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0275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7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桩基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桩基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桩基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桩基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桩基施工方案.docx

《桩基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施工方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桩基施工方案.docx

桩基施工方案

上海市康桥工业区54号地块

信息化应用研发中心

(桩基工程)

 

 

上海耀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二月

§1、工程概况

§2、场区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3、工程目标

§4、具体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方案

§5、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技术力量配备

§6、施工进度计划及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措施

§7、质量保证体系和实施措施

§8、安全及文明保证体系和实施措施

§9、压桩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措施

§10、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细目表及其他资源需用量

§11、打桩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13、应急预案

§14、附图:

14-1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14-2打桩施工流程图

14-3应力释放孔平面布置图

14-4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上海市康桥工业区54号地块信息化应用研发中心桩基工程

1.2工程地点:

上海市康桥工业区54号地块(近杨高南路、秀浦路)。

1.3业主:

上海会乾置业有限公司

1.4设计单位:

上海雅思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1.5施工单位:

上海耀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6勘察单位:

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1.7工程规模:

拟建建筑物桩基工作量如下:

序号

桩型号规格

桩长

套数

单桩竖向抗拔

承载力设计值

单桩竖向承压承载力设计值

1

抗拔兼

承压工程桩

GZ1(PHS-AB400(250)-12+12)

24米

275套

550KN

1100KN

2

静载荷承压桩试桩

SZ3(PHS-AB400(250)-12+12+10)

34米

3套

试桩承压极限承载力

标准值为2200kN

3

静载荷抗拔桩

试桩

SZ1(PHS-AB400(250)-12+12+10)

34米

3套

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

标准值为1100kN

4

承压工程桩

GZ2(PHC400AB95

-24(12+12)

24米

337套

1000KN

5

静载荷承压桩

试桩

SZ2(PHC400AB95

-34(12+12+10)

34米

4套

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2000kN

具体参数以正式图为准,正式图纸中如存在问题必须办理相关手续。

§二、场区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2.1地质、地貌情况

本案位于上海市康桥工业区54号地块。

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的滨海平原地貌类型。

场地原为农田,现已整平完毕,但地面稍有起伏,一般地面标高在+4.03~+5.96m。

2.2地质水文情况

拟建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

潜水水位2.76m,平均水位埋深2.04m,相应水位埋深标高2.01~3.26m,平均水位埋深标高2.76m。

潜水水位受降雨、地表水的影响而变化,按上海市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2002),上海地区常年平均地下高水位为0.5m,低水位为1.5m,设计时可按安全需要选择合适的地下水位埋深。

拟建场地分布有第⑦层砂性土,其埋深最浅在离地面约29.3m处,系上更新世河-滨海相沉积层,是上海地区承压含水层,承压水位埋深为3~12m,一般呈周期性变化。

2.3不良地质情况

场地内发现有多处暗浜分布,暗浜处填土最深约5.0m,夹垃圾,高含量,工程性质差。

另外,本场地第③夹层为粉性土,基坑开挖时,在水头差作用下可能会产生流沙现象。

2.4场地地层分布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1层杂填土,遍布,厚约0.5~3.0m。

①2层素填土,含碎石、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杂物,厚度约1.0-3.3m。

该层土土质不均,结构松散,强度不均,一般不宜直接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①3层浜填土,局部夹黑色有机质,厚约0.7-2.0m。

该层土质较差,应予以挖除、换填。

②层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除暗浜区域及局部填土较厚处缺失外均有分布,层底埋深约2.8~4.3m,略有起伏,呈可塑状,中等压缩性,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③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遍布,层底埋深约8.9~11.5m,呈流塑状,夹薄层粉土,具有压缩性高、强度低和灵敏高等特性,为浅部天然地基主要压缩层。

该层还存在亚层③夹层灰色砂质粉土,渗透性较大,基坑开挖时应注意。

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遍布,层底埋深约14.0~16.2m,呈流塑状,土质较均匀,具有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性小和灵敏度高等特性,为浅部天然地基主要压缩层。

⑤层遍布,且层厚起伏大,根据其土性差异可划分为多个亚层。

⑤1-1层灰色粘土,遍布,层底埋深19.1~20.4,呈流塑状,高压缩性。

⑤1-2层灰色粉质粘土夹砂质粉土,层底埋深约25.7~30.8m,呈软塑状,中压缩性。

⑥层暗绿-草黄色粉质粘土,主要发育于正常沉积区,层底埋深约29.3~31.5m,含铁锰质结核,呈硬塑状,中等压缩性,工程性质相对较好。

该土层除了C4孔缺失外,其厚度在其它区也有较大的变化,厚度1.4~4.8m,故不推荐作为拟建建筑物的桩基持力层。

⑦1层草黄~灰色砂质粉土,层底埋深约36.0~37.5m,呈中密状,中等压缩性,该层在正常沉积区及古河道过渡区分布较稳定,可作为本工程拟建建筑物桩基持力层,地下车库抗拔桩端也可以进入该层土。

⑦2层草黄色粉砂,遍布,呈密实状,实测平均标贯击数约为40.7击,ps平均值为14.53Mpa,中等压缩性,层面出露较平缓,层厚较厚。

第⑦2层土性较⑦1层还好,埋藏较深。

§三、工程目标

3.1质量目标我们将严格按国家质量规范、施工技术标准并结合本公司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程序,实行创优目标管理,确保工程达到合格标准。

3.2施工进度目标我司一定全力以赴,作好各方面协调工作,确保在合同总工期内完成本工程。

3.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安全文明施工标化工地标准。

施工中无管线事故;施工中无重大工伤事故;施工现场周围道路平整无积水。

同时遵守市政府关于对市区范围内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产生的泥土、建筑垃圾等必须整治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具体分工要求。

3.3.1争创文明工地临时设施按要求摆放整齐,对施工人员进行半军事化管理,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施工区域有相关宣传标语和彩旗,场容整洁、无污染源、严格按规定控制噪音、扬尘和泥浆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材料摆放整齐并作好相关标识,施工区域有警戒标识。

3.4工地窗口达标要求三要:

外部形象要标化,内部管理要优化,项目社区关系和谐化。

五不:

泥浆不外流,管线不损坏,轮胎不沾泥,渣土不乱扔,爆破不扰民。

一少:

夜间噪声少。

3.5防火防盗措施有专门门卫进行24小时值班,外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办理登记手续;临时设施门窗有防盗设施;动用明火的区域必须有消防设备且设备经过鉴定在有效期内。

§四、具体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方案

4.1具体施工方法

根据本工程桩基工程量,安排一台800吨全液压静力压桩机施工,压桩机配备二台半自动电焊机负责接桩;采用广东科力达KTS-400全站仪进行整体定位和轴线复核。

采用J2经纬仪进行轴线定位,J6经纬仪放样及校核桩的垂直度,自动安平水准仪控制桩顶标高。

4.2、施工技术方案

4.2.1编制依据:

4.2.1.1总平面布置图、桩位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2.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08SG360)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等现行国家及其它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

4.2.1.3国家及上海市颁布的其它安全操作规程及文明施工规定。

4.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沉桩可行性分析

4.3.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详见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3.2沉桩可行性分析

根据本工程地勘报告分析,沉桩深度内无砂质硬层,沉桩较为容易。

4.4测量方案

4.4.1平面测量控制

4.4.1.1首先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图纸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

并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红线界桩位置及坐标、周围环境、现场地形等情况。

4.4.1.2熟悉和了解地面建筑物的布局、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及建筑物的主要轴线等。

4.4.1.3将业主提供的水准点高程、红线点坐标进行复核无误后,及时办好签证手续。

4.4.1.4在熟悉和掌握总图的基础上,对总图上所标注的定位坐标、尺寸用计算闭合导线方法核算是否准确。

4.4.1.5根据总图上提供的坐标和桩位图上的控制点坐标,采用全站仪定出轴线控制点和测站控制点,并将控制点的方向标记投测到周围的建筑物或围墙上。

小样桩的放样采用极坐标法放样,先计算出每根桩到测站的距离、角度,填制放样数据表,经过两人单独计算、校对,签字认可。

利用经纬仪施放每根样桩,样桩经自检无误后做上醒目标志报总包、监理复核验收,并办理相关手续。

4.4.1.6测设时先校核施工现场上已测设的坐标点,然后根据已测量出的坐标点测设出平面布置图上的坐标点,并使各个坐标点分布在施工场地内。

4.4.1.7每次用极坐标测设后要进行校核。

布置三个水准点,并定时复核校正。

4.4.1.8主要坐标控制点测设后,建立整个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网。

4.4.1.9平面控制网测设时保证测设精度,控制网测设后进行闭合校对。

确保起点及终点吻合,并对主要坐标控制点作必要的保护。

4.4.1.10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

测角:

采用二测回:

测角中误差不大于5″。

测距:

采用往返测量:

取平均值。

量距:

采用测距仪和鉴定过的钢尺。

各控制点边长误差应达到1/10000精度。

各控制点相关角度差应不大于5″。

4.4.2桩垂直度及标高控制

4.4.2.1桩身垂直度控制采用两台经纬仪相互交叉至90o以控制插桩、沉桩时桩身垂直度。

4.4.2.2送桩时配置一台S3水准仪,在送桩杆上预先划好标记以控制桩顶标高。

4.5成品预制桩的验收

4.5.1桩进场时我公司由专职人员配合监理单位对桩进行实测验收,桩的允许偏差见表4.5.1.1。

表4-5-1-1

1

 

成品桩质量

外观

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

直观

桩径

管壁厚度

桩尖中心线

顶面平整度

桩体弯曲

mm

mm

mm

mm

±5

±5

<2

10

<1/1000l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水平尺量

用钢尺量,l为两节桩长

4.5.2验收

成品桩送到现场后,现场技术、质监人员应向成品桩供桩单位索取成品桩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验收,验收时应有下列资料:

1.桩的结构图;

2.材料检验记录(钢材、水泥、黄砂、石子的质保单及复试单);

3.砼试块强度报告;

4.成品桩的质量合格证明单。

5.对每根桩做到用数码标志。

4.5.3外观检查

现场有关人员对桩的外观质量情况,根据有关质量标准,逐根或抽样检查,内容如下:

4.5.3.1桩身有否出现裂缝,表面收缩裂缝长度不得超过桩截面边长的1.2倍,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

4.5.3.2接桩钢帽密实情况,可用小锤轻击检查;

4.5.3.3表面蜂窝深度不得超过15mm,蜂窝面积不超过桩表面积的0.5%;

4.5.3.4桩顶和桩尖不得有蜂窝、损坏或钢筋裸露;

4.5.4桩的堆放

4.5.4.1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和排水畅通,并应适当设置垫木;

4.5.4.2堆放尽量靠近压桩区域,以避免2次搬运;

4.5.4.3堆放支点及吊点位置相一致;

4.5.4.4多层堆放时,每层间应设置垫木,垫木应水平稳定,上下对齐;

4.5.4.5根据本工程现场地基强度,堆放不宜超过二层,应采用吊机取桩,严禁拖拉取桩。

4.5.6吊桩

本工程施工前,堆桩由吊车采用两点起吊,平移至桩架前,然后由桩架的起重机单点起吊(单点悬挂严禁用吊环)。

单点吊的吊点和两点的吊点位置见下图

 

4.5.7每批桩进场后由我方人员负责做好堆场标识,并划分堆场检验区和非检验区,试桩及工程桩分开堆放,防止将桩压错,并检查桩的坡口是否符合图集要求。

4.5.8对有质量隐患的桩,经检测后由我方专职人员把检测报告分别报送业主、监理及制桩单位。

4.5.9我公司及方桩及管桩制桩单位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及时及制桩单位沟通,自行协调解决施工中的配合问题。

4.6桩基施工

4.6.1打桩施工工艺流程:

4.6.1.1沉桩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场地平整——轴线定位——样桩定位——桩机就位——吊桩——沉桩——接桩——送桩——移位

4.6.1.2沉桩前应先处理高空和地下障碍物,并用道碴铺设场地至平整,以保证沉桩时桩机的垂直。

4.6.1.3桩就位前必须用极端标法复查桩位,误差>20mm时应及时校正,校正后方可施工;

4.6.1.4静力压桩时,达到压桩力要求后,必须持荷5分钟,若5分钟内不能稳定,必须再持荷5分钟,一直到稳定为止(稳定标准:

5分钟内沉降不超过0.1mm)

4.6.2施工技术措施

4.6.2.1由于施工场地原先为绿化地,场地上有堆土,施工前先对场地堆土进行清运,场地平整,同时铺设50cm厚的建筑碎块,形成施工便道。

具体布置详见附图:

14-1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4.6.2.2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施放轴线桩位,设置轴线控制点和水准基点,交监理复核签证,桩位中心设置临时标桩。

4.6.2.3桩起吊采用二点吊时,吊点应按照规范要求,驳桩严禁远距离拖拉。

4.6.2.4插桩前应对桩位样桩进行复核。

在确认样桩准确的情况下方可插桩。

打桩施工流程详见附图14-2打桩施工流程图。

4.6.2.5插桩就位后,用两台经纬仪相互交叉成90°对桩身垂直度进行控制,桩插入土中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桩长的0.5%。

4.6.2.6压桩以标高控制为主,压入力控制为辅。

4.6.2.7电焊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大于2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长的千分之一,且不大于20mm。

电焊施焊前,及时做好挡风措施,端板要保持清洁,焊缝要连续饱满,无气孔,焊缝宽度和堆高要符合设计要求。

经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沉桩并及时办好验收手续。

4.6.2.8在打桩过程中,如发现下列情况者应及时及各有关方面联系,确定是否继续施工:

(1)最终压入力大于桩身材料强度标准值,而桩仍难以压至设计标高。

(2)桩压至设计标高,但压桩力明显偏低。

(3)桩发生明显的偏差和移动。

(4)桩身露筋和桩有明显裂缝,超过规范。

(5)桩顶破碎,桩身突然弯曲,无法沉入土内。

 

压桩施工工艺流程见压桩工艺流程图

 

 

 

 

 

4.6.3压桩施工技术措施

4.6.3.1质量标准

(1)打桩的标高,桩的接头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桩的标高允许偏差为-50~+50mm;桩的垂直度不大于0.5%。

(3)打桩时,桩的平面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GB50202—2002中5.1.3条要求,见下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盖有基础梁的桩:

①垂直于基础梁中心线

②沿基础梁中心线

100+0.01H

150+0.01H

2

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

100

3

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

1/2桩径或边长

4

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①最外边的桩

②中间的桩

1/3桩径或边长

1/2桩径或边长

注:

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及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在桩基工程设计交底时必须明确桩基竣工验收按哪条进行,以便在施工过程中更好的对桩位进行控制。

(4)若打桩过程中发生桩断裂或沉桩偏差值超过上述规定,应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处理。

4.6.3.2打桩施工

(1)桩的起吊

(a)桩应达到张放强度方可起吊运输。

(b)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必须做到平衡并不得损坏,水平起吊桩采用两端钩吊法,单点起吊吊点距桩端0.1L(L为桩长);驳桩严禁远距离拖拉。

(c)吊桩的设备机具需安全可靠,索具、夹具须经计算有足够的强度;吊桩用钢丝绳索具长度应一致。

(2)桩的堆放

(a)桩的堆放场地要平整坚实,不能产生不均匀沉陷。

(b)堆放层数不得超过三层,桩底层应设置楔型塞木以防滚垛。

(3)桩的沉入

(a)打桩时,桩的混凝土强度需达规范要求、达到龄期方可施工。

(b)打桩施工要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施工流水顺序进行。

(c)打桩前,要按施工图核对桩号,并要复核样桩位置是否准确。

(d)桩于打入前,要清除桩表面的附着物,并在桩的侧面画上深度尺寸标志线。

(e)桩提升就位(又称“插桩”)前,桩机机身要调整水平。

(f)若插桩时,桩未能对准桩位,应将桩拔起重插,若因遇地下障碍物,桩偏离桩位时,应将极拔起,清除地下障碍物,将孔回填后;重新放上“样桩”,再次插桩。

(g)插桩和打桩过程中,都必须采用两台摆放位置互为正交的经纬仪,控制桩身的垂直度。

(h)打桩施工系隐蔽工程,应做好打桩施工原始记录,作为验收时鉴定桩基质量的依据。

(4)接桩

电焊接桩施工工艺要求如下:

(a)焊丝(条)必须符合要求,需由供应商提供质量保证资料。

(b)上、下节桩对准后,将桩压紧。

(c)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2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长千分之一,且不大于20mm。

(d)施焊前,端板要除去锈迹、污垢,保持清洁。

(e)接桩时,桩上节桩及下节桩应对直,轴向错位不得大于2mm,坡口根部应平整密贴;焊接时,应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同时焊接以减少焊接变形;焊缝要求连续饱满,不得虚焊漏焊,焊渣应清除干净,焊缝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每个接头焊接完毕自检合格,报总包、监理验收合格并冷却1~2分钟方可沉桩。

同时作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f)焊接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焊接时应除污、除锈,呈现金属光泽,方可施焊;将焊缝接口焊满;其外观质量等级达到《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二级焊缝质量;第一根桩接桩时,应试焊确定电流强度,焊接时电流强度应及所使用的焊机和焊丝相匹配,应对称、均匀、连续施焊,根部必须焊透,表面加强焊缝高度直为1~2mm,力求平滑。

焊接后应进行外观检查,焊缝不得有凹痕、咬边、焊瘤、夹碴、裂缝等表面缺陷,发现缺陷时应返修,但同一条焊缝返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临时定位电焊及正式电焊同等重要,如有凹痕、咬边、焊瘤、夹碴、裂缝等表面缺陷,应在正式焊接前消除;大风和雨天,应有可靠的防风、防雨措施,否则不得进行焊接施工。

(g)每个电焊接头需自行进行质量检验外,还需会同业主、监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5)送桩

送桩是沉桩施工中最后一道工序,由于“送桩杆”和桩存在不连续面,会使“送桩杆”及桩的断面存在间隙或差异,使桩顶受到过大的应力,导致桩顶破碎,还会造成桩的局部弯曲。

因此,对于沉桩施工中的送桩,不能掉以轻心。

严格按下列要求执行。

(a)送桩前应对桩位再作一次复测(中间验收)并记录好桩的极距、极角,并请旁站监理确认,在压桩施工记录中填写送桩前的桩位偏差,及时及总包、监理办理相关手续。

(b)送桩杆及桩顶的接触面间,应加衬垫,防止桩顶压碎。

衬垫需经常更换,送桩杆及桩顶接触面要保持密贴。

控制送桩深度时,不要加上衬垫的厚度。

(c)送桩杆上应有尺寸标志,以便测读桩顶标高,控制桩的入土深度。

技术人员经常到现场检查,发现尺寸标志不清楚时应及时修复。

(d)送桩时,若不控制“送桩杆”垂直度,送桩后很容易使桩平面位置产生偏差,尤其是送桩深度超深,桩的偏斜越大。

故施工中必须保证送桩杆及桩身的纵向轴线保持一致。

(e)拔启送桩,切忌偏心。

(f)“送桩杆”拔出后,要及时回填桩孔洞。

4.6.4压桩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6.4.1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按照国家《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及上海市有关建设工地文明安全施工的规定进行,在醒目处张挂安全示意牌。

4.6.4.2安全员专职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实行安全交底制度。

遵守国家《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电工、焊工、起重司机、压桩机操作手,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熟知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操作中坚守工作岗位,非定岗人员不得随意操作机械及电器设备。

严禁酒后作业。

4.6.4.3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及劳保鞋,禁止穿拖鞋或光脚。

4.6.4.4起重指挥应由技术熟练、懂得起重机械性能的人员担任;指挥时应站到能够照顾到全面的地点,所发信号应事先统一,并作到准确、洪亮和清楚。

严格遵守“十不吊”制度。

4.6.4.5所有人员严禁在起重臂和吊起的桩下停留和行走;钢丝绳如有扭结、变形、断丝、锈蚀等异常现象,应及时降低使用标准或报废;编接绳扣(千斤)应使各股松紧一致,编接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并不得小于300mm。

4.6.4.6起吊桩时吊点必须正确,速度要均匀,桩身应平稳,桩身附着物应清除干净。

4.6.4.7施工用电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JGJ46—88)的要求,电焊机要有安全防护罩,且必须接地或接零。

主电缆采用三相五线制电缆;临时用电须经电工同意。

4.6.4.8打桩机有专人管理、专人操作、严格遵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各司其责,严禁串岗。

电焊遵守“十不焊”制度;气焊气割所用乙炔瓶、氧气瓶距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米;乙炔气瓶、液化石油气瓶及氧气瓶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5米;其周围禁止烟火。

氧气瓶、乙炔瓶在使用、运输、储存时,应避免受到剧烈震动和冲击,严禁从高处滑下或在地面滚动;禁止用起重设备的吊索直接栓挂气瓶。

4.6.4.9起拔送桩杆时应扣紧绳扣,并增加保险装置;送桩杆拔出后,地面孔洞必须及时回填或加盖。

4.6.5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4.6.5.1建议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要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以避免侧向土压力作用造成基桩位移。

a、主楼及地下车库的挖土方法:

两者中如先开挖桩顶标高深的桩,主楼及地下车库之间要有围护结构,防止两者间的落差造成侧向土压力作用造成基桩位移。

b、电梯井开挖首先进行围护措施,围护措施不仅要有止水作用还要有挡土作用,防止电梯井边的桩作为挡土桩,而造成桩位的倾斜及位移甚至断裂。

c、试桩周围土体卸载时要防止不均匀卸载的侧向土压力作用造成试桩倾斜、断裂。

d、暗浜区域土体开挖时要注意井点降水的充分性,如降水的效果不佳,土体静荷载及机械动荷载作用加剧了桩位的偏斜。

4.6.5.2注意挖土顺序及流向,以避免土体不均匀卸荷造成基桩位移。

4.6.5.3建议挖土时进行分层开挖且机械挖至桩顶30cm时,采用人工清理,以避免挖掘机挖斗碰撞桩头。

4.6.7桩基竣工验收

桩基竣工验收应具备以下技术资料:

A册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资料

1、A-1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

2、A-3施工组织设计

B册质量管理资料

1、B-1工程概况(桩基工程)

2、B-3建设工程开工报告

3、B-4建设工程竣工报告

4、B-5图纸会审设计交底纪要

5、B-7技术核定单

6、B-8设计变更通知

7、B-9技术质量交底记录

8、B-10建(构)筑物测量复核单

9、B-11隐蔽工程验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