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4119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九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九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九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九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教案.docx

《九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上册教案.docx

九年级上册教案

1.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文艺复兴

时间

14~17世纪

性质

新兴资产阶级发起的一场反封建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

兴起

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15世纪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

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代表

但丁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

《神曲》

达·芬奇

意大利艺术大师;代表作: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

英国文学巨匠;代表作: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作用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新航路的开辟

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梦想到东方寻宝;地圆学说的流传;科学技术的发展,造船术的进步和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经过

(1)绕过好望角的航行(葡)

①1487年迪亚士──好望角

②1497年达迦马──印度

(2)横渡大西洋的航行(西)

①1492年哥伦布──美洲

②1519—1522年麦哲伦及船队──环球航行

作用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原因

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便于英国对外贸易、殖民掠夺

表现

手工工场的建立和发展;农业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

领导阶级

工场主、商人、银行家和农场主形成新兴资产阶级

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贵族转化成新贵族

原因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过程

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始

1640年召开议会,要求限制王权,揭开了革命的序幕

第一阶段

1642年内战爆发,克伦威尔打败王军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英国成立共和国

第二阶段

克伦威尔独裁统治;查理二世复辟

第三阶段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宫廷政变(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意义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世界历史进入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3.美国的诞生

 

美国的诞生

历史条件

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成为发展的主流,统一的市场形成;美利坚民族形成

根本原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

斗争过程

导火线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爆发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建军

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军队,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

建国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转折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战争形势出现转折

胜利

1781年英军在约克镇投降

结束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宪法和政府

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原则,成立联邦政府,任命首任总统

历史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民族解放运动,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较民主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欧美革命运动的兴起

 

4.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

揭开序幕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颁布文献

颁布《人权宣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废君建国

1792年,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处死路易十六

克服危机

发动第二次武装起义,遭受外来侵略,人民再度起义

迈向高潮

罗伯斯庇尔执政,打退外国军队,平定国内叛乱

历史意义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崛起

平息国内叛乱、抗击外国侵略、展示军事才能;控制法国军权

夺权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称帝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

内外政策

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打败反法势力,扩大法国疆域

结局

1814年被反法联军打败;拿破仑帝国灭亡,法国波旁王朝复辟

 

5.“蒸汽时代”的到来

 

『蒸汽时代』的到来

直接原因

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急剧扩大导致英国商品供不应求

首发国

英国

开始标志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发明

革新

动力

瓦特改进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交通

运输

美国富尔顿首造蒸汽动力轮船

1825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的“旅行者号”火车机车试车成功

完成标志

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扩展

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等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历史意义

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

2.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3.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4.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东方从属于西方)

 

(二)剖析重、难点

 

1.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代表人物

国别

代表作

但丁

意大利

《神曲》

达·芬奇

意大利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

英国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航海家

国别

航行时间

资助国家

航行路线

哥伦布

意大利

1492年

西班牙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迪亚士

葡萄牙

1487年

葡萄牙

到达非洲南部海岸

达·伽马

葡萄牙

1497—1498年

葡萄牙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麦哲伦及其船队

葡萄牙

1519—1522年

西班牙

完成环球航行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简表

 

时间

原因

导火

线

任务

领导

阶级

革命

主力

经过

结果

历史

意义

1640—1689年

斯图加特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8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推翻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议会军“新模范军”

1640年召开议会,要求限制王权,揭开了序幕。

随后内战爆发,克伦威尔打败王军。

1649年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查理二世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专制,另立国王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发展了资本主义,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4.美国的诞生

 

过程

时间

历史事件

导火线

1773年

波士顿倾茶事件

爆发

1775年

来克星顿枪声

建军

1775年

大陆军建立,华盛顿为总司令

建国

1776年

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诞生

转折

1777年

萨拉托加战役

胜利

1781年

约克镇战役

结束

1783年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5.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分析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认识前后期性质的不同,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革命和侵略扩张的双重性,其反封建性和争霸性体现在不同历史阶段。

拿破仑帝国前期以革命战争的手段,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扫荡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巩固了大革命成果;后期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6.为什么说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1)广泛彻底。

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到1794年7月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历时5年,就其规模而言,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人民群众在三次起义中都显示了伟大力量,每当在革命的转折关头,都推动革命向前发展。

人民群众积极参加革命,使革命得以彻底进行。

 

(2)成果卓著。

法国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在法国初步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这场大革命还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制度,给它们以沉重的打击。

 

(3)影响深远。

这次革命扫荡了法国的封建势力,扫清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它对法国社会的思想观念、文化教育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它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因而具有世界意义。

 

(4)同时代其他国家和地区革命激烈的程度与影响的广泛、深远程度均不及法国大革命,因此说,18世纪的法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7.结合史实简要评价华盛顿和拿破仑

 

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他主持制定了美国1787年宪法;他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任总统。

华盛顿对美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拿破仑1799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开始统治法国;1804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扩大法国疆域。

他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人民利益。

 

8.正确认识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成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使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牢固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地位。

把人类社会推进到“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有以下特点:

(1)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

(2)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3)首先在棉纺织业进行,各部门相互促进,产生连锁反应。

 

9.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如何正确评价工业革命

 

(1)改变面貌:

 

①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物质生活。

 

②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对立的两大新兴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逐渐战胜封建势力,掌握了政权;无产阶级遭受了沉重的剥削和压迫,相对地越来越贫困,他们逐渐觉悟,要求改变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开始起来斗争。

 

③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④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客观上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面貌。

亚、非、拉美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进程,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⑤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2)正确评价:

 

①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优越。

同时,资产阶级用手中握有的政治权力,使社会上大多数人变成无产阶级,成为他们剥削的对象,以榨取剩余价值,造成两个阶级严重对立。

 

②资产阶级在全球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造成当地的贫穷和落后;但客观上也把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地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

 

1.血腥的资本积累

 

血腥的资本积累

殖民掠夺

参与国家

最早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接着是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国家

方式

种族灭绝

屠杀印第安人

贩卖黑奴

参与国家

最先是葡萄牙人,英国后来居上

方式

“三角贸易”

后果

三百多年的“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他们回到欧洲,将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疯狂掠夺

疯狂掠夺亚洲、非洲和美洲地区财富

后果

①对殖民国家:

获得财富,增加资本,扩大市场,促进发展

②对殖民地:

灾难深重,贫穷落后

③对世界:

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横向联系

日不

落帝

国”英国

形成时间

18世纪后半期

经过

西班牙

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荷兰

17世纪中后期摧毁荷兰殖民优势,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法国

18世纪在欧洲、印度、北美法国无力抗衡,英国确立殖民霸权

 

2.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印度民族起义

历史背景

根本原因

英国对印度残酷的殖民统治

具体原因

①工业革命后欧洲列强加紧侵略印度

政治上:

把印度变成半殖民地,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英国侵占

经济上:

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②印度社会民不聊生,人民反抗情绪高涨,要求维护民族独立

概况

时间

1857~1859年

 

导火线

1857年密拉特子弹涂油事件

 

领导者

封建王公 章西女王

 

核心

土兵

 

结果

失败

历史意义

对印度:

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对英国:

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历史背景

根本原因

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和掠夺严重阻碍了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

具体原因

内因

①拉丁美洲经济发展要求摆脱殖民统治下的经济掠夺

②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拉丁美洲人民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外因

①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②西班牙、葡萄牙的不断衰落

概况

时间

1816~1826年达到高潮

领导人

北部:

玻利瓦尔;南部:

圣马丁

中心

南美洲

结果

彻底击溃殖民军,解放中南美大部分地区

历史意义

①推翻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②建立了一系列新兴的国家③拉丁美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④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二)剖析重、难点

 

1.图说“三角贸易”

 

 

 

2.什么是殖民主义?

 

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强国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使其变成自己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政策和行动,它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其形式和内容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3.辨别下列概念:

 

殖民掠夺、殖民扩张、殖民战争、殖民霸权

 

以上四个概念都属于殖民主义的范畴,是殖民主义不同的表现形式。

 

殖民掠夺:

殖民者对殖民地进行经济侵略的一种手段,包括掠夺财富、土地、劳动力等。

 

殖民扩张:

最突出的特征是对外扩张,即发动一系列战争,抢占殖民地。

 

殖民战争:

一种是殖民国家对殖民地发动的侵略战争;另一种是殖民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利益而进行的战争。

 

殖民霸权:

即在殖民扩张过程中的优势地位。

它以经济、军事实力为基础,通过殖民争霸战争而取得。

 

4.早期殖民扩张有何特点?

 

①早期的殖民扩张形成了商业资本主义的殖民高潮。

 

②殖民扩张的手段是赤裸裸的武力掠夺。

 

③早期殖民扩张的客观结果是世界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

 

5.为什么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第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综合国力最强大。

由于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程度和速度不同,原有的工商业基础及世界航路转移所造成的影响不一致,导致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各具特点,这决定了在争霸战争中的胜负。

 

西班牙、葡萄牙虽然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但其殖民掠夺的财富并未转化为资本,因此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荷兰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成为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其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其对外贸易远较工业占优势,稍后就成为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弱点:

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程度最高,工业实力最为雄厚,加之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其实力明显优于荷兰;

 

法国资本主义在18世纪发展较快,成为欧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但其经济发展受到落后的生产关系的严重阻碍。

 

第二,英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这一制度极大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因而在争霸战争中法国的失败是必然的。

 

第三,英国的军事实力强大。

 

6.分析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起因。

 

(充分利用教材中反映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统治和经济剥削情况的材料)

 

材料1:

第15课克莱武掠夺印度的情况

 

材料2:

第15课《英国对印度等地的侵略》示意图

 

(1)这些反映出18世纪印度社会的一种什么形势?

 

(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英国侵占;印度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材料3:

第16课英国在印度剥削情况

 

材料4:

第16课自由阅读卡《印度土兵》

 

材料5:

第16课图《英国殖民者处死印度人》

 

(2)这些反映出19世纪时印度的什么社会情况?

 

(经济受到剥削和掠夺;国家司法权遭到破坏;宗教信仰的自由被侵害)

 

7.分析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影响。

 

①对殖民国家来说:

它们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使欧洲发展和兴旺起来。

所以,早期殖民主义就其推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来说,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②对殖民地人民来说:

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③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而言,殖民扩张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强有力手段和途径。

 

④殖民扩张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基础上的客观进步性。

 

1.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英国的宪章运动

背景

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暴露,无产阶级斗争觉悟提高

时间

1836~1848年

政治纲领

《人民宪章》

内容

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

性质

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历史条件

①经济基础: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②社会矛盾:

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资本主义弊端暴露

③阶级条件:

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来源:

批判地继承前人留下的优秀思想文化

⑤个人因素: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天才和勤奋,深入工人运动实践

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诞生标志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意义

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巴黎公社

背景

①普法战争失败

②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时间

1871年3月~1871年5月

历史意义

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国际歌》

作词

欧仁·鲍狄埃

作曲

法国工人作曲家──狄盖特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

背景

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到19世纪中期,俄国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②农奴处境十分悲惨,暴动频繁,阶级矛盾尖锐

时间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内容

①奴隶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是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①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②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美国内战

原因

根本原因

南方种植园与北方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形式矛盾尖锐

表现

在劳动力、市场、关税和原料等方面

焦点

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导火线

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

经过

①1861年,南部种植园主公开发动叛乱,挑起内战

②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争局势,有利于北方

③1865年,北军攻占里士满;叛军投降,内战结束,美国恢复统一

评价

①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巩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使大批农民获得了土地,推动美国的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资本主义进入一个广泛而迅速发展的新时期

②内战没有彻底消灭种族歧视,尽管黑人在法律上被承认为美国公民,但在政治上、经济上仍然受着白人统治者的歧视和残酷剥削

日本明治维新

社会

背景

①19世纪中期,日本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

②资本主义发展,阶级关系变化,阶级矛盾尖锐

③西方势力入侵,民族危机加深

武装

倒幕

目的

领导

基础

结果

推翻封建幕府统治

以中下级武士为主的倒幕派

人民的拥护和西南强藩大名的支持

组织明治政府,推翻幕府统治

时间

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主要

内容

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方面

推行“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意义

日本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侵略的道路

 

(二)剖析重、难点

 

1.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列举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意义。

 

(1)《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所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意义:

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首先,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其次,独立的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

 

第三,对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继承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思想基础。

 

3.美国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性质及其社会地位

 

种植园经济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相联系的奴隶制经济。

这种奴隶劳动被纳入了商品经济的范畴,从属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种植园主实际上正如马克思所说:

“这种把自己的经济建立在黑人奴隶劳动上的资本家,他们采取的生产方式不是从奴隶制产生的,而是接枝在奴隶制上面的”。

 

不是黑人奴隶制产生了种植园资本主义,而是种植园资本主义需要黑奴制度。

在北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种植园需要大批廉价劳动力,但无法役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奴隶制不相适应的北美印第安人,惟有黑奴既便宜又能干,况且黑奴贸易本身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

独立战争前,奴隶制种植园不仅不是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反而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种植园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一同领导了独立战争。

但随后的一百年的发展及美国的领土扩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终致不可调和,导致了内战的爆发。

 

4.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类别

国家

名称

时间

重要人物

重要文献

革命

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年

克伦威尔

《权利法案》

法国

大革命

1789~1794年

罗伯斯庇尔

《人权宣言》

美国

独立战争

1775~1783年

华盛顿

《独立宣言》

南北战争

1861~1865年

林肯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改革

俄国

农奴制改革

1861年

亚历山大二世

废除农奴制法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