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文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0768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估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评估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评估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评估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评估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评估文件.docx

《评估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估文件.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评估文件.docx

评估文件

 

中国高校试办公共管理硕士

专业学位(MPA)合格评估方案

 

一、《中国高校试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合格评估方案》说明

二、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分标准

三、评估指标说明

四、被评估单位应提交的教学资料、文件和表格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

2004年4月22日

 

一、《中国高校试办公共管理硕士(MPA)合格评估方案》说明

我国高校从2001年5月起正式启动试办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三年多来,各个试办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位论文以及质量保证方面进行了探索;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要求试办MPA专业学位。

为进一步规范和推动MPA教育的发展,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保证MPA培养质量,以评促建,提高MPA的办学声誉与社会影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对试办MPA专业学位高校进行合格评估。

本方案是根据有关规定,结合MPA专业学位特点,在全国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2年9月下发的《MPA教学基本要求》文件基础上,通过征求意见、专家反复研究讨论而形成的。

有关说明如下:

1.评估对象:

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同意首批试办MPA专业学位教育的24所高校;

2.评估内容:

试点高校被批准试办以来的MPA教育情况;

3.评估单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4.承办单位:

全国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5.评估性质:

合格评估;

6.评估方式:

由试点高校提出申请,评估小组进行现场考评,专家独立打分;

7.评估小组组成:

由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评估小组;

8.评估指标:

设6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见表1)

9.单项指标评分标准:

每个二级指标满分为100分,其中教学管理中的四个二级指标权重为3%,其余未作特殊说明的指标权重均为4%,按优良程度不同分四类予以评分。

A类:

90-100分; B类:

75-89; C类:

60-74;D类:

60分以下;

10.合格标准:

加权总分≥75分,且得分大于75分的单项指标个数≥15个;

11.接受评估的高校提供的有关数据及情况必须真实、准确,如发现不实之处,相关项目按最低分计算。

(1)案例教学设施

1.教学设施

(2)多媒体教学条件,

(3)图书资料

(4)网络和计算机

(5)教师数量

(6)教师结构

2.师资队伍(7)教师的教学经验

(8)教师的实践经验

(9)师资培训

(10)教学管理机构与人员

3.教学管理(11)教学服务与激励

试办MPA(12)教学管理制度

合格评估(13)研究生管理与服务

指标体系(14)培养计划与教学大纲

(15)教材建设(教材数量,教材质量)

(16)案例教学

(17)外语教学

4.教学实施(18)专题讲座及实践

(19)MPA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保证

(20)教学质量与效果

(21)论文选题与实用价值

5.教学效果(22)论文的综合质量

与学位论文(23)论文导师

6.办学特色(24)办学特色

及其它(25)创新成果

(26)与政府的合作关系

表1评估指标体系

 

二、评估指标、指标权重和评分标准

表2MPA教育合格评估指标、指标权重和评分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为4%)

评分标准

教学设施(16%)

1.案例教学室

A类:

具有足够数量的较高标准专用案例教室和案例讨论室;

B类:

具有一定数量的较高标准专用案例教室;

C类:

具有可用于案例讨论的专用教室;

D类:

使用普通教室进行案例教学。

2.多媒体教学条件

A类:

80%以上的MPA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学;

B类:

50-80%的MPA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学;

C类:

25-49%的MPA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学;

D类:

24%以下的MPA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学。

3.图书资料

A类:

全部MPA研究生有条件使用网络或光盘信息检索系统,有足够数量的MPA专业图书资料可供MPA研究生使用;

B类:

有足够数量的MPA专业图书资料可供MPA研究生使用;

C类:

有一定数量MPA专业图书资料可供MPA研究生使用;

D类:

MPA专业图书资料较少或MPA研究生没有条件使用有关图书资料。

4.网络与计算机

A类:

有MPA课程实验条件并为所有MPA研究生提供了使用校园网的条件;

B类:

为所有MPA研究生提供了使用校园网的条件;

C类:

为所有MPA研究生提供了使用计算机的条件;

D类:

MPA研究生没有条件使用计算机。

师资队伍(20%)

5.教师数量

A类:

近3年内,每门MPA核心课程至少有2名教师授课;

B类:

近3年内,至少7门MPA核心课程有2名或2名以上教师授课;

C类:

近3年内,至少5门MPA核心课程有2名或2名以上教师授课;

D类:

近3年内,不足5门MPA核心课程有2名或2名以上教师授课。

6.教师结构

A类:

近3年内,所有MPA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比例≥80%;

B类:

近3年内,所有MPA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中具有副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5—79%;

C类:

近3年内,所有MPA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中具有副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比例为50—64%;

D类:

近3年内,所有MPA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中具有副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比例不足50%。

7.教学经验

A类:

MPA核心课程教师中有不少于2次讲授该课程经验者所占比例在90%以上;

B类:

MPA核心课程教师中有不少于2次讲授该课程经验者所占比例在80—89%;

C类:

MPA核心课程教师中有不少于2次讲授该课程经验者所占比例在70—79%;

D类:

MPA核心课程教师中有不少于2次讲授该课程经验者所占比例不足70%。

8.实践经验

A类:

MPA核心课程教师中有参加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咨询或项目研究经历者所占比例在60%以上;

B类:

MPA核心课程教师中有参加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咨询或项目研究经历者所占比例在45-59%;

C类:

MPA核心课程教师中有参加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咨询或项目研究经历者所占比例在30-45%;

D类:

MPA核心课程教师中有参加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咨询或项目研究经历者所占比例在30%以下。

9.师资培训

A类:

近3年内,MPA核心课程教师平均每人参加1次以上进修、培训或校际课程研讨活动,每学期定期组织MPA核心课程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B类:

近3年内,MPA核心课程教师平均每人参加1/2次以上进修、培训或校际课程研讨活动,每学期定期组织MPA核心课程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C类:

近3年内,MPA核心课程教师平均每人参加1/3次以上进修、培训或校际课程研讨活动,每学期定期组织MPA核心课程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D类:

近3年内,MPA核心课程教师平均每人参加进修、培训或校际课程研讨活动不足1/3次,没有或很少组织MPA核心课程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教学管理(16%)

10.教学管理机构与人员(3%)

A:

有专门的MPA教学管理机构(如MPA教育中心),配备专职的MPA教学秘书和案例制作与教学的技术人员,负责MPA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与服务;

B:

有专门的MPA教学管理机构(如MPA教育中心),配备专职的MPA教学秘书,负责MPA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与服务;

C:

有专门的MPA教学管理机构(如MPA教育中心),配备有兼职的MPA教学秘书,负责MPA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与服务;

D:

没有专门的MPA教学管理机构,没有专职与兼职MPA教学秘书。

11.教学服务与激励(3%)

A类:

为MPA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条件(计算机、教学软件、资料购置与复印),对案例建设和教学创新给予了有效的激励;

B类:

为MPA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条件(计算机、教学软件、资料购置与复印);

C类:

为MPA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些支持条件(资料购置与复印);

D类:

没有或很少为MPA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支持条件。

12.教学管理制度(3%)

A类:

MPA教学管理制度(任课教师责任、研究生考勤、考试、论文选题与指导、论文答辩、教学质量评估等)完备,实施手段有效,教学管理制度被全面严格执行;

B类:

MPA教学管理制度基本完备并得到全面执行;

C类:

MPA教学管理制度基本完备,但未被全面执行或执行中有漏洞;

D类:

大部分MPA教学管理制度未建立或未被实际执行。

13.研究生管理与服务(3%)

A类:

有专人负责MPA研究生管理与服务,与研究生定期沟通并及时解决问题,且研究生反映良好。

积极组织MPA研究生参加各种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

B类:

有专人负责MPA研究生管理与服务,与研究生定期沟通并能解决一些问题,且研究生反映较好;

C类:

没有专人负责MPA研究生管理与服务,与研究生不定期沟通,研究生反映一般;

D类:

没有人负责MPA研究生管理与服务,研究生意见较大。

14.培养计划与教学大纲

A类:

全部MPA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规范,并及时发给研究生;

B类:

80%以上MPA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规范,并及时发给研究生;

C类:

70%以上MPA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规范,并及时发给研究生;

D类:

没有达到上述要求。

教学实施(20%)

15.教材建设

15.1教材数量(分值为2分)

A类:

自编教材数量占40%以上;

B类:

自编教材数量占30%以上;

C类:

自编教材数量占20%以上;

D类:

自编教材数量不足20%。

15.2教材质量(分值为2分)

A类:

专家、研究生共同为自编教材评分达到80分以上;

B类:

专家、研究生共同为自编教材评分达到70分以上;

C类:

专家、研究生共同为自编教材评分达到60分以上;

D类:

专家、研究生共同为自编教材评分不足60分。

16.案例教学

A类:

最近一届MPA研究生在全部专业课程学习中使用案例数≥25个,核心课程学习中使用案例数≥15个,筹建案例数≥10个,教学效果良好;

B类:

最近一届MPA研究生在核心课程学习中使用案例数≥10个,筹建案例数6-9个;

C类:

最近一届MPA研究生在核心课程学习中使用案例数≥6个,筹建案例数3-5个;

D类:

最近一届MPA研究生在核心课程学习中使用案例数﹤5个,筹建案例数﹤3个。

17.外语教学

A类:

最近一届研究生有2门或2门以上课程使用英文教材、英语授课;

B类:

最近一届研究生有1门课程使用英文教材、英文教学,另有1门课程使用英文教材、中文教学;

C类:

最近一届研究生2门课程使用英文教材、中文教学;

D类:

最近一届研究生1门或没有课程使用英文教材。

18.专题讲座及实践

A类:

近3年来,每年聘请校外专家及公共管理部门资深专家为MPA研究生举办各种专题报告或组织MPA研究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的次数≥10次,且效果良好;

B类:

近3年来,每年聘请校外专家及公共管理部门资深专家为MPA研究生开设各种专题讲座、报告或组织MPA研究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6-9次;

C类:

近3年来,每年为MPA研究生举办各种专题报告或组织MPA研究生参加各类实践3-5次;

D类:

近3年来,每年为MPA研究生举办专题报告或组织MPA研究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不足2次。

19.MPA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

A类:

三年在校学习时间六个月以上;

B类:

三年在校学习时间五—六个月;

C类:

三年在校学习时间四—五个月;

D类:

三年在校学习时间不足四个月。

 

教学效果与学位论文(16%)

20.教学质量与效果

A类:

近3年MPA研究生核心课程评价总平均得分≥85分;

B类:

近3年MPA研究生核心课程评价总平均得分70-84分;

C类:

近3年MPA研究生核心课程评价总平均得分60-69分;

D类:

近3年MPA研究生核心课程评价总平均得分不足60分。

21.论文选题与实用价值

A类:

近3年全部被抽查学位论文选题为公共管理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针对性强,论文实用价值高,思路新颖;

B类:

近3年90%以上被抽查学位论文选题为公共管理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针对性强,论文实用价值高,思路新颖;

C类:

近3年80-89%以上被抽查学位论文选题为公共管理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针对性强,论文实用价值高,思路新颖;

D类:

达不到以上标准者。

22.论文综合质量

A类:

近3年全部被抽查MPA学位论文能够充分体现运用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格式规范,内容充实,研究方法先进可行,文字精炼,引证规范;

B类:

近3年90%以上的被抽查学位论文能够充分体现运用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格式规范,内容充实,研究方法先进可行,文字精炼,引证规范;

C类:

近3年80%以上的被抽查学位论文能够充分体现运用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格式规范,内容充实,研究方法先进可行,文字精炼,引证规范;

D类:

达不到以上标准者。

23.论文导师

A类:

近3年90%以上的研究生论文指导教师由高校与实践导师两方面构成;

B类:

近3年80%—90%的研究生论文指导教师由高校与实践导师两方面构成;

C类:

近3年70%—79%的研究生论文指导教师由高校与实践导师两方面构成;

D类:

近3年69%以下的研究生论文指导教师由高校与实践导师两方面构成。

办学特色及其它(12%)

24.办学特色

A类:

特色鲜明(包括专业或课程特色、教学法、案例和教材建设、MPA素质教育、国际合作等);

B类:

特色比较鲜明;

C类:

有一定特色;

D类:

没有或很少有特色。

25.创新成果

A类:

MPA教学具有较显著的创新性(包括专业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法、案例和教材建设、MPA素质教育等);

B类:

MPA教学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C类:

MPA教学具有创新性但不明显;

D类:

MPA教学没有创新性。

26.与政府的合作

A类:

与政府密切合作,相互参与程度高,包括培训、咨询、科研合作等;

B类:

与政府合作较为密切,相互参与积极;

C类:

与政府合作一般;

D类:

基本与政府没有合作。

三、评估指标说明

1.案例教学设施:

“高标准案例教室”是指具有不少于6间(1大、2中、3小;“大”指60座位以上,“中”指20–60座位,“小”指10–20座位)的较高标准(有多媒体电子投影设备)专用案例教室和案例讨论室,有专为MPA研究生设立的案例制作与实验室。

2.多媒体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自行编制、出版社免费提供和外

购的课件。

3.图书资料:

“足够数量的图书”指学院(中心)的资料室或学校的图书馆拥有能满足MPA教学需要、反映学科最新发展的相关图书、报刊、资料,且为MPA研究生提供了与其他研究生一样的从校图书馆借阅图书,在阅览室阅读图书的条件。

(即:

教学设施允许校内共享,但应保证MPA专业学位教学的使用)

4.网络与计算机:

“MPA课程实验条件”是指供MPA研究生在课程教学中使用的各类专业课程实验设备和实验室。

“使用校园网的条件”是指在技术上和制度上允许MPA研究生使用校园网;学校(院)拥有能满足MPA教学需要的上机条件,并允许MPA研究生在课外使用其计算机室(中心)的计算机。

5.教师数量:

“每门核心课程至少有2名教师为MPA授课”指近3年内每门核心课程至少有2名或2名以上不同的教师为研究生授课。

6.教师结构:

“MPA专业课程”指除公共外语以外的所有课程。

“所有MPA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中具有副高职称以上或博士学位的比例”指以课堂为单位计算,由具有副高职称以上或博士学位教师授课的课堂数占课堂数的比例。

3年中教师职称或学位若发生变动,以授课结束时的实际职称或学位为准。

7.教学经验:

“MPA核心课程教师中有不少于2次讲授该课程经验者所或两年以上挂职参与公共管理者占比例”指近3年为MPA研究生讲授核心课程的教师中,有2次或2次以上授课经验教师或有过两年以上挂职参与公共管理经验者所占的比例。

8.实践经验:

“MPA核心课程教师中有参加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共机构咨询或项目研究经历者所占比例”指近3年为MPA研究生讲授核心课程的教师中,有参加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共机构咨询或项目研究经历的教师所占的比例。

对每一个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须列出至少一个所参加项目咨询或项目研究的单位、部门的名称、实施的具体时间和教师在项目中承担的工作。

9.师资培训:

“MPA核心课程教师平均每人参加各种师资培训的次数”等于3年内MPA核心课程教师参加各种师资培训的人次数除以3年内承担MPA核心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总人数。

“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指围绕MPA教育定期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

10.教学管理机构与人员包括MPA教学管理机构、专职的MPA教学秘书、案例制作与教学的技术人员等。

11.教学服务与激励:

教学服务指为MPA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教学支持条件包括计算机、教学软件、参考书和资料购置与复印。

教学激励指承认教师的案例建设和教学创新成果,如教学研究成果的发表,并给予物质或精神鼓励。

12.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指为保证MPA培养质量制定的,已形成正式书面文件并向教师和研究生公布的管理制度(如任课教师责任、研究生考勤、考试、论文选题与指导、论文答辩、教学质量评估等制度)。

“实施手段”指监督制度执行的方法。

“制度完备”指教学管理制度覆盖了MPA培养的全过程。

13.研究生管理与服务:

“专人负责MPA研究生管理与服务”指的是有健全的MPA研究生管理机构,包括设立专职管理人员和班主任。

与研究生定期沟通并及时解决问题,指召开各种座谈会和帮助研究生解决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14.教学大纲:

“全部MPA专业课程”指近3年内各届各班的MPA专业课程。

编写规范的大纲一般要包括:

课程名称、课程简介(课程描述和目标)、授课计划(内容、案例、习题、时间)、评价标准等。

发放给研究生可以通过书面印刷或网上下载。

已经编写、但没有发放给研究生的教学大纲不予计算。

给研究生大纲的课程比例以课堂为单位计算,即发了大纲的课堂数占总课堂数的比例。

15.教材建设:

专家、研究生共同评分是指对MPA研究生使用的所有自编进行评分,其中专家数量与研究生数量相当,但是专家评分所占权重为60%,MPA研究生占40%。

“教材数量”和“教材质量”所占分值一样。

16.案例教学:

“最近一届MPA研究生”指已经完成MPA课程学习、正在做毕业论文的研究生,“使用案例”指所有MPA专业课程使用的案例数总和,“筹建案例”是指已经明确、详细列出筹建预算、建设方案、建设进度的案例。

17.外语教学:

“最近一届MPA研究生”指已经完成MPA课程学习、正在做毕业论文的研究生。

“使用外语授课或外文教材的课程”指除外语课程外的任何MPA专业课程。

18.专题讲座及教学实践:

“专题报告”指为MPA研究生或主要为MPA研究生开设或举行的各种报告和讲座。

“组织MPA研究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指组织研究生参加调研、实习、企业咨询、现场教学等。

“每年聘请校外专家及公共管理部门资深专家为MPA研究生举办各种专题报告或组织MPA研究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的次数”指近3年的平均次数。

19.“MPA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

是指包括异地学员在内的所有MPA研究生在学校上课、学习的时间。

20.研究生评价得分:

研究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满分为100分。

近3年MPA研究生核心课程评价总平均得分指近3年各班MPA研究生各门MPA核心课程的总平均得分。

21.论文选题与实用价值:

抽查20%的毕业论文,抽查方式为随即抽样。

论文选题一般应是公共管理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针对性强,论文实用价值高,思路新颖。

22.论文综合质量:

抽查20%的毕业论文,抽查方式为随即抽样。

标准格式一般是:

论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

内容和质量由评估小组现场评定。

论文能够充分体现运用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格式规范,内容充实,研究方法先进可行,文字精炼,引证规范。

23.论文导师:

考察研究生论文指导教师构成,以及高校导师与实践导师的经验、水平。

24.办学特色:

由各校自荐最能体现该校MPA教育特色的项目,包括专业或课程特色、教学法、案例和教材建设、MPA素质教育等各个方面。

25.创新成果:

由各校自荐最能体现该校MPA创新成果的项目,包括专业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法、案例和教材建设、MPA素质教育等。

26.该项指标的得分根据MPA培养单位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程度由评估专家组打分,培养单位应提供合作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政府政策文件、咨询报告、干部培训、合作科研项目等。

四、评价所需教学资料、文件和表格

1.评价所需教学资料和文件

(1)MPA教学管理制度书面文件;

(2)目前的MPA研究生培养方案;

(3)目前MPA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

(4)目前MPA核心课程使用的教材、多媒体课件;

(5)目前各门MPA核心课程实际使用的书面案例(指要求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案例),每个案例提供一份研究生撰写的案例分析报告;

(6)近2年每学期的MPA课程表;

(7)近2年MPA核心课程的试卷和答卷;

(8)近2年MPA核心课程的作业题;

(9)近2年MPA研究生考勤表;

(10)近2年MPA研究生课程成绩登记表(教师签名的原始成绩登记表);

(11)近2年MPA研究生的学籍总表;

(12)近3年MPA研究生对教师的评价表;

(13)近2届MPA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随机抽查20-30份)

2.所需的汇总表格

(1)MPA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情况汇总表

(2)MPA专业课程教学情况汇总表

(3)最近一届MPA专业课程使用案例情况汇总表

(4)近三年为MPA研究生举办专题讲座或报告情况汇总表

(5)近三年组织MPA研究生参加实践活动情况汇总表

(6)近三年MPA核心课程研究生评估情况汇总表

(7)MPA专业学位教学管理、服务及设施情况汇总表

(8)近三年MPA研究生中公务员比例汇总表

(9)近三年MPA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情况汇总表

(10)近三年MPA研究生论文指导教师情况汇总表

(11)近三年异地MPA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汇总表

(12)MPA办学特色及创新成果情况汇总表

(以上汇总表格见本方案所附样表)

3.其它资料

所推荐的最能体现MPA教育效果的优秀研究生或毕业生的有关材料。

4.本校MPA教育的总结报告

针对评估内容介绍本校MPA教育的招生、师资队伍状况、教学设施状况、师资培训与激励、案例与教材建设,教学服务与管理、研究生服务与管理、教学改革与创新、办学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拟定说明:

本方案是受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委托,由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与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有关人员草拟而成的。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材料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宋晓平教授牵头并直接参与了方案的拟定,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MPA中心副主任吴建南副教授参与了方案的拟定与研讨,高等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梅红、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刘安、孔晓勇、李贵宁都参与了指标的设计、文字的修订等工作。

 

评估材料汇总表目录

表格一MPA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情况汇总表

表格二MPA专业课程教学情况汇总表

表格三最近一届MPA专业课程使用案例情况汇总表

表格四近三年为MPA研究生举办专题讲座或报告情况汇总

表格五近三年组织MPA研究生参加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