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湖北省建始县高坪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4602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1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8湖北省建始县高坪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128湖北省建始县高坪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128湖北省建始县高坪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128湖北省建始县高坪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128湖北省建始县高坪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8湖北省建始县高坪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报告.docx

《128湖北省建始县高坪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8湖北省建始县高坪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报告.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8湖北省建始县高坪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报告.docx

128湖北省建始县高坪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报告

 

湖北省建始县

高坪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报告

 

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

湖北省建始县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一月

规划编写人员:

龚春竹建始县烟叶分公司经理

严凡建始县烟叶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董光绪建始县烟叶分公司副经理

李平建始县烟叶分公司副经理

黄义宪建始县烟叶分公司副经理

高艾飞建始县烟叶分公司总农艺师

何胜华建始县烟叶分公司经理助理

苏志平建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马方磊建始县烟叶分公司职工

郝顺祥建始县农业局综合股股长

陈玉洲建始县烟叶分公司职工

郑海洲建始县烟叶分公司职工

统稿:

龚春竹何胜华

执笔:

苏志平马方磊郝顺祥陈玉洲郑海洲

制图:

何奇学

审稿:

董光绪李平黄义宪高艾飞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已经在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

烟草农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烟草行业的重要基础,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已经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成为关系行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建始县是全国白肋烟首种成功之地,享有“中国白肋烟之乡”的美誉。

迄今有45年的白肋烟种植历史,先后被定为全国白肋烟出口备货基地、安徽中烟“都宝”品牌卷烟白肋烟原料生产基地和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优秀示范区,且是全州乃至全国最大的白肋烟生产县,其现代烟草农业是全县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县的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高坪基地单元作为建始县白肋烟主产区之一,其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对全县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全面、系统的制订好高坪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意义十分重大。

一、编制本规划报告的目的

随着烟草产业的发展,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了“532、461”品牌发展战略,传统的烟叶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大企业、大品牌”对烟叶原料批量化、优质化、特色化和稳定性的要求,生产更适合卷烟工业企业需要的烟叶原料,推进烟叶生产方式现代化、烟叶品质特色化已经十分迫切,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已成为烟叶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必由之路。

为贯彻落实国家烟草专卖局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精神,进一步加强与安徽中烟工业公司工商合作,经与安徽中烟工业公司协商,确定2011年在我县共建高坪基地单元,为具体的、系统的指导好该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特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的依据

本规划主要编制依据是: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

2.《中国烟叶公司关于印发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中烟叶生[2010]2号);

3.《中国烟叶公司关于印发2011年烟叶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报告提纲和规划报告评审标准的通知》(中烟叶生[2010]76号);

4.《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转发《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的通知》的通知》(鄂烟办综[2010]162号);

5.《湖北省建始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三、规划的范围

本规划范围包括高坪镇、红岩镇、三里乡和业州镇,涉及种烟村76个,农户3000余户,确定基本烟田保护面积6万亩,常年种烟面积1.7万亩,烟叶产量5.5万担,占全县白肋烟总产量的30.6%。

四、规划实施年度

高坪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实施年度为2011年,建设期为1年。

五、规划过程

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恩施州委、州政府、恩施州烟草专卖局(公司)以及建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

2009年8月,建始县成立了以县长庞红艳为组长,常务副县长陈德义为副组长,由农业、国土、财政、林业、水利、交通、经管、气象、电力、电信等有关部门和烟区各乡镇领导参加的建始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了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和部门组成的规划编制小组,对建始县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进行了初步规划。

《湖北省建始县高坪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报告》编制工作由恩施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统一安排,规划过程主要分五个阶段:

规划调研:

2010年1月-3月,对高坪基地单元所辖区域深入调研,充分征求了烟农、种烟村、乡镇及县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

规划编制:

2010年4-6月,按照《中国烟叶公司关于印发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中烟叶生[2010]2号)文件要求编制和修订规划,完成恩施州级评审稿。

规划州级评审:

2010年6月22-24日通过恩施州烟草专卖局组织的州级专家评审。

规划修改审订:

2010年7-11月按照州级专家评审意见、省局基本烟田调整规划、《中国烟叶公司关于印发2011年烟叶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报告提纲和规划报告评审标准的通知》中烟叶生[2010]76号文件要求,对规划文本重新修订,形成省级评审稿。

规划省局评审:

2010年11月23-25日,通过了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组织的“2011年湖北省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省级评审。

根据省级评审会专家意见修改后,形成本规划报告上报审批。

 

第一章基本情况

一、县情简介

(一)地理位置

建始县位于鄂西南山区北部,地跨东经109°32′至110°12′,北纬30°06′至30°54′,东连巴东县,以野三河为界;西接恩施市,以太阳河为界;南邻鹤峰县,以长河、茶寮河为界;北与重庆市巫山县毗连;西北与重庆市奉节、巫山两县接壤。

县城业州镇距省会武汉市615km,距州府所在地恩施市区59km。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1.地形地貌

建始县地貌形态以山地为主,清江横穿县境。

清江以南属武陵山余脉,以北属巫山山脉南麓。

南北山峦雄峻,中部低丘平缓。

最高处海拔2090m,最低处海拔213m,相对高差1877m。

自然概貌大体为“八分半山一分半地”的山区旱作农业县。

根据区域与海拔的不同,又分为低山(海拔800m以下,约占20.0%)、二高山(海拔800—1200m,约占36.4%)和高山(海拔1200m以上约占43.6%))三种类型。

2.气候

建始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显著。

低山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二高山地带气候温凉;高山地带冬长夏短,春秋无明显差别,气候冷凉湿润。

据建始县气象站1959—2009年50年气象资料统计:

年平均气温低山为15.5℃,二高山为13.8℃,高山为8.8℃。

全年无霜期约232天,≥10℃积温3500—4500℃、持续日数184—220天,年日照时数在1400小时以上。

年降水量在1400~2000mm之间,县境北部降雨量较丰富,东部少雨。

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作物生长季节和作物旺长季节4~10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85%左右。

8—9月降雨量逐渐减少,有利于烟叶成熟调制。

县内自然灾害主要有伏秋干旱、暴雨、阴雨、低温冷害、冰雹和大风等,其中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发生频率较高的灾害是伏秋干旱、冰雹、暴雨等。

3.土地及土壤资源

全县国土面积2666km2,现有耕地50.02万亩,其中旱地44.9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9.9%,水田5.0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0.1%。

在全县耕地面积中,适合种烟的耕地有35万亩左右。

按照国家土地生产力八级标准,全县没有一级土地,二、三、四级地约占11.4%(多为耕地);五、六级地面积最广,利用潜力大,占70.9%,七级地占15.4%,八级地为零星分布的裸露岩石占2.3%。

境内硒资源出露面积近480km2,土壤平均硒水平含量17.7mg/kg,是国内连片面积最大、平均硒水平含量最高的富硒生物圈,有“富硒王国”之称。

烟区土壤以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等土类为主,土壤pH值有80.2%的样点在微酸性至中性范围内,土壤有机质含量2%左右,较丰富,有效态氮1139mg/kg、碱解氮145.09mg/kg、有效态磷16.17mg/kg、有效态钾80mg/kg,氯离子含量3-15mg/kg。

4.燃煤资源

建始是全国141个重点产煤县之一,优质无烟煤储量1.98亿吨,占湖北总储量的32%。

主要分布在龙坪、茅田、景阳、官店等乡镇。

5.生物资源

建始县生物资源丰富,动植物科目、品种众多。

野生动物有野猪、斑鸠、野鸡、蛇类、鱼类等。

野生花卉植物有杜鹃、油茶、野菊花、金银花等。

野生菌类有香菌、木耳、竹菌、平菇、鸡冠菌、松树菌、茅草菌、重阳菌等。

药材品种多达176科644属1206种;用材林、经济林木达52科115属231种,森林覆盖率72.3%,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生产、科研基地县,人工营造日本落叶松用材林达20万亩,建成了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和基因库。

(三)社会与经济发展状况

1.社会经济概貌

建始县属于山区农业县,大部分乡镇的农民都以种植业为主,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2.46亿元,财政收入4.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亿元。

2009年农业增加值达到6.72亿元,较2008年增加6.1%,全县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40:

24:

36。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447元提高到2009年的2807元,增长94%。

烟叶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产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产业。

2.人口与劳动力

建始县辖5乡5镇,406个村(居)民委员会,3581个村(居)民小组。

2009年全县总人口50.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73万人,占总人口的91.7%;非农业人口4.24万人,占总人口的8.3%。

全县共有劳动力23.85万人,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36.3%。

3.电力、交通

近年来,建始县实施了“村村通”工程,公路通村率达89%。

209、318国道和红—建线、巴—鹤线省道贯穿全境。

全县通车公路总里程3179㎞。

随着沪蓉西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的建成通车,制约建始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将得到根本转变;全县电力供应充足,有电站36座,装机64台4.45万千瓦,拥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5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9座4.01万千伏安;邮电通信业发展快速,全县交换机总容量达30576门,信息网络遍布城乡,10个乡镇全部实现了光缆传输,全县互联网用户达到6488户。

4.水利资源及灌溉条件

全县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清江景阳河段、野三河、马水河、太阳河、东龙河、闸木水河、刀龙河、伍家河、抱龙河等10条,其他小河流88条,总长880km。

境内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有11个雨量站,年平均降雨量1661.5mm,年平均径流深922mm,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9.05亿m3,耕地亩平均水资源占有量5151.1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744.5m3。

已建成中型水库3座,小(Ⅰ)型水库5座,小(Ⅱ)型水库18座,总库容8205.4万m3,兴利库容4655.9万m3(可用于农田灌溉的水库10座,有效库容926.40万m3)。

修建塘堰1548口,其中大型塘堰85口,蓄水629.0万m3。

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72处,分散供水工程7218处,解决了5.02万人的饮水困难。

5.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建始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马铃薯、水稻及杂粮,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油菜、魔芋、药材等。

全县常年粮食作物总产22.6万吨以上;油菜面积达13万亩,总产1.5万吨;茶叶种植面积2.5万亩,总产0.2万吨;魔芋种植面积8万亩,总产量6万吨;药材面积12万亩。

烟叶主要分布在官店、花坪、高坪、龙坪、茅田等乡镇,海拔800~1500m。

2009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9.28万亩,其中白肋烟6.9万亩,烤烟2.38万亩,烟叶总产量28.64万担,实现烟叶税收3516万元。

二、烟叶生产现状

(一)烟叶风格特色及质量状况、卷烟品牌利用情况

1.烟叶风格特色及质量状况

建始白肋烟具有香型风格显著、香气质好、吃味醇和、刺激性小、化学成份协调的优良品质,目前已进入我国混合型卷烟“都宝”品牌的主配方。

安徽中烟对建始白肋烟烟叶的评价为:

与中国其它产区白肋烟相比,叶片组织较为疏松,身份较好,色度较浓,晾晒烟的特征比较明显,香气量充足,具有较好的满足感和冲击感,劲头较大、浓度中等、浓劲较为协调,余味较为干净,有良好的口腔吃味综合感受、口感残留较少。

2.卷烟品牌利用情况

一直以来,建始白肋烟因其优良的品质及独有的风格特色,深受国内混合型卷烟厂家的青睐,并远销美国、法国、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国内,建始白肋烟是安徽中烟“都宝”品牌、湖北中烟“红金龙”品牌、福建中烟“金桥”品牌、山东中烟“哈德门”品牌等混合型卷烟品牌的原料,尤其是安徽中烟“都宝”品牌卷烟,自其问世二十年来,建始白肋烟一直是其核心原料。

1988年-2009年,安徽中烟已累计调拨我县白肋烟76万余担,其中,2009年调拨9.44万担,其结构比例为:

上等烟6.8万余担,占72.3%;中等烟2.6万余担,占27.7%。

(二)烟叶生产基本情况

建始县是全国白肋烟首种成功之地,享有“中国白肋烟之乡”的美誉,迄今有45年的白肋烟种植历史。

经过多年的发展,建始县在白肋烟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和初加工经验,是全国种植规模最大、质量最优、销售前景较好的白肋烟主产县之一。

1994年以前全县10个乡镇全部种植白肋烟,种植面积最高年份近10万亩,收购白肋烟27万多担。

之后,为满足原建始烟厂的原料需求,县委、县政府将209国道的龙坪、茅田、长梁三个乡镇调整为烤烟发展基地。

目前,全县10个种烟乡镇中有白肋烟生产乡镇7个,分别为高坪镇、红岩镇、三里乡、业州镇、官店镇、景阳镇和花坪乡,常年种植面积5.5万亩,产量18万担;烤烟主产乡镇3个,分别为茅田乡、龙坪乡和长梁乡,常年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5.5万担。

(三)近年来烟叶生产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建始县烟叶分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和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的“积极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战略方针,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的烟叶工作方针,不断加大烟叶生产投入扶持力度,致力于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作为恩施州打造“清江源”特色优质烟叶品牌的一部分,大力开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烟叶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建始县先后被定为全国白肋烟出口备货基地、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优秀示范区。

1986—1991年,建始县烟叶分公司参加了中国烟叶公司组织的“优质白肋烟生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初步解决了建始白肋烟营养不良、成熟不够、调制不当等问题。

1997—2002年,建始县烟叶分公司又与美国“菲利普.莫利斯”公司共同开展了“高香气、适宜烟碱优质白肋烟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该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结合建始县优越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建白80”(鄂烟1号)的特性,形成了建始白肋烟香型风格显著、香气质好、吃味醇和、刺激性小、化学成份协调的优良品质。

2006年以来,县烟叶分公司加大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全面推行了《恩施优质白肋烟综合标准体系》和《恩施优质烤烟综合标准体系》,全县烟叶生产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操作,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标准化生产。

随着科技兴烟力度的加大,烟叶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升,种植烟叶投入水平的提高,烟叶质量的安全性、可用性达到了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建始白肋烟不仅深受国内混合型卷烟厂家的青睐,还外销美国、法国、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湖北省白肋烟烟叶的一张名片。

(四)发展优势

1.自然资源优势

建始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光照较充足,雨量充沛,夏秋雨热同季,冬春温光互补,立体气候特征显著,其自然生态条件、土壤资源均适合于烟叶生产,并且利于形成具有山地特色的优质烟叶。

2.政策优势

恩施州已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列为全国31个优质烟叶生产重点产区之一,建始县高坪镇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列为全国优质白肋烟科技示范基地,花坪、官店、茅田被湖北省烟草公司列为全省优质烟叶生产重点乡镇,将受惠于许多发展烟叶生产的优惠政策。

建始县委、县政府也高度重视烟叶生产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烟叶生产的政策,如对烟用物资贷款进行贴息、年度财政预算中纳入100万元用于先进适用烟叶生产技术推广等。

高坪基地单元所辖的主要乡镇高坪镇更是将烟叶生产作为引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优先产业予以支持发展。

3.市场优势

建始县烟叶分公司通过多年的努力,已建立了一批较为稳定的经营合作伙伴,国际国内销售网络基本形成,销售渠道畅通,目前与国内十多个重点卷烟工业企业和商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建始白肋烟已成为我国混合型卷烟如“都宝”、“红金龙”等品牌的核心原料,烟叶质量深受广大客户的好评。

2009年,生产销售白肋烟21.91万担,其中,安徽中烟调拨量9.44万担、湖北中烟调拨量4.26万担、湖北省进出口公司调拨量2.84万担、山东中烟调拨量1.85万担、黑龙江中烟调拨量1.02万担、福建中烟调拨量1万担、浙江中烟调拨量0.65万担、河北中烟调拨量0.65万担、上海中烟调拨量0.2万担。

4.技术优势

近几年来,建始县承担了国家级“优质白肋烟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国家级“白肋烟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恩施优质白肋烟综合标准体系》,通过广泛推广漂湿育苗、测土配方施肥、科学调制等新技术措施,不仅提高了烟叶质量,还使传统经验与先进科学技术达到了有机结合。

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技术员和烟农队伍的技术培训,种烟技术有了长足的提高和进步,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

目前,县烟叶分公司有在职员工228人,具有技术职称人员119名。

其中高级农艺师2名,中级农艺师3名;烟叶分级队伍中,高级分级工67名,中级分级工47名。

一种塔形的人才技术队伍已经形成,能够保障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

(五)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大环境的变化和烟草行业体制改革的深化,影响烟叶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建始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主要表现在育苗设施、调制设施、烟田水利设施、烟用机械、基层站点、电力交通等方面与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2.围绕烟叶品质的配套生产技术与卷烟工业企业的原料需求没有完全接轨,烟叶供求区域性、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3.少数烟区生态环境较差,生产条件落后,生产水平低下。

4.种烟区域土地流转困难,连片度和规模化种植程度偏低,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管理难度较大,制约了新的生产组织模式的发展。

5.农村经济滞后,烟农投入能力低下,种植烟叶的相对效益仍然偏低。

6.烟农队伍老化,文化程度低,知识结构高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新技术推广难度大,关键技术的到位率低。

虽然建始县的烟叶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深入,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下,一定会解决制约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各种难题。

三、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近年来,行业加大了对烟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始烟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烟叶产质量明显提高,有力的推动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烟水工程

2005-2010年,行业投入5748.53万元,建成水池1599口,容量303915m³;管网301条,1667.97km;沟渠61条,28.54km。

烟水工程覆盖基本烟田面积达到120820亩,基本烟田覆盖率53.7%。

2.烟路工程

目前,投入资金4892.12万元(政府投入3698.60万元,行业投入1193.52万元),建成烟区连接路201.2km,烟田机耕道56条、155.34km,覆盖基本烟田面积29850亩,基本烟田烟路覆盖率49.8%。

3.烟用农机具

行业已配套投入资金81.55万元,配置农机具629台(套),总动力2644.07kW,每100亩烟地农机动力保有量为3.5kW。

其中:

耕整机械投入37.91万元,配置323台(套),总动力2161.8kW;育苗机械投入11.90万元,配置98台(套),总动力46.8kW;培土机械投入25.80万元,配置55台(套),总动力202.4kW;植保机械投入1.35万元,配置145台(套),总动力171.1kW;其他机械投入4.6万元,配置8台(套),总动力62kW。

4.调制设施

目前,在规划基本烟田范围内,行业已投入3887.76万元,建成白肋烟标准化晾房2.78万间,晾能13.6万担,覆盖率75.6%,临时晾棚1.4万余个,晾能4.4万担,覆盖率24.4%。

投入630.62万元,建成密集烤房759座,烤能2.62万担,覆盖率47.6%,其他烤房1500余座,烤能2.88万担,覆盖率52.4%。

调制设施(晾房、烤房)数量与烟叶种植面积基本匹配,布局合理,只是部分设施已经老化,需要更新换代,以满足国家局标准化晾制、密集式烘烤要求。

5.育苗设施

目前,行业已投入297.89万元,共建有育苗工场两处,可供苗面积1.01万亩;育苗塑钢中棚605个,可供苗面积3.5万亩;竹木中棚330个,可供苗面积2.3万亩;集中育苗率达到90.8%。

四、2008—2010年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所取得的成就

建始县2008年开始在高坪镇青里坝村开展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

2010年,启动了桑园坝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

试点及示范区建设工作以实现“一基四化”为中心,紧紧围绕烟叶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目标,结合新农村建设,以村为单位成立了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有效推进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的建设目标。

2009年,青里坝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250个,种植白肋烟1050亩,约定产量3675担。

建有育苗基地1处,育苗面积1100亩,实现100%的专业化育苗、商品化供苗。

配备18马力起垄机+旋耕机3台、8马力起垄机+旋耕机6台,专业机耕、机垄服务队,在社内按成本价30元/亩为社员作业服务面积890亩,在社外按40元/亩作业服务面积473亩,达到了以机养机的目的。

植保服务队按社内2元/亩、社外5元/亩的不同服务收费标准,对本社和周边区域的烟叶病虫害进行了统防统治。

另外,2010年我县在高坪桑园坝进行现代烟草农业的示范区建设,重点探索建立烟叶家庭农场的生产组织形式,在高坪镇政府和当地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按500元/亩的标准对示范区1042亩土地进行了流转,并实施了改造整治,开展了机耕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总结前两年现代烟草农业试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尊重意愿、突出主体”的原则,以“技术员领办农场”模式,实行“分片领种、自主雇工、分摊成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通过试点及示范区建设,建始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是探索出了“统分结合、分户经营”这种较为可行的生产组织模式。

重点是培养本地烟农,积极引进有经验、有技术的外来职业烟农和种植专业户,确保烟叶生产各个环节的技术到位,保障种烟效益。

二是家庭农场的建立对优质烟区恢复发展起了示范带动作用。

青里坝试点和桑园坝示范区采用集约化经营模式,实行规模化种植,提高机械化作业度,有效减少了用工量,提升了烟叶生产水平,亩平烟叶种植效益远远高于传统收益水平,提高了烟农种烟积极性,推动了原有优质烟区的恢复发展。

三是促进了生产关系转变。

试点和示范区实现了现代化的烟叶生产,促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