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各结构计算概念解析层间位移角剪跨比剪重比位移比周期比轴压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7691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货各结构计算概念解析层间位移角剪跨比剪重比位移比周期比轴压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干货各结构计算概念解析层间位移角剪跨比剪重比位移比周期比轴压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干货各结构计算概念解析层间位移角剪跨比剪重比位移比周期比轴压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干货各结构计算概念解析层间位移角剪跨比剪重比位移比周期比轴压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干货各结构计算概念解析层间位移角剪跨比剪重比位移比周期比轴压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干货各结构计算概念解析层间位移角剪跨比剪重比位移比周期比轴压比.docx

《干货各结构计算概念解析层间位移角剪跨比剪重比位移比周期比轴压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货各结构计算概念解析层间位移角剪跨比剪重比位移比周期比轴压比.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干货各结构计算概念解析层间位移角剪跨比剪重比位移比周期比轴压比.docx

干货各结构计算概念解析层间位移角剪跨比剪重比位移比周期比轴压比

层间位移角解析

“层间位移角”

1、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

2、目的:

主要为限制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水平位移,确保高层结构应具备的刚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而影响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使用要求。

 

3、计算要求:

不考虑偶然偏心,不考虑双向地震。

见高规3.4.5、3.7.3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结构的上述要求无法得到满足。

但层间位移角过分小,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

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结构调整:

只能通过调整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

1)由于高层结构在水平力的作用下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扭转,所以符合刚性楼板假定的高层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往往出现在结构的边角部位,因此应注意加强结构外围对应位置抗侧力构件的刚度,减小结构的侧移变形。

同时在设计中,应在构造措施上对楼板的刚度予以保证。

2)利用程序的节点搜索功能在SATWE的“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中的“各层配筋构件编号简图”中快速找到层间位移角超过规范限值的节点,加强该节点对应的墙、柱等构件的刚度。

节点号在“SATWE位移输出文件”中查找。

剪跨比解析

剪跨比

ratioofshearspantoeffectivedepth

剪跨比指的是构件截面弯矩与剪力和有效高度乘积的比值。

简支梁上集中荷载作用点到支座边缘的最小距离a(a称剪跨)与截面有效高度h0之比。

以λ=a/h0表示。

它反映计算截面上正应力与剪应力的相对关系,是影响抗剪破坏形态和抗剪承载力的重要参数。

在其它因素相同时,剪跨比越大,抗剪能力越小。

当剪跨比大于3时,抗剪能力基本不再变化。

狭义定义:

a/h0

广义定义:

M/Vh0

更深一层:

主应力与切应力之比,延伸至延性与脆性

正应力与剪应力决定了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框架柱端一般同时存在着弯矩M和剪力V,根据柱的剪跨比λ=M/Vho来确定柱为长柱、短柱和极短柱,ho为与弯矩M平行方向柱截面有效高度。

λ>2(当柱反弯点在柱高度Ho中部时即Ho/ho>4)称为长柱;1.5<λ≤2称为短柱;λ≤1.5称为极短柱。

试验表明:

长柱一般发生弯曲破坏;短柱多数发生剪切破坏;极短柱发生剪切斜拉破坏,这种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柱,柱端剪力一般较大,从而剪跨比λ较小,易形成短柱或极短柱,产生斜裂缝导致剪切破坏。

柱的剪切受拉和剪切斜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在设计中应特别注意避免发生这类破坏。

剪重比解析

名词解释

剪重比为地震作用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值。

主要为限制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周期较长的结构的安全。

剪重比是规范考虑长周期结构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因地震影响系数取值可能偏低,相应计算的地震作用也偏低,因此出于安全考虑,规范规定了楼层水平地震剪力的最小值.若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小于规范对剪重比的要求,水平地震剪力的取值应进行调整,

抗震规范第5.2.5,高规4.3.12条明确要求了楼层剪重比。

剪重比不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水平地震剪力过小;但剪重比过分大,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小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

当剪重比偏小但与规范限值相差不大(如剪重比达到规范限值的80%以上)时,可按下列方法之一进行调整:

1)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3)在SATWE的“地震信息”中的“周期折减系数”中适当减小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结构调整:

当剪重比偏小且与规范限值相差较大时,宜调整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

位移比解析

规范条文:

新高规(2010)的3.4.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位移比的限值:

是根据刚性楼板假定的条件下确定的,其平均位移的计算方法,也基于“刚性楼板假定”。

控制位移比的计算模型:

按照规范要求的定义,位移比表示为“最大位移/平均位移”,而平均位移表示为“(最大位移+最小位移)/2”,其中的关键是“最小位移”,当楼层中产生0位移节点,则最小位移一定为0,从而造成平均位移为最大位移的一半,位移比为2。

则失去了位移比这个结构特征参数的参考意义,所以计算位移比时,如果楼层中产生“弹性节点”,应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

规范要求:

高规3.4.5条,应在质量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考察结构楼层位移比的情况。

层间位移角:

程序采用“最大柱(墙)间位移角”作为楼层的层间位移角,此时可以“不考虑偶然偏心”的计算条件。

复杂结构,如坡屋顶层、体育馆、看台、工业建筑等,这些结构或者柱、墙不在同一标高,或者本层根本没有楼板,此时如果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结构分析严重失真,位移比也没有意义。

所以这类结构可以通过位移的“详细输出”或观察结构的变形示意图,来考察结构的扭转效应。

对于错层结构或带有夹层的结构,这类结构总是伴有大量的越层柱,当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后,越层柱将受到楼层的约束,如果越层柱很多,计算失真。

总之,结构位移特征的计算模型之合理性,应根据结构的实际出发,对复杂结构应采用多种手段。

位移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

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结构调整:

只能通过调整改变结构平面布置,减小结构刚心与质心的偏心距;调整方法如下:

1)由于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定下计算的,结构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间位移往往出现在结构的边角部位;因此应注意调整结构外围对应位置抗侧力构件的刚度,减小结构刚心与质心的偏心距。

同时在设计中,应在构造措施上对楼板的刚度予以保证。

2)对于位移比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楼层,也可利用程序的节点搜索功能在SATWE的“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中的“各层配筋构件编号简图”中,快速找到位移最大的节点,加强该节点对应的墙、柱等构件的刚度。

节点号在“SATWE位移输出文件”中查找。

也可找出位移最小的节点削弱其刚度,直到位移比满足要求。

周期比解析

规范条文:

新高规的3.4.5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T1  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对于通常的规则单塔楼结构,如下验算周期比:

1)根据各振型的平动系数大于0.5,还是扭转系数大于0.5,区分出各振型是扭转振型还是平动振型      

2)通常周期最长的扭转振型对应的就是第一扭转周期Tt,周期最长的平动振型对应的就是第一平动周期T1  

3)对照“结构整体空间振动简图”,考察第一扭转/平动周期是否引起整体振动,如果仅是局部振动,不是第一扭转/平动周期。

再考察下一个次长周期。

4)考察第一平动周期的基底剪力比是否为最大

5)计算Tt/T1,看是否超过0.9(0.85)

周期比控制什么?

如同位移比的控制一样,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

一句话,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在要求结构承载布局的合理性

周期比不满足要求,如何调整?

一旦出现周期比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

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圈刚度,削弱结构内筒刚度。

验算周期比的目的,主要为控制结构在罕遇大震下的扭转效应。

多塔结构周期比:

对于多塔楼结构,不能直接按上面的方法验算。

如果上部没有连接,应该各个塔楼分别计算并分别验算,如果上部有连接,验算方法尚不清楚。

体育场馆、空旷结构和特殊的工业建筑,没有特殊要求的,一般不需要控制周期比。

当高层建筑楼层开洞口较复杂,或为错层结构时,结构往往会产生局部振动,此时应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来计算结构的周期比。

以过滤局部振动产生的周期。

轴压比解析

概述

轴压比指柱(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进一步理解为:

柱(墙)的轴心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轴心抗压力设计值之比值)。

它反映了柱(墙)的受压情况,《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中6.3.6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10)中11.4.16都对柱轴压比规定了限制,限制柱轴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柱的延性,因为轴压比越大,柱的延性就越差,在地震作用下柱的破坏呈脆性。

u=N/A*fc,

u—轴压比,对非抗震地区,u=0.9

N—轴力设计值

A—截面面积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3.6中的注释第一条:

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

限制轴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在剪力墙的轴压比计算中,轴力取重力荷载代表设计值,与柱子的不一样,不需要考虑地震组合。

取值

结构体系

抗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框架结构

0.65

0.75

0.85

0.90

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

0.75

0.85

0.90

0.95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0.6

0.7

注:

1.轴压比μ指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和框支柱轴向压力设计值N与柱全截面面积A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乘积之比值;对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

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5~C70时,轴压比限值宜按表中数值减小0.05;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75~C80时,轴压比限值宜按表中数值减小0.10。

3.剪跨比λ不大于2的柱,其轴压比限值应按表中数值减小0.05;对剪跨比λ小于1.5的柱,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4.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且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且螺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且螺距不大于8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0mm时,轴压比限值均可按表中数值增加0.10;上述三种箍筋的配筋特征值均应按增大的轴压比由规范中《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表》确定。

5.柱经采用上述加强措施后,其最终的轴压比限值不应大于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