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人民时评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3718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12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年人民时评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09年人民时评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09年人民时评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09年人民时评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09年人民时评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年人民时评1.docx

《09年人民时评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年人民时评1.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9年人民时评1.docx

09年人民时评1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如何过好“紧日子”

  经济困难时期,一方面是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基础设施需要建设,企业需要扶持,社会事业需要投入,要花钱的地方变得更多,迫切需要政府勒紧裤腰带,过过“紧日子”,把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经济建设,用于改善民生。

这是政府能为改变经济困难局面所作的直接贡献。

  “紧日子”怎么过?

不少地方政府推出了新举措。

例如,广东、浙江等省最近相继推出今年公务购车和用车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党政机关出国经费预算等“零增长”目标。

这样的做法,恰恰传递出了政府部门过“紧日子”的态度。

  政府过“紧日子”的实际效应和意义远非简单的“减法和加法”。

不管国家在什么样的发展时期,有什么样的财力状况,政府的大手大脚、奢侈浪费总会触动社会的敏感神经。

在目前这样一个紧要时期,人们期望通过“紧日子”看到政府带领大家共克时艰的一种果决态度,一种实际作为。

  要不要过“紧日子”,已经不是一个问题。

问题在于能不能过“紧日子”,会不会过“紧日子”,有没有切实有效的办法、措施和制度来保证把“紧日子”过好,可以说,这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过“紧日子”的基本要求是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同时服务质量不打折扣。

不能说,裤腰带勒紧了,服务质量就下来了,该办的事情不办了。

话说回来,即使是过“紧日子”,政府的用度相对来说还是要宽松得多,公务人员仍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好。

对政府来说,过好“紧日子”,又何尝不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契机?

  这里有必要强调拉动消费不等于鼓励浪费的观念。

在公务交际中,经常看到以“拉动内需”为名义的大手大脚。

这样的借口和观念要不得。

我们提倡的是健康消费、理性消费,而不是奢侈浪费。

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大头在基础设施建设,在广大的农村,在有条件消费的市民那里,而不在慷公款消费之慨。

  财政支出应该公开透明。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颁布,这是推动政府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杠杆。

只要不涉密,不涉及公共安全,很多信息都应该对社会公开。

我们的财政支出,一直在强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就应该让公众了解。

财政支出的公开透明,既可以满足公众知情权,也可以推动财政预算和支出更加科学、合理。

  某些领域还可以依靠改革来推动过“紧日子”。

比如公车改革,在不少地方搞得有声有色;比如公车工作日按号限行等,既节约支出,又减少排放。

没有听说哪个地方因为车改、限行等使得公务员变懒了,该办的事不办了。

这样的改革只要有依据、有章法、有效果,就可以尝试在更多的领域推行。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恒爱行动”缘何激发慈善热流

1月6日,当地震重灾区四川省都江堰市的孩子们穿上由“恒爱行动”捐赠的毛衣时,温暖的不仅是孩子们自己。

  由恒源祥集团免费提供毛线、“爱心父母”无偿提供手工、各地妇联组织实施,为贫困孤残儿童提供毛衣的“恒爱行动”,自从2005年开展以来,不仅让全国50万余人次的孩子受益,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踊跃参与。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

”爱心毛衣在温暖贫困孤残儿童的同时,也温暖着爱心父母自己。

下肢瘫痪的王风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却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轮椅上完成她的爱心毛衣。

盲人余立新在领取毛线时说,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觉得很开心。

让编织者体会到自己对他人的价值,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恒爱行动”延伸了民间慈善的网络,凝聚起相互支撑的力量。

  去年以来,从南方冰雪灾害到汶川大地震,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民间慈善,让神州大地充满了温馨与感动,也让我们看到作为一个普通人,是如何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力量的。

正是这些浪花般的真情付出,最终汇聚成了浩荡的爱心江水,感动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这样的民间慈善不仅是灾害时需要,也应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社会行为。

慈善的终极目的,不仅在于捐出了多少款物,更在于困难群体的切实受助,在于国民心灵的净化升华。

在这个意义上,民间慈善才是慈善的根本品格。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民间慈善是慈善事业发展的主体,而我国慈善业的捐赠只有10%来自普通百姓。

这固然与经济发展水平、慈善机制以及慈善文化的发达程度有关,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发展壮大民间慈善刻不容缓。

  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积德行善传统的文明古国,我国民间蕴藏着巨大的道德资源。

如何引导利用这座道德宝藏,怎样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常态的民间慈善运作机制,让人们有正常的、畅通的、可靠的表达慈心善意的渠道,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无需复杂程序,无需雄厚资本,只要动手就可参与,参与的效果看得见,这是“恒爱行动”的重要特点,正是这种平民化的“低门槛”,让普通职员、下岗女工甚至残疾人都纷纷加入到慈善行动中来;也正是这种看得见的透明爱心渠道,让人们在奉献爱心的同时,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实现”,形成了慈善的“良性循环”,激发了奔涌的慈善热流。

这也是为什么“恒爱行动”每年收到的成衣数量都远远超出预期,为什么许多人甚至自己买毛线也要编织爱心毛衣的重要原因。

 

  人人皆可慈善。

岁末年初,温州热心老人摆起了“施粥摊”,让人们“有了一种久违的感动”。

它与“恒爱行动”一起带给我们思考和追问:

如何赓续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如何引导和保护公众参与慈善的积极性,如何进一步完善我们的慈善管理体制,如何培育更多的民间慈善组织,如何合力书写一个国家的爱心实力?

  在这个意义上,“恒爱行动”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人民时评:

切断低俗网站背后的利益链

  当前,对网络低俗的整治正向纵深进展。

截至11日,已有91家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的违法网站被关闭。

12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通报第二批被曝光网站整治情况,并要求整治不力的网站对其低俗内容进行彻底清理。

  整治网络低俗的重拳出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这充分说明,打击网络低俗,符合人们的普遍愿望;而专项行动由国新办、公安部、文化部等7部门联手进行,则体现了监管部门的坚定决心。

  从目前情况看,曝光、清理、关闭这几项举措取得积极成效。

但与此同时,人们也期待,在专项行动之外,还能有根治网络低俗的长效措施。

  腐肉不剔,新肌难生。

整治网络低俗既要关注当前,更要着眼长远。

如果说曝光名单是先手,督促清理是狠手,关闭网站是重手,那么要再打准“七寸”,说到底还在于切断网络低俗的利益链条,彻底清理其生存的土壤。

  网络低俗泛滥难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独特的利益链。

目前国内网站的基本营利模式还是以广告收入为主。

广告主要选择具有一定浏览量和点击率的网站进行投放,一些网站就以此为标准,在吸引眼球方面做文章,甚至为了提高流量、争取广告,主动迎合少部分追逐低俗信息的要求,增加低俗内容的制作、传播。

网络低俗的利益链就此建立,网络低俗之风也由此形成。

网络低俗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及了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他们道德意识淡薄,是非观错置,更起到恶劣的示坏效果,诱导自制力薄弱的网民加入到制造、散播低俗信息的过程中来,反过来更加剧了低俗之风的流行,形成一种封闭式的恶性循环。

要打破这套循环,当务之急就是要阻止低俗网站的牟利路径。

因此,整治网络低俗,除了靠网站的自律、网民的自觉外,更需要加强对网络广告的投放管理来控制网站内容,断绝低俗信息的生存空间。

 清理低俗信息、打击违法网站,还需要出台法律法规,凡是存在制作或散播低俗信息的网站,广告投放将受到限制甚至禁止,就会动摇其立身之本。

除了广告投放,还可以在风险投资、上市政策等方面出台相应限制性规定。

此类长效举措可能有助于从根本上引导网站主动自律,净化网络环境。

整治网络低俗,当从切断其背后的利益链着手,在专项整治之外,制定出适合经济社会基本生态的策略,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的长效机制,这样我们的互联网空间将会更加和谐、清新。

人民时评:

在化危为机中考察干部

  把应对金融危机的表现纳入干部考察内容——这是日前江苏省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来的。

具体而言,就是“善于从抗击国际金融危机、处理突发事件等关键时刻,看干部驾驭复杂局面的实际能力”。

 

  把应对金融危机纳入干部考察内容,这个做法有新意、有突破。

一直以来,考察干部,考虑较多的往往是GDP、财政收入、利用外资总额这样一些经济指标。

最近几年,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不要以GDP论英雄”,一些地方在干部考核中,也尝试走出“唯GDP”的窠臼,增加了民生的指标、生态环境的指标。

但总体上而言,经济指标在考核干部中仍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考察干部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可以看出一种干部考察导向的变化。

  当然,把应对金融危机能力纳入干部考察内容,隐藏着另一个命题:

怎么考核?

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不像经济指标那样显性,它无法量化。

这方面,人们期待江苏会有进一步探索。

而前不久杭州的类似提法——处理重大危机表现突出干部可破格提拔,已经被写进该市《党政领导干部破格提拔暂行办法》。

  “现在干部难当了!

”多次听到基层领导干部这样说。

这是好事,说明干部感到了压力。

压力从哪里来?

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提高了,一些干部感到“本领恐慌”。

前几天参加一个会,一位领导就这样问与会的干部:

“你们有多少人懂金融?

能上来给大伙儿讲讲吗?

  这或许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经济社会在发展,新的课题不断出现,还会遇到各种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

地震是突发事件,金融危机同样也是。

这种情况下,对干部的考察和评价体系也要与时俱进。

以前一些群众说“数字出干部”,这话常含贬义,是对传统干部考核体系的一种揶揄。

但如果说“实绩出干部”,恐怕不会有人反对。

数字固然是一种实绩,前提是不掺水分;而应对眼下这样的危机,更是一种实绩,而且很难造假。

 

  我们要让想干事、干好事、会干事、不出事的人受到重用。

怎样才算会干事?

重大突发事件就是一把标尺。

有道是,疾风知劲草。

关键时刻,高下立现。

现在都说“化危为机”,某种程度上,这个“机”也是考察干部之机。

那些综合素质高的、创新意识强的、为民办实事的干部,往往会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

 

  领导干部能否抓住此“机”,在化解危机中亮出高招,拿出绝活,展示自己,证明自己?

上级组织在考察,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有期待。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春运包车宜疏不宜堵

  今年的春运因学生流、探亲流、民工流叠加现象严重,与往年相比,形势更加严峻,于是,包车返乡在一些地方备受青睐。

但包车也遇到了尴尬,有的城市的运管处组织专人到校园劝说组织者放弃包车,原因是一些包车没有营运资质,属非法经营,且存在安全隐患。

  政府对非法包车的准入限制,目的是为了规范运营秩序,维护公共利益,当然值得肯定。

但对于依然“供需两旺”的春运包车市场,有关部门还是应该转变思路,因势利导。

  在眼下春运高峰期,包车返乡显然有其合理性。

有关部门若不正视春运包车“供需两旺”的现实,要么致使黑车泛滥,侵犯返乡乘客的切身利益,影响合法客运公司的正常市场份额,要么会因“一刀切”的封杀,堵死缓解春运压力的可行渠道。

所以对春运包车现象,有关部门宜疏不宜堵。

  面对春运压力,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和运输企业急需转变观念,广泛利用各方力量,增加运力,确保在客流集中交织出现的运输高峰期间也能提供更方便、更安全的运输服务。

  比如,主动到学校、企业等返乡人员集中的单位提供包车服务,扩大春运证临时审批的范围,允许更多的社会车辆挂靠客运公司,满足春运一时之需。

各高校、企事业单位也可以将自有车辆组织起来投入到春运中。

此外,还可以与旅游公司、汽车租赁公司合作,这些公司驾驶团队素质高、车况好,安全系数也比较高。

  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乘客运输市场的监管力度,对车辆营运证、机动车驾驶证及包车春运证不全的,以及不依线运营、超载、宰客、倒客、甩客等违法车辆进行严厉打击。

  浏览近日的春运新闻,很多地方规范春运包车的工作已经开展起来——

  宁波大红鹰学院连续三年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由专职老师带队寒假包车送学生回家,今年惠及近1500名学生;乌鲁木齐南郊客运站主动与新疆大学等大中专院校联系,准备了十几辆发往和田地区的学生包车;截至20日,河南全省累计包车数1556辆,加班车数1689辆,公路客运安全高效、平稳有序,没有发生一起道路运输事故。

  今年春运供求矛盾十分严峻,有关部门也为春运做了充分的准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但如果更多开动脑筋,更加深入研究,应该可以找到更多便民、利民的好办法、好措施。

包车其实为我们拓展了解决春运难题的思路。

各相关部门都应该积极作为,想方设法增加运力,科学管理,这样才能使包车步入正轨,真正发挥作用,让更多的异乡游子春节期间顺利与家人团聚。

人民时评:

牛年,让我们再出发

  己丑年第一个工作日,不少地方官员都忙着下基层“拜年”:

在机器已经启动的车间询问企业生产、用工情况,在还有些冷清的招聘会上了解就业信息,在人头攒动的车站码头查访春运问题……

不同于往年例行的访贫问苦、嘘寒问暖,这一轮“拜年”主题,更多是在谋发展——年前酝酿、出台的一批新政策新措施,现在真正开始实施了:

有引自各种渠道的企业贷款支持,有即将上马的新项目,也有实实在在的就业、实习岗位和培训计划。

衬着喜洋洋的新春布景,出现在镜头里的人们,眼中似乎都充满着希冀。

  在全球金融危机、经济低落和大灾大难打击之下,己丑春节的热闹,恐怕出乎许多人的预料:

春运客流涌动,人们费尽周折也要返乡同家人团聚;商场里的年货柜、饭店里的年夜饭毫无萧条迹象;除夕夜的春晚虽少新意,却比往年更显绚烂生动;全国的影院票房一片红火,火的全都是动画片和喜剧贺岁片;媒体的节日话题是“孩子压岁钱太多怎么办”;在牵动众人的地震灾区,也洋溢着节日喜庆,活动板房的门上有春联、有“福”字,梁间悬着腊肉,尽管仍有灾难和创伤记忆,仍有重建家园的繁忙和艰难,但灾区群众的脸上,依然泛出一丝喜色。

温家宝总理访问伦敦,在唐人街拜年,灿烂笑谈,只说“信心”。

  也许只有从创了新高的拜年短信里,才能读懂经历大灾大难、大波大折,仍在危机阴影之下的中华民族的百姓心声。

今年的短信实在做足了“牛”文章:

“逢牛年,办牛事,做牛人,走牛运,壮牛体,发牛财”、“双角勾福气,一尾扫烦恼”、“学奔牛之动则康强,使耕牛之劲则事成”……“牛气冲天”的祝福底下,有的是股民盼股市涨,大学生望就业顺,农民们关注在家种地能赚钱、出门打工有活干,人人都盼着中国经济不疲软、个人生活能安康的种种心事。

  度尽劫波情意在。

善于从历史中体悟真理,善于在灾难后谨记教训以求新生,乐将新桃换旧符,每一个新年,都有团圆狂欢之后蓄积力量重新出发的意味。

其实,这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波澜起伏的历史积淀而来的一笔文化财富。

以往,多年高速发展的路上,我们往往多看见这善于遗忘和换新符的负面,因而自我菲薄。

这一回的春节,在经济发展低徊、前景不明的场景里,我们却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对未来满怀乐观期许、自信而积极、努力从“危难”中看到“机遇”和责任的大国风范。

  这些渴望“牛年大牛”的百姓表情和眼神,这种乐观自信、齐心克服困难的积极精神,这样视危机为转型良机、不放弃不懈怠的踏实态度,实在是中国眼下最可宝贵的财富,也是己丑年中国经济能够逆市上扬的真正基础。

如何涵养和保护它,少些人为的忽悠和折腾,也是我们在规划未来发展时,需要认真研究、小心应用的一个重要课题。

30年改革开放后,我们走进了又一个历史单元。

在这个新的开始,让我们重新出发,一起努力,筑造更美好的未来。

人民时评:

大学生就业呼唤“治本之策”

  如果把2009年说成“就业年”,相信反对者不多。

  去年底,教育部在连续多年作出“就业形势严峻”的判断后,再次发出了“2009年更严峻”的重要提示。

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渐显露之后,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今年的民生难题。

春节前后,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各地正在千方百计推出各种措施,力促百万“待业”大学生和新增610万毕业生顺利就业。

  团中央加大了对“大学生西部志愿计划”的支持力度,免除志愿者大学期间的贷款;军队征兵加大了大学生入伍的比例;许多地方政府提出了“保就业就是保企业”,通过对中小非公企业的扶持,确保岗位的存活;大量“见习基地”应运而生,为毕业生们提供免费的技能储备……这些措施,温暖着寒冬里的莘莘学子以及他们的家庭。

  近期许多高校毕业生反馈的就业动向仍不容乐观。

调研显示,尽管有种种鼓励之举,但面对西部与基层、农村与中小企业等政府力推的就业去向,大学生们仍犹疑不定。

而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以及大城市,仍然是他们的就业首选。

  与农民工找工作不同,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劳动者队伍中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却不到5%的大国,在一个正在快速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一年新增600万大学毕业生,应该不至于难以消化。

  问题在于,中国的城乡分割、东西差距、户籍制度、保障差异,让很多大学生不得不承载改变自身乃至下一代“身份”的重任;高等教育的高成本投入,更让一个个大学生家庭就业期望值“水涨船高”。

倘若无法实现这些期望值,甚至面临长期失业,对大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影响,可想而知。

  拓展就业空间,除了要改变就业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外,更重要的,还是要逐步完善制度,让大学生就业少承受一点附加的社会转型之痛。

  为什么公务员考试能成为“第一考”?

稳定的饭碗,规范的劳动关系,养老、医疗的保障等,意味着公务员少有生活风险与各种后顾之忧。

而如果是去农村,去民营企业工作,或者个人创业,待遇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在保障指数迥异的制度与社会背景中,就业的“广阔天地”,确实有很大的局限。

  社会保障滞后所带来的转型之痛,因其复杂性、困难性,而常常不得不让人“绕行”。

拓宽就业空间,确实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当务之急;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需要的是制度创新,让大学生敢于走向更广阔的就业之途。

人民时评:

农民工返乡也有作为

2月1日,备受关注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三农”再次成为关键词。

联系到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格外意味深长。

  经济困难中,企业破产、减员,农民工受的冲击有多大?

2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推算出一个答案:

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去了工作。

  失去工作后,返乡成为这2000万农民工的一个选择。

但是,返乡之后,路在何方?

有人甚至称,农民工所拥有的,只是“回不去”的故乡:

习惯了城市中便捷的生活,农村的交通出行不便、公共卫生缺失、商业环境落后等,使得这些在外务工的年轻人感到诸多不适应。

而更深层次的,是自身发展的困惑和选择:

从事农业生产,有前途吗?

在农村创业,从何着手?

  从另一方面看,农村人才缺口巨大,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都是破解“三农”问题所必需。

而返乡农民工,正是农村发展的生力军。

闯荡城市多年,经过市场经济和现代产业的磨练,他们有技术、有能力,也有一定的经济积累,见识更广、思路更活、视野更阔,是发展新农村、填补人才缺口的重要力量。

  一方面是返乡农民工对前途的困惑,一方面是他们拥有的技能和良好素质,一方面是建设新农村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我们发现,这三方面不仅不矛盾,而且可说是互为补充:

返乡农民工发挥自身优势,投身新农村建设,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打出一片天地。

  但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留住这些返乡农民工?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村生活和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城里人大多不愿意到农村去工作,即便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也往往不愿回到农村。

越是艰苦就越留不住人才,越留不住人才发展速度就越慢,陷入了恶性循环。

面对这样的状况,要留住并用好返乡农民工,至关重要。

  “一号文件”显示出党和政府解决问题的决心与思路。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改善留住人才的物质环境;而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等,稳定完善经营制度,则强化留住人才的政策信心……更为重要的是,连续6个“一号文件”,字字句句总关农,让人看到农业的大有可为,看到农村的天宽地阔。

  “越是面临困难越要重视农业”,这是今年“一号文件”释放出的强烈信号。

对于亿万农民,尤其是那些失业返乡的农民工,这或许也是一次选择。

期待返乡农民工看到留乡创业这个机会,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开辟发展新路。

人民时评:

温暖的年后,该怎样关注灾区

  再过三天就是元宵节,按照中国传统习俗,过了元宵节,这个春节就算是过去了。

工厂开工,学校开学,乡民们开始准备行囊外出打工,城市和乡村渐次从春节的热闹中走出来。

一切恢复如常,在繁忙的工作中,在奔波劳碌中,开始牛年的生活。

  这一年,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对那些经历了2008年大灾难、大悲痛的地震灾区的人们而言,这个问题尤其现实。

年前,从中央到地方,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大批建设者、志愿者、记者,或坚守或赶赴灾区,给灾区人民送上一个温暖的春节。

而热闹过后,还需面对生活。

一如甘肃灾区汉王镇村民刘改顺所言,“重要的是过日子”。

如何过好今后寻常“日子”,才是灾区群众最关心的大问题,才是他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原动力。

  那么,在温暖的春节过后,我们如何关注灾区?

  春节前后,不少媒体都开设了“灾区过年”的栏目,透过一个个镜头、一篇篇生动细腻的报道,我们看到了灾区欢笑和泪水交织的春节。

但是,透过这些报道,我们也发现,社会关注的焦点多集中在固定几个区域或一部分人身上。

但是,要真正了解灾区,了解那些正坚强地从废墟上站立起来的城市和乡村,了解从失去亲人的巨大苦痛中挣扎着新生的灾区民众,仅有这些关注远远不够。

  我们关注灾区的目光是不是可以更细致些——灾区偏远乡镇的民众生活状况如何?

普通人的心理状况怎样?

新组建的家庭面临怎样的问题?

失去土地的乡民未来生活之路如何走?

只有走入灾区民众的生活,才会知道他们的真正需要,才会将爱的温暖送达那些渴望安定的心灵。

  我们关注灾区的视野是不是可以更深入些——地震发生后,全国各省市迅速行动起来,援建灾区,目前,灾区有多少项目在运行?

这些项目资金的运转如何,是否公开透明?

这些项目是否符合灾区建设的长远科学规划?

如此庞大的投入建设如何做到有序运转,如何能服务眼前、立足长远,兼顾区域利益和国家利益,这是需要所有参与建设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们关注灾区的视角是不是可以更宽广些——我们关注过的那些千万志愿者们如今怎样?

那些奔忙于救援通道上的民间慈善组织今安在?

那些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临危不乱的临时党支部,是不是仍是灾区民众心中的一面旗帜?

那许许多多涌现在灾区的美好新生事物,他们是不是随着这个春天的到来,抽出了嫩绿的新芽?

  关注灾区,不仅仅是出于人性和爱,还因为,灾区恢复建设过程也是我们积累经验的过程,是国家和民族自我成长的一部分,灾区恢复建设过程中每一细节所体现出的那些坚韧和自强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财富。

  2009年,让我们更深入地关注灾区,并与之休戚与共。

  抗旱,抗旱!

 

  一场历史罕见的旱灾袭击我国十多个省、区、市,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近3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超过1.5亿亩,442万人、222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对于不在旱区的人们,这些数字恐怕难以让人感同身受。

但是,我们能做的,绝不仅仅是对着镜头中那些开裂的大地、干枯的麦苗叹息。

 

  如果以为,旱灾仅仅是旱区的事,仅仅是农村的事,仅仅是农民的事,那就错了。

旱灾关乎我们每个人。

 

  最直接的,上亿亩冬麦受旱,对今年的粮食生长影响很大。

这一方面会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也会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吃饭问题。

“粮食是买来的,无非是贵一些或者便宜一些。

”话是不错,但是,地里如果种不出粮食怎么办?

更何况,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部分城市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受到很大影响,粮价波动势必会使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

 

  同时,旱情对我们的发展方式也是一个严重的警示。

何以见得?

笔者身处沿海省份,经常到各地采访,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