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讲座5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与应用.docx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讲座5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与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讲座5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与应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讲座5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与应用
七步教学法学案
2020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讲座------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与应用
专业,才能做得更好!
本次主题
2020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讲座------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与应用
本次课涉及知识点罗列
1、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应用。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推出求浮力的公式,会用浮力公式解题。
4、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并会利用浮沉条件解题。
同学们,对于浮力这一单元我们还记得一些吧,这一章的特点很明显,从书本上看内容不多也不难,但从近几年的中考试卷来看,本章为必考内容,而且所占的分值还不少,题型为多样化,如果把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作为实验探究题来考查,分值在5--8分,也有的地区把浮力的计算作为计算题或压轴题,这样本单元所占的分值比例应该在8---10分;可见,把握好浮力的相关知识点,对于我们广大考生相当重要,如果我们只停留在课本的知识体系中,考试可能会丢分。
下面我们用七步教学法来为大家梳理本章的知识点与考点,以助力大家轻松应对浮力问题的考查。
特别说明:
烦请各位老师,在把本学案打印给学生之前,删除答案部分,谢谢。
1、基础点睛
1、浮力的定义:
浸在液体中物体,所受到的向上托起的力叫浮力。
(请注意浸在与浸没的区别)。
物体在液体、气体中都会受到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肯定不同,就是由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得到压力差,对物体产生了一个向上托起的力,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如右图所示,方块体上下表面处在水中的深度不同,受到的
压力不同,就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
浮力产生的原因。
要注意的是:
(1)有些物体浸在水中,但
上表面在水外,浮力就是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
(2)圆
柱体埋在水中(如电线杆)、大底朝下的园台体与容器的底部
紧密接触,底部不进水时,都是不受到浮力的。
如右图所示,
石蜡快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水进不去,不受到浮力,因此
石蜡快在水中不会上浮。
3、直接测量浮力的大小:
如右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直接
测量浮力的大小,同时可以看出,物体排
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到的浮力就会越大,
同一个物体浸入在不同的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
也不同,下面由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可以探究出浮力的大小究竟等于什么。
4、阿基米德原理:
在右图中用图1的示数减去图3
的示数,就是金属块在水中受到
的浮力,再用图4的示数减去图2的示数,就是金属块排开液体的重
力,由此可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
的重力,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5、求浮力的公式:
上面的探讨中我们了解了阿基米德原理,知道了浮力等于什么,那么,浮力如何来计算呢?
我们必须推出用来求浮力的公式。
我们要明确的是,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那么排开液体的重力就应该等于排开液体的质量乘以g,于是浮力的公式就显而易见:
F=G排=Vρg,式中的V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是m3,ρ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这样,F的单位自然就是N,于是,浮力的公式就推出来啦,我们要会利用浮力公式进行最基本的运算。
6、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运用:
浸没在液体中的
物体,受到了重力和浮力,它究竟是上浮还是下沉
呢?
比较这两个力的大小就会明白。
由图可知,物体的浮沉可以归纳为:
当F大于G时,物体会上浮;当F等于G时物体会悬浮;当F小于G时,物体会下沉,同学们可要记住了。
物体的浮沉条件在实际当中运用比较广泛,例如:
(1)、农民在春天育秧苗时,需要选出饱满的稻子作为种子,就采取泥水选种,使泥水的密度变大。
浮力大于瘪谷的重力,让瘪谷漂浮,饱满的种子下沉,这样就可以分离开来。
(2)、氢气球就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大于气球的重力,让气球升空。
关于浮力在实际中的应用例子较多,大家再思考吧,一定要让我们学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哟。
二、夯实小练:
同学们,上面给你们讲解了本讲的基础知识点,大家知道了阿基米德原理及计算浮力的公式,并了解了物体的浮沉条件,你是否能够把握透彻了呢?
来上几题,我们来小练一把吧。
1、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试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装甲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较大
D、装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较大
答案:
D;解析:
A、B、由图知:
同一支试管,在两种液体中都是漂浮的,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它的重力而相等。
此两选项均错误;
C、D、由图知:
浮力相同时,试管排开甲液体的体积较大,由公式ρ液=F浮gV排知,所以甲液体的密度较小;已知两种液体的深度相同,ρ甲<ρ乙,由公式p=ρgh知:
甲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较小,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较大。
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2.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
A.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他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答案:
D;解析:
由图可知,铅球、铜块和木块均浸没在同种液体中,
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所以,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由F浮=G排=ρ液gV排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烧杯内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把同一个鸡蛋分别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鸡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两液面相平。
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杯中的液体密度小于乙杯中的液体密度
B.甲杯中的鸡蛋排开液体的重力大于乙杯中的鸡蛋排开液体的重力
C.甲杯中的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等于乙杯中的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D.甲乙两个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
答案:
B;解析:
(1)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下沉状态,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物体下沉时,浮力要小于重力,故鸡蛋在甲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中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
鸡蛋排开甲液体的重力大于乙杯中的鸡蛋排开液体的重力,故B正确;
(2)ρ甲>ρ物时物体漂浮,ρ乙<ρ物时物体下沉,故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两杯中液面相平,由p=ρgh可知,甲杯底压强大于乙杯底压强,故AC错误。
(3)因为鸡蛋在甲中漂浮,乙中下沉,V排甲<V排乙,
又因为两液面相平,液体的体积与排开液体的体积之和相同;
所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由
(2)知ρ甲>ρ乙
根据m=ρV知,m甲>m乙,G甲>G乙
甲乙两个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液体+G鸡蛋+G容器
所以F甲>F乙,根据p=FS知,甲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于乙烧杯对水平面的压强,故D错误。
4、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简易密度计,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由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下列烧杯中的液体密度最大的是()
A.AB.BC.CD.D
答案:
C;解析:
因为同一个密度计放在A、B、C、D液体中都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密度计在A、B、C、D种四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
即:
F浮A=F浮B=浮C=F浮D=G,
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D>V排B>V排A>V排C,
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可知,
密度计排开C液体的体积小,所以C液体的密度大,即ρD<ρB<ρA<ρC。
三、经典呈现:
为了让广大考生对本次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一步了解,我们收集了近两年的经典题目,主要是考卷中的压轴题,展示给广大考生,开拓我们的视野,训练我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轻松应对考试。
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C三个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的体积可能相等
B.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所受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FC
C.如果三个小球都是实心的则它们密度大小关系ρA>ρB>ρC
D.如果三个小球的材料相同,则A,B两球一定是空心的
答案;D;解析:
A、由题知,三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A球漂浮FA=G、V排A<VA,B球悬浮FBG、V排B=VB,受到的浮力相等、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V排A=V排B所以VA>VB,三球的体积不能相等,故A错;
B、由题知,三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A球漂浮F浮A=G,B球悬浮F浮B=G,所以AB两球受到的浮力相等,故B错;
C、由题知,A球漂浮ρ液>ρA、B球悬浮ρ液=ρB、C球沉底ρ液<ρC,所以三球密度ρA<ρB<ρC,故C错;
D、由题知,三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A球漂浮F浮A=G、V排A<VA,B球悬浮F浮B=G、V排B=VB,C球下沉F浮C<G、V排C=VC,所以AB两球受到的浮力相等,大小等于G;C球受到的浮力小于G,V排A=V排B>V排C,VA>VB>VC;若三球由同种材料制成,三球质量相等,若C球是实心的,A球和B球一定是空心的,若C球是空心的,A球和B球也一定是空心,故D正确。
2、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一个实心小物体的密度时,采用了如下实验操作:
首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0;然后在小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再 用细线将物体系好后,用手提着细线使物体浸没在此烧杯的水中(水无溢出且物体不接触烧杯),此时天平平衡时测量值为m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m0g
B.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m2−m1)g
C.物体的密度是m0/(m2−m1)ρ水
D.物体的密度是m0/(m2−m0)ρ水
答案:
BC;解析:
A、B,实心小物体浸没水中,以烧杯和水以及物体为一整体,设绳子拉力为F拉,平衡后,F左=F右,即:
m1g+m0g−F拉=m2g…①;
以浸在水中的物体为研究对象有:
m0g=F拉+F浮…②,
①②联立可得:
F浮=(m2−m1)g,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F浮=ρ水V排g,即物体的体积为:
V=V排=(m2−m1)ρ水…③,
所以物体的密度为:
ρ=m0V,代入③,即:
ρ=m0m2−m1ρ水,故C正确,D错误。
3、为了直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用粗铁丝做一个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
在粗铁丝框上端悬吊一个金属块,下端放一小杯。
在金属块的正下方,有一个溢水杯,溢水杯放置在铁架台的支架上,溢水杯跟金属块、粗铁丝都不接触。
(1)平稳缓慢地抬高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入水中(如图甲→乙→丙),在此过程中。
弹簧测力计示数:
F甲 ___F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再平稳缓慢地降低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离开水面(如图丁)。
可以计算出图丙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_N,此时浮力的测量数值比真实数值将
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1)等于;
(2)1.2;偏大。
解析:
(1)平稳缓慢地抬高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入水中(如图甲→乙),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在此过程中甲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故F甲 =F乙;
(2)由图丙、丁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0.2N,图丁G=4.4N,图丙F示=3.2N,
图丙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约为:
F浮=G−F示=4.4N−3.2N=1.2N;
金属块完全离开水面时要带一些小水滴,使重力G测的数值偏大,根据F浮=G−F示可知,此时浮力的测量数值比真实数值将偏大。
4、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悬浮在河水中的鱼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B.军舰在大海中平稳航行时,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鸡蛋放入清水中沉在杯子底部是因为鸡蛋在清水中不受浮力
D.阿基米德原理指出物本所受的浮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答案:
A;解析:
A.物体悬浮时,在液体中的所受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故A正确;B.军舰在大海中平稳航行时,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故B错误;C.鸡蛋放入清水中沉在杯子底部,是因为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故C错误;D.阿基米德原理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而不是等于液体的重力,故D错误。
四、思维拓展
上面我们点出了经典的题型,为了让广大考生检测自己对本次所讲的知识点理解情况,下面列出了几题,让同学们自己去做,拓展我们的思维,看看自己是否能够把握经典的题型,这对完成考卷中的压轴题大有好处呢。
1、如图所示,A、B体积相同。
B、C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入水中静止,A漂浮、B悬浮、C沉底。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所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B所受的浮力
B.B下表面所受的压力不一定大于A下表面所受的压力
C.C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B所受的浮力
D.C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A所受的浮力
答案:
C;解析:
A、由图可知,A漂浮,B悬浮,则V排A<VA,V排B=VB,
因为A与B体积相同,
所以V排A<V排B,
所以根据F浮=ρgV排可知:
FA<FB;故A错误;
B、根据浮力产生原因可知:
FA=FA下−FA上,FB=FB下−FB上,
由图可知:
FA上=0,FB上>0,
所以FA下=FA,FB下=FB+FB上,
由
(1)中可知:
FA<FB;
所以FB下>FA下,故B错误;
C、因为B悬浮,C沉底,
所以FB=GB,FC<GC;
因为B、C质量相等,则GB=GC;
所以FB>FC.故C正确;
D、因为FA<FB;FB>FC。
所以A、C的浮力无法比较,故D错误。
2、在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容器内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若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答案:
A;解析:
由题知,两物体完全相同,物体重相同,
在甲液体中悬浮、在乙液体中漂浮,所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物体重;
∵F浮=ρ液V排g,排开甲液体的体积比排开乙液体的体积大,
∴ρ甲<ρ乙,
∵p=ρgh,两容器液面等高,
∴甲容器液体对底部压强小于乙容器液体对底部压强,即:
p甲<p乙。
3、边长10cm的正方体物块(ρ物<ρ水)放入圆柱形容器底部,如图1所示。
逐渐向容器内倒入水(水未溢出),测量容器内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对应受到的浮力F浮,并绘制了如图2(实线)所示的图象(g=10N/kg,ρ水=1×103kg/m3)。
(1)在水中,h=11cm时,物块处于_______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沉底”),物块重为______N;
(2)未倒水前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__Pa,物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3)更换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绘制了如图2(虚线)所示的图象。
h=11cm时,物块处于_______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沉底”),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解析:
(1)由图象可知,水的深度从h=9cm以后物体受到的浮力9N不再发生变化,
因ρ物<ρ水,所以,物体处于漂浮状态,
因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
所以,物体的重力G=F浮=9N;
(2)正方体物块的底面积S=L2=(10cm)2=100cm2=0.01m2,
则未倒水前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FS=9N0.01m2=900pa;
正方体物块的体积V=L3=(10cm)3=1000cm3=0.001m3,
物体的密度:
ρ=m/V=G/g/V=9N×10N/kg×0.001m3=0.9×103 kg/m3;
(3)由图象可知,当h=10cm以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6N不变,
因F浮′<G,所以,物体处于沉底状态,
因物体完全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故当h=11cm时,由F浮=ρ液gV排可得,
ρ液=F浮/gV排=6N/10N/kg×0.001m3=600 kg/m3。
故答案为:
(1)漂浮;9;
(2)900;0.9×103;
(3)沉底;0.6×103。
4、一个水泥小池塘中,停着一只载着石块的船,如果工人把船上的石块全部投入水中,则池塘水面的高度将。
答案:
下降;解析:
石块在船上时,漂浮
石块在水中时,
,
即
,
故
,水面下降。
五、考点梳理
本讲为初中物理知识架构中浮力的基础知识,考分可能在4---8分;很有可能出现的实验探究题就是利用类似于阿基米德原理的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只要我们细心分析,一般是不会丢分的。
从近两年各地的试卷来看,出现频率较高的就是:
把浮力的计算问题作为计算题来考查,并且题型是多样的,有图表信息类的,有文字叙述类的,还有物体漂浮示意图的形式,我们可以留意哟!
下面来梳理一下本讲很可能出现的考点.
考点一:
以常规的填空题考查:
例:
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图(乙)所示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深度的变化情况,则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N;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是pa。
答案:
0.6;1176;解析:
根据图象,h=12cm时,圆柱体刚好浸没,
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
圆柱体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考点二:
以普通的选择题形式考查:
例:
将重为20N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金属块体积的1/4浸入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与杯底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变为()
A.18 NB.16 NC.14 ND.10 N
答案:
D;解析:
(1)金属块体积的1/4浸入水中静止,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
∴金属块的体积:
解得:
(2)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
当金属块与杯底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所以:
,所以只有D是可能的。
考点三:
阿基米德原理探究实验的变式考查:
例: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每小格为0.5N,将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如图甲所示;然后将金属块浸没于水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
(g取10N/kg),则金属块的密度ρ金为()
A.1.0×103 kg/m3B.4.0×103 kg/m3C.2.0×103 kg/m3D.4 kg/m3
答案:
B:
其实,这种题型告诉了我们一个问题,那就是利用浮力知识可以测出一个可以沉于水的物体的密度,请你自己计算一下,看看答案是否是B。
考点四:
把浮力计算作为压轴题来考查,这类题目较难,我们可要留心哟。
例.如图所示,甲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
将密度均匀的木块A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00Pa。
若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平衡时木块A仍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400Pa。
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2的物块,使平衡时木块A露出液面部分与丙图相同,如图丁所示。
若m1:
m2=5:
1,ρ水=1.0×103kg/m3。
(1)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平衡时,如图丙所示,木块A露出水面的部分占自身体积的多少?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多少kg/m3?
解析:
(1)设A的体积为V、容器的底面积为S,
A在水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
,
甲图和乙图比较,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差:
,
比较甲乙两图,
,----①
同理,比较甲丙图,
,----②
由①/②式可得:
,此时木块A露出水面的部分占自身体积的1/5;
(2)在丙图中,由于m1和A漂浮,可得:
,
可得:
在丁图中,m2和A漂浮可得:
,
可得:
因为:
,
即:
解得:
。
答:
(1)木块A露出水面的部分占自身体积的1/5;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六、真题检验:
亲爱的同学们,上面我们对本讲的考点进行了梳理,你可感觉到浮力知识在考卷中出现时就是不简单吧,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近两年中考卷中对上述的知识点是怎么考的吧,请你动笔做一下,对自己进行一次检验吧!
1.(2018中考、基础型)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
B.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
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D.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答案:
B;解析:
(1)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
因为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ρ液>ρ物时物体漂浮,
所以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故A错误;
由于两杯中液面相平,根据p=ρgh可知,乙杯底受到的压强大于甲杯底受到的压强;故B正确;
由于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则底面积相同,根据F=pS可知,乙杯中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故C错误;
(2)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鸡蛋的重力,故D错误。
2.(2018中考、较难题)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
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A=2V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
若将物块B单独放入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
A.悬浮B.漂浮C.沉底D.无法判断
答案B;解析:
甲图中,木块A在液体中漂浮,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
3,则V排=3/4VA,
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ρ液gV排=ρ木gVA,
即:
ρ液g×3/4VA=ρ木gVA,
则液体的密度:
ρ液=43ρ木=43×0.6×103kg/m3=0.8×103kg/m3;
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A=2VB,则VA=12VA),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因为整体漂浮,所以浮力等于总重力,
即:
ρ液gVA=ρ木gVA+ρBgVB,
ρ液gVA=ρ木gVA+ρBg×12VA,
化简可得:
ρ液=ρ木+12ρB,
则B的密度:
ρB=2(ρ液−ρ木)=2(0.8×103kg/m3−0.6×103kg/m3)=0.4×103kg/m3<ρ液,故若将物块B单独放入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漂浮。
3、(2017中考题)一个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为整个体积的一半,当它漂浮在水面上时,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水,放入水中再静止时将(水足够深)()
A.漂浮B.悬浮C.沉底D.无法确定
答案:
B;解析:
空心部分为整个体积的一半,且漂浮在水面上露出一半体积,故材料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注满水后整个球的密度与水相等。
此题考查了同学们的思维缜密程度,不需要计算,但容易出错,警惕哟。
7、易错点拨
同学们,浮力问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也比较密切,属于必考内容,老师在出卷时习惯放上陷阱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