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0517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docx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文化建设论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docx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浅谈对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有效途径的思考

东坝中心小学王玲

[内容摘要]农村学校校园文化的贫乏是普遍现象,但农村中小学也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农村教育资源,在建设校园文化时,我们充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诸要素,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对影响学生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具体操作,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等,立足学校基础和社会发展现实,站在学校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做好校园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充分,促进它们和谐、协调、顺畅地进行密切配合,促进校园文化的提升。

[关键词]农村校园文化途径

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风气,我们必须下力气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存在其特殊性,在现阶段,农村学校由于条件与资源等各方面的原因,教师与学生的生活比较单调,校园文化活动也不像城市学校那么丰富多彩,我们会从身边、媒体、报纸等多处发现这样一些问题。

造成这种现状原因是有多方面的。

简单的来分析,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资金短缺,投入不够,是导致农村校园文化建设落后的重要原因.

校舍设施和设备添置经费来源紧张,使得一些物质文化跟不上。

城乡的差距扩大正在加剧,农村中小学大多数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的最低标准。

乡村有的学校在危房里上课;个别乡村学校的学生买不起必需的书本,教师得不到必要的教学材料等。

2、生源及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城乡教育差距在扩大。

校园文化建设,说到底是的人的文化建设。

要有一批人努力去改变、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而农村流出的都是骨干教师。

✍而农村教育水平低,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条件的也逐级向上流动,农村相当部分学生厌学,这些因素造成非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造成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差。

3、学校有些制度形同虚设,不能使师生内化为一种精神文化,行为往往与制度相矛盾,关系学在学校还是起着很的作用,学生看老师,教师看中层,中层看校长。

4、学校办学理念的混乱也造成了校园文化的混乱。

(1)学校办学理念跟风走。

没有形成特色。

应试教育,就拼命的学习,流行素质教育,唱歌、跳舞成了展示的主流;接着说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课堂上,学生说的都成为了变的有道理了。

(2)理念落后,墨守成规,不能创新。

多少年来都是沿用以前的制度,规划,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与时俱进,校园文化要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我认为更需要创新,没有良好的规划,校园文化没有生机,这样就使得学校办学无特色,发展缺乏生命力,校内无生机与活力,师生无动力.。

(3)校园文化没有延续性,发展性,换一届领导就换一种文化理念。

使得师生无法适应这种大的调整,原地打转现象较为严重。

是不是农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就无能为力了呢?

与城市中小学相比,乡村教育贫困是最大问题,所以校园文化的贫乏是普遍现象,但是,学生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不因为农村和城市背景的改变而改变,农村中小学也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农村教育资源,关键是如何开发和利用相关的教育资源。

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当然首先要从加大投入做起,同时,改变可以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做起。

一所学校,操场上长满了杂草,这并不是因为贫困造成的,除掉杂草有何难呢?

可能是心里已经没有了改变的冲动与意识。

所以对乡村学校的文化建设更需要有一种想大问题做小事情的心态,能改变多少就改变多少,做一件就算一件的态度,我们既需要大的改变,也需要每一个个人的责任.✍农村中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对于我们来说不是无能为力的。

根据学校的实际能力,我们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力.人力.物力等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作为领导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认识校园文化在促进学校教育、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强规划,强化管理。

只有立足学校基础和社会发展现实,做好校园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充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诸要素,促进校园文化的提升。

在仅有的资金中能增加投入,改善设施。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合力是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所以也要争取全社会参与,共同育人。

很重要的一点是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有统一的主题,有自己的特色,能彰显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从广义理解.校园文化包括校内对学生施加影响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文化因素,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现象。

我们农村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条途径具体的操作,发展农村学校校园文化:

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

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设施、生活资料等,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它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物质形态的。

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出某种教育价值观。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无疑会使人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

为此,要制定出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

既要有中长期计划,又要有近期规划。

做到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开,科学规划,学校精心设计,体现科学性,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环境中得到陶冶。

建议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1、净化。

净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

校园净化要做到"五无",即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

培养学生爱护校园草木的主人翁精神,树立净化校园、保持校园卫生人人有责的思想。

2、绿化。

葱绿的树木,艳丽的花草,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使人精神焕发。

学校根据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绿化布局,如:

教学区绿化、生活区绿化、休闲区绿化、运动区绿化等,根据功能设计各具特色的绿化,使学生进入各功能区能溶入其中,构建人文化的花园式学校。

校容校貌体现出美的韵味,满足师生的教学、生活、活动和审美需求。

3、美化。

创造美好的环境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情的需要,校园静态自然环境的美化,应符合青少年的审美要求,才能达到美化的目的。

教室、办公室、寝室等校园环境的布置,应以新颖、美观、大方、实用为原则,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和美的享受。

4、规范化。

反映学校个性与特色的六项标志,校徽、校服、校训、校刊、校旗、校歌齐全规范。

5、教育化。

育人是学校环境建设的目的所在。

苏霍姆林斯基说:

“要使学校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学校要做到"五有":

即有宣传窗、阅报栏、黑板报、广播、学生会办公室的同时,学校应将教风、学风、校风、校训上墙,写于学校醒目的位置。

让全校师生员工明确学校的奋斗目标,时时刻刻严格要求,并围绕这个目标对照检查,逐步形成“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良好风尚。

名人画像、名人雕塑、学校标志性雕塑和激励性名言警句挂于校园适当的位置,时刻督促学生去看看大师们用怎样的思维方法去观察、认识世界.从这些名人身上吸取丰富的养料:

这一点尤其初中、小学、艺术馆和多功能厅这方面需要加强。

在校园内,选取适当位置书写国歌,为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创设炽热的氛围。

还可分区域写挂出一些固定标语,给学生以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如:

“热爱花草树木,就是热爱生命”、“请爱护我们的校园吧’’、“生命在于运动”、“请节约每一粒粮食’’等。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⒈校风建设。

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

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

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良好的校风在各项活动中逐步产生渐渐固定形成一种舆论或氛围,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入手:

⑴建立学校的文化传统

第一,确立学校重大集会的时间.进行主题教育。

开学典礼、迎新生会、教学典礼。

每周星期一的国旗下讲话;“五四”、。

六一’’、“十一”、“元旦:

’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一次集会一个主题,进行一个方面的教育,争取涌现出更多的思想开放有见地、知识扎实有专长、身心健康有活力的三好生。

第二,确立属于学校师生的节目。

如:

文学节、音乐节、美术节、科技节、运动节等,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发现他们的禀赋,形成他们对文学艺术,对科学的欣赏和创造才能,使他们能享有一种多方面的完满的精神生活。

帮助学生形成广阔的思维方法。

第三,定期表彰奖励“文明班级’:

、“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十佳学生”、“各科能手",给有进步的学生发进步奖,鼓励学生立志成才。

第四,制作体现学生精神风采的校服,制作教师工作服,行政值周、值周教师学生佩证E岗。

⑵丰富学校的课余生活

第一,创办宣传橱窗,反映校风校纪,表扬先进典型事例,定期更换。

笫二.创办文学社团、校园之声广播站,举办学科讲座.由学校团、队、学生会领导。

采访报告本镇、本校先进人物、编印小报、定期播音,弘扬校圆文化的主旋律。

第三,设立阅报栏,可取名“博览”、“知识海洋’’、“知识血液”、“知识长廊"等,一个学校应该订有十种报纸以上,每日更换。

让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去探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第四,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看一份报纸,看一本好书,会唱一首好歌,会说一句格占;学校图书馆每日开放,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图书.扩大阅读面,使学生对书的爱好成为首要爱好.自觉抵制“消极文化。

角落文化”、”垃圾文化”。

第五,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组建篮球、美术、音乐、舞蹈、科技、生物、微机等兴趣小组,分组定期开展活动,专人辅导,让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发展。

⒉教风建设。

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总之,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⑴要抓好教师的职业形象、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乌申斯基说:

“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臼人的这个活的源泉。

……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的真正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

”⑤对学校各部门,各组各科教师,要求互相信任、团结协作、互相支持,“文人相亲”,组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弘扬奉献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干学万学学做真人”。

⑵重视老师的理想教育。

教师是校园文化环境的缔造者,因此教师应有高尚的教育理想,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着热情,要对学生充满爱心。

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教师才有可能心存静气得去研究教材,去教育学生;只有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够包容的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

⒊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⑴重视学生的理想教育。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理想,这是他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

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创设培养心理健康的情境,让学生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辨清生活中的真善美,认识现实中的假恶丑;树立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雄心壮志与毅力胆识。

I司时还要加强青少年青春心理健康的辅导。

⒋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

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

⑴要建设好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分工上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他们有着教育目标的实现的共同利益。

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和学生必须要有比较融洽的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让学生对教师有亲近感,才能够对其所教的科目知识有学习的兴趣,只有让学生有了兴趣,才可能学好这门知识。

学生和教师绝对不能成为对立面,不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要始终心里装着学生,能替学生着想,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深入学生中去,在备课中重视“备学生”这个环节,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与学生做到“亲密有间”,既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又要保持教师一定的教育尊严。

师生间互相学习,互相理解,互相激励,”教学相长⑥

教师也要教育学生在平时的人际交往时,能做到谦和、有礼、团结、宽容,抓住时机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他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⑵抓好学生间关系。

利用班、团队做好学生工作,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开展“一帮一”活动,让友爱互助之风吹遍校园。

充分利用主题班、队会.抓好养成行为训练,如“你的行为美吗’’等.进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

三、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⑦

(2)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

也就是说,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3)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论,是组织文化理论与学校组织特点结合而成的新的学校管理理论。

它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在学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管理实践中,要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理论的运用与研究。

四、抓好学校集体意识的培养和舆论建设

正确健康的舆论,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能保证学校工作得以顺利发展。

可以为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奠定基础。

可以采取对舆论的强化诱导,培养学生向上的品格,也可以时时总结,召开会议,通过宣传栏、广播站、总结优缺点,使学生明确下一步学习生活的努力方向。

培养集体意识,要求每一位同学要有主人翁责任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发挥团结友爱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反对个人主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舆论引导导人,正气氛围感染人"。

需人人共同努力,坚持不懈的奋斗。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前进和发展的永恒的主题,校园文化直接影响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良好的校园文化将促使学校更健康、稳定的发展。

让我们的教育理想渗透我们的校园,让校园文化环境成为我们教育学生的又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年鉴2000》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4页

[2]《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张文质(《中国教育报》07年4期)

[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外文出版社2000年9月第526页

[4]《合格加特色——上海市建平中学》(《中小学管理》93年第1期)

[5]《人是教育的对象》[俄]乌申斯基外文出版社2002年1月第1162页

[6]《小学教育心理学》章志光科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452页

[7]《教育管理学基础》吴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38页

 

开展语文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学校德育建设

作者:

study886    文章来源:

互联网    点击数:

86    更新时间:

2008-4-2    

刘运益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这里,应该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从而让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感受着高尚的道德熏陶,聆听着所仰慕的伟人的教诲,吹拂着满面的文化春风,触摸着时代的脉搏,滋补着精神的营养,吸收着进取的动力。

要让学校充满着这样的文化气息和道德熏陶氛围,语文活动就肩负了不可替代的神圣使命。

本文就语文活动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德育建设中可以起到的作用,作一些粗略的阐述:

 

一、优化文化环境,打造精神家园 

    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可以在每届新生入学时,围绕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展开大型讨论,对制定的校训、校标、校歌、校风、校规等提出意见,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

这些工作开展之前,档案室可以向师生提供一些图文资料,让活动开展得更有深度,更有文化味。

这样做,既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又让学生参与了学校的文化建设。

                                             

    同时还可以就校园内拥有的假山、花园、喷水池,生物园、地理园,参天古树,大片的绿地,楼台阁榭等命名或者题写诗文对联,甚至创写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文学才华,在这样的活动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也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了解学校,进而热爱学校。

有了这些主体自己参与的文化建设,所创设的文化环境,对学生来说,肯定是乐于接纳的优良的育人环境。

 

    还譬如学生宿舍是他们经常进出的地方,也是他们的家,何不让他们去自己设计,去起一个有文化色彩的温馨的名字;去做一些有个性的装饰,挑选些他们喜欢的明星照片…… 

二、让学生自择喜欢的名句格言,营造高尚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是学生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他们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这里的一切最好让学生感受到是他们亲手营造的。

这样,他们才会投入最大的注意力。

譬如,可以发动学生为学校各场馆室所选择其合适的名句格言,甚至可以写好推荐理由并结集公布。

试想想,如果是他们亲自选择或者书写的名句格言,他们能不注意吗?

也可以让学生选择心目中仰慕的伟人名人,然后订制并张贴这些伟人的肖像。

这样的大型活动涉及的学生面广,影响一定深刻,可以每个学年搞一次,让他们经常受到发自自我要求的教育。

但是,目前我们各校园各场馆室所的名句格言往往是事先由学校定死在那里,细心的学生可能注意到了,而那些粗心的学生就完全视而不见。

起到的作用,当然大打折扣。

 

三、运用校园文化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我校图书室,藏书比较多,而且大多图书是近年购进,内容比较新;学校阅览室中的报纸杂志也种类比较齐全;并有电子阅览室,可通过上网查阅各种图书资料;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系统已经建立;有的教室还配置了电视机;学校还有自己的广播站、校刊《流金岁月》、校报……这一系列的校园文化载体,我们都应该很好地利用起来,为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强化德育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图书资源的作用,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比赛活动”“读书知识竞赛”“讲高尚故事”等活动,诱发学生读几本好书,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操;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平台、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校园里的时事报廊的作用,通过“看新闻、评时事”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开。

这些活动不仅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当然,多媒体网络,作为我们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载体的同时,又为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

譬如,由于网络文化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在让学生利用网络扩大阅读、增长知识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发现问题,堵塞不良文化的侵袭,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危害是不堪设想的。

因而,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可以通过确定阅读主题、布置阅读任务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就上网中碰到的不良文化的侵袭现象展开交流讨论,探讨抵制办法。

总之,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也是语文活动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 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特长。

以良好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比如,语文课完全可以要求学生在某段时间里,去收集一定数量的民间故事,或者去街头巷尾收集一些优美的广告词语,甚至一些好的店面名称,作出说明,编成集子…… 

还可以经常性的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或时事形势开展演讲、辩论、征文等比赛活动,既提高学生的思辨及写作能力,也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还可以利用一些有利契机,特别是重大的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如利用图文宣传、播放电影电视宣传片、实地参观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还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了舞蹈、合唱、礼仪、体操、技能等活动。

在多样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政治,道德品质,身体心理,文化专业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天赋,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艺术节,让有各种才华的学生大显身手。

 

五、重视每次活动的总结,收获精神食粮 

    让学生勤于总结、自我评价。

每次活动结束时,用三至五分钟时间,开展自我总结、自我评价。

比如,成语游戏活动结束时,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对本组活动的情况进行小结,并评出本组的\"成语大王\"。

主持人也对全班的活动情况进行小结,并颁奖。

同时,让同学们找出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

更重要的是,必须总结每次活动对学生在吸收精神食粮方面所得到的收获。

    现代学校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