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过各地的烧饼.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5358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吃过各地的烧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吃过各地的烧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吃过各地的烧饼.docx

《我吃过各地的烧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吃过各地的烧饼.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吃过各地的烧饼.docx

我吃过各地的烧饼

曹州烧饼

我吃过各地的烧饼,像陕西的吊炉烧饼、黄桥烧饼等等,虽各有特色,但总感到不如我们曹州的烧饼酥香可口。

曹州烧饼之所以不同异地,因为它用料考究,烧饼用小麦精粉,经过和、盘、揉、摔等多道工序,包上用香油、盐调和的茴香、花椒等多种佐料而成的油瓤,再经过切花、盘沿、涂上一层糖稀、表面沾上芝麻仁,即贴入炉内烧烤。

烤成的烧饼表面黄中透红,用手揭开,底儿、盖儿、芯儿层层分离,香气扑鼻,吃一口保准外酥里嫩,不硬不粘,老少皆宜。

并且烧饼品种繁多,有糖烧饼、淡烧饼、咸烧饼,烧饼片,更有一绝的是外形各异,经熟练的刀工切成鱼背、盘花、提花等花形,大大增添了曹州烧饼的异彩及特色。

曹州烧饼历史悠久,据传说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时走到菏泽,人困马乏,饥不可耐,弟子们向当地百姓讨得些面粉,做成几个饼子,贴在反扣的铁锅上,下面点起炭火,饼子熟了竟然有阵阵的香味飘来,使孔子及众弟子大加赞赏,称其为美食,从此后历经沧桑,逐渐发展成风味独特的曹州烧饼。

有诗赞曰:

圣人留下美食名,烧饼香飘曹州城。

各地游子齐夸赞,小吃享有四海名。

曹县烧牛肉

“曹县烧牛肉”是久负盛名的曹州名吃,该牛肉着色红润鲜亮,肉质细嫩,多食不腻,热食可切块,冷食切成薄片,透香无比,引人食欲,生产历史可追宋代末期。

  

“曹县烧牛肉”首选鲁西南大黄牛为原料,因选肉严格,工艺繁多,调料多样,制作精细,“曹县烧牛肉”的制作工艺更加科学。

 制作时选年龄在3—4岁体格健壮的黄牛,宰杀后,开始选料,切成半斤左右的块,放在大缸内加佐料、硝盐腌制三、五天(据季节变化、温度而定),这道工序很重要。

腌制好的牛肉加上十余种名贵中药在锅内煮,牛肉熟透捞出沥干水份备用。

“曹县烧牛肉”却与众不同,色香味俱全,经过十余道工序,关键的最后一关是“油炸”。

方法很新奇,油温高则焦,油凉则腻,锅内放小磨香油,烧至五、六成熟时,将煮好的牛肉缓缓放入稍炸捞出即可食用,成品牛肉呈红褐色,食用时切成薄片排在碟内,不用加任何佐料即可上席。

不过热牛肉不宜切片,吃时可切块夹在烧饼内,味道不亚于西方的“比萨饼”,吃起来风味独特,余香留长。

从养生角度看,牛肉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的作用。

营养价值亦高

“曹县烧牛肉”正如山东人的性格——实在,二、三块便有一斤,绝不含水份。

油炸后的牛肉宜存放,特别是秋冬时节,常温下存放几日不会影响质量的,可作为走亲访友、宴请宾朋的时尚礼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