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374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单元

主题

美丽的秋天

 

单元

重难

点及

解决

策略

单元

教学

方法

 

课时

划分

识字1场景歌2课时

识字2树之歌2课时

识字3拍手歌2课时

识字4田家四季歌2课时

语文园地二2课时

课题

识字1场景歌

班级

二年级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材

分析

 本课是数量词的归类识字。

全文共四个小节,分别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体验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本导学案采用“教、扶、放”的方法。

首先,以第1小节为例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美丽的景色,然后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自主识字。

在第2小节的处理上,我辅助学生在想象、质疑中感受画面,再渗透前一个小节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摸清思路后自己学习第3、4小节,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其中。

教学

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难点)。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

重、

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

准备

课件

第1课时

二次备课

一、启发谈话,情景导入

1.引导学生观察,启发表达:

在我们的教室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用上数量词说一说。

学生举手表达,如:

一块黑板、一位老师、四盏电灯等。

在学生表达时,对于量词运用不恰当的情况,教师要及时纠正。

2.课件播放歌曲《小火车开得快》和小火车动画,情景导入。

二、创设情境,读文学字

1、师生郊游。

(出示郊游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交流看到的内容:

在嘹亮的铜号声中,一群“红领巾”高举队旗,高高兴兴地去郊游。

2、引导学生读文。

先自己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检查读文情况。

3、组织学生自学生字:

自由读课文第4小节,然后同桌互相说说在这一小节里认识了几个生字,是怎么记住的。

自学后组内交流:

在这一小节里你认识了哪几个字?

你是怎么学会的呢?

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的?

学生识字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加一加、换偏旁等方法,如:

1.“领”用加一加的方法:

“令”加“页”就是“领”;

也可以通过换偏旁的方法:

“拎”字的提手旁换成页字旁就是“领”。

2.“铜”:

金字旁加“同”,就是“铜”;“洞”字的三点水,换成金字旁,就是“铜”。

 3、引导学生读出情感。

先齐读,再男女生分句读。

三、游览第一站,运用方法自学

1.游览第一站,(出示海边图片)启发表达。

学生观察图片,交流看到的内容:

这是什么地方?

你看到了什么?

(海水轻轻地拍打着沙滩,一只海鸥在空中自由飞翔,海面上驶来一艘军舰和一条帆船。

2.组织学生自学课文第1小节。

(方法提示: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我们去了什么地方?

都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好办法熟记外形复杂的字?

)学生先自己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检查读韵文的情况。

3.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学生自学后组内交流:

在这一小节里你认识了哪几个字?

你是怎么学会的?

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4.激情读文:

祖国的风景多美呀!

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想说些什么呢?

(先齐读,再男女生分句读。

四、观察发现,自主写字

1.出示“园”“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2.师范写,引导学生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写漂亮。

学生边看边跟着书空。

观察后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的注意点。

3.组织学生一分钟记字。

在一分钟内认真观察这两个字的字形,想办法记住。

4.组织学生写字,提醒写字姿势。

 

 

第2课时

二次备课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出示生词卡片,复习认读词语:

沙滩、军舰、帆船、稻田、花园、翠竹、队旗、铜号、红领巾。

.学生进行开火车游戏认读词语。

2.男女生合作读文。

.选择第1、4小节,展示朗读,并对别人的展示进行评价。

教师应让学生反复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巩固所学。

3、引导学生展示朗读,评价。

4.导入新课。

二、游览第二、三站,运用方法自学

1.游览第二、三站,(出示乡村、公园图片)启发表达。

观察图片,交流看到的内容:

(1)太阳暖暖地照着鱼塘,小鱼们快活地游来游去。

鱼塘的旁边是一块稻田,两侧是绿绿的垂柳,远处是开满鲜花的花园。

(本小节教师仍然可以延续第1小节的学习方法,采取“放”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学习实践,自己感受、思考、理解和体验,师生互动,以读代讲。

2.组织学生自学课文第2、3小节。

一竿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一条清澈的小溪哗哗地流淌,一群飞鸟快乐地翱翔。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感知数量词的用法,教师引导学生表达时应多使用数量词。

3、有感情地朗读第2、3小节。

三、感悟旅途快乐

1.回忆总结:

我们欣赏了哪些景物?

有什么感受?

总结:

我们欣赏了海边、乡村、公园三个地方的景色,我们感到十分快乐。

2.第4小节的图文同时出现,指导读文,感悟快乐。

先看图总结图意,接着交流从哪儿可以感受到快乐。

3.指导学生朗读。

引导学生带着学文后的感受去读文,通过朗读体会风景的优美,感受生活的美好。

四、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本课“桥、群、队、旗、铜、号、领、巾”等生字,引导认读,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进行交流。

3.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桥”“旗”两个字。

五、巩固提高

1.引导学生仿写韵文。

2.组织学生集体展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授课内容

题目准备

 

 

 

教师练习课教学设计

课题

识字2 树之歌

班级

二年级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材

分析

 《树之歌》是一则小韵文,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识字方法的引领、识字兴趣的激发、识字习惯的养成,借助情境,立足语境,多元识字。

教学

目标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教学

重、

难点

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

准备

课件

第1课时

二次备课

一、名句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课后读一读的三个句子,引导学生朗读句子,交流句意。

学生朗读句子,要读准字音,然后说一说这几句话的意思。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句子的特点,引出课题“树之歌”。

(对于三个句子的理解,学生能结合词语,说出句子表面的意思即可。

例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只要说出“树需要十年才能长大,教育人需要一百年”即可。

二、借助预习,识记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树。

学生听读,思考并圈出11种树的名字。

2.教师指导学生展开小组活动,认读11种树的名字,检测课前预习情况。

(1)组长发给每个同学一张带有11种树名字的字条,组织学生自我检测。

(2)小组成员相互当老师,针对同伴圈出的字进行范读和领读。

(3)组长针对同学圈出的生字再次指名读词,要让每个同学都认识所有的生字。

3.课件出示植物园情境图,引导学生展开认树游戏,巩固10个词语。

学生读树上的词语,其余同学认真倾听,针对读错的字音进行范读或领读。

4.在课件中放大11个词语中的生字,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5.引导学生利用交流识字方法得到的小树练习组词、造句。

学生读出小树上的字,组词造句。

例如,杨 杨树 小区门口有一棵杨树。

6.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 “杨、桐、枫、松、柏、棉、杉、桂”,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的注意点。

3.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木字旁的书写要点和左窄右宽的书写要领。

学生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然后观察写字表中的生字,可以圈出主笔。

4.教师指导学生联系书写,并巡视指导。

5.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例字的字形规律,重点指导木字旁的书写。

然后观察结构布局,这8个字大致上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抓住规律,突破关键。

学生往往追求写,忽视了对例字的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老师的范写,多观察书上的例字,练写后还要对照老师展示的作品观察自己的书写。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学会的生字和识字的方法。

2.布置作业:

课文中的11种树各有怎样的特点?

回家后继续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第2课时

二次备课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杨桐松柏棉枫杉桂梧桦),组织学生开火车读字、组词。

学生朗读生字、组词语,在说词语的过程中可以想一想带有生字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2.教师出示本课10个表示树名的词语,引导学生认读,并选择最喜欢的树或最熟悉的树介绍样子。

(1)学生朗读词语,注意“杉”是翘舌音,“松”是平舌音,“桦”要读四声。

(2)介绍树的样子时要说完整句子。

二、读中感悟,合作识字

1.教师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思考并11种树的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一句。

(1)思考并回答:

第一句介绍了哪些树?

各自有什么特点?

思考并交流:

第一句中介绍了杨树、榕树和梧桐树。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的叶子像手掌。

识记“杨”“梧”“桐”“掌”4个字。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对比学习“壮”和“装”。

(1)引导学生回答:

第二句介绍了什么树的什么特点?

(2)课件出示梧桐树和松柏的叶子,引导学生辨别,朗读相关句子,背诵。

学生根据图片叶子的颜色辨别枫树和松柏,并结合图片背诵对应的句子。

(3)教师板书“装”和“壮”,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对比识字。

学生观察并交流:

“壮士”穿上衣服,就有了“服装”。

(4)教师引导学生扩词区别两个生字。

4.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三句,学习生字“耐”“守”“疆”。

(1)组织学生交流:

这句话中木棉和桦树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

木棉喜暖,桦树耐寒;木棉在南方,桦树在北方。

(2)课件出示木棉树和桦树,引导学生根据图片中的环境辨别两种树。

学生观察并交流:

生长在暖暖的阳光下的是木棉,长在冰雪中的是桦树。

(3)教师板书“耐”“守”“疆”,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商议识记方法。

小组商议:

怎样才能记住“棉”“桦”“耐”“守”“疆”这几个字的字音和字形呢?

“银”字可以和“很”“跟”“根”等形近的字进行对比,用换部首的方法识字,例如,“很”字去掉“彳”,换成“钅”就是“银”。

还可以编字歌:

有木为树根,有足()为脚跟,双人(彳)为很多,金属(钅)为银色。

(4)引导学生对照课件中的图片背诵这句话。

5.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四句,学习生字“银”“化”。

(1)教师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