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5309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草酸是一种酸,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它是一些蔬菜(如菠菜)和草本植物(如秋海棠、芭蕉等)中常有的成分,它在工业中有重要的作用。

请根据所学酸的性质推测,草酸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或用途是(  )

A.能用于除铁锈

B.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C.能用于除水壶内的水垢

D.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2.某种能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片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镁,在其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pH变化的情况是(  )

A.

B.

C.

D.

3.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4.向1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测定有关数据,下列图像正确的是(横坐标为每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量)(  )

A.

B.

C.

D.

5.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都是碱

6.下物质所对应用途错误的是(  )

A.氧化钙:

作干燥剂

B.氢氧化钠:

治疗胃酸过多

C.碳酸氢铵:

作氮肥

D.稀盐酸:

除铁锈

7.如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向滴有少量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  )

A.由红变紫

B.由蓝变绿

C.由绿变橙

D.由蓝变紫

8.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pH=1的无色溶液A,将气球中的固体B倒入溶液A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B不可能是(  )

A.锌

B.碳酸钠

C.碳酸氢钠

D.硫酸钠

9.从小明同学整理的笔记中可以看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去NaOH溶液中的Ca(OH)2杂质,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NaOH+HCl===NaCl+H2O,属于复分解反应

D.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分别通入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

10.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氨气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管壁出现小水珠

D.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1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此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没有质量变化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则带电的粒子都有是离子

D.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因此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12.下列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运用错误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

B.用铅笔芯的粉末开启生锈的锁

C.发现厨房中的液化石油气泄漏,马上打开排气扇进行通风

D.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

13.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得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C.用熟石灰中和废液中的盐酸

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15.许多植物的花汁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下表是菊花浸出液在不同条件下的显色情况,在肥皂水(pH:

9.5-10.5)中滴加菊花浸出液,溶液显示的颜色是(  )

A.无色

B.红色

C.黄色

D.紫色

二、填空题

16.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不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A.Ba(OH)2B.FeC.HClD.FeCl2

17.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精密仪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1)所降雨水是否属于酸雨?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测定的期间内,雨水的酸性是增强还是减弱________。

(3)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个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和一个电镀厂,这些工厂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另外,这一地区的生活燃料也主要是煤,还有液化石油气。

请分析造成这一地区降酸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红同学在学习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盐酸与其它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________(填化学式,只填一种即可)。

(2)根据如图所示物质间的关系,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X是单质时,请写出X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出一个即可)。

19.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

(1)开始时________管溶液呈红色。

(2)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__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水的沸点与气体压强有关,气体压强小,沸点低;气体压强大,沸点高。

[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①:

如上图所示,锥形瓶A盛满CO2气体,锥形瓶B盛有96℃以上但未沸腾的热水,烧杯中加入同样温度的热水(起保持锥形瓶B中水温恒定的作用)。

步骤②:

取2支注射器,一支抽取20mL水,另一支抽取20mL浓NaOH溶液。

步骤③:

将注射器中20mL水注入锥形瓶A中,振荡后观察,锥形瓶B中的热水没有沸腾。

步骤④:

取下盛水的注射器,再将盛20mL浓NaOH溶液的注射器迅速连接到锥形瓶A上,注入该溶液并振荡,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依上图连接好装置(锥形瓶A、B和烧杯均未盛装物质),将一支空注射器连接到锥形瓶A上,并将其活塞缓慢向上拉,几秒钟后松手,观察活塞是否复位,这个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锥形瓶A中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锥形瓶B中产生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产生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

21.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_性,还可能呈________性。

[实验验证]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

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

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22.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

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现象:

溶液不变色;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探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___(写一组即可)。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______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上述实验完成后,能否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

镁;猜想二:

氯化镁;猜想三:

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四、计算题

24.某化学活动小组用稀盐酸对赤铁矿中Fe2O3含量进行测定(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得到一黄色残液。

为防止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对其进行了处理,过滤该残液,取100g滤液,向其中不断加入某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

实验数据如下表:

(资料:

FeCl3+3NaOH===Fe(OH)3↓+3NaCl)

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数据,计算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草酸是一种酸,有酸的性质所以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用于除水壶内的水垢。

2.【答案】B

【解析】明确中和反应的原理、酸碱的溶解性、pH变化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人的胃液的pH在0.9~1.5,酸度再高就会患胃酸过多症。

用氢氧化镁中和时,可使胃液酸性逐渐减弱,pH升高,但pH不会超过7。

因为氢氧化镁难溶于水,在溶液中不能解离出OH-,故溶液不会呈碱性,所以B项正确。

3.【答案】C

【解析】A项,根据图像,在反应未进行时,溶液的pH=1,为强酸性溶液,所以该曲线反应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正确;B项,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溶液pH=7,正确;C项,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溶液的pH小于7,盐酸还有剩余,此刻溶液中的溶质是HCl、NaCl,错误;D项,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色,正确。

4.【答案】D

【解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HCl+NaOH===NaCl+H2O,则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比值:

36.5∶40,故可知。

A项,盐酸呈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呈碱性,pH大于7,向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pH由小于7逐渐到大于7,观察选项,错误;B项,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HCl+NaOH===NaCl+H2O,可知,50g4%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混合溶液的质量为150,故HCl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1.83%,错误;C项,向100g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100g4%氢氧化钠溶液时,二者完全反应,此时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最大,而混合溶液的质量为200g,故质量分数为2.93%,错误;D项,向100g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100g4%氢氧化钠溶液时,二者完全反应,此时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最大为2.93%,而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其质量分数变小,正确。

5.【答案】B

【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B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其属于盐溶液。

6.【答案】B

【解析】A项,氧化钙可与水反应,可用作干燥剂,正确;B项,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错误;C项,碳酸氢铵含氮元素,可用作氮肥,正确;D项,稀盐酸可与氧化铁反应,用于除铁锈,正确。

7.【答案】A

【解析】由于酸性溶液的pH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大于7,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的过程中酸性减弱至中性,最后由于氢氧化钠过量而使溶液呈碱性,溶液会是蓝紫颜色的一种,故答案应是由红到紫,其它答案中最后的颜色均未在碱性范围之中。

故选A。

8.【答案】D

【解析】A项,锌与酸可反应生成氢气,可使气球胀大,错误;B项,碳酸钠与酸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使气球胀大,错误;C项,碳酸氢钠与酸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使气球胀大,错误;D项,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硫酸钠与酸不可能反应生成气体,故气球不会胀大,正确。

故选D。

9.【答案】D

【解析】A项,Ca(OH)2能与适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B项,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正确;C项,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正确;D项,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氢气难溶于水,均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错误。

10.【答案】A

【解析】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11.【答案】B

【解析】A项,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而不是各自的质量保持不变,错误;C项,质子和电子也带电,错误;D项,显碱性的物质,如Na2CO3,不一定是碱,错误。

12.【答案】C

【解析】A项,因为氧化铁和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铁和水,可以用稀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B项,铅笔芯中含有石墨,石墨具有润滑作用,可以用铅笔芯的粉末开启生锈的锁;C项,发现厨房中的液化石油气泄漏,不能打开排气扇进行通风,因为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D项,因为醋酸能和碳酸盐、碱等物质反应,可以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13.【答案】D

【解析】由图2可以看出该反应是碱性溶液与酸性溶液相互结合至恰好反应,此时pH等于7,再滴加酸液溶液会显酸性,pH小于7,利用这一过程对图1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4.【答案】B

【解析】A项,肥皂水分别加入硬水和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B项,燃着木条在氮气中和二氧化碳中都不能燃烧,所以不能用于鉴别;C项,利用中和反应,熟石灰可以中和盐酸;D项,紫色石蕊溶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

15.【答案】C

【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肥皂水呈碱性,据此解答。

16.【答案】B

【解析】根据反应

可以看出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时硫酸需要量大,则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时氢氧化钠会有剩余,所以混合后的溶液中会有NaOH和Na2SO4,在四个选项中Ba(OH)2会与Na2SO4反应而HCl以及FeCl2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铁不会与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反应,故答案为B。

17.【答案】

(1)是 pH<5.6的雨水通常称为酸雨

(2)增强

(3)工厂和居民的主要燃料都是煤,煤含硫多,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SO2,致使雨水呈酸性

【解析】

(1)根据已有的知识和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

(2)根据pH的数值变小,溶液的酸性增强分析解答。

18.【答案】

(1)CuO 

(2)NaOH+HCl===NaCl+H2O (3)Fe+2HCl===FeCl2+H2↑

【解析】

(1)因为我们学过酸的化学性质,酸能与碱反应,酸能与盐反应,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又因为氢氧化钠属于碱,碳酸钠属于盐,就少了碱性氧化物反应这种类型,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学过的最常见的碱性氧化物氧化铁、氧化铜等;

(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3)酸能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当X是单质时,可以是铁、锌或铝等,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19.【答案】

(1)左 

(2)氯化钠 HCl NaOH+HCl===NaCl+H2O

【解析】利用酸碱指示剂与酸碱作用产生不同的颜色来判断反应的进行和进行的程度。

(1)碱性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酸性、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稀盐酸显酸性,故开始时左管溶液呈红色。

(2)充分反应后,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O,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溶液呈中性,也可能呈酸性,故除酚酞外,溶液中一定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还可能有盐酸。

20.【答案】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2NaOH+CO2===Na2CO3+H2O (3)水沸腾 B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解析】

(1)用注射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首先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然后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由于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的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3)氢氧化钠与锥形瓶A中的CO2气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瓶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故接近沸腾的水会开始沸腾。

21.【答案】酸 中 红 酸性或中性

(1)OH- CuCl2(答案合理即可) 2NaOH+CuCl2===Cu(OH)2↓+2NaCl(答案合理即可)

(2)产生气泡 Zn+2HCl===ZnCl2+H2↑

【解析】酸、碱中和反应时有三种可能:

①酸和碱恰好中和,pH=7,②酸有剩余,pH<7,③碱有剩余,pH>7;使溶液呈酸性的离子是H+,使溶液呈碱性的离子是OH-;呈酸性的溶液加入活泼金属,可产生氢气或加入Na2CO3溶液可产生CO2进行检验。

22.【答案】实验一:

(2)溶液不变色 (3)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NaOH溶液中是OH-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二:

CO2和NaOH溶液(合理均可) 盐酸 Na2CO3+2HCl===2NaCl+CO2↑+H2O 不能,因上述实验只能验证气体可能是CO2,而不能确定是何碱液

【解析】实验一:

(1)蒸馏水中只含有水分子,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水分子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用试管取约2mL氯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会观察到溶液不变色,说明钠离子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3)用试管取约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会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NaOH溶液中是OH-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二:

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从而造成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瓶变瘪。

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滴加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