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期中考试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7673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复习.docx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数学期中考试复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复习.docx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复习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复习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复习

集合与简单逻辑

1易错点遗忘空集致误

错因分析:

由于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因此,对于集合B,就有B=A,φ≠B,B≠φ,三种情况,在解题中如果思维不够缜密就有可能忽视了B≠φ这种情况,导致解题结果错误。

尤其是在解含有参数的集合问题时,更要充分注意当参数在某个范围内取值时所给的集合可能是空集这种情况。

空集是一个特殊的集合,由于思维定式的原因,考生往往会在解题中遗忘了这个集合,导致解题错误或是解题不全面。

2易错点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

错因分析: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带有字母参数的集合,实际上就隐含着对字母参数的一些要求。

在解题时也可以先确定字母参数的范围后,再具体解决问题。

函数

3易错点求函数定义域忽视细节致误

错因分析:

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因此要求定义域就要根据函数解析式把各种情况下的自变量的限制条件找出来,列成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就是该函数的定义域。

在求一般函数定义域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1)分母不为0;

(2)偶次被开放式非负;

(3)真数大于0;

(4)0的0次幂没有意义。

函数的定义域是非空的数集,在解决函数定义域时不要忘记了这点。

对于复合函数,要注意外层函数的定义域是由内层函数的值域决定的。

4易错点带有绝对值的函数单调性判断错误

错因分析:

带有绝对值的函数实质上就是分段函数,对于分段函数的单调性,有两种基本的判断方法:

一是在各个段上根据函数的解析式所表示的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单调区间,最后对各个段上的单调区间进行整合;

二是画出这个分段函数的图象,结合函数图象、性质进行直观的判断。

研究函数问题离不开函数图象,函数图象反应了函数的所有性质,在研究函数问题时要时时刻刻想到函数的图象,学会从函数图象上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对于函数的几个不同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千万记住不要使用并集,只要指明这几个区间是该函数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即可。

5易错点求函数奇偶性的常见错误

错因分析:

求函数奇偶性的常见错误有求错函数定义域或是忽视函数定义域,对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前提条件不清,对分段函数奇偶性判断方法不当等。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区间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的函数。

在定义域区间关于原点对称的前提下,再根据奇偶函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在用定义进行判断时要注意自变量在定义域区间内的任意性。

6易错点抽象函数中推理不严密致误

错因分析:

很多抽象函数问题都是以抽象出某一类函数的共同“特征”而设计出来的,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类比这类函数中一些具体函数的性质去解决抽象函数的性质。

解答抽象函数问题要注意特殊赋值法的应用,通过特殊赋值可以找到函数的.不变性质,这个不变性质往往是进一步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抽象函数性质的证明是一种代数推理,和几何推理证明一样,要注意推理的严谨性,每一步推理都要有充分的条件,不可漏掉一些条件,更不要臆造条件,推理过程要层次分明,书写规范。

7易错点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致误

错因分析: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0,这个c也是方程f(c)=0的根,这个结论我们一般称之为函数的零点定理。

函数的零点有“变号零点”和“不变号零点”,对于“不变号零点”,函数的零点定理是“无能为力”的,在解决函数的零点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数列

8易错点用错基本公式致误

错因分析:

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则其通项公式an=a1+(n-1)d,前n项和公式Sn=na1+n(n-1)d/2=(a1+an)d/2;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则其通项公式an=a1pn-1,当公比q≠1时,前n项和公式Sn=a1(1-pn)/(1-q)=(a1-anq)/(1-q),当公比q=1时,前n项和公式Sn=na1。

在数列的基础性试题中,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这几个公式是解题的根本,用错了公式,解题就失去了方向。

9易错点an,Sn关系不清致误

错因分析:

在数列问题中,数列的通项an与其前n项和Sn之间存在关系:

这个关系是对任意数列都成立的,但要注意的是这个关系式是分段的,在n=1和n≥2时这个关系式具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也是解题中经常出错的一个地方,在使用这个关系式时要牢牢记住其“分段”的特点。

当题目中给出了数列{an}的an与Sn之间的关系时,这两者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换,知道了an的具体表达式可以通过数列求和的方法求出Sn,知道了Sn可以求出an,解题时要注意体会这种转换的相互性。

10易错点对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理解错误

错因分析: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在公差不为0时是关于n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一般地,有结论“若数列{an}的前N项和Sn=an2+bn+c(a,b,c∈R),则数列{an}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c=0”;在等差数列中,Sm,S2m-Sm,S3m-S2m(m∈N*)是等差数列。

解决这类题目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考虑问题要全面,把各种可能性都考虑进去,认为正确的命题给以证明,认为不正确的命题举出反例予以驳斥。

在等比数列中公比等于-1时是一个很特殊的情况,在解决有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殊情况。

11易错点数列中的最值错误

错因分析:

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都是关于正整数的函数,要善于从函数的观点认识和理解数列问题。

但是考生很容易忽视n为正整数的特点,或即使考虑了n为正整数,但对于n取何值时,能够取到最值求解出错。

在关于正整数n的二次函数中其取最值的点要根据正整数距离二次函数的对称轴远近而定。

12易错点错位相减求和时项数处理不当致误

错因分析:

错位相减求和法的适用环境是:

数列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的乘积所组成的,求其前n项和。

基本方法是设这个和式为Sn,在这个和式两端同时乘以等比数列的公比得到另一个和式,这两个和式错一位相减,得到的和式要分三个部分:

(1)原来数列的第一项;

(2)一个等比数列的前(n-1)项的和;

(3)原来数列的第n项乘以公比后在作差时出现的。

在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和时一定要注意处理好这三个部分,否则就会出错。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一.考试基本数据统计

本次全年级参加人数:

178人,平均成绩89分及格率98%优秀率58%

二.试题具体情况分析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

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计算,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还有平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让学生置身在一个充满趣味的数学活动中,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体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4、取材比较贴近生活,评估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

例如:

第五大题的第2.3小题,笑笑上楼,小虎做加法,第六大题试一试试卷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与乐趣。

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存在的不足:

(1)部分学生在计算中计算粗心,仍有抄错或漏抄数据的现象;特别是在列竖式计算中,横式结果漏写或写错;计算时粗心算错答案。

(2)学生会读题时马虎没有弄清题意就开始做题,导致简单的计算错题太多。

(3)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太差,对知识学习太死,不会灵活应用第五题第2.5小题只有很少学生做对,第六大题也只有个别学生想出来。

2、取的成绩:

(1)在本次试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基础计算总体还不错,说明学生掌握了前段所学知识。

(2)多数学生能按要求正确答题,有一定的能力。

(3)学生书写整体不错。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试卷上所反映的审题不仔细、看错符号、漏做试题、漏写结果等现象。

2、重视基本算理、基本概念教学,在教学中要减少机械的、单调的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地、全面地认识。

减少学生因错误地或片面地理解概念造成的失分。

4、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

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

数学学习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

5、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

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

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5月月考试卷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5月月考试卷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认真填一填。

(共28分)(共10题;共28分)1.(3分)一个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0°,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65°,顶角是_______,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_______。

2.(4.0分)读出或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非洲大甲虫长14.859厘米。

读作:

_______

(2)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零点八四千米。

写作:

_______3.(3.0分)用数表示下面涂色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4.(4分)5.49+3.86=_______6.23-1.25=_______5.(3分)1.97+7.335=_______89.7-25.9=_______6.(4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运算定律.乘法结合律_______7.(3分)一个三角形的∠1=45°,其他两个角的度数和是_______°.8.(1分)比大小,填上“<”、“=”、“>”.①87.5-63.9+25_______87.5+25-63.9②10-2.7-7.3_______10-(7.3-2.7)9.(1分)526÷58,把58看作_______试商,初商为_______,商_______了,所以应商_______。

10.(2分)有27人乘车郊游一天,可供租用的车辆有两种,面包车每辆可乘8人,每天租金80元,小轿车每辆可乘4人,每天租金50元.一共租_______辆面包车和_______辆小轿车最省钱,应花_______元.二、细心判一判。

(5分)(共5题;共5分)11.(1分)观察这三个物体:

从上面看,图形相同:

从左面看,图形也相同。

()12.(1分)0.386里面有386个0.001。

13.(1分)把一个两位小数保留到个位比精确到十分位更精确.()14.(1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都具有稳定性。

15.(1分)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四边形,它的内角和是360°.三、精心选一选。

(10分)(共5题;共10分)16.(2分)下列哪个说法是对的()A.三角形的三条高必有一条在三角形内部B.所有的质数都只有1个因数C.一个半圆的周长肯定是一个圆周长的一半D.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一定是平行的17.(2分)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4分米、5分米,第3条边一定比()短.A.4分米B.5分米C.9分米18.(2分)从上面看,所看到的图形是()。

A.B.C.19.(2分)1台织布机每小时可以织布600米.照这样计算,6台织布机3小时可以织布(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A.108米B.10800米C.1080米D.1800米20.(2分)小虎在计算1.39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只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1.84.正确的得数应是()A.0.45B.5.89C.4.5D.4.89四、慎重算一算。

(28分)(共4题;共28分)21.(4分)用竖式计算。

(1)85×17

(2)536÷4(3)7-0.5(4)0.4+31.522.(8.0分)用小数计算。

①5元6角2分+1元零9分②5吨30千克+980千克③9千米890米-3千米50米④4米35厘米+5米70厘米⑤6吨4千克-5吨14千克⑥6米9厘米+5米60厘米23.(4分)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1)2.63+4.78=

(2)★9.36-3.8=(3)120-70.6=24.(12分)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①74+157+126+243②77×99+77③836-269-131④4800÷5÷20⑤89×101⑥125×32×25五、动手做一做。

(6分)(共2题;共6分)25.(3分)先填上数,再比较大小.

(1)填上数_______

(2)比较大小后再观察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26.(3分)说出下面三角形的名称,并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六、解决问题。

(23分)(共5题;共23分)27.(7.0分)下面是新华书店三种儿童读物的售价。

(1)新华书店5月1日共卖出26本《童话故事》,一共卖了多少元?

(2)小明想买一本《漫画》和一本《少年百科》,他只有30元,够吗?

28.(4分)小明身高1.15米,他站在0.5米高的凳子上,比爸爸矮0.2米,爸爸身高是多少?

29.(4分)大老虎重640千克,比小老虎重220千克,两只老虎的总体重超过1吨了吗?

30.(4分)求顶角度数。

31.(4分)江家的一块菜地如图所示。

在菜地的中间挖一个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蓄水池。

(1)这个蓄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请你求出种菜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参考答案一、认真填一填。

(共28分)(共10题;共28分)1-1、2-1、2-2、3-1、3-2、3-3、4-1、5-1、6-1、7-1、8-1、9-1、10-1、二、细心判一判。

(5分)(共5题;共5分)11-1、12-1、13-1、14-1、15-1、三、精心选一选。

(10分)(共5题;共10分)16-1、17-1、18-1、19-1、20-1、四、慎重算一算。

(28分)(共4题;共28分)21-1、21-2、21-3、21-4、22-1、23-1、23-2、23-3、24-1、五、动手做一做。

(6分)(共2题;共6分)25-1、25-2、26-1、六、解决问题。

(23分)(共5题;共23分)27-1、27-2、28-1、29-1、30-1、31-1、31-2、

西师大版实验小学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西师大版实验小学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共30分)(共15题;共30分)1.(3分)在近似数是50万的数中,最大的是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

2.(6分)下午6时,时针和分针形成一个_______角,它是_______°.

3.(4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4928404924842908498044809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分)线段有_______个端点.直线有_______个端点.射线有_______个端点.5.(1分)由4个千万、5个万、3个百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_______,它是_______位数.

6.(1分)估算693×43时,先求出693的近似数_______,43的近似数_______,再把这两个近似数_______,得_______.

7.(1分)下面的图形中,是平行四边形的有_______,是梯形的有_______。

8.(1分)先填空,再写出综合算式

(1)_______.

综合算式:

_______。

(2)_______.

综合算式:

_______。

9.(2分)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42×_______<15890×_______<49024×_______<13035×_______<15010.(2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_______角,而且长方形_______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_______。

11.(1分)先估计下面图形的周长面积,再测量需要的数据,并计算面积._______12.(1分)根据456÷12=38,写出下面各题的商.0.456÷0.12=_______4.56÷12=_______13.(1分)一个锅每次只能放两片面包,每烤一面需2分钟.小红早点要吃3片面包,至少要等_______分钟.

14.(2分)将一张圆形的纸对折3次后所得的角的度数是_______。

15.(2分)如图中,已知∠1=43°,∠2=_______,∠3=_______.

二、判断.(共6分)(共6题;共6分)16.(1分)十万十万地数,数10次是一百万.

17.(1分)两个小于1的数相乘,结果比两个因数都小。

18.(1分)从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个顶点都可以向对边作两条不同的高。

19.(1分)所有的钝角都大于90°,那么大于90°的角叫钝角。

20.(1分)如果a÷

=b÷

(a,b都不为0),那么a>b。

21.(1分)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都是0.(

三、选择.(共6分)(共6题;共6分)22.(1分)下图中,平行线间梯形A,B的面积相等,梯形B的下底是(

)cm。

A.5B.3C.3.3D.无法确定23.(1分)小强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54写成了45,结果得到的商是54,那么正确的商是(

)。

A.54B.45C.9924.(1分)亮亮家的住房面积约100平方米,(

)个这样的住房面积约1公顷。

A.10B.100C.100025.(1分)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

)。

A.变小了B.变大了C.不变D.不确定26.(1分)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卡片剪一刀,不可能出现的是(

)。

A.两个三角形B.两个梯形C.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27.(1分)18里面有多少个3?

正确列式是(

)。

A.18÷3B.18×3C.18-3四、计算.(共26分)(共2题;共26分)28.(12分)直接写得数890+11=450÷90=730﹣280=306×50=125×8=2400÷60=37万+62万=416÷70≈120÷39≈49×5≈507×48≈7200÷25÷4=5×7÷5×7=17×0+17=500﹣231=29.(14分)列竖式计算并按要求验算。

(1)884÷26=

(此题请用被除数除以商验算)

(2)204×54=

(此题请用乘法运算律验算)五、按要求操作.(共6分)(共2题;共6分)30.(3分)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一条高。

31.(3分)一只小羊在河边吃草,口渴了想喝水,请你设计一条从草地到小河边最近的线路,并在图上画出来。

六、解答题(满分6分)(共1题;共6分)32.(6.0分)六年级数学竞赛成绩统计图如下:

(1)取得各种成绩的人数各占参加竞赛人数的百分之几?

(2)请根据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完成扇形统计图。

七、解决问题.(共20分)(共5题;共20分)33.(4分)三年级四班在植树节去郊外植树,分了4个小组,每组8名同学,共植树96棵。

平均每人植多少棵?

34.(4分)A、C两城间有两条公路,一辆汽车匀速从A出发经B城,再到C城,这辆汽车A地到B地用的时间比B地到C地多用了2小时.

(1)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如果把时速提高28千米,那么往返一次共需要多少时间?

35.(4分)已知:

每个

足球25元,每个

篮球36元,每个

排球18元,每个

皮球15元.

(1)23个排球需要多少钱?

(2)买4个皮球,50元够吗?

(3)买3个足球,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

36.(4分)会议室里每两把椅子需要配一张桌子,已经搬来了120把椅子和54张桌子,至少还要再搬几张桌子?

37.(4分)求下列图形的面积。

(1)

(2)

参考答案一、填空.(共30分)(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8-2、9-1、10-1、11-1、12-1、13-1、14-1、15-1、二、判断.(共6分)(共6题;共6分)16-1、17-1、18-1、19-1、20-1、21-1、三、选择.(共6分)(共6题;共6分)22-1、23-1、24-1、25-1、26-1、27-1、四、计算.(共26分)(共2题;共26分)28-1、29-1、29-2、五、按要求操作.(共6分)(共2题;共6分)30-1、31-1、六、解答题(满分6分)(共1题;共6分)32-1、32-2、七、解决问题.(共20分)(共5题;共20分)33-1、34-1、34-2、35-1、35-2、35-3、36-1、37-1、3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