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4141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卷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4O-16Mg-24Si-28Cl-35.5Ca-40Fe-56Cu-64Zn-65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6个小题,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

A.光合作用B.活性炭吸附色素

C.食物腐败D.酒精消毒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二氧化碳,生成了葡萄糖等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B、活性炭吸附色素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食物腐败,食物在细菌等的作用下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D、酒精消毒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选:

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厨房发生煤气泄漏,马上开灯检查

B.用嘴吹灭蜡烛火焰是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

C.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

D.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可燃性气体泄漏,不能使用电器,因为电器在开关的过程中产生电火花可能引起爆炸,故选项A说法错误;

B.用嘴吹蜡烛时吹走了蜡烛火焰的热量,从而降低了蜡烛的温度,导致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B说法错误;

C.白磷着火点很低,

空气中容易自燃,故选项C说法错误;

D.在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氮气无毒,对人体无害,常常用作食品保护气,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D。

3.有关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研究微粒的运动

B.

研究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C.

探究燃烧条件与着火点有关

D

研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

【详解】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到无色酚酞中,氨水遇到无色酚酞溶液会变红,因此可以证明微粒在不断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温度不同,红墨水的运动速度不同,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度越快,因此可以观察到热水中墨水的扩散速度变慢,故B不符合题意;

C、探究燃烧和着火点有关,需要满足氧气和可燃物相同,可燃物不同并不能说明燃烧和着火点有关系,故C符合题意;

D、浓度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选择不同的催化剂,根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气泡的快慢可以比较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结合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作答即可。

4.分析归纳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所以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所以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元素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D.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分子能独立存在,而原子不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阳离子是带正电

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等,故错误;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所以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元素,故正确;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错误;

D、分子能独立存在,有的原子也能独立存,例如稀有气体、金属等。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错误;

故选:

B。

5.下列物质的鉴别、除杂、区分及检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B.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C.用肥皂水区分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

D.用稀硫酸可以检验木炭粉中是否含有铜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二氧化碳和氮气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的熄灭,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选项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所以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中一氧化碳是不能燃烧的,所以难以通过此方法除去一氧化碳,故选项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氯化钙溶液中含有钙离子,用肥皂水进行检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蒸馏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氯化钙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C能达到实验目的;

D.铜粉、木炭粉都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无法检验铜粉的存在,故选项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6.如图所示,下列图像反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质量相同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B.

分别向等质量镁和铁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

C.

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D.

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质量相同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粉末状碳酸钙反应更快,但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图像正确。

B、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铁中分别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至过量,开始时金属过量,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当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则镁、铁全部参加反应,根据

,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镁生成的氢气大于铁,图像正确;。

C、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32份质量的氧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随着反应进行,气体质量增大,图像错误。

D、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氯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开始后固体质量先减小后不变,则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先增大后不变,图像正确。

故选:

C。

二、填空题:

(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

7.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氮分子__________,

②“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请标出次氯酸钠中氯元素化合价______。

(2)“北斗三号”卫星采用了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则铷原子和氢原子本质区别在于___________不同。

(3)“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

从陶瓷、玻璃、水泥到电子芯片,硅元素的用途非常广泛。

如图是工业制取高纯硅中发生的一个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图示中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_____。

②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____________。

【答案】

(1).2N2

(2).

(3).质子数(4).HCl(5).置换反应(6).42:

1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N2,2个氮分子:

2N2;

化合物中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通常Na为+1价,氧为-2价,设NaClO中Cl化合价为

NaClO中Cl化合价为+1价,标在Cl元素的上方,表示为

(2)质子数不同的元素为不同种元素,铷原子和氢原子本质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有1个硅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氯原子,已知生成物中有1个硅原子,则4X包含4个氢原子,4个氯原子,故X包含1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即HCl。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图示中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甲SiCl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8,乙2H2相对分子质量为4,则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是168:

4=42:

1。

8.兴趣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则按要求填空:

(1)由实验现象可判断出铁、铜、锌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支试管混合后,烧杯中固体总质量一定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滤液中的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Fe<Zn

(2).增加(3).Fe2+、Zn2+

【解析】

【分析】

在进行实验时,铁不能与氯化锌反应,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和铜,由此推断出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了铁没有剩余,和氯化铜完全反应;

【详解】

(1)根据铁不能与氯化锌反应,说明锌的活动性铁强;铁能与氯化铜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由此可以判断岀铁、铜、锌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Cu<Fe<Zn,故填:

Cu<Fe<Zn;

(2)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由于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所以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故填:

增加;

(3)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氯化锌未参与反应,由此可知,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可能含有CuCl2,滤液中的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亚铁离子和锌离子,故填:

Fe2+、Zn2+。

【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

(1)如图是实验室气体制取常用装置图,请根据所给装置图回答问题:

①请写出图1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

_____________。

②小丽同学在实验室制取氧气,选取了B这一发生装置,请你根据小丽选取的装置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的化学式____________,若要收集二氧化碳你选择的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用该装置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如图2所示。

①实验过程中,b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应在a处放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烧杯中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灰石高温煅烧获得的生石灰(主要成分CaO)是炼钢生产中的主要造渣材料,煅烧温度1050℃时,加NaCl和不加NaCl,如图是比较煅烧石灰石的分解率。

由图像你能得出实验(3)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酒精灯

(2).KMnO4(3).D(4).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5).紫色石蕊溶液变红(6).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7).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8).氯化钠可以加快石灰石的分解率

【解析】

【分析】

(1)熟记仪器的名称;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药品,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选择收集装置;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验满;

(2)根据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进行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分析;

(3)根据图象得出实验结论。

【详解】

(1)①图1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为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②B装置适合于固-固加热型制取气体,且试管口放有棉花,是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的收集装置为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故填:

KMnO4;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2)①实验中,b处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应在a处放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与紫色石蕊溶液形成对比,过程中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说明能使石蕊变红色的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进一步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故填: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

②小烧杯中的蜡烛自下往上依次熄灭,根据烧杯中的实验现象,得出CO2具有的性质: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故填: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3)在实验3的图象中可以看出,相同实验条件下,加入氯化钠的石灰石的分解率高于不加入氯化钠的,所以可以得出氯化钠能加快石灰石分解率的结论,故填:

氯化钠可以加快石灰石的分解率。

10.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其中A是一种红棕色固体,B、E的组成元素相同,C→F常用于实验室检验某种气体。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一些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

请按要求回答: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

(2)日常生活中为避免D→A,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3)写出C→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e2O3

(2).涂油、刷漆(3).

【解析】

【分析】

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B、E的组成元素相同,观察BDE之间三角转化关系,推测为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氧三角,推测BDE分别为过氧化氢、氧气、水;A是一种红棕色固体,则为氧化铁;氧化铁和氧气都能转化为C,C→F常用于实验室检验某种气体,推测C为二氧化碳、F为氢氧化钙;代入图中检验,正确;

【详解】

(1)由分析可知:

A的化学式为Fe2O3;

(2)日常生活中为避免D氧气→A氧化铁,也就是防止铁生锈,可采用的措施是涂油、刷漆等;

(3)C→F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三、计算题:

(共7分)

11.为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4g贝壳中逐渐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

请计算:

(1)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24g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3)小明说该实验中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你认为正确吗?

说明理由。

【答案】

(1)83.3%

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24g-4g=20g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3)不能,理由是稀硫酸跟大理石反应,会生成了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上,阻碍了反应的继续进行。

【解析】

【分析】

由图可以看固体减少了20g即碳酸钙的质量为20g,进而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

详解】

(1)见答案;

(2)见答案;

(3)不能,理由是稀硫酸跟大理石反应,会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上,阻碍了反应的继续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