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4353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脊轩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项脊轩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项脊轩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项脊轩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项脊轩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脊轩志.docx

《项脊轩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脊轩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脊轩志.docx

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归有光

一、课文(原文及翻译)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屋里仅仅一丈见方,只可容纳一个人居住。

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这是已有上百年的老屋子,(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雨水也往下流;我常常移动书桌时,环顾四周没有可以安放的地方。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天一过中午就已经昏暗。

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

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照,室内才明亮起来。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

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书架摆满了书籍,我安居室内,吟诵诗文,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阶前却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花影摇动,很是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值得悲伤的事。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

迨(dài)诸父异爨(cuàn),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páo)而宴,鸡栖于厅。

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

家有老妪(yù),尝居于此。

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抚之甚厚。

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常常来。

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老婆婆常常对我说:

“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妪又曰:

“汝姊(zǐ)在吾怀,呱呱(gū)而泣;

老婆婆又说:

“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

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

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

‘孩子是冷呢?

还是想吃东西呢?

’我隔着门一一回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

一日,大母过余曰:

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这孩子长大,就可以有指望了呀!

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

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会用到它!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回忆起旧日这些事情,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

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我已经作了这篇文章,过了五年后,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然而此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高高挺立,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二、实词解释

  1、轩:

小的房室。

  2、旧:

旧日的,原来的。

  3、方丈:

一丈见方。

  4、尘泥渗漉:

从小孔慢慢漏下。

渗,透过。

漉,漏下。

渗漉:

渗漏。

  5、雨泽下注:

雨水往下倾泻。

下,往下。

雨泽:

雨水。

  6、案:

几案,桌子。

  7、顾视:

环看四周。

  8、不能得日:

得日,照到阳光。

  9、日过午已昏:

昏,光线不明。

  10、修葺:

修缮、修理,修补。

  11、辟:

开。

  12、垣墙周庭:

庭院四周砌上围墙。

垣,矮墙,也泛指墙。

周庭,把院子四周围住。

  13、当:

通:

“挡”,抵挡。

  14、洞然:

透明敞亮。

  15、栏楯shun:

栏杆。

纵的叫栏,横的叫楯

  16、增胜:

增添了光彩。

胜:

美。

借:

借来的。

  17、偃仰:

俯仰,这里指安居,休息,形容生活悠然自得。

偃,仰卧。

  18、啸歌:

长啸或吟唱。

这里指吟咏诗文,显示豪放自若。

啸,口里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19、冥然兀坐:

静静地独自端坐着。

兀坐,端坐。

  20、万籁有声:

一切声音都能听到。

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

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响。

  21、三五之夜:

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22、珊珊:

通“姗姗”,形容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23、束发:

古代男孩成年时束发为髻,15岁前指儿童时代。

  24、迨(dài)诸父异爨(cuàn):

等到伯、叔们分了家。

迨,及,等到。

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

异爨,分灶做饭,意思是分了家。

  25、往往:

指到处,处处。

  26、东犬西吠:

东家的狗对着西家的狗叫。

意思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

  27、逾庖而宴:

越过厨房而去吃饭。

庖,厨房

  28、已:

已而,随后不久,然后。

  29、凡再变矣:

凡,总共。

再,两次。

  30、竟日:

一天到晚。

竟,从头到尾。

  31、相为应答:

对她作出回答。

  32、阖(hé):

通“合”,关闭。

  33、扃(jiōng)牖(yǒu):

关着窗户。

扃,关闭。

牖,窗户。

  34、瞻顾遗迹:

回忆旧日事物。

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的意思。

  35、殆:

恐怕,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

  36、来归:

嫁到我家来。

归,女子出嫁。

37、凭几学书:

伏在几上学写字。

几,小或矮的桌子。

38、归宁: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省亲。

  39、制:

指建造的格式和样子。

  40、手植:

亲手种植。

  41、亭亭如盖:

高高挺立,树冠相伞盖一样。

亭亭,直立的样子。

盖,古称伞。

  42、制:

规制,格局,制度,形式。

  43、老妪:

老年妇女。

  44、先大母:

已故的祖母。

大母,祖母。

  45、先妣:

已故的母亲。

  46、中闺:

指内室。

47、阁子:

小的房室。

三、一词多义

1、始

  室始洞然(才,方才,副词)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起初、先,副词)

 2、过

  日过午已昏(偏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访,探望,动词)

  从轩前过(经过动词)

 3、置

  顾视无可置者(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设置,动词)

 4.而

  余扃牖而居(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但,表转折,连词)

  墙往往而是(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地”,也可不译,连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通“尔”,你,你的,代词)

 5、为

  始为篱,已为墙(是,扎,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是,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是,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作,介词)

 6、以

  以当南日(用来,介词,表目的)

  能以足音辨人(凭借、根据,介词)

  执此以朝(用如“而”,介词)

 7、谓

  且何谓阁子也(叫作,动词)

  妪每谓余曰(告诉,动词)

 8、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名词)

  先妣尝一至(常来,副词)

 9、日

  不能得日(阳光,名词)

  日过午已昏(太阳,名词)

  一日,大母过余曰(天,一昼夜,名词)

 10、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以前,名词)

  先大母婢也(去世的,形容词)

 11、前

  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前方,行为方向)

  从轩前过(前面,形容词)

 12、之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

  他日汝当用之(代象笏,代词)

  儿之成(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3、西

  东犬西吠(向西边,副词)

  室西连于中闺(……的西边,形容词)

 14、得

  不能得日(得到,获得,动词)

  得不焚(能,能够,助动词)

 15、已

  日过午已昏(已经,副词)

  已为墙(然后,副词)

 16、当

  以当南日(挡住,动词)

  他日汝当用之(应当,应该,助动词)

 17、然

  室始洞然(……的样子,词尾)

  然余居于此(然而,但是,连词)

 18、书

  借书满架(书,书籍,名词)

  或凭几学书(写字,动词)

 19、食

  小鸟时来啄食(食物,名词)

  欲食乎(吃,动词)

 20、大

  先大母婢也(大母,指祖母)

  大类女郎也(很,非常,副词)

 21、所

  某所而母立于兹(地方,处所,名词)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在此指代枇杷树,特殊的指示代词)

 22、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由,自,介词)

  从余问古事(向……学习,动词)

 23、自

  余自束发(从,由,介词)

  自语曰:

“……”(自己,代词)

 24、归

  吾妻来归(女子出嫁,动词)

  吾妻归宁(归,返回,动词。

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

 25、每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每逢)

  妪每谓予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常常)

每字有二十余印(每个)

四、通假字

1、以当南日(“当”通“挡”)

 2、而母立于兹(“而”通“尔”)

 3、以手阖门(“阖”通“合”)

五、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1)乳二世(乳,抚养)

 

(2)客逾庖而宴(宴,赴宴)

 (3)执此以朝(朝,上朝)

 (4)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取得效果,此指考取功名)

 (5)或凭几学书(书,写字)

2、名词用作状语

  

(1)雨泽下注。

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

  

(2)前辟四窗(前,指阁子北面,因阁子是向北的)

  (3)又北向(北,朝北)

  (4)东犬西吠(西,朝西,行为方向,指西家)

  (5)室西连于中闺(西,在西面)

  (6)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

  (7)内外多置小门窗(在内外)

  (8)垣墙周庭(用垣墙)

  (9)时至轩中(不时)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多,许多事)

六、句式

1、判断句

  1)此吾祖太常公宣德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2)轩东故尝为厨

  用“……也”表示判断。

如:

  3)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4)妪,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分。

如:

  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省主语“余”)

  2)()借书满架(省主语“余”)

  3)吾儿,()久不见若影(省主语“吾”)

  4)使()不上漏(省兼语“之”)

  5)明月()半墙(省谓语“照”)

  6)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介词“于”)

  7)垣墙()周庭(省介词“于”)

3、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时,一般将状语前移。

如:

  1)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

  2)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在这里居住)

  3)室西连于中闺(与中闺相连)

  4)鸡栖于厅(在厅里栖息)

  5)其制稍异于前(跟以前不同)

4、被动句

  1)得不焚意念被动句

5、宾语前置

1)令人长号不自禁

七、文学常识

1.《项脊轩志》是明朝后期著名散文家归有光的一篇名作。

“志”的意思是记

2.本文是一篇以记事为主的散文。

文章以项脊轩为线索,忆写了母亲、祖母、妻子三代亡人,表达了作者对项脊轩的亲切感情和对亲人们的深切怀念之情。

八、文章赏析

第一段

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

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

在这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

修葺后的项脊轩迷人可爱,令人留恋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

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充满了诗情画意:

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射在新修的围墙上,从新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白天,在小屋或仰或躺,或长啸或吟唱悠然自得;有时,静静地独自端坐,可以清晰地聆听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庭院前幽静的环境,吸引着小鸟常来觅食,有人来了也不愿飞走;每当农历十五的晚上,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院前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在墙上,有如一幅清淡优美的水墨画,而且是活的水墨画!

——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之极。

第二段

  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

“多可喜亦多可悲”,家世之痛,思亲之情。

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通过老妪忆母,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使作者禁不住潸然泪下(“余泣”);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更是让自己忍不住要大哭一场。

  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

第三段

  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情,是写“悲”的进一步补充,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作者埋头苦读,要实现理想的期望。

第四、五段

  是补写,通过补叙,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这一部分意在写悲,却先极力叙写当年两人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以“喜”衬“悲”,衬托今日丧妻的悲哀。

最后,托物抒情,借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寄托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

  三世变迁——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归家三代变迁的情况的?

此文通过记作者青少年时代的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交织成篇,以生活中的一桩桩琐事,尽现了祖母、母亲、妻子三代人与作者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归家中三世变迁的沧桑。

这里,重点从归家家庭衰落的一些表象描写中加以分析。

  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反映归家家庭的败落。

归家原本庭院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

自从“诸父异爨”后,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四分五裂之状)。

先用篱笆相隔,后来更用一堵堵墙壁阻断往来(“始为篱,已为墙”)。

尤其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厅’非‘庭’也)”,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写祖母到项脊轩来,鼓励作者读书求仕,光宗耀祖这件事,同样可透析出归家家道衰落的状况。

归有光祖母的祖父曾在宣德年间担任朝廷官员(太常寺卿),而如今,“吾家读书久不效”,儿辈们科举无望,反以分家为能事,闹得个钟鸣鼎食之家四分五裂,乌烟瘴气,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孙儿归有光的身上了。

最后一句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