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Ⅰ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3509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Ⅰ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Ⅰ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Ⅰ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Ⅰ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Ⅰ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Ⅰ卷.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Ⅰ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Ⅰ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Ⅰ卷.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Ⅰ卷

绝密★启用前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Ⅰ卷能力测试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

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

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

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

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

D [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安全气囊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减少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可以延长司机的受力时间,从而减小了司机受到的作用力,A项错误,D项正确;碰撞前司机动量等于其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碰撞后司机动量为零,所以安全气囊不能减少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B项错误;碰撞过程中通过安全气囊将司机的动能转化为司机对安全气囊做的功,C项错误。

]

15.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  )

A.0.2  B.0.4

C.2.0D.2.5

B [由万有引力定律可得,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表面上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地=G,质量为m的物体在火星表面上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火=G,二者的比值==0.4,B正确,A、C、D错误。

]

16.如图所示,一同学表演荡秋千,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m,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kg。

绳的质量忽略不计。

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m/s,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  )

A.200NB.400N

C.600ND.800N

B [该同学身高相对于秋千的绳长可忽略不计,可以把该同学看成质点。

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F-mg=,代入数据解得F=410N,选项B正确。

]

17.图(a)所示的电路中,K与L间接一智能电源,用以控制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UC。

如果UC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b)所示,则下列描述电阻R两端电压UR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图(a)     图(b)

A.           B.

C.           D.

A [由图(b)可知,在0~1s时间内,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电压为零,说明电容器没有充放电,电路中没有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两端电压为零;在1~2s时间内,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电压均匀增大,根据I==C可知电路中有恒定电流对电容器充电,则电阻R两端电压恒定;在2~3s时间内,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电压恒定且不为零,说明电容器带电荷量不变,电路中没有电流,电阻R两端电压为零;在3~5s时间内,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电压均匀减小,说明电容器均匀放电,则电路中有反方向恒定电流,且电流小于充电电流,电阻R两端电压恒定,且电压小于充电时两端电压,所以电阻R两端电压UR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

]

18.一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其边界如图中虚线所示,ab为半圆,ac、bd与直径ab共线,ac间的距离等于半圆的半径。

一束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纸面内从c点垂直于ac射入磁场,这些粒子具有各种速率。

不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其运动时间为(  )

A.B.

C.D.

C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vB=m,解得r=,运动时间t==,θ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所对的圆心角,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由轨迹所对圆心角决定。

采用放缩法,粒子垂直ac射入磁场,则轨迹圆圆心必在直线ac上,将粒子的轨迹半径从零开始逐渐放大,当r≤0.5R(R为的半径)和r≥1.5R时,粒子从ac、bd区域射出磁场,运动时间等于半个周期。

当0.5R

]

19.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1、X2、X3、X4代表α粒子的有(  )

A.H+H→n+X1

B.H+H→n+X2

C.U+n→Ba+Kr+3X3

D.n+Li→H+X4

BD [根据核反应方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选项B中的X2质量数是4,电荷数是2,代表α粒子,B项正确;选项D中的X4质量数是4,电荷数是2,代表α粒子,D项正确;选项A中的X1质量数是3,电荷数是2,A项错误;选项C中的X3质量数是1,电荷数是0,代表中子,C项错误。

]

20.一物块在高3.0m、长5.0m的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其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距离s的变化如图中直线Ⅰ、Ⅱ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2。

则(  )

A.物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C.物块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6.0m/s2

D.当物块下滑2.0m时机械能损失了12J

AB [由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距离s变化的图像可知,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随下滑距离s的增大而减小,可知物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A项正确;在斜面顶端,重力势能mgh=30J,解得物块质量m=1kg,由重力势能随下滑距离s变化图像可知,重力势能可以表示为Ep=(30-6s)J,由动能随下滑距离s变化图像可知,动能可以表示为Ek=2sJ,设斜面倾角为θ,则有sinθ==,cosθ=,由功能关系有-μmgcosθ·s=Ep+Ek-30J=(30-6s+2s-30)J=-4sJ,可得μ=0.5,B项正确;由Ek=2sJ,Ek=可得,v2=4sm2/s2,对比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2=2as,可得a=2m/s2,即物块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2.0m/s2,C项错误;由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距离s变化图像可知,当物块下滑2.0m时机械能为E=18J+4J=22J,机械能损失了ΔE=30J-22J=8J,D项错误。

]

21.如图所示,U形光滑金属框abcd置于水平绝缘平台上,ab和dc边平行,和bc边垂直。

ab、dc足够长,整个金属框电阻可忽略,一根具有一定电阻的导体棒MN置于金属框上,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动金属框,运动过程中,装置始终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MN与金属保持良好接触,且与bc边保持平行。

经过一段时间后(  )

A.金属框的速度大小趋于恒定值

B.金属框的加速度大小趋于恒定值

C.导体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趋于恒定值

D.导体棒到金属框bc边的距离趋于恒定值

BC [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动金属框,bc边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回路中有感应电流i,bc边受到水平向左的安培力作用,设金属框的质量为M,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BiL=Ma1;导体棒MN受到向右的安培力,向右做加速运动,设导体棒的质量为m,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BiL=ma2。

设金属框bc边的速度为v时,导体棒的速度为v′,则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v′),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F安=BiL,可得金属框bc边所受安培力和导体棒MN所受的安培力均为F安=,二者加速度之差Δa=a1-a2=-=-F安(+),随着所受安培力的增大,二者加速度之差Δa减小,当Δa减小到零时,=·(+),之后金属框和导体棒的速度之差Δv=v-v′=,保持不变。

由此可知,金属框的速度逐渐增大,金属框所受安培力趋于恒定值,金属框的加速度大小趋于恒定值,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F安=趋于恒定值,选项A错误,B、C正确;导体棒到金属框bc边的距离x=∫(v-v′)dt,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选项D错误。

]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129分。

22.(6分)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阻值为几十欧姆的电阻Rx,所用电压表的内阻为1kΩ,电流表内阻为0.5Ω,该同学采用测量方案,一种是将电压表跨接在图(a)所示电路的O、P两点之间,另一种是跨接在O、Q两点之间,测量得到如图(b)所示的两条UI图线,其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图(a)

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标记为Ⅱ的图线是采用电压表跨接在________(填“O、P”或“O、Q”)两点的方案测量得到的。

图(b)

(2)根据所用实验器材和图(b)可判断,由图线________(填“Ⅰ”或“Ⅱ”)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结果为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3)考虑到实验中电表内阻的影响,需对

(2)中得到的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解析] 

(1)当用电流表内接法时,测量值为Rx1=Rx+RA>Rx,当用电流表外接法时,测量值为Rx2=<Rx,图(b)中图线Ⅱ的斜率较小,所以应为使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的结果,即电压表跨接在O、P间测量得到的。

(2)由图线可得Rx约为50.0Ω,可知Rx>,所以用电流表内接法测量的结果误差较小,即由图线Ⅰ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测量结果Rx1==50.5Ω。

(3)因为Rx1=Rx+RA,所以Rx=Rx1-RA=50.0Ω。

[答案] 

(1)O、P(2分) 

(2)Ⅰ(1分) 50.5(1分) (3)50.0(2分)

23.(9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定理,所用器材包括:

气垫导轨、滑块(上方安装有宽度为d的遮光片)、两个与计算机相连接的光电门、砝码盘和砝码等。

实验步骤如下:

(1)开动气泵,调节气垫导轨,轻推滑块,当滑块上的遮光片经过两个光电门的遮光时间________时,可认为气垫导轨水平;

(2)用天平测砝码与砝码盘的总质量m1、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m2;

(3)用细线跨过轻质定滑轮将滑块与砝码盘连接,并让细线水平拉动滑块;

(4)令滑块在砝码和砝码盘的拉动下从左边开始运动,和计算机连接的光电门能测量出遮光片经过A、B两处的光电门的遮光时间Δt1、Δt2及遮光片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t12;

(5)在遮光片随滑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如果将砝码和砝码盘所受重力视为滑块所受拉力,拉力冲量的大小I=________,滑块动量改变量的大小Δp=________;(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及重力加速度g表示)

(6)某次测量得到的一组数据为:

d=1.000cm,m1=1.50×10-2kg,m2=0.400kg,Δt1=3.900×10-2s,Δt2=1.270×10-2s,t12=1.50s,取g=9.80m/s2,计算可得I=______N·s,Δp=______kg·m·s-1;(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7)定义δ=×100%,本次实验δ=________%。

(保留1位有效数字)

[解析] 

(1)当气垫导轨水平时,滑块在导轨上做匀速运动,所以滑块上的遮光片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遮光时间相等。

(5)根据冲量的定义可得I=m1gt12;根据动量改变量的定义可得Δp=m2-m2=m2(-)。

(6)代入数据得I=m1gt12=1.50×10-2×9.80×1.50N·s≈0.221N·s;Δp=m2(-)=0.400×1.000×10-2kg·m/s≈0.212kg·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