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最新学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卷3精编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0469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最新学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卷3精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统编最新学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卷3精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统编最新学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卷3精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统编最新学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卷3精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统编最新学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卷3精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最新学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卷3精编版.docx

《统编最新学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卷3精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最新学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卷3精编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最新学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卷3精编版.docx

统编最新学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卷3精编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积累和运用(19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烧灼(zhuó) 懊丧(ào)     厄运(è) 怏怏不乐(yāng)

B.毋宁(wù) 涉足(shè)  辜负(gū) 毛骨悚然(sǒng)

C.苦涩(sè) 吞噬(shì) 战栗(lì) 屏息凝神(píng)

D.伫窗(zhù) 瞬息(shùn) 钦佩(qīn)千钧重负(j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怆然幽寂延绵珊珊来迟

B.羸弱紧绷俯瞰精疲力竭

C.孱头告罄绸密耀武扬威

D.保垒遨游猥琐五脏六腑

3.请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

(1)叶嘉莹的一生虽然命运多舛,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放弃对古典文化的(追逐寻找追寻)与热爱。

(2)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鉴貌辨色观风问俗)的从容。

4.古诗文默写。

(7分)

(1)宣室求贤访逐臣,。

(2),夜泊秦淮近酒家。

(3)有约不来过夜半,。

(4),赚得行人空喜欢。

,一山放出一山拦。

(5)不畏浮云遮望眼,。

(6),衣冠简朴古风存。

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4分) 

①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动动手指就能获取信息,容易产生无所不知的错觉。

②这里有两个方面需要警惕,一是信息良莠不齐,二是碎片化信息需要梳理才能在脑海中建立体系。

③在时间稀缺的时代,去博物馆其实是一种非常直观有效的学习方式。

④从信息的“正确率”来说,博物馆具有高度的公信力。

(1)请给第①句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1分)

(2)第 ②句有一处标点符号错误,请将改好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

(3)请提取出第③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6.名著阅读。

(2分)

 潜艇来到留卡斯群岛附近,突然围上一群大章鱼。

章鱼缠住螺旋桨,潜艇动弹不得。

在艇顶平台上,人和章鱼展开了激烈搏斗。

在生死关头,尼摩船长救下了处于死亡边缘的(填写人名),

 

从中可看出尼摩船长是一个的人。

(2分) 

二、应用文训练(5分)

7.阅读下面一则启事,完成后面的问题。

(5分)

寻物启事

今天上午,七年级1班刘伟同学在小操场拾到五十元人民币及钥匙一串。

希望丢失者能迅速来学校政教处认领。

政教处

(1)请找出格式上的错误。

(3分)

(2)文中有些语句不得体,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

三、阅读(36分)

(一)阅读《母亲的煤》,完成8~11题。

(11分)

母亲的煤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寒冷冬季,大哥在一场意外事故中永远离开了我们。

单位派车把他的骨灰送回家,一起送来的还有作为抚恤品的一车煤。

那是怎样的一车煤啊,细碎的散发着乌黑光泽的煤,从车上往下卸的时候,发出沙沙的声音,像在述说着无尽的悲伤。

娘看一回哭一回。

很长一段时间,那堆煤锁在我家另一处院落里,很少有人走近。

直到两年过去了,院子才不再成天大门紧闭,娘也敢平静面对那堆煤了。

有次,娘去院子里取东西,过了好久也不出来,我悄悄往里张望,只见娘蹲在煤堆前,抓了把煤捧在手里,迎着斜照过来的白花花阳光,仔细端详着,一边看一边自语:

这煤是咋在地下长出来的?

我进到院子里,也学着娘的样子蹲在煤堆前,娘抚着我的头发,把掌心的煤捧给我看,喃喃地说,妮,这是你大哥他们那些工人从井下挖上来的……

八十年代的豫东农村,物资生活还非常贫乏,家家户户都是烧柴火做饭。

到了春天,夏粮还没有收获的时候,柴火往往接不上茬。

这时乡下的小路上,田间地头,就有不少人拉着耙子拾柴火。

娘一有空就去捡柴。

她还用做衣服的大针给我穿了一根好长的尼龙线,对我说:

“妮啊,拿针穿杨叶去吧。

”我贪玩不想去,嘴一撇说:

“娘,咱把那煤烧了吧,这样咱们就不用捡柴了。

娘脸一沉,呵斥说,少胡说八道,这是恁大哥的煤,谁也不准动!

煤就那样年复一年地堆在院子里,我也在时光的不停流逝下,渐渐长大,读书,考大学,然后参加了工作。

娘也越来越老了,满头的黑发已全是银丝,耳朵也有些背,有时跟她说话,说着说着她就睡着了。

这世界万物都在发生变化,而唯一没有变的大概就是我家的那堆煤,四四方方一堆瘦瘦的煤,用泥糊着,稻草席盖着,落满了岁月的尘埃。

有天娘搬个板凳坐在煤堆前和我唠家常,说着说着,娘没有了声音,回头看,发现她又坐着睡着了。

我叫她去床上睡,娘醒了,站起来,身子一歪,坐在了煤堆上,我急忙去扶她,娘喃喃地说:

“我该去和你大哥见面了。

娘活了八十二岁,一直到娘走,那车煤还在小院里存放着。

直到去年初冬,村里要对住宅实行统一规划,老宅面临拆迁,全家人才商量那堆煤如何处置。

二哥说,咱捐给村里的学校吧,娘最疼孩子,咱把煤捐给学校,她知道了也不会怪咱。

我们大家都赞成,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学校锅炉烧起来的时候,我特意去看了,那些乌黑的煤在炉膛里尽情燃烧,呼呼作响。

那像红色丝绸一样的火苗翻卷着,舒展着,散发出温暖耀眼的光芒。

我望着红红的火焰,久久没有离去,我又一次想起了娘……

8.说说本文题目的含义。

(3分)

9.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

那是怎样的一车煤啊,细碎的散发着乌黑光泽的煤,从车上往下卸的时候,发出沙沙的声音,像在述说着无尽的悲伤。

10.结尾有什么作用?

(2分)

11.你怎样看待家人把母亲的煤捐给了学校的举动?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11分)

暂停

早上下楼扔垃圾的时候,院子里平地飞起一只喜鹊,飞到梧桐树枝头,继而又飞向楼顶,然后是另一个楼顶,转了一圈之后,重新栖落于枝头。

隔着交错纵横的树枝,我才能比较长久地观察它,再不能找一个更接近更没有遮挡的角度,否则,它还会再次离开。

都说喜鹊是喜庆之鸟,我在把它往最高处赶,因为那样,见到它的人就会更多,得到幸福的人也会更多。

而此刻,喜鹊停下来,认真地梳理它的羽毛,我也停下来,静静地看着它,把吉祥铺在半空。

我获得了心灵的安宁,这多好!

哪怕只有片刻,对于一颗疲惫的心来说,也是一种滋养。

为什么不能安静呢?

为什么非要手忙脚乱呢?

为什么非要把生活弄成一锅糊涂粥呢?

除了被从山岗那头匆忙穿过的火车抛下过,我们还曾被什么远远地丢在脑后呢?

消失的云朵,奔跑的马,黄昏里心心念念的上一个清晨,终于杳无音信的某人,甚至是过去马不停蹄的整整一年。

我们总是一副奔忙的模样,每日里都路过城市中最繁华的一条街道,每一道路口都通向四方,都预示着下一步存在着改变方向的可能,这些延伸再延伸不知会到哪里的路口,本可以停一停,本可以有一些道别或是相逢,只是太过拥挤,太多的人迎面而来,擦肩而去,他们都好似被追赶着,人人似乎都在对自己说,快些,再快些。

究竟是什么在驱赶?

汪曾祺写《昆明的雨》时,因为避雨,65岁的老先生和朋友走进小酒店,要了一碟猪头肉,半斤白酒,由此观察到酒店院子里:

“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胀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

这是多么惬意的暂停,老先生如获至宝,心灵在那一刻,轻盈如羽。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就像逐日的夸父,每天都在拼命奔跑,却忘记了脚下的路就如同小白鼠的笼子一样,是个圈。

既然是一个圈,又何必紧赶慢赶呢?

这么多年,每个人似乎都在卯着劲征战杀伐,奔赴到哪里算哪里,然而最后的愿望,只是得到一座花园,修枝剪叶,草木皆情。

人生需要按一下暂停键,以提醒我们,那些多的美好,正在流逝。

停下来,遇到一片云,那里有可以追溯的童年,有亲人的脸;停下来,遇到一个心仪的人,在咖啡的一朵香里,种一行诗歌。

一件事,并非急着去完成,一条路,无需多么迫切地走到头,沿途的风景刚刚好,你可以稍作停留,让花香染袖,让鸟语落肩。

12.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2分)

13.文中写汪曾祺躲雨的事有什么作用?

(3分)

14.理解下面的句子的含义。

(3分)

人生需要按一下暂停键,以提醒我们,那些多的美好,正在流逝。

停下来,遇到一片云,那里有可以追溯的童年,有亲人的脸;停下来,遇到一个心仪的人,在咖啡的一朵香里,种一行诗歌。

15.你认同作者关于暂停的观点吗?

说说你的看法。

(3分)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9~21题。

(10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

“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回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杜处士好画》)

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2分)

(1)山门圮于河(         )   

(2)一日曝书画(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处士笑而然之濯清涟而不妖

B.今乃掉尾而斗乃石性坚重,

C.但知其一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D.有牧童见之马之千里者

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2分)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2分)

19.读了这两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示?

(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

(4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0.这首诗是怎样写“离愁”的?

(2分)

21.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2分)

四、作文(40分)

22.根据要求作文。

(40分)

品味香茗,享受茶趣;品味六月,欣赏夏日的姹紫嫣红;品味诗词,感受经典的雅韵;品味生活,感受酸甜苦辣……

  请以“品味”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19分)

1.(2分)D

2.(2分)B

3.(2分)

(1)追寻

(2)察言观色

4.(7分)

(1)贾生才调更无伦

(2)烟笼寒水月笼沙

(3)闲敲棋子落灯花(4)莫言下岭便无难政入万山围子里

(5)自缘身在最高层(6)箫鼓追随春社近

(每空1分,如有错字、别字、加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5.(4分)

(1)(1分)因而

(2)(1分)这里有两个方面需要警惕:

一是信息良莠不齐,二是碎片化信息需要梳理才能在脑海中建立体系。

 

(3)(2分)去博物馆是学习方式。

6.(2分)内德·兰德沉着勇敢,心地善良,具有正义感。

二、应用文训练(5分)

7.(5分)

(1)(3分)寻物启事应为招领启事;右下角应写清学校名和日期。

(2)(2分)七年级1班刘伟同学在小操场拾到五十元人民币及钥匙一串。

应把钱数写为若干。

三、阅读(36分)

(一)(11分)

8.(3分)指大哥去世后,单位送来的煤。

包含了母亲对大哥的怀念之情。

9.(3分)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家人收到大哥的抚恤品之一,一车煤时内心的悲伤。

连煤也和人一样悲切。

10.(2分)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主题,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表达感情意犹未尽。

结构上,照应题目,让人感叹。

11.(3分)想让煤发挥它的作用,让母亲的爱得到延续。

(言之成理即可)

(二)(11分)

12.(2分)开头从院中飞来的喜鹊写起,为下文引出暂停作铺垫,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3.(3分)写汪曾祺在《昆明的雨》中的避雨的情节,说明了惬意的暂停可以让人心灵宁静、轻盈。

14.(3分)人生是一个过程,我们要懂得暂停,欣赏沿途的风景。

要珍惜身边的友情、亲情……懂得欣赏生活之美。

15.(3分)认同,我们不能只顾埋头走路,却忘了为什么出发。

人生的路很长,生活是多样的,不能顾此失彼。

不认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为了理想,我们要坚持不懈,不能停下脚步,以免分散精力,动摇初心。

(三)(10分)

16(2分)

(1)倒塌

(2)晒

17.(2分)C

18.(4分)

(1)(2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吗?

(2)(2分)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

 

19.(2分)启示:

看问题不可片面,不可主观臆断,要实事求是,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要谦虚,乐于接受正确意见;做什么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要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任选一方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四)(4分)

20.(2分)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21.(2分)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四、作文(40分)

22.(40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