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5318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农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农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农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农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

《农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

农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农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研究报告

上传:

刘思元更新时间:

2013-1-813:

12:

13

一、研究的背景及价值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它要求个体能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现代社会是文化多元,

环境复杂的社会,要求人们有独立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人们在当今知识总量以成倍速度递增的前提下,要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有了自学能力,无论是知识更新的周期如何加快,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如何强烈,都可以运用自学能力去有效地掌握知识,开发独立思考能力。

建构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使所有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以保持持

久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觉走到教学活动的最前沿,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活动,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素养。

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我们确立了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1•社会发展的需要

吕淑湘老师说过:

“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

一个人一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始于青少年时代。

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

《全

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每一学段的“阅读”部分,都对课外阅读的字数总量做岀了明确规定:

第一学段(1〜2年级)是“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是“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是“不少于100万字”。

也就是说,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明确指岀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可是,纵观现在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我们发现,学生读得最多的是那些功利性很强的教辅用书,如作文大全、作文选刊、作文向导等,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口袋书、漫画书。

笔者曾进行过一次调查,发现三至六年级的学生竟然只熟悉哆啦A梦、柯男等卡通形象,不知道雷锋、赖

宁,不知道四大名著,甚至分不清天文、地理、历史……。

因此,我深深意识到,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问题值得关注。

2•教育变革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

因此,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时努力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甚至布置了一些读书任务,然而却时常遭遇尴尬,“老师,

凡此种种,一学期

我家有许多书可看。

”“老师,我不知道买什么书好。

”“老师,我忘了看下来推脱课外阅读的理由积累了一大筐,而能坚持天天课外阅读的学生屈指可数的。

针对与此我常常在思索,在阅读教学中该做些什么呢?

寻其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

因此,我不断地变换手段来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3•儿童成长的需要

古有妇儒皆知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而今,许多大作家一谈起之所以“成名立家”,无不同声答道,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

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也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

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人们的不谋而合。

然而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也给了我一个启示:

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

岂能培养岀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

4•语文教学的需要

目前学生受电视剧、动画片的影响要比受书籍的影响大。

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因此,语文教

学在指导学生打好文学基础的同时,必须加大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力度。

低年级学生虽然年级小,但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想开拓自己的视野。

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将要增加更多的阅读时间,使学生有广阔的阅读天地。

重视课外阅读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

“阅读”:

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

阅读活动是阅读者把读物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读物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的一种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又是阅读者进行判断、推想,体验的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

“小学生自主阅读”是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地阅读,获取信息,理解、积累语言的一种体验活动,在读中悟义、悟情、悟境,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感受美,创造美,从而逐步形成并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的素养,并能用生活经验去感受,去朗读,去表达自己的意思。

“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指的是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要点

1、探索农村小学语文课外自主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体系

2、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内外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初步养成五个意识:

审美意识、合作意识、问题意识、能力意识、创新意识)。

3、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教育水平的提高(使教师全面更新教育观念,真正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并能够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切实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四、主要观点的创新之处

(一)探索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并形成有效的指导模式。

1.唤起高昂的学习兴趣

(1)引发主体内部动因

(2)开掘客体探究因素(3)实施激励性评价

2.开拓广泛的学习空间

(1)拓展课内学习空间。

在形式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编演课本剧,专题辩论,

对课文的鉴赏与批判,根据课文情景展开联想和想象,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等多种形式,拓展课内学习空间。

(2)开创课外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地课外阅读、背诵优秀诗

文活动。

组织参观、访问、办手抄报、开故事会等活动。

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查阅相关资料,开创课外学习空间。

3.设计鲜活的练习形式

(1)阅读前的开放练习

(2)阅读中的自主练习(3)阅读后的迁移练习。

在此教学结构下,学生逐步学会自觉参与学习目标的确定;围绕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调控,并学会自我评价;逐步形成自觉学习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最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拟设三个子课题:

(二)探索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新体系。

1.选编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经过反复研究讨论认为理想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诵读类。

包括古诗词、中华经典语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

②童话类。

课程标准提岀了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要求,这一点我们很多学校和老师还认识不够,实践不足。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让学生阅读名著,和大师对话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语言、进行精神提升的途径。

③浏览类。

指时文、报刊、网络的阅读。

学生毕竟生活在现代生活社会中他们不仅应该接受传统的文化、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也应该感受身边的生活。

老师应该把引导学生阅读报刊、网络作为自己的教学任务之一。

如果能让学生养成阅读报刊

的习惯,那么语文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主要报刊有《七彩语文》、《家教周报》及其它相关儿童报纸等。

2.开设切实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

我们从一年级开始,特别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精彩40分”,专门对学生进行具体、切实的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指导课不能上成课内阅读课,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

①可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地运用诵读、鉴赏、比较、评价、探究、讲演、辩论、竞答等方法进行指导。

2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注重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获得体验。

③努力创设读书的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和心得。

3.读书活动荟萃例析

1剪报本一一每生用厚16开白纸自己装订成几个剪报本,可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把自己从报刊中看到的

最喜欢的内容剪下来,分门别类贴在这些本子上,每张报都要尽量做得精美别致,比如加上标题,在四周

添上花边,或在适当处加插图或加一段读后感。

2摘记本一一每生准备一个厚硬皮本,专门摘记从课外书报中读到的重要信息,如好词好句、名人名言、

格言、谚语、歇后语、古诗词知识、写作知识、对联、4字成语、文学常识等等。

同样,学生要精心制作

每一页版面,做到图文并茂。

3举办“读书节”系列活动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读书节”主题读书会活动,且各有侧重,低年级为古诗

词系列,中年级为童话系列;五年级为古典名著系列;六年级为了解中外著名诗人、作家与作品系列活动。

而背诵积累中华古诗词活动则始终贯穿整个小学语文学习阶段。

通过课外阅读指导课,及每学期开展的一定数量的语文活动。

利用阅读指导课,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读书方法,如浏览、略读、精读等。

教会学生写读书笔记,如摘录型、介绍型、体会型等。

培养学生善读的习惯,如读思结合、读说结合、读写结合等。

同时,我们加强课外阅读教材建设,提岀每个学生毕业时至少要完成“六个百”的阅读任务,即背诵100

首古诗词,阅读100本有益的书籍,记背100条格言警句、100条歇后语、100条八字成语,积累100篇短小精彩的美文。

具体按年段分设下列子课题:

(1)《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2)《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3)《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中年级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阅读方法的指导,高年级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读写结合的训练,以下以低年级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延

伸。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在低年级学段就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要求学生喜欢阅读,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使他们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这个目标难度虽然不大,但对于识字不多,正处于启蒙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完成这个阅读目标,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教师必须加强科学的指导和实践。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推荐合适读物,促进科学有益阅读

考虑到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其特有的年龄特征,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比较渴望神秘、

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等。

所以,我们分别为孩子提供不同的、科学的、有益的读物书单:

童话、寓言类书籍,如《狐狸列那的故事》、《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等;孩子时尚读物,如《樱

桃小丸子》、《哈利波特》、《马小跳系列》、《脑筋急转弯》等等;名著类书籍,如《西游记(注音版)》、《红楼梦(注音版)》等;科普类书籍,如《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游戏中的科学》等。

另外,在读物的选择上我们还注意到“趣、广、适”三个特点。

“趣”即有趣:

《天方夜谭》才是孩子们有一千零一夜的美梦,《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才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广”即广泛。

鲁迅先生曾告诫少年朋友:

“只看一种类型的书,结果是不大好的:

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岀蜜来。

”这句话,正是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什么文学作品类,科技知识类,应用文类等等都应有一定的份额;“适”即合适,如浅近的〈神话故事〉、〈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

〈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家的故事〉等书籍。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使学生勤于阅读、乐于阅读。

低年级学生

由于年龄小,看书缺乏耐力。

指导课外阅读应从兴趣开始,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

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才能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休闲,从而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主

动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提供丰富有趣的课外阅读经历。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岀:

要孩子学会阅读,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必定要先有阅读的环境。

1、激趣导读,读给学生听。

教师每日十分钟的大声读经典文学。

主要选择中长篇的故事,如《长袜子皮皮》

《黑猫向导》、《爱丽丝镜中奇遇记》、《木偶历险记》等本年段学生感兴趣、喜欢听的故事。

小孩子都爱听故事,每次讲故事都是心甘情愿地坐端正,全神贯注地聆听故事。

这告诉我们教师,要好好利用孩子的这点兴趣大做文章。

每日十分钟大声读:

低年级学生听觉、视觉并重,而且更乐于听取身边人绘声绘色讲岀来的故事。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记住故事的情节,同时也刺激了他的阅读神经,建立起读书是有趣的这样一种观念。

2、教师或学生每周推荐一篇优秀文章。

推荐的优秀文章可以是较短的小故事,也可以是从中长篇故事中选

岀来的经典段落,起到推荐阅读、诱导阅读的作用。

3、自由阅读经典文学。

以《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为主,也有各种图画书,如《逃家小兔》、《狼大叔的红焖鸡》、《蚯蚓日记》等。

以课外阅读推荐为主,以精选符合该年段学生阅读特点的图画书为辅。

4、比较读,以讨论为主。

比较插图与故事内容,比较不同版本故事内容,比较不同版本插图。

因为学生们读了故事以后,总是迫不及待地讨论。

设置这个环节,完全是给了学生一个讨论的时机。

5、回家向家人讲故事。

家长听完后要给孩子提提建议该如何改进,要签反馈意见,以便教师检查学生的复述情况。

6、睡前阅读一则小故事。

形式自选,可以是家长读,可以是自己读,也可以是亲子阅读。

本环节阅读主要

目的是以家长的阅读习惯来熏陶学生,因为单单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

7、开展多种读书活动。

比如:

讲故事比赛,剪报比赛,知识竞赛,辩论赛,举办读书成果展览会等。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读书方法指南“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学必须走“开放型”的大阅读教育之路。

为学生提供进行课外自由阅读、语文活动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创造条件。

每两周开设1节阅读指导课,每周安排一节课的自由阅读课,每学期开展5次以上语文

活动。

利用阅读指导课,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读书方法,如浏览、略读、精读等;教会学生写读书笔记,如口摘录型、介绍型、体会型等;培养学生善读的习惯,如读思结合、读说结合、读写结合等。

少年儿童阶段,正是人生吸收精神营养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形成什么样的读书习惯,可以说是影响人一生的发展一一而且这是长大以后没有办法弥补的。

在这样一个黄金时期,我们把人类文化的精品,把最优秀的文章精心选择之后推荐给孩子,引导他们阅读,这意味着学生从人生一起步就与最精粹的文本对话,与最杰出的人物、最高尚的灵魂对话。

一个从小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定会是一个人文底蕴宽厚、基础牢固、素养全面的人。

让孩子从小学会自主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这是每位小学语文老师的迫切任务,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五、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法、案例发和经验总结法。

具体过程是:

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信息搜集、分析;确立理论依据;确定研究原则;提岀具体假设;围绕研究专题,课题组进行学习、备课、讲课、研讨,完善假设;及时进行总结,得岀研究结论。

六、研究的具体步骤及进度安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预期达到的目标

阶段成果名称及其形

承担人

1

第一阶段2009.2-2009.8

问卷调查、选题讨论、申报立

项、

理论学习、课题研究调整、下

结阶段性

高年级子课题开始研

中低年级子课题开始

研究

杨玉翠

杨阚

邱丽娅

2

第二阶段2009.9-2011.1

深入研究阶段

高、中、低年级子课题

深入开展研究工作

杨玉翠

杨阚

邱丽娅

3

第三阶段

2011.2-2012.4

总结结题阶段

结题报告及各类多种

形式的成果

胡俊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预期达到的目标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

承担人

(1)课题研究报告。

(1)教师课外阅读教学论文集、教

(2)教师课外阅读教学论文集、教案集、《书香》及相关课外阅读校

胡俊李敏翁燕曹士军邱丽娅

龚徐敏陈春琴陶丽琴赵小兰杨

案集、《书香》及相关课外阅读校

本教材系列。

阚杨德宝吴久隆

本教材系列。

(2)课题优秀课堂实录光盘。

盛厚祥史培露党国琴

(3)课题优秀课堂实录光盘。

(3)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成果展示,

杨玉翠丁美霞段红斌

(4)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成果展示,

各种活动图片。

各种活动图片。

(4)学生的各种记录、行为测评表、

(5)学生的各种记录、行为测评表、

调查记录表。

调查记录表。

(5)农村小学生自主课外阅读必背

(6)农村小学生自主课外阅读必背

古诗目录。

古诗目录。

(6)农村小学生自主课外阅读(低、

(7)农村小学生自主课外阅读(低、

中、高年级)参考书目。

中、高年级)参考书目。

(7)编撰《农村小学生自主课外阅

(8)编撰《农村小学生自主课外阅

读(低、中、高年级)阅读指导课

读(低、中、高年级)阅读指导课

课堂教学结构规范要求》

课堂教学结构规范要求》

(8)西善桥小学教师读书沙龙、报

(9)西善桥小学教师读书沙龙、报

告会实录

告会实录

(9)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本课题完成时间:

2012.4

七、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教师课外阅读教学论文集、教案集、《书香》及相关课外阅读校本教材系列

3.课题优秀课堂实录光盘。

4.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成果展示,各种活动图片。

5.学生的各种记录、行为测评表、调查记录表。

6.农村小学生自主课外阅读必背古诗目录。

7.农村小学生自主课外阅读(低、中、高年级)参考书目

8.编撰《农村小学生自主课外阅读(低、中、高年级)阅读指导课课堂教学结构规范要求》。

9.西善桥小学教师读书沙龙、报告会实录。

(一)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素质。

1、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空前高涨。

有足够的自主阅读空间,掌握了多种自主阅读方法,这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产生了良好的阅读效果,在学生读完之后,他们的收获,他们的情感又能在阅读小组中与同龄人交流,他们的自我学习价值得以体现,这反过来又促进了他们的再次阅读。

再加上我们经常组织开展故事会,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有趣的活动,所以,这一课题的开展使得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空前高涨,学校中也形成了人人都阅读,人人都乐读的良好氛围。

2、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通过反复的指导和课内外的巩固,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如:

朗读和背诵的习惯;勾、画、圈、点、批,以笔助思的习惯;品词评句的习惯;善于联系的习惯;想象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

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和以后的终身学习都大有好处。

3、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指导,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学生掌握了许多自主阅读的方法。

如:

选读法、精读

法、速读法、摘录批注法等几种读书方法;“查一一定一一找一一释一一分一一结一一疑”七步预习法;

将阅读与讲述、画图画、表演、思考、比较、写作相结合的读书方法;会记眉批笔记、摘录笔记、提纲笔

记;会写读后感。

运用这些读书方法,学生就能更好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

(二)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有所转变,阅读教学得到优化。

经过指导与实践,教师走岀了以往的阅读教学误区:

注重数量,忽视质量;指令性太多,自由性太少;注重过程,忽略结果;流于形式,忽略实质;放羊式朗读太多,指导性朗读太少,旧的阅读教学观念有所转变,大力倡导自主阅读教学,使得阅读教学得到优化,教师也从中受益。

1.基础的创新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学校分别申报研究了市级以上的规划课题《小学生主体性教育的研究》、《小学生探究性学习指导方式的研究》、且已经结题。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研究的市级以上的规划课题有《小学学科教学探究性指导策略的研究》和《构建以武术核心的学校体育特色教育研究》等。

并且,我们有着一批研究经验丰富、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每年均有近百篇的教师科研论文在国家、省、市、区获奖。

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雨花电视台、江苏科技报、金陵晚报、家教周刊、南京教研网、江苏教育网等媒体分别多次对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以及教师的论文进行了报道和发表。

我们教师的研究论文分别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南京教育》等等教育刊物登载。

学校教科室多次在市区受到表彰,教师也多次受到市区教科所(室)的表彰并且获得教科研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2.形式的创新

在实践操作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针对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三、四、五三个年级中随机各抽

取二十人进行问卷调查。

从调查的情况分析,可以看岀:

(1)阅读量少是制约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阅读量少必然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语言词汇的积累不丰富,这样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就不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小语大纲特别强调“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

从汉语的特点来看,认读汉字的重要方法是朗读,积累词语的重要手段也是朗读,掌握语言,领悟汉语规律的重要途径还是朗读。

实践早已证明,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学不好语文的。

语文教学中的繁锁分析、机械训练不但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与思考的时间,增加了学生的负担,磨灭了学习的热情,而且还劳而无功,得不偿失。

如果没有阅读中的“量”则无法达到学习结果中的“质”。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调查表明,学生对课内外阅读的兴趣仍不高。

原因之一是由于受过去“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学生阅读困难等多种原因,朗读这个最基本训练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特别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方法过于死板,

不能针对学生形象思维这一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朗读训练。

如在朗读中创设意境,扮演角色朗读、范读、领读、分组读、男女轮读等方式。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咼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

调查表明高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仍存在不良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变成需要行为方式或倾向。

印度有一句颜语:

“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

从生理机制来说,习惯又是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条件反射。

所以学生阅读的不良习惯除学生自身克服不够外也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的重复训练,坚持不够有直接的因素。

由此就导致了学生在解答阅读题时找不到好词、好句、有关的句段或相关问题。

更领会不了词语搭配的规律和布局谋篇的规律。

(4)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

调查表明学生的阅读方法匮乏,自主阅读能力较差。

在大力提倡自主学习的今天,我们的阅读也要改变以往的陈旧方法,转为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运用有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