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0623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docx

《中国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地理.docx

中国地理

第四章人口与经济发展

〖学习要求〗

1、掌握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2、掌握中国土地利用、大农业的现状与发展;

3、掌握中国水利的现状、水利面临的主要问题

4、掌握中国的矿业开发与总体布局、矿业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5、掌握中国的原材料工业布局、机电工业布局、纺织工业布局

6、掌握中国的交通网分布

7、掌握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途径

8、了解中国城市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学习重点〗

中国的人口特点;大农业发展、水利面临问题;矿业开发与总体布局;机电工业布局;交通网分布;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教学难点〗

大农业发展;水利面临问题;机电工业布局

§4.1人口及其问题

一、主要概念

(一)人口过程:

人口过程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人口的自然变动:

指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主要取决于人的生理因素,人的社会因素。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妇女总和生育率:

当前情况下,每一妇女一生所生于的婴儿数(TFR)。

                                                                                   

n年龄组距

fxx岁年龄组别生育率

2.人口的机械变动:

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变动结果是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改变。

主要取决于人口迁移。

3.人口的社会变动:

指人口社会结构改变,如职业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行业结构等。

主要取决于人口的社会构成变化。

(二)人口构成

1.人口的自然构成

•性别构成

•年龄构成

•种族构成

•人口老龄化系数:

指60岁(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以百分比表示。

图4-1-1人口年龄金字塔

2.人口的地域构成

城市化:

一定区域内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城市数目增加、规模扩大、形态发生变化的过程。

衡量标准主要是城镇人口比重。

标准:

城市人口比重>70%,高城市化

城市人口比重50%~69%,基本城市化

城市人口比重30~49,中等城市化

城市人口比重<29%,低城市化

3.人口的社会构成

主要指民族、宗教、职业、经济状况、文化教育水平等

二、中国的人口发展

(一)中国的人口增长

1.封建时期中国人口变化特点

•人口自然增长缓慢

•人口数量周期性的巨大波动

2.民国时期中国人口变化特点

•受连年战争,自然灾害,瘟疫等的影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表4-1-1封建时期中国人口变化

表4-1-2民国时期中国人口变化

表4-1-3建国以来中国人口变化

3.建国后中国人口变化特点

•人口迅速增长

(1)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

(2)生活水平提高

(3)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4)传统习俗的影响

•人口增长经过了“二高,一低,一下降”的阶段

1949-1957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

1958-1961人口增长低谷

1962-1973第二次人口增长高峰

1973年以后人口缓慢增长

•人口增长类型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a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人口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人口年净增长人数庞大;今后几十年里人口仍将增长;农村人口控制难度很大

三、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一)人口基数庞大

1949年中国人口5.4亿,建国后我国人口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2002年人口达12.8亿,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每年新增人口1200万人左右。

(二)呈现增长型的人口年龄结构

图4-1-4建国以来中国人口年龄金字塔

表4-1-4建国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表4-1-5中国人口性别比例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一直属年轻型,但已开始向成年型过渡,上海等局部地区向老年型变化。

就人口年龄结构而言中国面临多种难题

(1)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庞大

(2)婚育年龄人口比例大

(3)老年型社会过早到来

(三)性别比例不平衡

我国人口的性别比一向比世界其他国家高,性别比例不平衡在农村地区较为严重。

(四)人口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人口密度高:

2000年中国人口密度134人/km2,是世界人口平均密度41人/km2的3.3倍。

•人口集中在爱珲-腾冲一线东南:

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西北部人口稀少分散。

从黑龙江黑河向西南云南腾冲作一直线(胡焕庸线),将中国人口分布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

东南部面积占42.9%,人口占95.4%;西北部面积占57.1%,人口占5.6%。

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成都平原人口稠密,上海人口密度738人/km2。

西藏、青海、新疆人口稀疏,人口密度6人/km2。

表4-1-6中国人口、面积比例变化及东西差异

图4-1-5中国人口自然密度分布

图4-1-6中国各省区人口密度分布

表4-1-7中国各省区人口数量

(五)城镇人口增长较快

1949年,我国城镇非农业人口为5765万人,城镇人口占10.67%。

1982年我国城镇人口2.15亿人,占总人口的21.13%。

200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36.1%。

表4-1-8建国以来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六)少数民族人口稳步增长

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迅速上升,人口的民族构成发生了变化。

1953年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6.08%,1964年为5.78%,1982年为6.67%,1990年为8.04%,2000年为8.41%。

原因:

1.我国的民族政策

2.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3.对少数民族实行较为宽松的人口政策

(七)人口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先天遗传素质

•健康状况:

全国新生儿中每年出生先天缺陷婴儿30多万。

全国残疾人口5164万人,占4.9%。

其中以先天聋哑、弱智所占比例最高。

原因:

•近亲结婚,特别是偏远农村婚姻圈很小;

•地方病,严重影响健康状况。

后天教育因素

•文盲人口比例:

1990年全国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为15.88%,2000年仍有8507万人,占6.72%,人口素质有待提高,其中西南和西北地区文盲率仍较高。

•受教育程度:

全国国民受教育年限不足5年。

2000年普查显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3611人,高中程度的11146人,初中程度的33961人,小学程度的35701人。

国民受教育程度偏低。

图4-1-7中国各各地文盲半文盲分布

图4-1-8中国各地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

四、中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

(一)过快的人口增长和庞大的人口数量对资源环境、发展造成巨大的压力

•人口容量的超负荷对资源、环境造成沉重的压力

综合我国国土资源和环境容量,合理的人口容量为6~8亿人,由于人口太多造成①资源人均量有限,资源供应紧张;②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人口的过快增长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如1949~1989年全国粮食产量增长了2.6倍,而人均粮食仅增长了71.7%。

据统计,以1990年的生活标准,一个孩子0~16岁的抚育费为21391元,以此计算每年新增1200万人口需新增抚育费1521.6亿元。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脱贫致富难度很大

据统计全国每年有1000万农村劳动力需转移就业。

(二)城市人口膨胀使城市不堪重负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

•环境污染

•就业压力大

•犯罪率高

§4.2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一、中国土地利用的现状

农业利用土地主要有耕地、林地、草地,它深受人为作用的影响,体现着人为与自然相结合的规律。

中国耕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400mm等值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0%以上。

其中耕地中的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

旱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约占全国旱地总量的85%,其中以东北平原与黄淮海平原最为集中,占全国旱地总面积的60%左右。

全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半部的山地地区,与耕地分布成交错互补状态,

全国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半部的内陆地区,即年降水量400mm等值线以西的半干旱、干旱地区。

图4-2-1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现状分布图

表4-2-1中国土地利用类型与面积

二、中国大农业的现状与发展

广义农业:

大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

狭义农业:

小农业,指种植业

(一)中国的种植业

1.粮食作物生产:

粮食作物生产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核心,在种植业中产值一直占70%-80%,占种植业用地面积的75%-88%。

(1)粮食生产结构

稻谷在粮食结构中居首位,小麦居第二位,玉米居第三位

建国后粮食生产结构发生变化,水稻、小麦等细粮比例上升;其它粗杂粮比例下降,其中高粱、谷子下降最大。

大豆生产波动很大。

表4-2-2中国主要粮食产量变化                  单位:

万吨

(2)水稻生产

水稻生产的特点

水稻是我国2/3人口的主粮,产量居粮食作物的首位,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9.14%,占粮食产量的44.20%。

目前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水稻生产,其中,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南方稻区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4%,呈集中连片分布;北方稻区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分散分布。

建国后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水稻生产的地理分布

华南双季稻作区:

分布于南岭以南,面积占全国19%,产量占17%,以籼稻生产为主。

华中单双季稻作区:

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成都平原以东。

面积占全国69%,产量占70%。

云贵高原稻作区:

分布于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南部,以单季稻为主,面积占全国6.5%,产量占6.8%。

华北单季稻作区:

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山东、河北、河南大部,山陕部分地区,苏北、皖北等地。

面积占全国2.4%,产量占3.9%。

东北早熟稻作区:

分布于辽东半岛、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龙江、吉林全部,辽宁大部。

面积占全国3%,多以早熟更稻为主。

西北半干旱、干旱稻作区: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以北,主要有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面积仅占0.5%,以一年熟更稻为主。

图4-2-2中国粮食作物——水稻

(3)小麦生产

小麦生产的特点

全国小麦分为冬麦区、春麦区,冬麦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84%;春麦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16%。

小麦生产1965年以前发展缓慢,1974年以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小麦生产的地理分布

春麦区主要有:

东北春麦区:

黑龙江、吉林全部,辽宁大部。

内蒙古东部,占全国春麦区面积的47%,产量的50%。

北部春麦区: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内蒙古中西部,河北、山西、陕西北部。

占全国春麦区面积的20%,产量的低而不稳。

西北春麦区:

以甘肃、宁夏为主体,包括宁夏大部、甘肃天水以西、青海湟水谷地、新疆哈密地区。

占全国春麦区面积的25%。

其中,河西走廊的张掖、武威、酒泉是单产最高的地区。

冬麦区主要有:

北方冬麦区:

河北长城以南,山西中部和东南部,陕西及河南北部,北京、天津等。

黄淮冬麦区:

山东全部,河南大部,河北中部,苏北、皖北,汾渭谷地。

占全国冬麦区面积的44%,产量的47.7%。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淮河、大别山、桐柏山以南,南岭以北。

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

占全国冬麦区面积的11.3%,产量的15%。

西南冬麦区:

秦岭以南,湘西山地以西。

包括贵州、云南、四川大部,陕南等。

占全国冬麦区面积的12.4%,产量的12.2%。

实行稻麦两熟制。

新疆冬麦区:

主要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

西藏冬麦区:

主要分布于藏南谷地。

图4-2-3中国粮食作物——小麦

(4)玉米生产

玉米生产的特点

在我国形成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玉米生产带:

由大兴安岭,经辽南、冀北、晋东南、陕南、豫西、鄂北、川、黔、桂,到滇西南。

吉林、山东、河北为三个最大的玉米生产省,其次为黑龙江、辽宁、四川、河南。

玉米以间套种植为主(占2/3),东北、华北与大豆套种,华中、西南与大豆、绿豆、小豆等套种。

主要集中在丘陵坡地,以旱作为主,单产不高(只及世界平均的2/3)。

图4-2-4中国粮食作物——玉米

(5)大豆生产

大豆生产的特点

大豆原产中国,建国初种植面积在1000万公顷左右,1957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之后种植面积、产量下降,20世纪60-80年代产量在600—700万吨徘徊。

1989年产量达1000万吨,以后生产得以恢复。

我国大豆三个主产区

北方一年一熟春大豆区:

包括东三省、内蒙、陕西、山西、河北北部、甘肃大部、青海东部、新疆部分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区。

黄淮流域夏大豆区:

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南部、江苏、安徽北部,山西南部。

长与冬小麦倒茬。

长江流域夏大豆区:

河南南部、陕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浙江西部、江西北部、广西云南北部等地。

图4-2-5中国粮食作物——大豆

2.经济作物生产

(1)棉花生产

棉花生产的特点

喜温、短日照、好光,降水量450~600mm,土壤弱酸性或弱盐碱土。

全国的三大棉区

长江流域棉区:

南界福建戴云山、江西九连山、南岭。

北界秦岭、伏牛山、淮河、苏北灌溉总渠。

主产区有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上海。

棉田占全国的44%,产量占53%~64%。

黄河流域棉区:

长城以南,太行山、岷山以东,秦岭以北。

主要包括华北平原、关中平原、汾河谷地。

棉田占全国的50%,产量占32%~43%。

西北内陆棉区:

六盘山以西,主要指新疆、河西走廊等地。

(2)蚕丝生产

桑蚕丝生产

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热带地区。

全国有两大桑蚕丝生产中心:

长江流域桑蚕区:

青藏高原以东、秦淮以南、29oN以北。

四川盆地、洞庭湖平原、太湖平原为我国三大生产中心。

四川、湖北、江苏、浙江占全国产量的85%。

华南桑蚕区:

南岭以南,主要指雷州半岛、珠江三角洲。

为我国第二大桑蚕区。

柞蚕丝生产

三大产区:

辽东丘陵:

辽宁东部丘陵,南起新金、北到西丰,产量占全国的75%。

山东丘陵:

主要分布在烟台、福山、牟平等地。

豫西山地:

主要分布在鲁山、南召等地。

图4-2-6中国纤维作物资源——棉花

 

图4-2-7中国纤维作物资源——桑、柞蚕分布

(3)花生生产

全国主要有四个产区:

渤海湾产区:

河北、山东、辽宁

黄淮产区:

河南、江苏、安徽

长江流域产区:

四川、湖北、江西

东南沿海产区:

广东、广西、福建

(4)油菜籽生产

我国以秋播油菜籽生产为主,主要分布在:

四川盆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

图4-2-8中国油料作物资源——花生、向日葵、油茶分布

图4-2-9中国油料作物资源——油菜、芝麻分布

(5)糖料作物生产

甘蔗

我国甘蔗生产主要分布在6个地区:

福建东南沿海河谷平原区:

韩江、晋江、九龙江、木兰溪。

集中在仙游、南安、莆田。

广东东部及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全国最大的高产区。

集中在顺德、中山、南海、番禺、东莞、斗门、揭阳等地。

琼雷地区:

海南北部、雷州半岛。

广西南部地区:

红水河、黔江、浔江以南的百色、南宁、玉林、梧州等地。

四川沱江流域:

集中在内江、资中等地。

云南南部河谷盆地:

文山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

甜菜

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的黑龙江、内蒙、吉林、新疆。

四省占全国甜菜种植面积的85.81%,产量的78.5%。

集中产区是:

松嫩平原西部,吉林中西部,内蒙古河套地区,新疆玛纳斯地区。

(6)茶叶生产

分布于秦淮以南地区,长江以南低山丘陵区为最宜区。

绿茶:

较广泛,浙江、湖南、安徽、四川产量最多

红茶:

主产于北纬24度以南的云南、广西、闽南等地

乌龙茶:

主要产于福建、广东东部

花茶:

主产于福建、湖南等地

压紧茶:

主要产于云南等地

图4-2-10中国糖料作物资源——甘蔗、甜菜分布

图4-2-11中国饮料作物资源——茶、咖啡分布

三、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及农业重点开发类型区

根据中国农业生产条件,大农业的特点,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将全国分为9个一级农业区,1个海洋水产区,38个二级农业区。

各区农业开发整治的重点是:

1.东北区

松嫩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提高

三江平原开发与治理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森林资源利用与保护

2.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内蒙古北部草原牧业建设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协调发展

长城沿线风沙区的治理

3.黄河海区

黄淮海棉、粮、豆生产基地建设

冀、鲁、豫中低产田改造

城郊型农业的巩固提高

山东半岛果业、渔业的持续发展

4.黄土高原

黄土丘陵地区的生态建设

陇东、渭北旱地农业生产

汾渭平原农业持续发展

5.长江中下游区

太湖平原农业综合发展

江淮地区治理

红壤丘陵地区综合整治

长江三角洲现代农业

山地、丘陵地区综合发展

6.西南区

四川盆地的综合农业基地建设

秦巴山区农业综合发展

云贵高原水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7.华南区

海南闽粤沿海出口型农业基地建设

热作生产

珠江三角洲持续生产

8.甘新区

塔里木盆地棉花生产基地建设

伊犁河谷地牧业发展

河西走廊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引黄灌区农业持续发展

9.青藏区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粮食基地的巩固与发展

江河源区治理

高原牧业发展

§4.3水利及其开发建设

一、中国水利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新中国的水利建设成就

根据2000年统计,建国以来全国共建成水库85118座,总库容5086.8亿m3;建成20000hm2以上的灌区242处,有效灌溉面积为5501.3万hm2;建成各类水电站1万余座,装机容量为7935.2万kw,年发电量为2431.3亿度;新建和整修堤防27万km,保护耕地面积3959.5万hm2,保护人口4.66亿人。

1.主要江河得到初步治理

      建国以后我国对七大江河进行了统一规划,通过水利枢纽工程、堤防工程、蓄洪排洪工程、灌溉工程等对流域进行了全面治理。

(1)长江流域

•全流域建成了一批水库和控制性水利枢纽

全流域建成大小水库4.8万座,其中控制性枢纽工程有丹江口、乌江渡、拓溪、二滩、五强溪、隔河岩、万安、葛洲坝、三峡等。

•中下游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堤防系统

宜昌以下有效提高了两岸的防洪工程,尤其荆江段未发生过严重水灾。

•全流域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

全流域灌溉面积达1460万公顷,中下游建成排水涵闸7000多座,有效保证了沿岸的防洪安全。

•通过航道治理通航能力得到提高

目前长江干流通航河道700多条,通航里程80000km,武汉以下可通5000吨级船舶,汉口—重庆可通3000吨级船舶,重庆—宜宾可通1000吨级船舶。

图4-3-1长江流域示意图

(2)黄河流域

•修建成了一系列水利工程

在上游建成了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等5个梯级大坝,装机容量324×104kw,年发电量156×108kw·h,开发程度达到30%。

•中下游堤防工程保证了黄河50年安澜

•流域灌溉面积扩大

流域灌溉面积达510万公顷,使山东、河南成为全国著名的粮、棉基地。

•中游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治理

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万公顷,水土保持效果初步显现。

图4-3-2黄河流域形势图

(3)淮河流域

•建成了一批大、中、小型水利工程

建成大小水库5308座,其中梅山、佛子坪、响洪甸等为大型控制性水利工程。

•下游建成了较为系统的蓄洪、排涝体系

下游建成蓄洪区20多处,蓄洪能力320亿m3,人工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新沂河、新沭河等,泄洪能力大为增强。

•流域内灌溉面积得到扩大

目前流域内灌溉面积增至730万公顷,1970年建成的渒史杭灌区面积达80万公顷。

图4-3-3淮河流域水利工程示意图

目前淮河的主要问题是:

①中游洪水通道未能根本解决,平原蓄洪区使用时困难大;②河水污染严重。

图4-3-4淮河治理规划图

2.灌排工程取得显著效果

全国灌溉面积由建国初的1600万公顷,发展到5300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达到3560万公顷,进一步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水土保持成效显著

全国183万km2水土流失面积中治理面积61万km2,水土流失治理初见成效。

二、中国水利面临的主要问题

1.旱涝灾害频繁:

中国每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为100亿美元,干旱造成的损失为350亿美元。

2.水污染严重:

据对全国878条,92000km河流监测,能达到饮用水二级标准的河段不足1/3,每年水污染造成的损失540亿美元。

3.城市缺水不断加剧:

据对全国100座城市统计,缺水或供水不足的城市占1/2。

图4-3-5缺水城市比例

4.水利投入不足,设防标准低,设施年久失修、认为损失严重

5.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

我国水能资源理论储量6.76亿kw,可开发储量3.78亿kw,目前开发程度仅8%。

6.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7.内河航道通航能力低:

目前我国内河通航里程为10万km,仅占内河航道(43万km)的23.25%。

能通1000吨级船舶的航道仅占5.3%,内河航船平均吨位只有60吨。

三、南水北调

1.南水北调史话

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引江济河”的主张。

1931年翁文灏、孙越琦、张冲等人向国民政府提出“川水济渭”方案。

1953年5月22日毛泽东批示:

“南水北调工作要抓紧。

”此后从50年代到70年代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经过大量的调查,筛选出了东、中、西三条调水方案。

2.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我国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衡,长江及其以南地区集中分布着81%的水资源,36%的耕地面积,41%的矿产资源;而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4%,矿产资源占全国的59%,水资源却只占全国的19%。

•黄淮海平原面积占全国的15%,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均占全国的1/3,农业产量占全国的40%。

该地区工农业生产,对全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但8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气候持续偏旱,缺水形势日益严重。

1980年到1989年,京津冀地区和山东半岛,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10%—15%。

根据海河管理委员会初步分析,1980—1989年海滦河全流域产生的地表径流量仅154亿立方米,比1956—1979年多年平均径流量288亿立方米减少了46.5%。

90年代以后,干旱从华北平原向黄河中上游地区(陕甘宁)、淮河上游扩展,1990—1998年上述地区平均降水量偏少5%—10%,黄河花园口以上同期年平均产水量仅46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60亿立方米减少了17.9%,约100亿立方米。

90年代海滦河旱情有所缓和,但地表径流仍比1956—1979年的多年平均值减少33.3%,约76亿立方米。

1980年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637立方米,到1997年已下降到500立方米,其中海滦河流域仅343立方米,成为我国人均综合用水量最少的流域,比全国人均440立方米少23%。

•黄淮海流域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加,1994年到1999年地下水的年平均开采量为250.5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占供水量的60%。

地下水年平均超采65.3亿立方米,由于大规模过量开采地下水,东部平原沿津浦铁路,形成了以天津、沧州为中心的大面积深层地下水漏斗区,约2.14万平方千米。

在太行山前沿京广线,形成了以北京、保定、石家庄、邯郸、濮阳为中心的浅层地下水下降漏斗区,约1.4万平方千米。

1985—1998年累计超采地下水649亿立方米,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出现了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