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模拟题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3191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模拟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政治模拟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政治模拟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政治模拟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政治模拟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模拟题1.docx

《政治模拟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模拟题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模拟题1.docx

政治模拟题1

单选(1-16)的考试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面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假定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的观点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唐诗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3.价值的实体是( )

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D.社会劳动

4.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

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D.是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态

5.毛泽东认为制约中国红色政权的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个“要紧的条件”是()

  A.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B.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

C.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D.国民革命的影响

6.毛泽东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自己的路”的著作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B.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C.《论十大关系》D.《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7.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决定因素,是它天生的

A.软弱性B.动摇性C.妥协性D.不彻底性

8.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

A.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C.党的领导D.邓小平理论

9.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

A.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C.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

D.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10.为了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弘扬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改革创新  B.为人民服务  C.诚实守信   D.爱国主义

11.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起点的标志是:

A.安源路矿工人罢工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C.香港海员罢工D.开滦煤矿工人罢工

12.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会议是

A.古田会议B.遵义会议C.榜罗镇会议D.瓦窑堡会议

13.在抵御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的民族自强精神是

A.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之上,誓死不当亡国奴

B.万众一心,共赴国难

C.开拓进取、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道路

D.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

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

C.弘扬共产主义道德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5.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党内民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民主集中基础上的集中B.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C.高度民主与高度集中D.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16.打击索马里海盗活动的根本途径是

A.促进索马里和平进程和国家经济发展、消除贫因和不安全因素B.联合国及世界大国的积极参与

C.彻底消除一切非传统安全因素D.多国加大派出联合国维和部队

1

A

2

C

3

B

4

A

5

B

6

C

7

A

8

B

9

B

10

A

11

C

12

D

13

D

14

A

15

D

16

A

多项选择(17-33)的考试题目

二、多项选择题:

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客观实际是认识的对象

C.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D.实际经验是唯一可靠的

18.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著作有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哲学的贫困》

C.《德意志意识形态》D.《共产党宣言》

19.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理论前提是(  )

  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B.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构成

D.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是否发生变化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20.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是列宁在其哪些著作中提出的?

A.《论欧洲联邦口号》B.《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C.《国家与革命》D.《哲学笔记》

21.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揭示了抗日战争三阶段的发展规律,三阶段是指

A.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防御阶段B.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相持阶段

C.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反攻阶段D.敌之战略溃败、我之战略决战的决胜阶段

22.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其论著中阐述了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项工程的基本内容是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

A.与国际无产阶级完全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B.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C.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D.组成成分必须单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23.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的“人民”的概念包括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24.2007年8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决定着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方向,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的根本原则是

A.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D.坚持精兵之路

2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形成的各种所有制发展的新格局是

A.协调发展B.平等竞争C.有强有弱D.相互促进

26.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必须深入开展()

A.以直接选举、公正有序为基本要求的民主决策实践

B.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

C.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民主管理实践

D.以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

27.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

A.为中国带来了资本主义的先进生产方式。

B.是决定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的重要依据。

C.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

D.是近代中国社会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

28.辛亥革命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

A.组建了比较完备的政党B.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纲领

C.颁布了《临时约法》D.建立了中华民国

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是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B.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C.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D.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导方针

30.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

A.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B.立法公正的观念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D.限制自由的观念

31.2009年8月24~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制定了《武警法》,是为了规范和保障武警部队履行职责使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意义重大()

A.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

B.是更好地规范和保障武警部队履行职责使命的需要

C.是打击恐怖分子的需要

D.是打击黑恶势力的需要

32.扩大党代表大会权利主要指()

A.扩大党代表大会对提名推荐人的参与

B.建立各级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

C.落实和完善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

D.建立健全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联系党员群众的制度和方法

33.胡锦涛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针对国际金融危机.主张重点实施改革举措有

A.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监管体系

B.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C.鼓励区域金融合作,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

D.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17

AB

18

BD

19

BC

20

AB

21

ABC

22

BC

23

ABCD

24

AB

25

BD

26

ABCD

27

BCD

28

ABCD

29

ABCD

30

AC

31

ABCD

32

ABCD

33

ABCD

三、分析题:

34~38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试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实质及其发展趋势。

35.下面是关于收入分配的一组问题

(1)在我国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依据是什么?

(2)在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的是什么?

(3)在我国怎样构建公正合理的分配秩序?

36、材料1:

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

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

我自己在青年时期,学的也是这些东西。

这些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包括那时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

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除了旧学派,新学派自己表示怀疑的很少。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

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

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

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

——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

材料2:

在救亡图存运动中,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曾经把目光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中国发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1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但是,辛亥革命后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包括议会制、多党制等,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

时人悲愤地感叹道: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005年10月19日)

请根据以上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试比较康有为、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的途径和选择有何不同。

(2)“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象日本人学”反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