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鄱阳湖经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9947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鄱阳湖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环鄱阳湖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环鄱阳湖经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环鄱阳湖经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环鄱阳湖经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鄱阳湖经济.docx

《环鄱阳湖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鄱阳湖经济.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鄱阳湖经济.docx

环鄱阳湖经济

环鄱阳湖经济圈地区城际铁路首度与长三角、珠三角城际铁路系统一起列为全国六大城际客运系统。

环鄱阳湖经济圈地区城际客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线路:

南昌-九江、九江-景德镇、南昌-鹰潭。

江西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赣文化的精髓所在,核心奥义为:

“文、章、节、义”。

可以说自古以来文章与节义并重,不仅是对赣文化主体精神的评判之一,而且是江西人士遵循的人生信条和追求目标。

在宋代以前,江西所出人才并不突出,除陶渊明之外几乎举不出其他有份量的文化名人,但在北宋中后期迅速崛起并完全取代了河南作为文化中心的位置(单就诗家而言,唐时“唐诗大家胥出中州”,至宋时,则转而为“宋诗大家胥出江西了”,唐有“李杜韩白”,三位中州人一位蜀人;宋有“欧王苏黄”,三位江西人一位蜀人),并且一直保持到明代中前期。

况且宋朝是华夏文化的造极之世,宋明时期又是中国学术文化史上的第二个诸子百家时代,江西文化人无疑是其中的主角。

两宋时期,众多文化巨子从江右喷薄而出,叱咤风云,开宗立派,引领潮流,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李觏、曾巩、王安石、黄庭坚、陆九渊、杨万里、姜夔、周必大、文天祥等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这一时期也无疑是江西人文辉煌灿烂、如日中天的极盛之期,并且为华夏文化之登峰造极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对中华文化的进程作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

元代至明初,江西文人承宋代之余烈,在正统的文化领域里,取得的成就和地位仍然首屈一指,之后也在比较高的水平上运行。

元代以来江西所产的著名文化名人有马端临、虞集、揭傒斯、刘时中、吴澄、罗钦顺、解缙、魏良辅、汤显祖、宋应星、王猷定、魏禧、朱耷、蒋士铨、陈三立、文廷式、李瑞清、陈寅恪、萧公权、傅抱石、梅汝璈、程懋筠、胡先骕、黄秋园、古龙、公刘等等。

赣派学术与文化:

江西产生,并直接以江西或其古称江右、豫章命名的文化流派:

【江西心学】,是由南宋理学家陆九渊创始,因其为江西人,故称为江西心学,它是我国思想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这个哲学体系,后来被王守仁加以扩充和发挥,便推向了高峰。

它对中国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思想发生过重大作用。

至明代又有“王门七派”,七派里有三大派的影响最大,江右派,王畿派,王艮的泰州学派,而江右派,恪守师说,保持王学的基本观点,故也称王学正统派。

【江西诗派】,吕本中于崇宁元年(1102)至二年之间,作《江西诗社宗派图》,选入黄庭坚、陈师道等25人之诗,因“其源流皆出豫章”,称江西诗派。

元初方回以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一祖三宗。

诗派中人论诗反对西昆体,师法唐杜甫、韩愈、孟郊,强调效法活脱,崇尚工力,注重琢磨,但要求“无一字无来历”,提倡“点铁成金”和“脱胎换骨”之法。

至清末同光体又分三大支派,赣派即其中之一派,以陈三立为魁首,学韩愈、黄庭坚,直接继承宋代江西派,后继者夏敬观、华焯、胡朝梁、王瀣、王易、王浩等,或出入于梅尧臣、陈师道诸家。

【江西词派】,五代南唐冯延巳、宋初晏殊、欧阳修的词打破了从晚唐到五代前期以花间派为代表的香艳熟软、无深意寄托的词风,赋词以较深邃的思想蕴含和更诚挚的情感寄托;在艺术上引入诗歌的比兴手法,并从民歌中汲取养料,对宋词日后的繁荣昌盛起到开先河的作用,从而形成了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流派,这就是以二晏一欧为骨干的北宋江西词派另有:

宋末元初以刘辰翁为翘楚的江西词派,厉鹗绝句言:

送春苦语刘须溪,吟到壶秋句绝奇,不读凤林书院体,岂知词派有江西?

【江右诗派】,明初江西派,代表人物为刘崧(江西泰和人),标榜唐音,实际对他影响最深是乡先贤虞集、范德机,揭傒斯等。

而后来的台阁体又是江西派的直接产物。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刘崧“大底以清和婉约之音,提导后进,迨杨士奇等嗣起,复变为台阁博大之体。

”作为台阁体创始者的杨士奇历任四朝内阁大臣,为太平时期宰相。

江西平易自然的诗风正宜于奉敕颂圣、歌咏升平之作。

因此钱谦益说:

“江西之派,中降而归东里,步趋台阁,其流世界冗卑而不振。

【豫章社】,“明之末年,中原云扰,而江以南文社乃极盛.其最著者:

艾南英倡豫章社,衍归有光等之说而畅其流”(见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他们反对前、后“七子”,推崇“唐宋派”归有光。

豫章社中有陈、艾、章、罗四大家之说,他们还致力于八股文的写作,与继起江苏金坛周钟、太仓张溥之"金沙派"、"娄东派",相互争夺海内制义范式的领导权。

【江西画派】简称“江西派”,又称“西江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以清初画家罗牧为代表。

罗牧系宁都(今属江西)人,居南昌(今属江西),画山水初得魏石床传授,后学黄公望,笔意空灵,在江淮地区颇有学之者。

【瓷文化】

景德镇是以盛产瓷器而闻名于世的,有着瓷都的美誉。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从汉代起,景德镇就开始了制瓷历史,据文献记载已有近1700多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制瓷历史进程中,它集各地名窑之大成,汇聚制瓷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德镇瓷器,并以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造型优美,制作精良而著称于世。

景德镇古称新平镇,唐天宝元年改称昌南镇,景德镇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自宋以来,历经千年风雨保持瓷器产销经久不衰。

景德镇瓷器是一个有着一千七百多年悠久历史和蕴含着浓郁陶瓷文化氛围的产品,世界因瓷器而认识中国,英语中的CHINA是代表中国,也是瓷器的称呼。

景德镇又是因瓷而名。

公元1004年宋景德元年,宋真宗命进御瓷器的底部要写上“景德年制”四字,据《宋会要辑》(卷一百九十•方域十二载)记载“江东路饶州浮梁县景德镇,(宋)景德元年置。

”明确记载景德镇的置镇时间是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

自宋代起,景德镇瓷器就成了皇家宫廷的御用瓷器。

元朝统治后进一步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专门监造供朝廷使用的御用瓷器,并为官府机构枢密院定烧印有“枢府”铭文的卵白釉瓷。

元代时期的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这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首先是制胎原料的进步,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提高了烧成温度,减少了器物的变形,因而能烧造颇有气势的大型器皿,并采用了还原焰烧成,使景德镇瓷器的特色充分显示出来了,使中国画技巧和制瓷工艺的结合更加成熟。

具有强烈中国气派与风格的釉下彩瓷器的出现,使景德镇的制瓷工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高温烧成的卵白釉、红釉和兰釉等等颜色釉瓷的烧制成功,它标志着景德镇已经能熟练掌握各种呈色剂,从而结束了元代前瓷器的釉色,主要是仿玉类的局面。

明代景德镇所产的瓷器,数量大,品种多,质量好,销路广,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叙述当时景德镇瓷器的产量时是这样说,“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指景德镇),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

明代以后,朝廷专门在景德镇设立了御窑厂,烧造的瓷器专供朝廷之用。

将瓷器生产分为官窑和民窑两种,在当时形成了“官民竞市”的繁荣局面。

此时景德镇瓷器的生产是“天下窑器所聚,万杵之声殷地,火花炸天,夜令人不能寝”的江南雄镇。

景德镇在明万历时期就成为举世闻名的瓷都了。

当时的景德镇在全国处于制瓷业中心的地位,它不仅担负着宫廷御器和明政府对内、对外赐赏和交换的全部官窑瓷器的制作,而且还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清王朝对景德镇的陶政设施,大致沿袭明代遗制。

瓷器生产分为官窑和民窑两种,并设立了督陶官,监造瓷器。

景德镇瓷器生产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制瓷技术更趋娴熟精湛,品种尤为丰富多彩,高温颜色釉“晶莹纯全”,珐琅彩、粉彩精细秀雅,康熙时期的青花、三彩、五彩风格别致,雍正时期的墨彩朴素清逸,乾隆时期的青花玲珑和仿古瓷雕等特种工艺瓷巧夺天工,出神入化,令人惊叹。

景德镇瓷器在近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在近代全面继承历史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有了创新和发展。

而今,瓷器已成为江西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具识别性的风物之一,千年以来形成的瓷文化更可谓是江西文化里精致华美的一章。

【傩文化】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

“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

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巫傩活动在赣鄱大地可上溯到殷商。

经三千年的沿袭、发展,江西傩文化形成了历史积淀丰厚、原始形态古朴、文化遗存众多、文化体系完整等鲜明的特点;江西傩事活动分布广泛,其中的许多民俗遗存和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据1995年调查统计,全省有25各县(市)有傩事活动,保留的傩舞傩戏节目247各;江西傩被学术界誉为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倍受瞩目,多次应邀远赴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及香港、台湾地区表演、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书院文化】

古代书院曾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江西素称人文之乡,在书院建设方面因其起步早、数量多、影响大等特点而颇负盛名。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

唐玄宗在长安设丽正书院、集贤书院,校刊、收藏经籍。

从事教学活动的书院大约始于中唐时期,约在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至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

江西的桂岩书院即创建于这一时期。

桂岩书院在唐洪州高安县境内,地处县城北六十里之洪城桂岩,即今江西高安县华林乡。

桂岩书院的创始人为高安人幸南容。

幸南容于贞元9年(793)中进士,曾官为国子监祭酒。

814年告老还乡,创建桂岩书院,“开馆授业”。

这是江西书院史上最早的书院,也是中国最早的聚徒讲学书院之一。

除桂岩书院外,江西建于唐代的书院还有皇寮书院、虎溪书院、李渤书堂、东佳书院、景星书院等。

此后,江西书院代有增置。

据清雍正《江西通志.书院》统计,江西共有书院368所,其中创建于唐代的5所,南唐2所,宋代131所,元代36所,明代166所,清代28所。

另据清光绪《江西通志.书院》记载,江西书院达526所。

有学者根据其它各种史籍、志书、笔记、碑刻统计,认为江西古代书院足有千余所之多

自2002年以来,在江西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部署,以迎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为动力,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努力扩大招商引资,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开放步伐显著加快,全省宏观经济呈现出明显加速的良好发展势头,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02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

增幅同比加快1.7个百分点,是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53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938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976亿元,增长6.9%。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3.3:

36.2:

40.5调整为21.9:

38.3:

39.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829元,比上年增加60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5%;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1676.4元/人,比上年提高10.4%。

公有制经济在改革开放中稳定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成果进一步巩固,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全省个体业户和私营企业63.8万户,比上年增加3.3万户,增长5.5%;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214.2万人,比上年增加19万人,增长率9.7%。

    市场价格稳中略升。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1%,比上年上涨0.1%,其中:

服务项目价格上升2.9%,消费品价格下降1.0%。

分类别看,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升幅最大,同比上升2.2%;其次为居住类、交通通讯类,分别上升0.8%和0.2%/。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0.2%,比上年上升0.2%,其中,燃料类、书报杂志类、首饰类和食品类价格分别上升4.7%、2.8%、2.7%和1.6%;而机电产品类和家用电器类价格则分别下降4.9%和4.0%。

    财政收入继续增长。

全省财政总收入2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0.5亿元,增长15.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工业化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收入增幅不大,农村市场不够活跃,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省农业总产值8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

农作物种植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快调整步伐,大力推进品种、品质和布局的优化,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188.0千公顷,比上年调减77.2千公顷,其中早稻1110.5千公顷,减少1.5%。

优质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中优质早稻808.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55.9千公顷,增长7.4%;高档优质晚稻453.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70.3千公顷,增长18.3%。

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全年粮食总产量1549.5万吨,下降3.2%,其中早稻产量535万吨,下降5.9%;油料总产量82.4万吨,下降9.0%,其中油菜籽产量38.4万吨,减少17.2%;棉花产量6.7万吨,下降16.9%;苎麻产量1.3万吨,下降2.3%;烟叶产量2.0万吨,增长0.3%,水果产量65.2万吨,增长13.0%;糖料产量130.8万吨,增长5.8%。

  林业生产加快发展。

全省各地把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快了植树造林、国土绿化和低产林改造的步伐,森林面积扩大,覆盖率提高,林木蓄积量增加,主要林产品产量增长较多。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62.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4%,森林覆盖率达59.7%,位居全国第二位。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

全年全省生猪出栏1955.4万头,比上年减少0.3%;牛出栏67.1万头,增长12.5%;家禽出笼2.9亿羽,增长4.7%;牛奶产量7.9万吨,增长32.8%;鲜蛋产量35.4万吨,增长5.1%;肉类总产量达196.72万吨,增长1.9%。

  渔业生产稳步增长。

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138.2万吨,比上年增加5.9万吨,增长4.5%,其中特种水产品增长15.0%。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

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11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0%,其中:

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63.9万千瓦,增长5.0%;联合收割机达0.25万台,增长55.6%;农机总值83.1亿元,增长29.4%;农用运输车8.16万辆,增长4.2%。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12.4万吨,增长2.5%;农村用电量36.3亿千瓦小时,增长5.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全年全省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692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其中,国有及产品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362.68亿元,增长16.2%。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155.19亿元,下降1.0%;集体企业13.90亿元,、下降4.4%;私营企业35.11亿元,增长14.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36.59亿元,增长25.2%。

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124.96亿元,增长6.8%;重工业增加值237.72亿元,增长21.5%。

产销衔接状况保持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6.11%,比上年下降0.35个百分点,是近五年来的最好水平。

  工业产品结构继续调整和优化。

冶金、建材、汽车、家电、纺织、化工等行业受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影响,市场销售形势好,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增长,其中:

汽车增长30.2%,十种有色金属增长5.4%,生铁增长33.9%,钢和钢材分别增长37.1%和41.5%,水泥增长24.9%,彩色电视机增长48.8%,白酒增长1.0%,乳制品增长28.7%,罐头增长16.9%,卷烟增长2.5%,布增长率14.2%,纱增长40.7%,化学原料药增长96.9%,原煤由于实施国家关井压产的政策,产量比上年下降15.9%。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改善。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利润23.10亿元,同比增长71.3%,是1997年以来全省工业企业利润首次超过20亿元大关。

分行业看,烟草、钢铁、医药、汽车四大行业累计实现利润14.53元,占全省工业利润总额的2/3,对改善工业效益的贡献最大。

全年累计实现利税109.46亿元,增长21.4%。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6.1%,比上年提高9.4百分点,为近5年来最高。

全省工业加大扭亏力度,亏损面、亏损企业亏损额有所下降。

全省工业企业亏损面为30.7%,比上年下降03.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6.36亿元,同比下降4.9%,其中:

股份合作企业减亏35.7%,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减亏10.9%。

  建筑业生产发展加快,经济效益继续提高。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46.0亿元,比上年增长24.6%。

全省资质等级四级及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02.12亿元,增长54.7%;实现利润1.8亿元,比上年增长1.6倍;实现税金8.2亿元,增长74.1%。

承接施工的单位工程个数14464个,比上年增加2550个,其中招标承包工程7761个,占全部施工工程个数的53.7%,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施工房屋面积3149.5万平方米,增长24.6%;竣工房屋建筑面积1650.8万平方米,增长11.1%;实现利税10.0亿元,增长85.2%。

施工项目招标投标推行面进一步扩大,全年招投标推行面为66.3%,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

  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全年共安排地质勘查项目14,完成钻探工作量2060米,新增查明资源储量矿产1种,完成货币工作量2.85亿元,比上年增长28.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

随着我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投资需求已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5亿元,比上年增长40.0%。

全省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6.64亿元,比上年增长47.2%,其中:

基本建设投资347.89元,增长52.4%;更新改造投资142.00亿元,增长32.4%;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03.64亿元,增长63.2%;其它投资33.11元,增长26.6%。

  投资结构不断改善。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工业投资稳步增长,交通投资大幅度上扬,城市建设投资成效显著,教育文化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幅。

在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8.23亿元,比上年增长8.5%;第二产业投资额181.33亿元,增长46.6%,其中轻工业投资27.39亿元,增长2.8倍;纺织工业投资额10.17亿元,增长4.1倍;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9.59亿元,增长5.0倍;机械工业投资额15.17亿元,增长1.1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4.61亿元,增长25.6倍;第三产业投资411.99亿元,增长49.9%,其中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129.62亿元,增长71.0%。

社会服务业投资43.43亿元,增长79.4%,教育文化艺术投资21.38亿元,增长90.0%。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强劲。

商品房购销两旺。

全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3.64亿元,比上年增长63.2%。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62.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7%,实现销售收入59.6亿元,增长40.5%,其中个人购房面积为544.51万平方米,增长32.5%,占商品房销售总量的96.8%。

  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全年共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62项,其中省重点基本建设项目52项,累计完成投资119.0亿元。

柘林水电站扩建2号机组、九江电厂三期1号机组、中国联通CDMA一期工程及二级传输干线三期工程、南昌麦园垃圾卫生填埋场二期工程、九江电厂三期送出工程、沪瑞高速公路梨温段等9个项目顺利建成。

京福高速公路温沙段、沪瑞高速公路昌金段、南昌至峡岭二级公路、井冈山机场、廖坊水利枢纽、三峡输变电工程、南昌青去水厂三期、中国联通综合通信枢纽等22个重大项目按期开工。

    全省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新增加的主要生产能力:

发电机组容量48.97万千瓦,输电线路长度138.87公里,本地电话交换机容量86.1万门,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0.4万路端;新建公路499.8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5公里;改建公路879.58公里。

城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33.50万吨,城市道路扩建长度203.75公里,排水管道长度16.64公里。

五、国内贸易

  全省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

消费热点主要集中于交通、通信和住房等领域,假日消费正在成为新的亮点。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2.71亿元,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9%。

“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所在的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9.0%、9.7%和10.9%。

  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市场需求相对活跃,累计实现零售额406.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农村市场(县及县以下)需求比较稳定,实现零售额426.49亿元,增长8.1%,增幅比城市低2.0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5.04亿元,增长12.2% ,增幅高居各行业之首;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20.84亿元,增长10.4%;制造业、农业生产者完成零售额53.38亿元和158.06亿元,分别增长5.5%和7.0%。

    消费结构升级换代,消费档次明显提高。

在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通讯器材类、家具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幅较大,全年分别增长2.0倍、8.6倍和3.8倍。

轿车正在逐步走向家庭,城市手机向普及化迈进,商品房热销带动家具及建筑装潢材料销售活跃,家用电器类商品中摄像机、高档音响、大屏幕彩电等高科技产品倍受青睐。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省外和境外资金逐渐进入我省流通领域,各种超市、连锁、配送等新兴业态发展迅速,给商业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新的再念,优胜劣汰机制明显增强,市场建设步伐日渐加快。

年末全省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达2522个,全年成交额495亿元,其中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55个,成交额达348亿元,占全部成交额的70.3%。

 

六、对外经济

  我省积极应对入世挑战,全力推进大开放主战略,努力开拓出口市场,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对外贸易由降转升,出口形势呈现逐月好转的局面。

全年全省海关进出口额16.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

出口额10.52亿美元,增长率1.3%;进口额6.43亿美元,上升30.6%。

    通过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在加快与全球经济对接及与沿海地区互动中进一步拓宽了发展空间,全省利用外资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

全年合同引进境外、国外资金15.34亿美元,同比增长1.9倍;实际利用境外、国外资金12.47亿美元,增长1.3倍,其中:

外商直接投资10.87亿美元,增长1.7倍;新批外商投资项目591个,增长91.3%;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11个,增长81.9%。

实际利用省外资金426亿元,同比增长1.3倍。

   全年全省新登记注册的"三资"企业511家,其中外商独资企业324家。

年末实有"三资"企业2478家。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新签合同金额844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0%;实际完成营业额13477万美元,增长1.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发展迅速。

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网络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