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棉新品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9819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审棉新品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审棉新品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审棉新品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审棉新品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审棉新品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审棉新品种.docx

《国审棉新品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审棉新品种.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审棉新品种.docx

国审棉新品种

审定编号:

国审棉2007001

品种名称:

银瑞361

选育单位:

德州市银瑞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

sGK321后代系统选育而成

省级审定情况:

2007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0天,出苗旺,整个生育期长势强,整齐度好,早熟不早衰。

株形松散,株高97厘米,茎秆粗壮,果枝长,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6.9节,单株结铃16.4个,铃卵圆形,吐絮肥畅集中,单铃重6.3克,衣分39.3%,子指11.3克,霜前花率94.4%。

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4毫米,断裂比强度30.7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8,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3.4%,黄色深度7.7,整齐度指数85.4%,纺纱均匀性指数150。

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常规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64.9公斤、104.5公斤和99.1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8.8%、19.2%和19.8%;2006年续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70.2公斤、105.8公斤和99.4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1号增产16.8%、13.6%和12.2%。

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9.8公斤、99.7公斤和94.9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1号增产12.3%、11.0%和8.5%。

栽培技术要点:

1.黄河流域棉区4月15~25日播种。

2.一般地块每亩留苗密度4000株。

3.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早施重施花铃肥,适时喷施氮磷钾复合肥,后期进行叶面补肥。

4.缩节胺化控掌握早施、匀施和适量的原则。

5.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卵孵化高峰期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

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sGK26(银瑞361)),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属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适宜在河北,山东北部、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

国审棉2007002

品种名称:

瑞杂816

选育单位:

德州市银瑞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

sGK321选系087×中棉所17选系884

省级审定情况:

2007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0天,出苗好,前中期长势强,后期长势一般,整齐度好。

株形松散,株高100厘米,茎秆紫红色,果枝长,茸毛少,叶片较大、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1节;单株结铃15.8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6.6克,衣分39.8%,子指11.8克,霜前花率94.1%。

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3毫米,断裂比强度30.9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9,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3.9%,黄色深度8.1,整齐度指数85.3%,纺纱均匀性指数150。

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3.1公斤、103.0公斤和97.0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9.3%、23.10%和23.6%;2006年续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61.3公斤、110.5公斤和95.5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15.0%、10.5%和9.9%。

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9.6公斤、102.5公斤和98.4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11.6%、8.1%和7.1%。

栽培技术要点:

1.黄河流域棉区4月10~20日播种,单作地膜覆盖栽培或育苗移栽与西瓜、大蒜、小麦等作物套种。

2.一般地块每亩留苗密度3000株。

3.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早施重施花铃肥,适时喷施氮磷钾复合肥,后期进行叶面补肥。

4.缩节胺化控掌握早施、多次和适量的原则。

5.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卵孵化高峰期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

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sGKz20(瑞杂816)),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属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

国审棉2007003

品种名称:

创杂棉20号

选育单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冀668选系02N109××GK12选系02N95

特征特性:

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2天,出苗好,苗期长势一般,中后期生长势强,整齐度好,不早衰。

株形松散,株高108厘米,茎秆粗壮,叶片中等偏大、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5节;单株结铃15.3个,铃卵圆形,苞叶大,吐絮畅,单铃重6.8克,衣分38.0%,子指11.4克,霜前花率93.2%。

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4毫米,断裂比强度30.4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8,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4.2%,黄色深度7.8,整齐度指数84.9%,纺纱均匀性指数148。

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及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6.5公斤、97.1公斤和90.4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20.9%、16.0%和15.2%;2006年续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0.9公斤、95.6公斤和89.1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10.4%、3.8%和2.2%。

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9.9公斤、93.3公斤和88.4公斤,分别比对照鲁研棉15增产3.1%和减产1.6%、3.8%。

栽培技术要点:

1.地膜棉田4月15~22日,直播棉田4月25日至5月1日播种。

2.每亩种植密度高水肥地1500~2000株、中等水肥地2000~2500株、瘠薄旱地2500~3000株。

3.播种前每亩施磷酸二铵20~30公斤、钾肥15公斤、尿素10公斤。

地膜棉田在初花期前和花铃期应及时追肥浇水,一般亩施尿素15~25公斤,后期根据需要补施盖顶肥。

4.根据棉田长势,适当化控,每亩缩节胺一般用量,蕾期1.5~2克、花铃期2.5~3.0克。

5.及时防治地下害虫、盲蝽蟓、蚜虫、红蜘蛛等棉田害虫。

审定意见:

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创杂20(冀杂808)),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属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东南部、中南部,山东北部,河南中部、北部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

国审棉2007004

品种名称:

鲁棉研30号

选育单位: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

鲁8626系×GK-12选系鲁35系

省级审定情况:

2007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1天,出苗好,苗齐壮,前期长势偏弱,中、后期长势转强,整齐度好。

株型较紧凑,株高104厘米,茎秆较粗壮,叶片中等大小、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5节,单株结铃16.9个,铃卵圆形,铃壳薄、吐絮畅,单铃重6.0克,衣分39.6%,子指10.5克,霜前花率93.2%。

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5毫米,断裂比强度31.8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8,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3.0%,黄度深度8.4,整齐度指数85.6%,纺纱均匀性指数155。

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43.3公斤、96.0公斤和89.4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号增产14.7%、14.7%和13.9%;2006年续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49.6公斤、99.2公斤和92.6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9.9%、7.7%和6.2%。

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44.5公斤、98.3公斤和93.7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5.1%、3.7%和2.0%。

栽培技术要点:

1.营养钵育苗4月初播种,5月上旬移栽;地膜棉4月15日前后播种,要注意造好墒,力争一播全苗。

2.适当稀植,每亩种植密度山东省棉区2200~2600株、黄淮南部棉区1800株。

3.重施有机肥作底肥,增施磷、钾肥,见花重施花铃肥,巧施盖顶肥。

4.根据长势和气候情况,适时进行化调,掌握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

5.二代棉铃虫一般不用药剂防治,重发生年份,可在卵孵化高峰期药剂杀卵,三、四代棉铃虫在卵孵化高峰进行药剂防治;及时防治棉蚜、棉红蜘蛛、棉蓟马、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

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鲁H208),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属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东南部、南部、中南部,山东北部,河南北部、中部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

国审棉2007005

品种名称:

冀杂2号

选育单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

(Z1×GK12)选系258-1×(冀棉20×9119)选系120

特征特性:

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2天,苗期长势一般,中后期长势好,后期叶功能较好,不早衰。

株型较松散,株高102厘米,茎秆粗壮,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偏大、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4节,单株结铃16.2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6.7克,衣分39.2%,子指11.1克,霜前花率93.9%。

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0毫米,断裂比强度31.5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8,断裂伸长率6.6%,反射率75.0%,黄度深度7.2,整齐度指数86.2%,纺纱均匀性指数159。

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及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8.5公斤、96.8公斤和90.5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7.2%、15.7%和15.3%;2006年续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6.3公斤、99.6公斤和92.1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16.1%、12.8%和10.6%。

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0.1公斤、98.0公斤和92.0公斤,分别比对照鲁研棉15增产7.5%、3.4%和0.1%。

栽培技术要点:

1.地膜棉4月中旬、露地直播4月20~30日播种。

2.中等地力田块亩密度2300~3300株。

3.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中后期适时喷施叶面肥。

4.根据长势适时适量化控。

5.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盲蝽蟓等害虫。

审定意见:

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冀H963),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属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东南部、南部、中南部,山东北部,河南中部、北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陕西关中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

国审棉2007006

品种名称:

山农圣杂3号

选育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中221选系01167×9408

特征特性:

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生育期122天,出苗较好,前、中期长势强,整齐度好。

植株较松散,株高100.4厘米,茸毛少,叶片较大、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8节,单株结铃17.3个,铃卵圆形,铃壳较薄,吐絮畅而集中,单铃重6.3克,衣分40.0%,子指11.5克,霜前花率94.1%。

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8毫米,断裂比强度29.5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5.1,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2.1%,黄色深度8.5,整齐度指数84.9%,纺纱均匀性指数138。

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4.3公斤、95.9公斤和90.4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5.2%、14.6%和15.2%;2006年续试,子棉、皮棉、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1.4公斤、101.1公斤和94.9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10.7%、9.8%和8.8%。

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46.7公斤、98.5公斤和93.9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6.1%、4.0%和2.2%。

栽培技术要点:

1.地膜覆盖4月15日前后播种,注意造墒,力争一播全苗;育苗移栽3月底4月初播种育苗,4月底5月初移栽。

2.亩种植密度2000株左右。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使用,重施有机肥作底肥,增施磷、钾肥,见花重施花铃肥,后期视长势追施叶面肥。

4.苗期不宜化调,根据天气和长势情况适时进行化调,前轻后重、少量多次。

5.一般年份二代棉铃虫不需要防治,三、四代棉花铃虫视发生轻重适当药剂防治,及时防治棉蚜、红蜘蛛、棉蓟马、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6.枯萎病、黄萎病重病地慎用。

审定意见:

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山农SF03),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属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东南部、南部、中南部,山东,河南北部、中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天津,江苏、安徽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

国审棉2007007

品种名称:

国欣棉8号

选育单位:

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市国欣科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SGK3×优质棉3012系

特征特性:

转抗虫基因中早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3天,出苗旺,整个生育期长势强,后期叶功能好,不早衰,整齐度好。

株型松散,株高105厘米,茎秆粗壮,叶片较大、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1节,单株铃数17.2个,铃较大、卵圆形、苞叶大、吐絮畅,单铃重6.0克,衣分39.75%,子指10.9克,霜前花率92.2%。

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9毫米,断裂比强度31.5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6,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5.1%,黄色深度7.4,整齐度指数85.4%,纺纱均匀性指数157。

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50.5公斤、102.8公斤和95.9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号增产18.1%、22.8%和22.2%;2006年续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53.6公斤、97.5公斤和88.8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11.6%、5.9%和1.8%。

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8.3公斤、91.8公斤、86.0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2.5%和减产3.2%、6.4%。

栽培技术要点:

1.地膜覆盖4月中下旬、育苗移栽4月上旬播种。

2.亩种植密度2000~3000株。

3.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重施花铃肥,后期注意喷施叶面肥。

4.合理化控,多雨年份须化控4次,盛蕾期、初花期、花铃盛期各1次,打顶后10天重喷1次。

5.二代棉铃虫一般发生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酌情防治1-2次;注意防治盲蝽蟓、蚜虫、红蜘蛛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

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sGKz46(国欣棉8号)),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属转抗虫基因中早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东南部、南部、中南部,山东北部,河南北部、中部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

国审棉2007008

品种名称:

鑫秋2号

选育单位:

山东金秋种业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

中棉所41选系PS-2×豫棉2067优选系PS-1

省级审定情况:

2007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0天,出苗较迟,苗期长势弱,中期长势强,后期长势转弱,叶功能一般。

株型紧凑,株高100厘米,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5节,单株结铃17.6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6.0克,衣分41.6%,子指10.1克,霜前花率96.5%。

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4毫米,断裂比强度31.2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5,断裂伸长率6.3%,反射率74.6%,黄色深度7.2,整齐度指数85.4%,纺纱均匀性指数155。

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抗虫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44.2公斤、99.9公斤和94.1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号增产12.7%、17.1%和17.5%;2006年续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33.5公斤、95.9公斤和91.0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2.8%、4.1%和4.4%。

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8.3公斤、99.2公斤和95.8公斤,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号增产2.5%、4.6%和4.2%。

栽培技术要点:

1.地膜覆盖或育苗移栽,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5℃时,直播棉田4月中下旬播种,育苗移栽于4月初育苗。

2.一般地力棉田每亩种植密度2000株。

3.足施底肥,重施花铃肥,后期酌情喷施叶面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稳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酌情补施微肥,实行平衡施肥。

4.根据棉花长势长相,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适时进行化控。

5.一般年份二代棉铃虫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达到防治指标时酌情防治;其他害虫及时防治。

6.在不良气候条件下,应加强枯萎病、黄萎病的综合防治。

审定意见:

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sGKz32(鑫秋2号)),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属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南部、中南部,山东,河南北部、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

国审棉2007009

品种名称:

邯杂154

选育单位: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

邯338×DP99B

特征特性:

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全生育期132天,出苗较快,前中期长势强,整齐度好,后期长势一般。

株型松散,株高93.8厘米,茎秆粗壮,叶片中等大小、浅绿色,叶层疏朗,第一果枝节位7.3节,单株结铃16.9个,铃卵圆形,苞叶大,吐絮畅而集中,单铃重5.5克,衣分39.5%,子指10.1克,霜前花率95.5%。

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3毫米,断裂比强度30.0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4,断裂伸长率6.9%,反射率75.6%,黄色深度7.9,整齐度指数85.3%。

产量表现:

2001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抗虫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69.4公斤、105.4公斤和99.9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8增产7.6%、9.6%和10.6%;2002年续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56.0公斤、101.8公斤和97.8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2.4%、9.3%和13.2%。

2002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2.5公斤、94.1公斤和88.4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7.0%、3.2%和2.8%。

栽培技术要点:

1.育苗移栽4月上旬育苗,平播4月中下旬播种。

2.一般地力棉田行距80厘米、株距30厘米,每亩种植密度2800株;高水肥棉田行距可100厘米以上,每亩种植密度2000~2500株。

3.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初花期追肥,亩追尿素15~30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

4.播种前洇地造墒,6月上旬浇一次关键水,开花后遇旱及时浇水。

5.缩节胺全程合理化控;提倡早打顶,7月10~20日打顶,每株留果枝13~16个。

6.科学防治棉田害虫,重点是棉蚜、棉红蜘蛛、盲蝽蟓、叶蝉等。

7.不宜在黄萎病重病区种植。

审定意见:

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邯杂154),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属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南部,河南中北部,以及江苏、安徽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

国审棉2007010

品种名称:

鲁棉研17号

选育单位: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

中棉所12×GK-12初始系A系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转抗虫基因中早熟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套种植生育期124天,出苗较快,苗势较强,中前期植株生长发育较快,后期长势转弱。

植株较松散,株高99.0厘米,茎秆坚韧、茸毛中密,叶片中等大小、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6节,单株结铃15.8个,铃卵圆形,铃尖突起一般,铃壳较薄,苞叶较大,吐絮畅而集中,单铃重6.0克,衣分40.3%,子指11.6克,霜前花率92.3%。

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4毫米,断裂比强度29.3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7,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4.0%,黄色深度8.5,整齐度指数85.3%,纺纱均匀性指数144。

产量表现:

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麦套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2.6公斤、89.8公斤和82.9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5增产6.8%、13.8%和14.7%。

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3.2公斤、91.1公斤和85.3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5增产11.2%、18.9%和26.7%。

栽培技术要点:

1.4月中旬播种,地膜覆盖栽培,与小麦、西瓜、大蒜等作物春套种植,也可纯作种植。

2.中等地力田块每亩种植密度3000株;留叶枝栽培时,每亩密度2500株左右。

3.施足底肥,增施钾肥,重施花铃肥,后期适时叶面喷施氮、磷、钾复合肥,防止早衰。

4.一般情况下蕾期、花铃期和打顶10天后各化控1次。

5.一般情况下对棉铃虫实施兼治,当二、三代棉铃虫发生期间百株幼虫分别达到20头和25头时,要及时喷药防治,注意防治盲蝽蟓、棉蚜、红蜘蛛等非靶标害虫。

6.不宜在枯萎病和黄萎病重病区种植。

审定意见:

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鲁棉研17号(GK31)),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属转抗虫基因中早熟常规品种,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西南部,河南东部、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棉区春套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

国审棉2007011

品种名称:

鑫杂086

选育单位:

济南鑫瑞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

中棉所17选系318×中棉所41选系107

特征特性:

转抗虫基因中早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