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2841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C卷.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C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C卷.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C卷

新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

A.响度

B.音调

C.振幅

D.音色

2.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如果这时用黑纸将凸透镜下半部分遮住,则光屏上()

A.不能成像

B.只能成一半像

C.仍成原来的像,但它的亮度比原来暗

D.需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才能重新得到像

3.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影子和水中倒影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实像和虚像的成像原理相同

D.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性质相同

4.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A.                                

B.

C.                                

D.

5.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

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锤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

此现象可以说明()

A.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引发其他物体发生振动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6.一束光跟水面成45°角,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是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

7.琼岛四季瓜果香,下列四种海南瓜果成熟后,一般情况下,单个瓜果体积最接近2cm3的是()

A.木瓜

B.菠萝

C.椰子

D.龙眼

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顺手抓住了一颗飞行的子弹,其原因是()

A.飞机在空中静止不动

B.子弹在空中静止不动

C.子弹和飞机运动方向相反

D.子弹和飞机速度大小一致,方向相同

9.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射电望远镜(如图)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相关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人的眼睛,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0.对下列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A.对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拿在手上,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B.托盘天平使用前,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盘左侧,调平时应将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向外旋

C.取放砝码时应用手轻拿轻放

D.用体温计去测量沸水的温度

11.如图,乙容器内盛有水,甲容器盛有下表所列的种液体。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

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物质

沸点/℃

液态氨

-33

酒精

78

100

煤油

150

A.液态氨

B.酒精

C.水

D.煤油

12.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适当照射太阳光对人体有益,但过量照射却对人体有害,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主要是()

A.可见光

B.X射线

C.红外线

D.紫外线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向右作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AB、BC、CD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都是0.4s,则小车做的是____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变速”);它从A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它从A点运动到D点的路程是___________m,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14.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_____ 选填“甲”或“乙”图,物体A的长度为_____.

15.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小明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刻度尺甲和三角板测得圆形物体的直径_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s.

(3)小明用另一把刻度尺乙在测一个物体长度时记录的数据为14.51dm、14.50dm、14.53dm,物体长度测量值应记为_________dm,刻度尺乙的分度值为_________.

16.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___________(选填 “反射”或“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

17.在内蒙古草原上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___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_____。

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_____。

18.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______(填“平面镜”或“白纸”)比较亮,这是因为平面镜发生_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

19.小王站在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离本人_____m,当小王远离镜子一些,像的大小_________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小王从镜中看见旁边的妈妈,妈妈也从镜子中看见了小王,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________的.

20.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扰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_____减弱噪声的。

调小音量也是为了减小声音的_____(选填“响度”“音调”“音色”)。

21.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光束会聚处和M点的距离是_______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m.

22.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吸进一些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

(1)先向外拉动活塞,直到看不见针筒中的乙醚液体,此时乙醚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2)在乙醚完全看不到后,推压活塞,又可以观察到注射器中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___的办法可以使气体液化,此时注射器的温度将会有一定程度的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三、实验题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cm。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选填“远视”或“近视”)眼镜。

24.在做“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内径约为0.8cm,长为100cm的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甲所示.

(1)小明没有将实验中的起始点O点选在管子的最底端处,这是因为在开始的一小段距离里气泡作_________直线运动.此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小明将实验所侧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在图乙的坐标中画出s-t图象.

(______________)

从O点开始的距离s/cm

0

20

40

60

8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2.5

5.0

7.5

10.0

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可归纳出:

一段路程后,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运动速度可以看做是不变的,大小为_________m/s.

(3)假设实验中气泡运动得越来越快,则其s-t图象形状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__.

25.下面是一组有关声的实验,请正确作答.

(1)如图甲,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花四溅,此实验是用来探究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如图乙,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的抽出,声音逐_____,若瓶内已抽成真空,将听不到声音,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丙,小明有节奏地敲击鼓面,鼓面发出低沉的咚咚声.用更大的力敲击鼓面,听到的声音变大,同时看到小纸片跳动的幅度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表明鼓面振动的_____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4)如图丁,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发现钢尺振动的频率逐渐变_____(选填“大”或“小”),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变低,这表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有关.

26.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_______(选填“表面光滑大”、“反射光”或“透光”)的特点,便于确定_______的位置和大小.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_____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___(填“像”或“物”)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填“实”或“虚”)像.

27.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将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然后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

(1)加入的水和煤油应该初温相同、_____相同.

(2)由表格发现,加热4min时,煤油比水的温度高,则在前4min内,煤油吸收的热量_____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_____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煤油”或者“水”)

(3)本实验除了采用控制变量法以外,还通过测量液体温度来比较液体吸热能力强弱,这种物理研究方法称之为_____法.

(4)加热较长一段时间后,继续加热但两种液体温度均不再升高,原因可能是_____.

四、作图题

28.在图中,一束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请画出对应的:

①反射光线;②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9.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放置一物体AB,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镜中所成的像.

(______)

30.在图中画出与凹透镜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_____)

31.重力忽略不计的小球作匀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拍下其运动轨迹(每隔0.02s拍摄一次).如图依次记录了小球在第1、2次拍摄时的位置.

(1)请在如图中画出紧接着的第3次拍摄时小球的位置__________.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