/此刻,它正圆润在爱的旅途上/圆润着你我患难与共的人生。
”(宋建洲)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1、因了“杏”、“荷”与“蝉”的动化,既交代了时序的变化,又使全诗充满着诗情画意,使诗句神采迭出。
2、蚊子被打死后,尸体凸现在墙上。
浮雕的画面,也是凸现在墙上的。
因了“浮雕”的动化,本来一个普通的画面,却生动起来了。
3、“蝌蚪将一幅写意画/水墨在青草池塘”。
池塘里有水,蝌蚪是黑色的,故用水、墨二字。
将“水墨”动化,使名词具有神采。
4、将形容词“圆润”动化,且贯串全篇,为的赋予爱情以生命和神采。
5、因“红”、“绿”动化,便觉得樱桃、芭蕉生气盎然。
“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所以被人传颂,不也是源于“闹”和“绿”的动化么?
!
三、课外研究性学习
动的描写,在一个诗句中,往往落实在巧用动词。
以“压”为例——
李白有“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句(《金陵酒肆留别》)。
不用“酌”,不用“敬”,不用“捧”,而用“压”,说明酒之多,更表明情之盛。
因此,本来即将告别的“客”们,谁还会舍此而去呢?
!
秦韬玉有“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句(《贫女》)。
这是表现自己辛勤劳作的成果,却被别人占有的名句。
不用“抽”,不用“弄”,不用“织”,而用“压”。
就是这一“压”,不仅表现了贫女付出的力之沉,而且折射出贫女内心的怨之深。
李贺有“黑云压城城欲摧”句(《雁门太守行》)。
请注意句中的两个动词:
一“压”一“摧”。
城因“压”而“摧”。
“压”是因,“摧”是果。
若用“绕”,用“笼”,用“漫”,因缺乏力度,“摧”便没有根据。
同时“压”和“催”也较为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独特情景。
欧阳修有“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句(《戏答元诊》)。
状写的,是困境中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一句中的“压”,与上面的“压”,具有同样的艺术效果。
第二句中的“惊”,极富感情色彩,也是动词的巧用。
毛泽东有“雪压冬云白絮飞”句(《冬云》)。
是借描写冬景评说时局的诗。
当时(1962年)国外反华势力甚嚣尘上,一个“压”字,凸现其猛烈之状。
与上面各“压”,有异曲同工之妙。
陈毅有“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句。
诗表现的,是抗击逆流的一种无畏、高洁的人格力量。
此“压”与上录各“压”,似可比美。
乔羽在他的歌词《思念》中,有“难道又要匆匆离去/只把思念积压在我的心头”句。
“积压”是动词的巧用。
别处常说商品积压,此处偏说思念积压。
使人悟到:
思念之多、之沉、之使人难以忍受!
总之优秀的文艺作品,闪现光芒的地方不胜枚举,作品中动词的妙用,使其作品大放异彩。
我们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不应忽略这一点,应让她在学生的心中跳动和写作实践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