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苏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商鞅变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3353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江苏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商鞅变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江苏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商鞅变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江苏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商鞅变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江苏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商鞅变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江苏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商鞅变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江苏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商鞅变法.docx

《最新江苏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商鞅变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江苏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商鞅变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江苏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商鞅变法.docx

最新江苏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商鞅变法

2016年江苏单招历史模拟试题:

商鞅变法

【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

1:

商鞅变法措施中在社会经济方面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战制度

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

2:

秦国的广大农民在看到商鞅变法的措施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如下图),主要是因为

①连坐制度可以使他们远离刑罚的惩罚 

②奖励耕织刺激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

③奖励军功给他们提供了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

④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得到了国家法律的认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

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擎。

”材料中的“本业”指的是

A、工业

B、手工业

C、农业

D、商业

4: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A、实行连坐法

B、普遍推行县制

C、按军功受爵

D、奖励耕战

5:

“秦孝公任商鞅。

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

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

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其中,商鞅“诱”三晋之人的原因是

A、壮大秦国兵力

B、增强经济实力

C、减少改革阻力

D、削弱三晋民力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过去出身和门第是衡量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惟一尺度,……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谁富有,谁就位列上等。

……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

……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种手艺,鼓励有技术的外国手工业者移居雅典城,并授予他们公民权。

……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梭伦

材料四 民本,法也。

……不刑而民善,刑重也。

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

——《商君书·画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等级划分、官吏任免和对工商业的态度方面的改革措施各是什么。

(6分)

(2)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中的法治思想各有何特征?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次改革对本国政治体制的形成各有何影响?

(4分)

7: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他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

”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

”……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

——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材料二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

……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

——彭安玉《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贯彻其“基本精神”在秦国进行的制度创新。

(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原因。

综合材料一、二,从政治文明进步的角度指出其深远影响。

(10分)

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大灾之年,齐桓公问计于管仲:

时下生产凋敝,民不聊生,何以解决问题?

管仲对曰:

“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

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

今使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孰能用之?

伤心者不可以致功。

故尝至味而,罢至乐而。

雕卵然后瀹(yuè,煮)之,雕橑(liáo,长木条)然后爨(cuàn,烧火做饭)之。

丹沙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

富者靡之,贫者为之,此百姓之怠生,百振而食。

非独自为也,为之畜化(蓄积财货)。

——《管子•侈糜篇》

请思考:

⑴根据材料,说明管仲认为如何解决生产凋敝、民不聊生的社会问题?

这项改革措施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8分)

⑵20世纪上半期哪一经济改革与管仲这一经济思想相似?

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管仲经济思想的认识?

(7分)

9:

(16分)历史

请考生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起、商鞅变法比较简表

材料二 蔡泽日:

“今商君、吴起、大夫种(越国大臣)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

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

身与名俱全者,上也。

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

名在辱而身全者,下也。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1)结合所学,在《吴起、商鞅变法比较简表》的B位置填上商鞅变法与材料一内容相似的措施,据此指出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关系并填在C处。

(8分)

(2)概括材料一、二中蔡泽对吴起与商鞅变法的评价。

你是否同意其观点,并说明理由。

(8分)吴起变法(前386年~前381年)

商鞅变法

关系

   蔡泽日:

“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南收杨越,北并陈、蔡,破横散从(纵),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禁朋党以励百姓,定楚国之政,兵震天下,威服诸侯。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B

C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

——《资治通鉴》

材料四 董仲舒说上曰:

“……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

……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或耕豪民之四,见税什伍。

……”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简述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弊端。

(3)虽然商鞅变法存在弊端并且曾遭到强烈的反对但还是成功了,试结合材料和有关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1:

(15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根据国情,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改革开放35年来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经验总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税赋平。

平斗桶权衡丈尺。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家给人足。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

“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其三为审判机能。

材料三 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

这一点许多国家21世纪初还未实现。

这个国家不是一个“假国会”。

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

俾斯麦推行过迫害社会民主党的《反社会主义法》,但同时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仍然可以在国会慷慨激昂地声讨与反击俾斯麦的进攻(这在集权国家是无法想象的)……1888年后五年一次的大选,大大推动了民众的政治化。

另外,德意志帝国还存在新闻自由。

正是在这种自由的气氛中,不称职的威廉二世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抨击与讥笑。

1908年,国会又通过了《帝国结社法》。

——景德祥《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

材料四    孙中山在1911年巴黎的演讲中说:

“中国……面积实较全欧大。

各省气候不同,故人民之习惯性质亦各随而有差异。

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相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内容及其对秦国转型的作用。

(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孟德斯鸠是怎样发展亚里士多德理论的?

美国《1787年宪法》又是怎样实践孟德斯鸠理论的?

(4分)

(3)概括材料三德意志帝国政治民主化的成就。

(3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四孙中山的观点。

(5分)

1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

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责,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4分)

材料二

(2)图二中的牛耕图,一般史学家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3分)

材料三   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即解除债务及由于负债而遭受的奴役。

第二项重大措施是按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

第三项重大措施是设立新的国家政权机构,限制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

新机构中最重要的是四百人会议,由4部落各选100人组成,除第四级外,其他公民都可当选。

第四项重大措施,则是颁布促进工商业的法规。

(3)材料三中梭伦改革的第二项措施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应怎样计算其财产收入?

(2分)请说明原因(3分)

(4)梭伦改革对雅典的发展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2分)

13:

(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战国初期,吴起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主持变法。

与其他国家相比,楚国旧贵族保守势力强大,他们把持许多重要职位,而且盘根错节,动弹不得。

吴起对楚悼王说:

“大臣太重,封君太众。

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

此贫国弱兵之道也。

吴起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两条:

第一,废除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规定封君“三世而收爵 禄”。

即贵族只要传了三代的,一律收回封爵和体禄、世袭特权。

第二,整顿吏治,淘汰冗官。

吴起提出“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枝官”,精简机构。

司马迁说吴起“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

悲夫!

——摘编自孙立群《吴起改革的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吴起改革的国内外背景和改革目的。

(7分)

(2)根据材料,分析吴起改革的重心并简评之。

(5分)

14: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起、商鞅变法比较简表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材料二 蔡泽曰:

“今商君、吴起、大夫种(越国大臣)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

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

身与名俱全者,上也。

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

名在僇辱而身全者,下也。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1)结合所学,在《吴起、商鞅变法比较简表》的B位置填上商鞅变法与材料一内容相似的措施,据此指出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关系并填在C处。

(8分)

(2)概括材料一、二中蔡泽对吴起与商鞅变法的评价。

你是否同意其观点,并说明理由。

(8分)吴起变法(前3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