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资料.docx
《高三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资料.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资料
高三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
宏观概要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两大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即实行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
第二阶段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汉朝在地方推行“推恩令”、中央实行内外朝制度;隋唐推行三省六部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两千多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两条基本线索。
2、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特点
(1)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古代农业由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后来的铁犁牛耕,并长期精耕细作,因此获得长足发展,小农经济长期成为我国古代经济的基本模式。
(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古代手工业包括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发展水平高,并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状况。
商业自产生以为总体趋势是不断发展,市场少数民族繁荣,出现了大量的商业城市,但多数封建政府实行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4)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举起、发展和演变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发展,成为显学,与其他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佛教、道教思想冲击。
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
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儒学受到理学、心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
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传统儒学焕发生机。
第一节先秦时期
阶段特征:
先秦是秦朝统一前的历史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知识整合:
一、远古时期
政治:
实行禅让制:
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尧、舜、禹)
经济:
(1)土地制度: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农业:
神农传说:
创制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3)手工业:
纺织业:
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葛和麻;中国已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青铜制造技术:
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有小件青铜器,说明人们已掌握冶铜技术。
陶瓷: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
如彩陶、黑陶、白陶等。
(4)商业:
已经出现早期的原始商业交换。
文化:
文字:
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
刻画在陶器上的简单符号,有人认为这些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二、夏商周
1、政治:
(1)王位继承:
夏朝世袭取代禅让制(启),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由此开始。
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商朝父子相传,兄终弟及;西周嫡长子继承制。
(2)政治特色:
神秘色彩(天意、占卜决定国事)。
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3)分封制:
分封目的、受封者、诸候的义务和权力、主要封国、影响、崩溃。
(4)宗法制:
目的、特点、大宗和小宗的概念、作用、影响。
2、经济:
(1)土地制度:
井田制
土地名为国家公有,实际为国王所有。
国王将土地层层分封,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公田”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土地上耕种,遭受到剥削和奴役。
(耕地形同文字井字,被称为“井田”)
(2)农业:
(商周)
出现青铜农具,但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农业主要生产工具。
(3)手工业
1工商食官:
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2纺织:
商朝:
甲骨文出现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出土的商代遗物中,多次发现玉蚕。
西周:
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作的人列入“国有六职”之中。
3青铜铸造:
商周时期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展示了青铜文明。
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铸造工艺达到很高水平。
4冶铁:
春秋晚期已有铁器。
5陶瓷:
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
(4)商业:
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周朝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
3、文化:
至今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字约有5000个左右。
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三、春秋战国时期
1、政治
(1)东周建立: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春秋:
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崩溃;诸候争霸,兼并战争。
(3)战国:
改革、战争、秦灭六国。
2、经济:
(1)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铁犁牛耕——井田制破坏——初税亩(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的三种形式:
君主土地私有、地主土地私有和自耕农土地私有。
(2)小农经济
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重农抑商”政策:
①含义:
强调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②目的: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此外,也有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即安定人心。
③最早提出:
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历代王朝继承并发展。
(4)农业:
①铁犁牛耕:
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秦国“以牛田”
②耕作技术:
发明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
③水利:
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5)手工业
冶铁:
春秋——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冶炼生铁和钢——块炼铁)
战国——铁器大量出土,河北易县燕国下都遗址出土的铁器中,有经过淬火的钢件,表明当时炼钢和淬火工艺已经有所发展。
(6)商业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各国纷纷铸造货币,黄金白银开始作为货币。
随着商业的繁荣,出现了许多著名都会。
“市”出现。
知识链接:
商鞅变法(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背景:
(1)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2)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3)新兴地主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政治势力也越来越大,并且成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
(4)为了富国强兵,各诸候国纷纷变法。
(5)秦孝公求贤若渴,重用商鞅,主持变法。
2、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2)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
(3)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加强思想控制。
(4)改革旧俗。
3、作用:
(1)经济上:
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2)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3)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并促使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4、局限性:
(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2)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3)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4)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3、文化:
(1)百家争鸣:
1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士的崛起;私学兴盛;学术下移。
2诸子百家: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3影响:
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孔子:
思想:
“仁”和“礼”的学说;主张德治,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注重政治和人事,对鬼神抱敬而远之的态度。
教育:
“私学”“有教无类”
(3)孟子:
他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这是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
;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4)荀子:
在天人关系上,他提倡“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主张“性恶论”;他对儒家“礼”的思想进行深入研究,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强调礼法并用;主张施政用“仁义”与“王道”;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观点。
(5)科技文化成就:
1科技:
人们已具有了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司南”
2文学:
《诗经》和楚辞。
第二节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秦汉时期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是先秦文化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整合:
一、秦朝:
1、政治:
(1)走向“大一统”: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公元前221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2)确立皇帝制度:
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3)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及诸卿(三公职责);朝议制度。
(4)地方制度:
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职责、任命,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2、经济:
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弛道,促进商业发展
3、文化:
统一文字;(书同文——小篆)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二、西汉
1、政治
(1)地方制度:
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县、封国并行制
(2)王国问题:
由来——异姓王,同姓王;贾谊、晁错主张“削藩”,吴王刘濞等发动七国之乱;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逐步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大一统”下体更为巩固。
(3)相权的变化:
汉初相权大;汉武帝削弱相权,实行中朝与外朝制度。
(4)监察体制:
汉武帝划全国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监察地方政治。
(5)选官制度:
察举制。
2、经济
(1)“重农抑商”
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2)农业
①牛耕普及:
推广耦犁;犁壁出现
②铁制农具的推广:
曲柄锄,耧车(古代播种工具)
3水利:
漕渠、白渠。
(3)手工业:
①盐铁专卖:
从汉武帝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归官办。
②纺织业:
长安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开辟丝绸之路。
③冶铁:
西汉高炉炼铁,炒钢和铸铁柔化技术;开始用煤做燃料,并用来冶铁。
(4)商业:
市:
西汉“市”有专门管理机构,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商业都会:
3、文化
(1)科技文化
文字:
隶书创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楷书、行书、草书大多源于汉。
文学:
汉赋
(2)思想: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儒学逐渐取得封建正统地位。
太学的创办:
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作为官立学校,以“五经”作为教材。
三、东汉
1、政治
(1)选官制度:
察举制
(2)外戚、宦官专权:
东汉后期100多年间,即位皇帝大多幼小昏弱,外戚和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2、经济
(1)农业:
耕作方式: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水利:
王景治理黄河
(2)手工业:
冶铁(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利推拉风箱鼓风冶铁);陶瓷:
早期生产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
3、文化:
造纸:
蔡伦与“蔡候纸”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
阶段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1)政治:
南方士族地主占有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经济:
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但也有短暂恢复期;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长期分裂、战乱导致商品经济水平低。
(3)文化:
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和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
在农学、数学、思想、书法、绘画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知识整合
1、政治
(1)三省体制逐渐形成: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有中书省、门下省
(2)九品中正制
1内容:
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
“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
2不足:
世家大族凭门第入仕;有才而出身低微的人难在地方和中央任高官。
3结果:
随着世家大族没落,这一高度无法继续下去。
2、经济:
(1)农业:
北魏实行均田制
(2)手工业:
南北朝的灌钢法、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
(3)商业:
“草市”(南北朝)
3、文化
(1)思想宗教:
随着佛道盛行,儒学受到挑战,但吸收佛道精神,有所发展。
(2)书法:
进入自觉阶段,楷、行、草书成熟,出现钟繇(三国)、王羲之(东晋)等书法名家
(3)绘画:
总结了许多绘画理论,出现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著名画家,并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知识链接:
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2)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3)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顺应潮流,锐意改革。
2、内容
(1)经济方面:
①均田制:
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②三长制:
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2)政治方面:
①整顿吏治:
制定俸禄制度,按政绩考核地方官吏。
②迁都洛阳:
有利于中原地区的经济恢复和政治稳定,为南北统一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③实行汉制:
废旧制,政权机构的设置、典章等一律改行汉制。
(3)移风易俗:
穿汉服,定汉姓,讲汉语,与汉人通婚。
3、评价:
(1)性质: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2)作用:
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国家统一和社会繁荣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第三节隋唐时期(581年——907年)
阶段特征:
隋唐时期是另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建立了强盛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
文化辉煌灿烂,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
知识整合:
1、政治
(1)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
①三省名称与职权:
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和尚书(执行)。
(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议国事的场所)
②实质:
相权分散、削弱,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皇权独尊。
③六部:
设于尚书省下,具体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影响: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代沿袭这种制度。
(2)科举制的实行
①开始: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吏。
②正式形成:
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③实质:
是一种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掌权者控制的制度。
④影响:
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把选才、任官之权,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人教版)
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这种制度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而以严格的考试作为告密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人民版)
(3)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2、经济
(1)农业:
曲辕犁——传统步犁定型;均田制的实行。
(2)手工业:
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官营手工业规模相当大。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丝织业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并且出现了缂丝技术;民间手工业也很发达,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来自农夫织妇之手。
唐朝时,中国瓷器大量出口。
(3)商业:
唐长安城设有东、西二市,官府对商业进行控制(时间、空间)坊市制;长安、洛阳、扬州成为著名的商业城市。
广州成为著名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3、文化:
(1)科技:
火药开始用于、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2)文学:
唐诗进入黄金时期(繁荣原因、李白和杜甫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3)书法:
楷书步入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形成的三体);草书名家(张旭、怀素);行书名家(颜真卿)
(4)绘画:
展子虔(隋)《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第五节宋元时期(960年——1368年)
阶段特征: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和科技文化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
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战争一度频繁,但各民族交流密切,进一步走向融合。
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中国的封建经济高度发展。
宋元文化成就突出,达到我国封建文化的又一高峰,中国继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知识整合
1、政治
(1)宋初加强中央集权
①军事:
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
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人教版)宋太祖主要从“权”
“钱”“兵”三个方面,加强中央集权。
宋初这些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却造成了“三冗”的国家财政危机。
(2)中央机构的变化
①中书门下的设置:
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事宰相职权;元朝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②分割相权: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3)地方行政机构设置:
宋设路、州、县三级;(人民版)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人教版)
2、经济
(1)农业:
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2)手工业:
工匠:
宋代匠户为被密集以强制服役的役使;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户藉。
制瓷:
宋代制瓷技术发达,五大名窑。
纺织:
织锦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
(3)商业:
北宋城市经济繁荣,突破坊、市限制,商品经济发达(纸币“交子”、草市);元大都是著名城市,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3、文化
(1)理学
代表:
二程、朱熹
主张:
“万物皆只一个天理”;“格物致知”以贯通明“理”;“存天理,灭人欲”。
影响:
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南宋后成为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文学:
宋词、元散曲成为主要文学体裁。
(3)历法:
郭守敬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历法。
(4)绘画:
两宋时期宫庭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5)科技:
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和外传深刻影响了世界。
知识链接:
王安石变法
2、背景:
(1)内忧外患:
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辽和西夏的威胁。
(2)积贫积弱:
财政危机,机构重叠,官傣开支多,军队训练废弛,战斗力弱。
(3)直接目的:
改变积贫积弱局面,实现富国强兵。
(4)根本目的:
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3、内容:
(1)富国之法: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2)强兵之法: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3)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4、作用:
(1)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2)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
5、局限性
(1)新法的实行显得操之过急,执行导致走形。
(2)农民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学生。
(3)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利用国家行政权力强制进行收购、运销,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6、结果
(1)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2)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
第六节明清时期(1368——1840年)
阶段特征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阶段,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是其基本特征。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的经济因素产生。
与此相适应,明清文化异彩纷呈。
但与世界相比,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逐渐落伍。
知识整合:
一、明朝
1、政治:
(1)明太祖:
废丞相,权分六部、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
(2)明成祖:
设立内阁,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2、经济:
(1)纺织业:
1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了自由劳动力市场
2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机工出力,机户出资”
(2)制瓷:
明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3)外贸:
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外销;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人教版)
(4)商业:
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徽商和晋商
(5)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文化:
(1)思想
①王守仁的心学(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倡导“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②李贽的反正统思想(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否认儒学权威,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在一这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文学:
《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
二、清朝
1、政治:
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2、经济:
(1)手工业:
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杭和南京成为丝织业中心;制瓷业进步;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2)商业:
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
(3)外贸:
海上丝绸之路;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3、文化
(1)思想:
①黄宗羲:
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工商皆本。
②顾炎武:
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主张、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注重实学(《天下郡国利病书》)
3王夫之:
政治思想:
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
哲学思想:
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2)文学:
曹雪芹《红楼梦》
(3)艺术:
郑板桥的《墨竹图》(文人画)
(4)戏曲:
京剧的形成和成熟
热点链接: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制度特征:
(1)皇权至高无上,帝位终身制和世袭制。
(2)中央和地方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3)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伴随着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受制约而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削弱。
(4)借助神权和思想控制来巩固政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
2、中国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