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申报材料自评报告.docx
《煤矿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申报材料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申报材料自评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申报材料自评报告
XXX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XXX煤矿标准化自评报告
企业名称:
XXX煤矿
日期:
2021年X月X日
XXX有限责任公司
XXX煤矿标准化自评报告
为深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持续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通知》(煤安监行管〔2020〕16号)和《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办法(试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有关事宜的通知》(内能安监字〔2020〕317号)文件精神,我矿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了自评。
现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矿井基本概况
井田为一不规则多边形,井田面积28.5724km2。
井田内可采煤层埋深357.00~576.03m,赋煤标高860~730m。
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2t)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共见可采煤层5层,即4、5、6、9上、9下煤层,主要开采6号煤层,6号煤层自然厚度9.64~30.01m,倾角0~5°左右,结构简单,顶底板岩性良好,瓦斯含量较低,煤层属容易自燃,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110m³/h,最大涌水量260m³/h。
粗粒砂岩、细粒砂岩,局部为泥岩;底板多为泥岩、砂质粘土岩,局部为粗粒砂岩。
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矿井绝对瓦斯涌出4.24m/min,相对瓦斯涌出量0.2m/t;6号煤层属容易自燃煤层,最短发火周期55天,6号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矿井采用斜井-立井混合开拓方式,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要通风机房装备2台FBCDZ-10-No36型轴流式通风机,1台工作,1台备用。
井下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提升方式。
主斜井上段安装DTL160/350/3×1800S型钢丝绳芯胶带输送机1部,带速4.5m/s,电压等级10KV,采用变频启动。
主斜井下段安装DTL160/350/2×1800S型钢丝绳芯胶带输送机1部,带速4.5m/s,电压等级10KV,采用变频启动。
973与775转载各安装带宽1600mm胶带输送机1部,带速4.5m/s,采用变频启动。
主斜井上段及下段胶带输送机均配备制动器、逆止器和THI/24型综合保护装置,具有多种保护功能,保护装置齐全。
井下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
选煤厂为矿井配套项目,设计能力为10.00t/a,采用重介洗选工艺,煤矿生产原煤经带式输送机由井口运到原煤仓或原煤储煤场储存,再由带式输送机运到筛分破碎车间,经过筛分、手选、破碎作业后,原煤由带式愉送机运至主厂房,主厂房选后精煤产品经过破碎后由带式输送机运到产品仓储存,仓下由集运皮带经转载后进入快速装车站,装火车外运或经转载皮带到汽年装车仓,汽运外运。
经主厂房后没有入洗的末煤在主厂房内经转载运至产品仓。
如果煤质较好,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较低,原煤在主厂房经过分级筛分级,筛上物经过破碎后与筛下物进入主厂房内末煤皮带转载后运至产品仓,作为产品出售或朱家坪电厂发电用。
矸石产品经带式输送机运至矸石仓,仓下汽车外运。
经过加压过滤机脱水后的煤泥进入末煤皮带,运送至产品仓。
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布置在6号煤层中,水平标高为+771m,矿井盘区数目为1个,即一盘区,井下大巷均沿6号煤层布置,井下设3条大巷,分别为运输大巷、辅运大巷和回风大巷,运输大巷沿6号煤层中下部布置,辅运大巷沿6号煤层底部布置,回风大巷沿6号煤层中上部布置,大巷中间距40m,大巷两侧各留50m保护煤柱。
矿井现回采的31004综放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回采工艺,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掘进期间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超前探放水,确保施工安全。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情况
自新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下发以来,我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新标准的工作进行部署落实,根据专业类别进行了职责分工,新旧标准逐条对照,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的全部进行了整改。
(一)煤矿理念目标和矿长安全承诺
根据我矿实际情况,建立制定了安全生产理念、安全生产目标及矿长安全承诺,并向全体职工进行了公示,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安全目标责任人的相关职责。
(二)组织机构
建立了安全办公会议机制,按时组织召开矿长安全办公会议;明确了负责煤矿安全生产各环节职责的部门,并严格履行了相应的职责。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了已煤矿煤矿矿长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采取自下而上、全员参与的方式,制定并签订了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各项制度进行了宣贯并严格执行。
(四)从业人员素质
(1)我矿人员配备满足要求,且不得在其他煤矿兼职,学历符合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符合任职资格,井下未使用劳务派遣工。
(2)制定并落实了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安全培训计划,按规定投入和使用安全培训经费;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3)煤矿矿长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备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4)委托了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机构进行培训;
(5)特种作业人员取得了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其他从业人员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并培训合格;
(6)建立健全了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
(7)制定了班组建设规划、目标,完善了班组安全建设措施;
(8)制定了对不安全行为从发现到制止、从帮教到再上岗的全流程管理制度;
(9)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制定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
(五)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矿井建立了以矿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体系,明确了各级分管领导职责,由安全监察部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制定了XXX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矿长每月对全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各分管领导每半月组织对分管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
开展了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专项辨识评估工作。
对检查分析出的问题,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完善管控措施,并组织相关人员对安全风险评估相关内容进行学习。
矿建立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用机制,并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指导生产计划、作业规程、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完善中。
重大安全风险有专门的管控方案,管控责任明确、人员、资金有保证,在井口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进行了公告,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六)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矿建立了XXX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明确了各级领导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分管职责,由安全监察部牵头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工作,制定了XXX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和生产安全事故隐忠排查治理相关的各项制度,编制了《XXX煤矿2020年事故隐患排查计划》。
矿长每月组织开展一次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事故隐患排查,矿各分管负责人每半月组织开展一次分管领域全面的事故隐患排查,矿长每月召开事故隐患治理会议,通报一般及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治理措施,并安排责任人进行整改,每班有矿领导、安全员带班下井。
建立了事故隐患排查台账和重大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对事故隐患进行了分级,明确了责任单位和人员,制定了措施,限期整改,并及时复查验收,做到了闭环管理。
各岗位,岗点配备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认真排查作业地点安全隐患,现场整改落实,确保了施工安全,矿定期组织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知识培训,矿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对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通报及责任道究,确保各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到位。
矿建立了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制度,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资金有了保障。
(七)通风
矿井通风管理机构健全,人员配置齐全,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健全。
各岗位职责明确,通风图纸、记录、台账、报表、报告、计划等资料齐全,与现场相符。
通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现场作业人员掌握了相应的岗位技能,操作规范,无三违行为,作业前进行了安全确认。
每月组织召开1次通风工作例会,总结安排年、季、月度通风工作。
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通风方式、方法符合《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规定。
矿井安装了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1用1备。
反风设施完好,反风效果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风量分配合理,井下各地点风量充足,通风阻力合理。
掘进巷道通风方式、方法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个掘进巷道均有局部通风设计,选择了合适的局部通风机和匹配的风筒。
局部通风机安装、供电、闭锁功能、检修、试验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局部通风机无循环风,按照规定及时构筑了风门、密闭等通风设施;设施可靠,位置合理,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严格按照低瓦斯矿井等级进行了瓦斯管理,无瓦斯超限现象。
安全监控系统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建立了完善的防灭火系统、自然发火监测系统,系统运行正常。
开展了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工作。
井上下设置了消防材料库,重点岗位消防器材配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防尘供水系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隔爆设施安设地点、数量、容量符合《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综合防尘措施完善,防尘设备、设施齐全,使用正常。
(八)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
矿地测通防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工作,配备有满足矿井地质、水文地质、矿井储量管理、矿井测量、井下钻探、制图等方面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
查明了地质因素,按期完成了各类地质报告修编、提交、审批等基础工作。
原始记录、成果资料、地质图纸等基础资料齐全,管理规范。
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储量图纸、台账等资料齐全,储量计算和统计管理符合《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规定。
矿井建立了地测信息系统,并实现了与上级单位联网。
矿井配备了全站仪等测量仪器,测量控制系统健全。
测量工作执行通知单制度,原始记录、测量成果齐全。
基本矿图种类、内容、填绘、存档符合《煤矿测量规程》规定,沉陷观测台账资料齐全。
矿井配备了物探、钻探设备,坚持了“预测顶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防治水基本原则,严格落实了雨季“三防”制度及措施。
矿井、盘区防排水系统健全。
防治水基础资料(原始记录、台账、图纸、成果报告)齐全,满足生产需要。
井上、下水文地质观测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水文地质类型明确,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措施、工程质量符合规定,建立了水害监测预警系统。
(九)采煤
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健全,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齐全,并在现场严格落实。
严格按批准的矿井初步设计施工,盘区内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个数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按规定编制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建立健全了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技术管理体系健全。
职工操作规范,无“三违”行为。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掌握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作业人员熟知本岗位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相关内容;作业前进行了安全确认、工作面的支护形式、支护参数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进、回风巷支护完好,无失修巷道,巷道净断面满足通风、运输、行人、安全设施及设备安装、检修、施工的需要;工作面通信、监测监控设备运行正常,工作面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措施符合规定。
机电设备能力匹配,系统无制约因素。
设备完好,保护齐全。
乳化液泵站压力和乳化液浓度符合要求。
作业场所卫生整洁,照明符合规定;工具、材料等摆放整齐,管线吊挂规范,图牌板内容齐全、准确、清晰,做到了文明生产。
(十)掘进
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健全,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齐全,并在现场严格落实。
掘进巷道采用综合机械化掘进,综合机械化程度100%。
掘进作业组织了正规循环作业,按循环作业图表进行施工。
采用机械化装运煤,人工运输材料距离不超过300米;掘进队伍工种配备满足作业要求。
掘进机械设备完好,装载设备照明、保护及其他防护装置齐全可靠,使用常;运输系统设备配置合理,无制约因素;运输设备完好整洁,附件齐全,运转正常,电气保护齐全可靠;减速器与电动机实现软启动成软连接;运输机头、机尾固定牢固,行人处设过桥。
有健全的矿压观测、分析、汇报制度。
按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采取针对措施,坚持了“有疑必探,先探后据”的原则。
掘进工作面设计,作业规程编制审批符合要求,贯彻记录齐全。
地质条件等发生变化时,对作业规程及时进行了修改或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作业场所有规范的施工图牌板。
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作业人员操作规范,无“三违”行为。
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符合掘进作业规程的内容,作业人员熟知本岗位作规程业规程相关内容,作业前进行了安全确认。
工程质量考核验收制度健全,验收记录齐全,规格质量、内在质量、附属工程质量、工程观感质量符合GB50213合格的要求;巷道支护材料规格、品种、强度等符合设计要求;掘进工作面控顶距符合作业规程要求,杜绝了空顶作业。
临时支护符合规定,安全设施齐全可靠。
无失修的巷道。
作业场所卫生整洁,工具、材料等分类、集中放置整齐,有标志牌;设备设施保持完好状态,巷道中有醒目的里程标志,转载点、休息地点、车场图牌板及照明符合规定,实现了文明生产。
(十一)机电
矿井机电,管理机构健全,岗位贵任制、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制度完善,责任落实到位。
设备台账,技术图纸等资料齐全。
机电技术管理规范、有效,机电设备选型论证、购置、安装、使用、维护、检修、更新改造、报废等综合管理程序规范;机电设备设施安全技术性能测试、检验及探伤等及时有效。
管理、技术以及作业人员掌握了相应的岗位技能;规范作业,无“三违”行为,作业前进行安全确认。
煤矿各类产品合格证,矿用产品安全标志、防爆合格证等证标齐全;设备综合完好率、小型电器合格率、矿灯完好率、设备待修率和事故率等达到了规定要求。
机械设备及系统能力满足矿并安全生产需要,机械设备完好。
各类保护、保险装置齐全可靠;积极采用了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推进了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供电设计、供用电设备选型合理;矿井主要通风机等主要设备,一级井下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采区排水泵房的供电线路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防爆电气设备无失爆;电气设备完好,各种保护设置齐全、定值合理、动作可靠。
现场设备设置规范、标识齐全,设备整洁;管网设置规范,无跑、冒、滴漏;机房、硐室以及设备周围卫生清洁;机房、硐室以及巷道照明符合要求;消防器材、绝缘用具齐全有效。
(十二)运输
井下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矿井运输管理机构健全,无轨胶轮车运输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制度完善,责任落实到位。
运输巷道与硐室满足运输设备安装、运行、检修、人员操作、行走的空间要求。
在用运输车辆完好率不低于95%,运送人员车辆完好率100%,运输道路用混凝土进行了硬化。
保护装置齐全、灵敏、可靠,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运输设施安全设施齐全可靠,安装规范,正常使用,设备设施定期进行了检测检验。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掌握作业规程,作业人员熟知本岗位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现场作业人员操作规范,无“三违”行为,作业前进行安全确认。
作业场所卫生整洁,设备材料码放整齐,图牌板内容齐全、清晰准确,实现了文明生产。
(十三)职业病危害防治和地面设施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机构健全,配齐了专业技术人员。
建立了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等相关理制度,完善了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制定了2020年《职业病防治规划年度计划及实施方案》;定期开展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方面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实施了由专门人员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地点、监测周期、监测方法符合规定要求,职业健康监护方面,实施了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了监督,维护了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合法权益。
地面办公场所满足工作需要,办公设施及用品齐全,通道畅通,环境整洁;职工“两堂一舍”设计合理、设施完备、满足需求,食堂工作人员均持健康证上岗,澡堂管理规范,保障了职工安全洗浴,宿舍人均面积满足需求;工业广场及道路符合设计规范,环境清洁;地面设备材料库符合设计规范,设备及材料验收、保管、发放管理规范建立了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严格执行职工具备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岗位相关知识;现场作业人员操作规范,无三违行为;工作场所面积设备,设施满足工作要求,办公环境整洁,置物有序实现了文明生产。
(十四)调度和应急管理
矿设置了调度所,岗位职责明确,人员配备满足工作需求;按规定建立健全了调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汇报制度、事故和突发信息报告与处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岗位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并规范作业。
调度所备齐《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相关图纸并按时更新,每月制定领导带班计划表并跟踪落实矿领导跟班带班情况。
掌握了生产动态,协调落实生产计划,及时协调解决了安全生产中的问题;严格落实了《调度员十项应急处置权》,出现险情或发生事故时,调度员有停止作业、撤出人员授权,按程序及时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跟踪现场处置情况并做好记录;汇报及时准确,内容、范围符合程序要求;调度台账齐全,记录及时、准确、全面、规范。
矿井装备有线调度通信系统;装备了安全监控系统、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可实时调取相关数据;建立了安全生产位息管理系统,安装图像监视系统。
落实了煤矿应急管理主体责任,明确主要负责人是应急管理和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责任人;明确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分管负责人和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资金有保障,组建了应急救援队伍。
编制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按照规划和计划组织了顶板事故演练、雨季“三防”演练、矿井反风演练等演练,并组织实施了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提高矿井应急管理能力。
(十五)持续改进
建立了持续改进相关工作制度,每季度组织1次标准化自查自评,根据自查自评结果进行绩效考核。
三、结论
通过对理念目标和矿长安全承诺、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素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通风、地质灾害与测量、采煤、掘进、机电、运输、职业病危害防治和地面设施、调度和应急管理、持续改进全面自查自评,矿井最终得分为94.91分,达到了煤矿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针对存在的问题我矿特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
(一)安全生产理念
1、抽考一人未回答对全部6条安全理念。
整改措施:
对安全理念加强经常性教育培训,确保全员知晓。
2、年度安全目标的考核一季度还未进行统计分析。
整改措施:
及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组织机构
1、1月份安全办公会中记录内容缺少安全费用通报。
整改措施:
及时补充完善相关内容。
2、安全监察部中未明确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职责及岗位。
整改措施:
及时修订完善。
(三)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制度
1、企业管理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完善。
整改措施:
及时修订完善。
2、安全生产标准化岗位责任范围未明确。
整改措施:
及时修订完善。
3、抽考掘进技术员,不能完全回答出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整改措施:
加强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熟知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四)煤矿从业人员素质
安管人员一人证件过期,职业卫生证件一人过期,已培训待取证。
整改措施:
及时取证。
(五)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缺少一次近期煤矿事故专项辨识。
整改措施:
按要求开展专项辨识评估。
2、综机综采工区对重大安全风险培训不及时。
整改措施:
按要求及时组织培训学习。
(六)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1、未建立隐患排查奖励举报制度。
整改措施:
及时建立奖励举报制度,并发文执行。
2、2月份机电检查间隔时间过长超过15天。
整改措施:
及时按整改期限进行整改复查,并闭合销号。
3、管技以上人员每日查出的隐患偏少。
整改措施:
积极对巡查问题填写汇报,并跟踪落实。
(七)通风
1、掘进工作面缺少温度传感器。
整改措施:
及时安排增设。
2、风筒有漏风现象。
整改措施:
加强巡查,并及时修补漏风风筒。
3、瓦斯检查记录与实测差距超过5%。
整改措施:
按要求规范填写瓦斯检查记录,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八)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
1、抽查一名探放水共对安全技术措施不熟悉。
整改措施:
加强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措施贯彻到每一位职工并熟知。
2、回采总结编写滞后。
整改措施:
按要求及时编写。
3、31204掘进工作面掘进中腰线有偏差。
整改措施:
严格按中腰线施工,加强日常检查,确保落实到位。
4、微震检测系统31102工作面运行不正常。
整改措施:
及时检查维护,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九)采煤
1、31004工作面4个点的液压支架初撑力不足。
整改措施:
及时补液加压,确保初撑力满足要求。
2、31004工作面油液限位装置不能使用。
整改措施:
及时维修,确保正常使用。
3、31004工作面一台水泵开关放置在淋水段。
整改措施:
设置防淋水装置或挪移到干燥的地方。
(十)掘进
1、31108运输顺槽缺少电工作业规程。
整改措施:
及时修订完善。
3、31108运输顺槽巷道有偏差。
整改措施:
加强观测,并采取措施严格按中腰线施工。
4、31108运输顺槽现场抽问工人技术措施内容1人回答不上。
整改措施:
加强班组贯彻学习,确保熟知措施内容。
5、31108辅运顺槽机头撒货严重,防跑偏装置安设位置不正确。
整改措施:
及时清理撒货,并按规定规范安设防跑偏装置。
6、31108辅运顺槽激光指向仪不准确,需校准。
整改措施:
及时校准。
7、31108辅运顺槽顶板离层牌板未填写。
整改措施:
按要求及时填写。
8、31204运输顺槽综掘机机载照明装置效果差,需进行维修。
整改措施:
及时维修,确保照明效果。
9、31204运输顺槽现场图牌板有缺失。
整改措施:
及时补齐。
10、31204运输顺槽机载临时支护实用不规范。
整改措施:
严格规程措施规范进行机载临时支护。
(十一)机电
1、机电设备完好率88%。
整改措施:
加强设备检维修质量,确保设备完好率满足要求。
2、现场一台小型开关接线不正确。
整改措施:
按要求规范接线。
3、辅运大巷多盏灯灭。
整改措施:
及时安排维修或更换。
4、现场管路多处跑冒滴漏。
整改措施:
及时安排维修。
(十二)运输
1、3辆无轨胶轮车尾气超标。
整改措施:
加强胶轮车检测,确保尾气符合规定。
2、4处横水沟缺盖板。
整改措施:
及时增设水沟盖板。
(十三)职业病危害防治和地面设施
1、经费未专项列明。
整改措施:
按照要求修订专项经费提取计划,并规范列明。
2、无班中餐。
整改措施:
安排班中餐服务或采取措施进行补助。
(十四)调度和应急管理
1、直通电话需要等待15秒。
整改措施:
及时修改电话参数或更换。
2、调度信息化管理系统不能正常使用。
整改措施:
及时维护系统,确保正常使用。
3、专家库人员为本矿技术人员。
整改措施:
及时修订并按规定建立专家库。
(十五)持续改进
1、缺少安全目标和职工诉求。
整改措施:
按要求补充完善。
2、一季度未进行归纳分析。
整改措施:
及时进行总结分析。
XXX能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