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结石应该如何护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9719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内胆管结石应该如何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肝内胆管结石应该如何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肝内胆管结石应该如何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肝内胆管结石应该如何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肝内胆管结石应该如何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肝内胆管结石应该如何护理.docx

《肝内胆管结石应该如何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内胆管结石应该如何护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肝内胆管结石应该如何护理.docx

肝内胆管结石应该如何护理

肝内胆管结石应该如何护理?

  结石的产生是因为胆汁的成石性,但关键还在于胆汁引流的通畅性,因此,平时要规律饮食,定期复查B超,了解肝内外胆道的代偿性扩张变化情况,必要时可以吃一些利胆剂,促进胆汁的排泄.这些可能会对您的预防有所帮助。

部分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再长结石是因为胆总管下端乳头括约肌功能异常,或者胆囊结石有一些小的颗粒掉入胆总管,没有症状,而随着时间而进行性长大,才被发现.不要紧张.这些石头即使出现,以后只要早期发现,通过内镜就可以取出了。

肝内胆管结石吃什么好?

  不适宜食物:

浓茶、咖啡、酒、动物内脏、肥鸭等。

忌暴饮暴食。

忌油腻、煎炒、油炸食品。

  食疗方:

  1、丹参郁金蜜:

丹参500克,郁金250克,茵陈100克,蜂蜜1000克,黄酒适量。

将丹参、郁金、茵陈入锅,冷水浸2小时,中火烧开,加黄酒1匙,文火煎1小时,约制药汁1大碗,滤出;再加水煎1次,约制药汁半大碗;将2次药汁与蜂蜜同入盆,搅匀,加盖,旺火隔水蒸2小时,冷却装瓶。

每服1-2匙,饭后开水冲服,日服2次,3个月为1疗程。

  2、乌梅虎杖蜜:

乌梅250克,虎杖500克,蜂蜜1000克。

将乌梅、虎杖洗净,水浸1小时,再用瓦罐,加水适量,文火慢煎1小时,滤出头汁500毫升,加水再煎,滤出二汁300毫升;将药汁与蜂蜜入锅中,文火煎5分钟,冷却装瓶。

每服1汤匙,饭后开水冲服日服2次,3个月为1疗程。

  3、玉米须炖蚌肉:

玉米须50克,蚌肉200克。

将玉米须和蚌肉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烂熟。

隔日服1次。

  4、金钱银花炖瘦肉:

金钱草80克(鲜者200克),金银花60克(鲜品150克),猪瘦600克,黄酒20克。

将金钱草与金银花用纱布包好,同猪肉块一同加水浸没,武火烧开加黄酒,文火炖2小时,取出药包。

饮汤食肉,每次1小碗,日服2次。

过夜煮沸,3日内服完。

  适宜食物:

对胃肠无机械和化学刺激的食物,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的水流饮食,易于消化的糖类,清淡食物,多选用蒸、煮、烩、炖、氽等用油少的烹调方法。

胆结石自然排除法1、第一天~第五天用新鲜果汁(可加入一茶匙洋车前子粉或果胶),或饮用100%有机无糖苹果汁,每天在上午、中午、晚上及晚睡前各喝一杯(250ML),一天四杯,在饭前或两餐之间食用。

即每天需要中等大小的苹果10个榨成四杯,连续饮用五天,三餐可食用高纤维食物,征集占80%,熟食占20%。

苹果汁的作用是软化结石使其易于排出。

每天晚饭后一小时可饮用一杯清肠饮料加强肠胃的清洁。

2、第六天~第八天促进胆汁分泌、软化胆管、强化肝脏排毒功能(参考断食前的减食阶段饮食法)。

下午1点:

开始禁食,早、午、晚三餐前及睡前各饮一汤匙橄榄油加一汤匙柠檬汁的混合液(从下午1点起,一起到第二天早上泻完为止,期间除本表规定的食物外,其他东西一概不利进食)。

PS.1、柠檬汁及橄榄油务必用汤匙搅匀后喝下,否则可能会反胃。

2、饮用泻盐、柠檬汁时,可热敷服务部,并侧卧,以使胆管充血扩大,笪排出胆结石。

3、柠檬汁的作用在于软化胆管,橄榄油则促使胆囊分泌大量胆汁,把结石冲出胆囊,提出体外。

3、第九天每隔两小时饮用一杯橄榄油、柠檬汁的混合液,晚上6点及8点各喝一杯排泄剂――250ML水加一匙泻盐溶于温水搅匀。

4、第十天早上上厕所时,就会排出结石,浮在上面的绿油状圆形物即是结石。

附注:

1、如石粒较大或量多,排后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只要休息一两天就会好了。

2、高品质有机橄榄油较易入口。

3、结石排出后,胃口较好,切忌不要马上吃太饱,以免伤胃。

4、硫酸镁即泻盐,药效很强,价格低廉,使用时切勿过量。

5、如果曾患胆结石,经开刀割除胆囊后又发现有结石,亦不妨用此法一试。

6、十天的排胆结石疗程也许不能毕全功于一役,不妨每月进行一次,直到大致排干净为止。

7、一定要改变饮食形态,避免动物性食物、油脂、精制糖、含咖啡因及磷的饮料(咖啡、茶、可乐),少吃高草酸的蔬菜(菠菜、苋菜等),即可避免胆结石形成。

8、排胆结石期间可饮用清肠、保肝药草茶,亦可补充蓝藻、奶蓟子、OPC等养肝排毒的营养补充品。

9、此法仅适用于胆结石,对于肾结石或膀胱结石无效。

10、肾结石与膀胱结石宜多喝水、常喝柠檬汁。

临床上治疗胆石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的胆囊,取出结石,另一种是非手术疗法,即采取中西医对症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溶石等疗法,两种疗法各有利弊。

手术疗法是治疗胆石症的重要方法,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当胆石症患者临床上出现严重的梗阻、感染和黄疸,发生中毒性休克及肝脏并发症,或是胆道梗阻,感染长期反复发作,经过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另外,有些病人胆囊结石较大,症状发作频繁,或是胆管因结石反复感染,怀疑肝脏损害时,治疗原则是尽早手术清除结石,切除病变的胆囊。

非手术治疗的手段很多,诸如中药、针灸、口服溶石药物,体外震波碎石等等,以金钱草、茵陈、大黄等中药组成的排石汤及通过耳针刺激胆汁分泌和调整胆道的舒缩活动,在一部分病人中取得了排石效果,但这种方法还不能使多数病人排净结石,如果结石较大,质地坚硬,排出就很困难,在胆囊内的结石由于胆囊管纤细,排石效果也不理想,因此临床医生认为胆管结石直径大于1.5厘米,胆囊结石大于0.5厘米,一般不适合非手术治疗。

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人人网

∙新浪微博

∙开心网

∙MSN

∙QQ空间

对我有帮助

肝内胆管结石病及诊断

 

一、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

肝内胆管结石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

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肝外胆管结石并存。

该病多见于远东及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

在我国沿海地区、西南地区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发病率较高。

其发病原因与胆道的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及胆汁滞留有关。

感染导致结石形成的首要因素,感染的原因常见的是胆道寄生虫感染和复发性胆管炎,差不多所有的肝内胆管结石病病人的胆汁培养均可检出细菌;感染细菌主要是来源于肠道,常见的细菌是大肠杆菌及厌氧菌。

大肠菌属和一些厌氧菌感染时产生的B-葡萄糖醛酸苷酶和在胆道感染时产生内生性葡萄糖醛酸苷酶,能使结合型胆红素水解生成游离胆红素而沉着。

胆汁滞留是肝内胆管结石形成必要条件,只有在胆汁滞留的条件下,胆汁中的成分才能沉积并形成结石。

引起胆汁滞留有胆道炎性狭窄和胆道畸形;在梗阻的远端胆管内压力升高,胆管扩张,胆流缓慢,有利于结石的形成。

此外,胆汁中的粘蛋白、酸性粘多糖、免疫球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炎性渗出物,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寄生虫、胆汁中的金属离子等,均参与结石的形成。

二、肝内胆管结石病的诊断

(一)肝内胆管结石病的临床特点

肝内胆管结石病根据病程及病理的不同,其临床表现可以是多方面的,从早期的无明显临床症状的局限于肝内胆管某段肝管内的结石,至后期遍及肝内外胆管系统甚至并发胆汁性肝硬化、肝萎缩、肝脓肿等的晚期病例,故临床表现十分复杂。

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急性胆管炎,包括胆道梗阻三联症(疼痛、寒战发热、黄疸)重症胆管炎的五联症。

其临床特点有:

1、发病年龄30-50岁;

2、上腹部疼痛,可能为典型胆绞痛或持续性胀痛,有的病人疼痛不明显,而寒战发热非常厉害,周期发作;

3、可有长期的胆道病史、或伴有寒战发热、黄疸的急性胆管炎史;

4、患侧肝区及下胸部有经常性疼痛不适,常放射至背、肩部;

5、一侧肝管梗阻时,可无黄疸或黄疸甚轻;

6、合并有重症胆管炎时,全身情况比较严重,且急性发作后恢复较慢;

7、检查时,肝区压痛和叩击痛明显,肝脏呈不对称性肿大并有压痛;

8、全身状况受影响明显,90%病人有低蛋白血症,1/3病人有明显贫血;

9、晚期有肝、脾肿大及门脉高压表现。

(二)诊断方法

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除了在临床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外,确诊主要依靠影像学的检查发现。

主要应用的影像学技术有B超、CT和X线胆道造影。

1、B超诊断

B超是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首选方法,一般估计诊断准确率为50%-70%。

肝内胆管结石的超声图象变化较多,一般要求在结石远端的胆管有扩张才能作出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因肝内管道系统的钙化也具有结石样的影像表现。

2、CT诊断

因肝内胆管结石主要是含胆红素钙的色素性结石,钙的含量较高,故在CT照片能清楚地显示出来,CT的诊断符合率为50%-60%。

CT还能显示出肝门的位置、胆管扩张及肝脏肥大、萎缩的变化,系统地观察个层面CT照片,可以了解结石在肝内胆管分布的情况。

3、X线胆道造影

X线胆道造影(包括PTC、ERCP、TCG)是用于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经典方法,一般均能作出正确的诊断,PTC、ERCP、TCG的诊断符合率为80%-90%、70%-80%、60%-70%。

X线胆道造影应满足诊断和手术的需要,一个良好的胆道造影片应能够全面了解肝内胆管系统的解剖学变异和结石的分布范围。

胆道造影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有多方位X线摄片;

(2)某一肝段或肝叶胆管不显影时,应注意鉴别,结石梗阻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应作其它检查进行鉴别;

(3)不要满足某一处病变的诊断,因可能会造成漏诊;

(4)在分析胆道造影片时,尽可能取得最近的造影片,因病情可能有进展。

(三)早期肝内胆管结石病的诊断

目前,临床上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病多因出现了胆管炎、胆管狭窄、梗阻、肝萎缩等严重病理改变才就诊,尽管肝胆外科影像学诊断和手术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手术后结石复发率和再手术率高的现状仍无显著的改善,因此,对肝内胆管结石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能是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

早期肝内胆管结石诊断包括:

(1)慢性右上腹部疼痛、不适可排除其它疾病;

(2)B超提示肝内胆管结石(应与肝内其它管道系统的钙化鉴别);

(3)CT提示肝内有多发性结石影,且呈节段性分布;

(4)ERCP证实某段肝胆管有结石者。

三、肝内胆管结石的并发症

肝内胆管结石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胆道梗阻和感染;由于肝胆管系统与肝脏实质细胞的直接关系,重症肝胆管炎常伴有严重的肝细胞损害,甚至导致大片的肝细胞坏死,成为了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肝内胆管结石的并发症包括急性期并发症和慢性期并发症。

一)急性期并发症

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急性期并发症主要是胆道感染,包括重症肝胆管炎、胆源性肝脓肿及伴随的感染性并发症。

感染的诱因与结石的梗阻和胆道的炎性狭狭窄有关。

急性期并发症不仅死亡率高,而且严重影响手术效果。

(二)慢性期并发症

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慢性期并发症包括全身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慢性胆管炎和胆源性肝脓肿,多发性肝胆管狭窄,肝叶纤维化萎缩,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功能失代偿,以及与长期胆道感染和胆汁滞留有关的迟发性肝胆管癌。

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慢性期并发症既增加了手术的困难,也影响手术效果。

四、肝内胆管结石病的外科治疗

(一)肝内胆管结石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治疗仍是肝胆外科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该病的治疗原则是解除梗阻、祛除病灶和通畅引流。

这三方面紧密相连,缺一不可,解除结石和/或狭窄的梗阻是手术治疗的关键;祛除病灶是手术治疗的核心,同时又常是解除梗阻的重要手段;而通畅引流则是防止感染复发和结石再生的措施,但又必须以解除梗阻和祛除病灶为前提。

非手术治疗只有在完成了上述三个基本要求后才能奏效。

(二)肝内胆管结石病外科治疗的基本术式与选择

1、肝叶切除术此术是1958年黄志强教授首先倡导使用于肝内胆管结石病,以后广为应用。

由于切除病变的肝组织,祛除化脓性病灶,增加了手术的彻底性,有利于提高手术的疗效。

肝叶切除包括治愈性肝切除和辅助性肝切除。

治愈性肝切除的适应症包括某一肝叶(段)狭窄及结石、肝胆管多发性狭窄、或并发有慢性肝脓肿、或有肝胆管外瘘、或疑有癌变者。

辅助性肝切除的目的是以切除肝方叶或肝中叶下段肝组织使肝内胆管得到充分的显露,增加处理肝门部胆管病变或胆肠吻合的空间。

2、胆肠吻合术

胆肠吻合术的基本术式是胆管空肠Roux-Y吻合,其桥攀应不少于50cm。

胆肠吻合术的基本前提是祛除病灶和解除结石或胆管狭窄,否则不应进行胆肠吻合。

胆肠吻合口要求低位,大口径(如盆式吻合),粘膜对粘膜吻合等。

3、胆管引流术

胆管引流术仅适应于某些特殊的病例,如急诊病人、或合并有门脉高压症的过渡性手术、或不能耐受肝叶切除等复杂手术的高龄病人、或全身情况差的病例。

由于需要长期带管支撑引流,可促使结石进一步形成,疗效较差。

胆石症

 

胆石症为什么会成为热点话题?

绝非危育耸听,胆石症真的是一种时髦病,我们看到不少人捧着药罐子天天喝药,还有人四处求医,打探治疗胆石症的秘方。

胆石症又不是一种只有现代人才得的病,古埃及的法老们就为胆石症所困扰,可见其历史悠久。

但是胆石症在当今如此之多,以致于成年人尤其是女性只要经常感到上腹沉重、腰背及右肩酸胀、打呃、嗳气,就应该警惕患上了胆石症。

还有许多被医生诊断为胃病的患者经年不愈,其实也是胆石症在作祟。

还有不少胆石症发作的病人被误诊为心绞痛、冠心病。

胆石症可以说是都市人的流行病。

据统计,大约有10%的成年人患有胆石症,在中年妇女,胆石症的发病率甚至高达15%。

在西方国家及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医院中,因胆石症住院手术的病人已经超过阑尾炎,成为名副其实的外科第一疾。

什么是胆石症?

简短地说,胆石症就是胆囊结石。

由于肝脏代谢障碍或胆道运动功能失常,导致胆汁中的固体成分沉淀,在胆汁流速缓慢、胆汁浓度较高的胆囊里,形成结石。

胆结石小的如米粒,大的甚至如核桃,可以是一粒、两粒,也可达数千粒。

前几年我们做了一例胆囊切除术,胆囊内的结石竞有1720粒。

一般情况下,结石一旦形成就会越积越多,越长越大。

如果有结石卡在口径比较细的胆囊管.就会引起相当剧烈的上腹疼痛,疼痛可以放射到后背及右肩部,病人还常伴有恶心及频繁的呕吐(干呕),用“死去活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胆绞痛。

严重者甚至可发生胆囊化脓、穿孔,黄疸、胰腺炎等。

可不可以服药把胆石排出来

病人每次发作胆绞痛都可以说是机体的生理反射机制在努力想把胆石排出来,或者说挤出来。

挤到哪里去呢?

挤到胆管中。

在胆道系统中,胆囊好比一个水库,胆总管是胆汁的排出通道,就是胆汁的总出口。

我们见到一些病人在几次三番的胆绞痛发作后,石头侥幸从胆管中挤出来,并随大便排出体外,但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

由于胆管的开口很窄小,更多见的情况是石头卡在这儿不能排出,这样病人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如更剧烈的腹痛、发高热及黄疸,甚至发生败血症、休克、死亡。

由此可知,病人绝不可以服用药物排石,那样只会适得其反,招来更大的麻烦。

可不可以用药物将结石溶化掉?

药物溶石的历史很久远,人们研究过形形色色的溶石药物,以目前疗效最确切、毒性相对较小的熊去氧胆酸来说,如果坚持服药一年,大约10%-30%的病人的结石可完全消失。

且不说耗时费力,药物价格不菲;也不说这种药物有相当毒性,最麻烦的是一旦停药,大多数病人的胆石又会重新出现,使以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因此此法只适宜用于少数症状很重、体质状况又不容许做胆囊切除术的病人。

至于目前市面上很多号称能溶石的药物,我们没见到科学证据。

体外超声波碎石怎么样?

这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在有选择的病人中,平均经1-2年的治疗,绝大多数病人的结石可以破碎,被排出体外,约半数病人的结石可以排净。

但停止治疗之后很多病人的胆囊结石又会重新出现。

而且在排石过程中,随时有碎石掉到胆管中排不出去,从而诱发危险的胆总管结石的可能性,因此采用此种方法应该慎重,权衡利弊。

可不可以把结石掏出来?

回答是可以的。

譬如说把胆囊切开一个小口,改进胆道镜取出结石、也可以用钳子直接取出结石,再把切口缝上。

其实这是人类最古老的治疗胆结石的手段,只是由于弊病甚多,被胆囊切除术取代了。

今天可以说这种治疗方法,已经完全没有实用意义了。

切除了胆囊,胆管就会长结石,结果更可怕,是这样吗?

这种说法毫无科学根据。

事实是保留有结石的胆囊,倒会增加胆管结石的机会。

不少胆管结石的病人,石头都是从胆囊中掉出来的,我们称之为继发性胆管结石。

在一些胆囊结石非常多见而原发性胆管结石很少的西方国家,绝大多数胆管结石是继发性的,在我国城市地区这种现象也很普遍。

那么为什么有些病人在胆囊切除术后一段时间内又发现了胆管结石呢?

可能的原因是:

1、切除胆囊时没有发现同时存在继发性胆总管结石;2、患者的胆总管结石确实是新生出来的。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切除有结石的胆囊只会减少胆管长结石的危险,而不是相反。

切除胆囊对人体有什么害处?

首先绝不应轻易切除胆囊,就是说胆囊切除术应该有明确的适应证,只有经过仔细研究,认为保留有病变、有石头的胆囊对病人的危害超过胆囊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的好处时,才应去做胆囊切除术。

切除胆囊后,由于失去了胆囊储存胆汁的功能,人的消化功能在短时间内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影响并不大.绝大多数病人会逐渐适应,不会感到有什么异常。

从临床看,那些手术前胆囊结石症状轻微,甚或没有症状者,以及手术前胆囊功能基本正常者,手术后容易出现这种消化功能失常;而那些术前症状重,胆囊已经丧失正常功能的人,手术后的消化功能反倒会改善。

得了胆囊结石一定要开刀切除胆囊吗?

打孔手术是不是更好些?

回答是不一定。

如上所述,胆石症的发病率非常高,有些人确实没有什么明显症状,我们称之为安静结石。

对这些人不妨采取观望态度,等待有症状时再说。

由于胆囊结石的根本发生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肝脏代谢有问题,产生的胆汁易于成石;另一个是胆囊本身有问题。

我们现在还没有可靠的治疗这两个问题的手段,因此即使将胆囊中的结石拿出来,用不了多久还会长出新胆石。

在现今医学发展的水平下,惟有切除胆囊才能根除胆石症带来的麻烦。

这就是为什么胆囊切除术是最可靠的治疗胆石症的手段的原因。

有人形象地将此比喻为“砍倒了树,鸟才不会再来”。

虽然不符合生理,但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打孔手术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俗称,是90年代新兴的手术方式。

它与传统的开刀切胆囊在本质上没有不同,所不同的只是开刀的切口较小,病人恢复快,痛苦小,因而深受病人欢迎。

可以说绝大多数病人均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切除胆囊。

不过具体到每一位病人,究竟适合用哪种方法,应该由医生做出决定。

一般说来,现今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安全性及适应证方面仍然比不上开刀手术,特别是那些情况复杂的胆囊结石和有胆道合并症的病人,仍然以开刀手术较为安全。

 

我只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胆囊炎常伴有胆囊结石,结石可阻塞胆囊管而引起炎症。

胆结石是由胆汁内无机盐等杂质沉淀形成的小固态物,沉积于胆囊、肝内和肝外胆管中,往往导致胆管的某一部分梗阻而引起疼痛。

营养成因

胆石症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确切,目前已知有许多因素与其相关,其中重要的一个致病因素就是饮食营养。

1、长期高脂饮食。

高脂饮食,特别是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脑、肝、肾及蛋黄等,可导致血液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升高,极易产生胆石。

此外,长期高脂饮食易使人肥胖,加之不好运动,导致胆囊肌肉张力下降,胆囊排空延缓,胆汁淤积,形成结石。

2、长期低脂饮食。

低脂饮食会影响机体对营养的吸收,造成胆汁缺乏及营养不良,也会引起胆石症。

3、喜爱甜食或过量摄取含糖量高的食物。

精制的大米、面粉等会加速胆固醇的累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二者之间比列失调。

过多的糖分又会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增加形成结石的危险。

4、长期饮酒。

长期饮酒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等病变,使得胆汁排空受阻淤积,这也是胆石症的诱因之一。

5、饮食习惯不合理。

长期不吃早餐者易患胆石症。

因不用早餐,空腹时间长,胆汁分泌减少,易在胆囊中沉积,久之,便可形成胆囊结石。

6、饮水过少。

饮水少会导致血黏、胆汁稠,久之会生成胆石。

主要症状

1、“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安静结石):

所谓无症状即没有胆绞痛,几乎无症状,甚至终生不被发觉。

有时仅有轻微上腹闷胀、隐痛、不适、嗳气等,进食油腻后症状更明显,易被当作“肝炎”、“胃炎”。

查体右上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当胆囊积水时可被触及。

2、胆绞痛:

右上腹部剧烈绞痛,向肩、背放射,伴有恶心、呕吐。

为结石嵌顿所致,有时因体位改变,嵌顿解除而症状消失;否则会继发感染、化脓、坏疸、穿孔而出现发热、腹膜炎、休克等症状。

胆绞痛多于饱餐或进食油腻后发作,少数病人在夜间发作。

3、黄疸:

结石落入胆总管或嵌顿于胆囊颈部的结石压迫胆总管均可造成梗阻性黄疸。

女性易患胆结石的原因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尤其在20至25岁的年龄段发病率较高。

胆结石病还有一个特点是“重女轻男”。

据有关资料统计,妇女胆结石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到4倍。

造成胆结石“重女轻男”的主要原因有:

1、喜静少动。

许多女性特别是中年妇女往往呆在家里的时间多,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就会延迟,这就容易造成胆汁淤积,使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

2、体质肥胖。

许多女性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的饮品或零食,这一爱好的直接后果就是发胖,而肥胖是患胆结石的重要基础。

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

3、不吃早餐。

现代女性中不吃早餐的恐怕要比吃早餐的多,而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

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的胆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

4、多次妊娠。

女性在妊娠期间胆道功能容易出现紊乱,造成平滑肌收缩乏力,使胆囊内胆汁潴留,加之妊娠期血液中胆固醇相对增高,容易发生沉淀,形成胆结石的几率大大增加。

饮食调理

饮食治疗的目的是达到抑制结石的生成和缓解结石梗阻引起的疼痛。

饮食治疗的原则是:

1、热量供给要满足生理需要,但要防止超量,一般为1500~2400千卡。

2、限制脂肪,避免刺激胆囊收缩以缓解疼痛。

手术前后饮食中的脂肪应限制在20克左右,随病情好转可略为增加,以改善菜肴色、香、味而刺激食欲。

忌用油腻、煎、炸以及脂肪多的食物,如肥猪肉、羊肉、填鸭、肥鹅、黄油、油酥点心、奶油蛋糕等。

3、控制食用胆固醇高的食物,以减轻胆固酶代谢障碍,防止结石形成。

4、补充蛋白质。

充足的蛋白质可以补偿损耗,维持氮平衡,增加机体免疫力,对修复肝细胞损伤,恢复正常功能有利。

每日蛋白质供给量为80~100克,宜选择的食物有鱼、虾、瘦肉、兔肉、鸡肉、豆腐。

5、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

选择富含钙、钾、铁的食物。

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以及脂溶性维生素也很重要。

6、多食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可减少胆结石形成。

7、戒食一切辛辣食物和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营养食谱

鸡内金粥

[配方]粳米100克,鸡内金6~10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鸡内金洗净灰尘,沥干,置锅内以文火炒至黄褐色,研为细粉。

再将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水800毫升,文火煮至米开汤未稠时,加入鸡内金、白糖同煮,煮沸后待粥稠汤黏时即可停火,不宜久煮。

[用法]每日2次,可作早、晚餐食用。

以温热为宜,忌冷服。

[功效]补中益胃,缓急止痛,化石排石。

胆石症患者宜吃核桃

医学研究发现,食物中的黏蛋白与人体胆汁中钙离子和非结合型胆红素结合成胆石支架的晶核,从而形成胆结石。

在核桃仁中含有一种丙酮酸物质,它能阻止黏蛋白和钙离子、非结合型胆红素的结合,并能使其溶解、消退和排泄。

因此,多吃核桃有利于防治胆石症。

平均每天吃四个大核桃或十几个小核桃,不要间断,胆石症病人在服用3个月后症状可明显减轻。

半年后可以康复。

胆石症病人不妨试试。

营养产品调理建议:

■3倍用量:

奶蓟蒲公英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