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埃希菌检查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7652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肠埃希菌检查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肠埃希菌检查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肠埃希菌检查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肠埃希菌检查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肠埃希菌检查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肠埃希菌检查法.docx

《大肠埃希菌检查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肠埃希菌检查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肠埃希菌检查法.docx

大肠埃希菌检查法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大肠埃希菌检查法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大肠埃希菌检查法

EscherichiaColiTestMethod

1.目的

建立大肠埃希菌检查法的标准操作程序。

2.范围

适用于大肠埃希菌检查的操作。

3.责任者

QC化验员。

4.程序:

4.1.简述

4.1.1.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即大肠埃希菌,为肠埃希菌科埃希菌属的模式种。

埃希菌属除大肠埃希菌外,新近发现有非脱羧埃希氏菌等5个种。

大肠埃希菌是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的栖居菌,随粪便排出体外。

在药品中检出大肠埃希菌,表明该样品受到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污染,即可能污染肠道病原体。

大肠埃希菌除普通大肠埃希菌外尚有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可引起婴幼儿、成人爆发性腹泻。

为保证人体健康,口服药品必须检查大肠埃希菌。

4.1.2.用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4-Methylumbelliferyl-β-D-glucuronide,MUG)和靛基质(Indole)试验检查大肠埃希菌是一项新技术,其检验步骤为:

增菌培养后,转种MUG-蛋白胨培养基培养,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从混合菌中分离单个菌,如MUG、Indole试验为阳性或阴性即可报告结果。

4.1.3.原理:

利用目标菌限定酶作用的底物的水解产物,产生颜色或荧光反应作为指示系统来鉴定目标菌。

实验证明,96%的大肠埃希菌含β-葡糖苷酸酶(β-glucuronidase,GUD),约10%的沙门菌属一些菌种也含有此酶。

MUG被GUD水解,产生荧光,由于荧光反应的敏感度较颜色反应强千万倍,易于观察,没有主观性,因而用MUG鉴定大肠埃希菌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食品、饮水、污水等的检测。

单一的MUG鉴别大肠埃希菌其漏检率达6%,鉴于98%的大肠埃希菌其靛基质试验为阳性,故将MUG与靛基质试验结合,比单用MUG可提高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

如MUG与Indole试验的反应不一致时,则需将供试液的增菌培养物用EMB琼脂平板分离培养、革兰染色、镜检及生化试验鉴别。

该法理论上可使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达98%。

如仅用IMViC生化试验来鉴别大肠埃希菌属中的大肠埃希菌,其结果是含混的。

4.2.仪器、设备及用具

4.2.1.无菌室

4.2.2.净化工作台

4.2.3.培养箱(36±1℃)

4.2.4.高压蒸汽灭菌器

4.2.5.显微镜(1500X)

4.2.6.微波炉

4.2.7.恒温水浴(45±1℃)

4.2.8.离心机(500~4000r/min)

4.2.9.0.45μm±0.02μm薄膜及过滤器

4.2.10.电冰箱

4.2.11.匀浆仪

4.2.12.366nm紫外灯

4.2.13.玻璃器皿、器具

4.3.试液、指示液

4.3.1.0.9%无菌氯化钠溶液取氯化钠9.0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121℃灭菌20分钟。

4.3.2.靛基质试液取氯化二甲氨基苯甲醛5.0g,加入戊醇(或丁醇)75ml,充分振摇,使完全溶解后,再取浓盐酸25ml徐徐滴入,边加边振摇,以免聚热导致溶液色泽变深,或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0g,加入95%乙醇95ml,充分振摇,使完全溶解后,取浓盐酸20ml徐徐滴入。

4.3.3.甲基红指示液取甲基红0.1g,加95%乙醇300ml,使溶解后加水至500ml,即得。

4.3.4.V-P试液

α-萘酚乙醇试液:

取α-萘酚6.0g,加无水乙醇溶解使成100ml。

氢氧化钾试液:

取氢氧化钾40.0g、加水使溶解成100ml。

4.3.5.革兰染色液

4.3.5.1.结晶紫染液取结晶紫1.0g、95%乙醇20ml、1%草酸铵[(NH4)2C2O4]溶液80ml。

将结晶紫溶于乙醇后,与草酸铵混合,静置48h,置密闭棕色瓶,可存放数月。

4.3.5.2.革兰碘液碘1.0g、碘化钾2.0g、蒸馏水300ml。

用少量水溶碘化钾,再加碘,待全溶后,加蒸馏水至30ml,置棕色瓶备用。

4.3.5.3.脱色液95%乙醇

4.3.5.4.沙黄(番红)染液沙黄(SafranineO)0.25g、95%乙醇10ml、蒸馏水适量,将沙黄加入乙醇中,完全溶解后再加水至100ml。

4.3.6.亚甲蓝指示液取亚甲蓝0.5g,加水溶解使成100ml。

4.3.7.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取溴麝香草酚蓝0.4g,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0.64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100ml。

变色范围pH6.0~7.6(黄→红)

4.3.8.酸性品红指示液取酸性品红0.5g,加水100ml溶解,再逐渐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16ml,每加1滴需将溶液充分摇匀后再加第二滴,直至溶液呈草黄色;于沸水中保持15分钟,静置2小时,滤过,即得。

变色范围pH6.0~7.4(黄→红)。

4.3.9.曙红钠指示液取曙红钠2.0g,加水溶解使成100ml。

4.3.10.无菌聚山梨酯80-氯化钠溶液取聚山梨酯801ml加0.9%氯化钠溶液使成100ml,121℃灭菌20分钟。

4.3.11.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H7.2)取磷酸氢二钠25.8g与磷酸二氢钠4.4g,加水稀释至1000ml,121℃灭菌20分钟。

4.3.12.无菌对氨基苯甲酸试液取对氨基苯甲酸0.1g,加入含10ml水的具塞试管中,121℃灭菌20分钟。

4.3.13.中性红指示液取中性红1.0g,研细,加95%乙醇60ml使溶解,再加水至100ml。

变色范围

Ph6.8~8.0(红→黄)。

4.3.14.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pH7.0)取磷酸二氢钾3.56g,磷酸氢二钠7.23g,氯化钠4.30g,蛋白胨1.0g,加水1000ml,加热使溶解,过滤。

分装,灭菌。

4.4.培养基

4.4.1.营养肉汤培养基

胨10g氯化钠5.0g

牛肉浸出粉3.0g水1000ml

取上述成份混合,微温溶解,调解pH为弱碱性,煮沸,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2±0.2,分装,灭菌。

4.4.2.营养琼脂培养基

胨10g氯化钠5.0g

牛肉浸出粉3.0g水1000ml

琼脂14.0g

取上述成份混合,微温溶解,调解pH为弱碱性,煮沸,滤清,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2±0.2,分装,灭菌。

4.4.3.胆盐乳糖培养基(BL)

胨20.0g磷酸二氢钾1.3g

乳糖5.0g牛胆盐2.0g

氯化钠5.0g(或去氧胆酸钠)(0.5g)

磷酸氢二钾4.0g水1000ml

除乳糖、牛胆盐或去氧胆酸钠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4±0.2,煮沸,滤清,加入乳糖、牛胆盐或去氧胆酸钠,分装,灭菌。

4.4.4.4-甲基伞形酮葡萄糖化酶苷酸(4-methylumbellifery1-β-D-glu-curonide,MUG)培养基

胨10.0g磷酸二氢钾(无水)0.9g

硫酸锰0.5mg磷酸氢二钠(无水)6.2g

硫酸锌0.5mg亚硫酸钠40mg

硫酸镁0.1g去氧胆酸钠1.0g

氯化钠5.0gMUG75mg

氯化钙50mg水1000ml

除MUG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3±0.1,加入MUG,溶解,每管分装5ml,灭菌。

4.4.5.曙红亚甲基蓝琼脂培养基(EMB)

营养琼脂培养基100ml曙红钠指示液2ml

20%乳糖溶液5ml亚甲蓝指示液1.3-1.6ml

取营养琼脂培养基,加热溶化后,冷至60℃,按无菌操作加入灭菌的其他

3种溶液,摇匀,倾注平皿。

4.4.6.麦康凯琼脂培养基(MacC)

胨20.0g1%中性红指示液3ml

乳糖10.0g琼脂14.0g

牛胆盐5.0g水1000ml

氯化钠5.0g

除乳糖1%中性红指示液、牛胆盐及琼脂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2±0.2,加入琼脂,加热溶化后,再加入其余各成分,摇匀,分装,灭菌,冷至约60℃,倾注平皿。

4.4.7.蛋白胨水培养基

胰蛋白胨10g

氯化钠5g

水1000ml

取上述成分混合,加热溶化,调节pH使灭菌后为7.3±0.1,分装于小试管,灭菌。

4.4.8.磷酸盐葡萄糖胨水培养基

胨7g磷酸氢二钾(K2HPO4)2g

葡萄糖5g水1000ml

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pH使灭菌后为7.3±0.1,分装于小试管,灭菌。

4.4.9.枸橼酸盐培养基

氯化钠5g枸橼酸钠(无水)2g

硫酸镁(MgSO4·7H2O)0.2g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20ml

磷酸氢二钾(K2HPO4)1g琼脂14g

硫酸二氢铵(NH4H2PO4)1g水1000ml

除指示液和琼脂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pH使灭菌后为6.9±0.1,加入琼脂,加热溶化,加入指示液,混匀。

分装于小试管,灭菌,制成斜面。

注:

所用琼脂应不含游离糖,用前用水浸泡冲洗。

4.4.10.乳糖培养基

胨20.0g乳糖10.0g

0.04%溴甲酚紫指示液25ml水1000ml

除0.04%溴甲酚紫指示液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pH使灭菌后为7.2±0.2,加入指示液,分装于含倒管的小试管中,每管3ml。

灭菌。

5%乳糖培养基

胨0.2g

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6ml

氯化钠0.2g乳糖5g

磷酸氢二钠0.2g水100ml

除乳糖和指示液外,混合各成分,微温溶解,调节pH使灭菌后为7.4,加入乳糖/指示液,混合,分装于含小倒管的灭菌小试管中,115℃灭菌15min。

4.5.对照用菌液

取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的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少许,接种至5ml营养肉汤培养基内,置36±1℃培养18~24小时,取均匀培养物1ml用0.9%灭菌氯化钠溶液稀释制成每1ml含菌10~100cfu的菌悬液,其菌数在做对照试验的同时用营养琼脂注皿或平板涂布,经培养后计数确定。

4.6.准备

4.6.1.检验量

4.6.1.1.每批供试品检验量,一般为10g或10ml,特殊贵重或微量包装的供试品检验量可以酌减。

4.6.1.2.供试品均须取自2个以上的包装单位。

4.6.2.供试液的制备

4.6.2.1.液体供试品取供试品10ml,加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pH7.0)至100ml,混匀,作为供试液。

4.6.2.2.固体、半固体或黏稠液供试品取供试品10g,加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pH7.0)至100ml,用匀浆仪(3000~5000r/min、2~4min)或其他有效的方法,混匀,作为供试液。

必要时加适量的无菌聚山梨酯80,并置水浴中适当加温使供试品分散均匀。

4.6.2.3.非水溶性供试品

方法1取供试品5g(或5ml),加至含溶化的(温度不超过45℃)5g司盘80、3g单硬脂酸甘油酯、10g聚山梨酯80无菌混合物的烧杯中,用无菌玻璃棒搅拌成团后,慢慢加入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边加边搅拌,使供试品充分乳化,作为1:

20的供试液。

方法2取供试品10g,加至含20ml无菌十四烷酸异丙酯(制法见无菌检查法中供试品的无菌检查项下)和无菌玻璃珠的适宜容器中,必要时可增加十四烷酸异丙酯的用量,充分振摇,使供试品溶解。

然后加入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振摇5-10分钟,萃取,静置使油水明显分层,取其水层作为1:

10的供试液。

以上供试品如吸水膨胀,或粘度过高,可增加稀释剂的量,制成1:

20~1:

100供试液。

4.6.2.4.含抑菌成分供试品

供试品按常规检查法,加入规定量的对照菌,不能检出时,表明供试品有抑菌活性。

该供试液按以下方法之一或两种以上方法联合处理后,依法检查。

同时做阳性和阴性对照。

稀释法取规定量的供试液接种到较大体积的培养基中,使该供试液稀释至不具抑菌作用的浓度。

离心沉法取一定量的供试液,500转/分离心3分钟,取全部上清液混合。

用于细菌检查。

薄膜过滤法取规定量的供试液于稀释剂100ml中,摇匀,以无菌操作加入装有直径为47mm、孔径不大于0.45±0.02μm微孔滤膜的薄膜过滤器内,过滤,用稀释剂冲洗滤膜,每次不少于100ml,将培养基加入滤器或取出滤膜,加入增菌培养基中。

中和法取规定量含磺胺类的供试品,于100ml增菌液(含1%对氨基苯甲酸约1~5ml)中,含砷、汞类的供试品,于硫乙醇酸盐培养基100ml中;含洗必泰供试品,于含适量聚山梨酯80等表面活性剂的100ml增菌液中(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应预试,用量过大有抑菌作用)。

沉降法取规定量供试液,自然沉降5min,取上层液于100ml增菌液中,本法适用于难溶于水的抗菌制剂。

4.7.检查方法验证

在建立供试品的大肠埃希菌检查法或原检查法的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时,应对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及检查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验证试验按供试液的制备和大肠埃希菌检查法所规定的方法进行。

4.7.1.验证方法

4.7.1.1.试验组取规定量供试液及10-100cfu试验菌加入增菌培养基中,依大肠埃希菌检查法进行检查。

当采用薄膜过滤法时,取规定量供试液,过滤,冲洗,试验菌应加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过滤后,注入增菌培养基或取出滤膜接种到增菌培养基中。

4.7.1.2.阴性菌对照组设立阴性菌对照组是为了验证大肠埃希菌检查法的专属性。

方法同试验组,验证大肠埃希菌时的阴性对照菌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

阴性对照菌不得检出。

4.7.2.结果判断阴性菌对照组不得检出阴性对照菌。

若试验组检出试验菌,按此供试液制备法和大肠埃希菌检查法进行供试品的大肠埃希菌检查;若试验组未检出试验菌,应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离心沉淀集菌法、薄膜过滤法、中和法等方法或联合使用这些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并重新进行方法验证。

验证试验也可与供试品的大肠埃希菌检查同时进行。

4.8.操作步骤

4.8.1.检验程序

4.8.1.1.阳性对照试验各供试品进行大肠埃希菌检查时,应做阳性对照试验。

阳性对照试验的加菌量为10-100cfu,供试品和增菌培养基用量及检查按供试品的大肠埃希菌检查。

阳性对照试验应检查出大肠埃希菌。

已做验证试验的供试品,在该供试品检查时不必再做阳性对照。

4.8.1.2.阴性对照试验取稀释剂10ml加入100ml(或200ml)大肠埃希菌检查用的增菌培养基中,培养,应无菌生长。

4.8.2.增菌培养

4.8.2.1.取胆盐乳糖(BL)培养基2份,每份各100ml。

1份加入10ml供试液(相当于供试品1g、1ml、10cm2),另1份加入与供试液等量的稀释剂作阴性对照。

培养18~24小时,必要时可延长48小时),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

4.8.2.2.取上述培养物0.2ml,接种至含5mlMUG培养基的试管内,培养,于5、24小时在366nm紫外光下观察,同时取未接种的MUG培养基作本底对照。

在紫外光下若管内培养物呈现蓝白色荧光,为MUG阳性;不呈现荧光,为MUG阴性。

观察后,沿培养管的管壁加入数滴靛基质试液,液面呈玫瑰红色,为靛基质阳性;呈试剂本色,为靛基质阴性。

本底对照的MUG和靛基质试验应为阴性。

如MUG阳性、靛基质阳性,判供试品检出大肠埃希菌;如MUG阴性、靛基质阴性,判供试品未检出大肠埃希菌。

4.8.3.分离培养如呈现MUG阳性、靛基质阴性或MUG阴性、靛基质阳性时,应将上述供试品BL增菌培养液轻轻摇动,以接种环1~2ml环培养液划线于EMB或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培养18~24小时。

若平板上无菌落生长、或生长的菌落与表1所列的菌落形态特征不符,判供试品未检出大肠埃希菌。

表1大肠埃希菌菌落形态特征

当阳性对照的平板呈典型菌落生长时,若EMB或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生长的菌落与表1所列菌落形态特征相符或疑似者,应挑取可疑菌落进行分离、纯化、染色镜检和IMViC试验,确认大肠埃希菌。

为了规范操作,以下是对药典要求的补充。

4.8.4.纯培养如EMB或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生长的菌落与表1所列特征相符或疑似者,以接种针轻轻接触单个疑似菌落的表面中心,沾取培养物,应挑选2~3个以上疑似菌落,分别接种营养琼脂斜面,培养18~24h,作以下检查。

如平板上无单个可疑菌落,但有可疑菌团(紫黑色,或有金属光泽),应沾取可疑菌团培养物少许,或重新取增菌培养液分区划线接种于EMB琼脂平板,培养18~24h,再挑选单个疑似菌落,纯培养,作以下检查。

4.8.5.革兰染色、镜检

4.8.5.1.以接种环沾取无菌水于洁净载玻片上,取上述疑似菌落的营养琼脂斜面新鲜培养物少许,制成均匀涂片,自然或微温干燥,再通过火焰2~3次(载玻片烫手)固定。

4.8.5.2.滴加结晶紫染液,染色1分钟,水洗。

4.8.5.3.滴加碘液,媒染1分钟,水洗,以滤纸吸干余水。

4.8.5.4.滴加95%乙醇,脱色20~30秒钟,水洗。

4.8.5.5.滴加沙黄染液,复染1分钟,待干后,镜检。

4.8.5.6.染色结果革兰阳性菌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呈红色。

大肠埃希菌为革兰阴性短埃希菌,或球埃希菌状,亦有埃希菌状。

4.8.5.7.注意事项

(1)玻片必须洁净,无划痕。

涂片的菌量宜少,菌不可浓。

否则,菌细胞成堆或连成片。

不利菌细胞染色反应判断及形态观察。

(2)培养物的菌龄以16~24小时为宜。

培养时间过长,革兰阳性菌易染成红色。

(3)脱色是关键。

脱色时间不足,菌细胞易染成阳性;脱色时间过长,菌细胞易染成阴性。

(4)可用已知革兰染色为阳性、阴性的菌种做染色的质量控制。

4.9.生化试验

4.9.1.乳糖发酵试验取上述斜面培养物,接种于乳糖发酵管,培养24~48h,观察产酸(指示剂为酸性品红者为红色;指示剂为溴麝香草酚蓝者为黄色),产气(小倒管内有气泡,气泡无论大小)。

为避免迟缓发酵乳糖产生假阴性,亦可接中5%乳糖发酵管。

绝大多数迟缓发酵乳糖的细菌,可于24h出现阳性。

或适当延长培养时间。

4.9.2.靛基质试验(Ⅰ)取上述斜面培养物,接种于蛋白胨水培养基,培养24~48小时,沿管壁加入靛基质试液数滴,轻轻摇动试管,液面呈玫瑰红色为阳性,呈试剂本色为阴性。

98%的大肠埃希菌靛基质试验为阳性,一般24小时即可出现阳性结果。

常以无菌操作先从管中取出1或2ml培养液进行检查,如靛基质阴性,余下的蛋白胨水培养物再培养24小时,作靛基质试验。

4.9.3.甲基红试验(M)取上述斜面培养物,接种于磷酸盐葡萄糖胨水培养基中,培养48±2小时,于培养液中加入甲基红指示液2~3数滴(约每ml培养液加指示液1滴),轻微摇动,立即观察,呈鲜红色或橘红色为阳性,呈黄色为阴性。

4.9.4.乙酰甲基甲醇生成试验(V-P)取上述斜面培养物,接种于磷酸盐葡萄糖胨水培养基中,培养48±2小时,于每2ml培养液中加入α-萘酚乙醇试液1ml,混匀,再加40%氢氧化钾溶液0.4ml,充分振摇,在4小时(通常在30分钟)内出现红色判为阳性,无红色反应为阴性。

4.9.5.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取上述斜面培养物,接种于枸橼酸盐培养基斜面上,培养2~4天,培养基斜面有菌苔生长,培养基由绿色变为蓝色时为阳性,培养基颜色无改变,无菌苔生长为阴性。

4.10.结果判定

4.10.1.当阴性对照试验呈阴性,阳性对照试验MUG呈阳性、靛基质阳性,供试品MUG阳性、靛基质阳性,报告1g或1ml供试品检出大肠埃希菌;MUG阴性、靛基质阴性,报告1g或1ml供试品未检出大肠埃希菌。

4.10.2.MUG阳性、靛基质阴性、IMViC试验为-+――、革兰阴性埃希菌,报告1g或1ml供试品检出大肠埃希菌;MUG阴性、靛基质阳性、IMViC试验为++――、革兰阴性埃希菌,报告1g或1ml供试品检出大肠埃希菌。

4.10.3.供试品培养物检查不符合4.10.2中的任一项,报告1g或1ml供试品未检出大肠埃希菌。

4.10.4.当阴性对照有菌生长或阳性对照未生长或生长但非大肠埃希菌,不能做出检验报告。

4.11.注意事项

4.11.1.MUG法不必从混合菌中分离单个菌落。

除大肠埃希菌外,尚有部分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的菌株;以及少数革兰阳性球菌、埃希菌和芽孢菌,其MUG为阳性。

因此,在MUG培养基成分中增加了去氧胆酸钠的量,可排除革兰阳性菌的干扰。

至于志贺菌、沙门菌在胆盐乳糖培养基中较难生长,即使有生长,本法能检出亦判为不合格。

4.11.2.配制MUG培养基时,务必校正pH值,灭菌后pH不得过7.4,否则pH值偏高,MUG分解,本身则显荧光;分装MUG培养基的试管应挑选,试管、蛋白胨不得显荧光。

4.11.3.培养时间供试品培养液接种于MUG培养基中,一般培养5h和24h要观察是否产生荧光,如荧光很微弱,不能准确判断时,可延长培养至48h再观察结果。

由于大肠埃希菌各菌株间的GUD的活性不完全相同,对底物和底物的浓度反应的差异;培养基中选择因子的影响;培养时间、温度;pH的改变;大量竞争菌和样品本身物质成分的干扰等,对结果的判断亦有影响。

4.11.4.结果观察取供试品的MUG试验管、阳性对照管、阴性对照管同时在366nm紫外灯下观察,阳性对照管应有较强的蓝白色荧光,阴性对照管无荧光。

供试品MUG管是否有荧光,应仔细观察比较,或将各管调换位置(阴性管居中),适当倾斜试管。

如阳性对照管荧光强烈,影响供试品管与阴性对照管的观察时,亦可移去阳性对照管。

4.11.5.药品中污染的大肠埃希菌,易受生产工艺及药物的影响。

在曙红亚甲蓝琼脂或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形态特征时有变化,挑取可疑菌落往往凭经验,主观性较大,务必挑选2~3个菌落分别做IMViC试验鉴别,挑选菌落越多,检出阳性菌的机率越高,如仅挑选一个菌落做IMViC试验鉴别,则易漏检。

4.11.6.在IMVIC试验中,以灭菌接种针沾取菌苔,首先接种于枸橼酸盐琼脂斜面上,然后接种于蛋白胨水培养基、磷酸盐葡萄糖胨水培养基中。

切勿将培养基带入枸橼酸盐琼脂斜面上,以免产生假阳性结果。

4.11.7.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培养时间,原订为2天,根据试验资料,发现培养3天后,枸橼酸盐利用试验产生阳性。

仅培养2天不够的,故试验培养时间改为2~4天。

4.11.8.以IMViC试验来判断大肠埃希菌属中的大肠埃希菌是含混的,有可能把埃希菌属的其他种判为大肠埃希菌。

IMViC试验为++――者,除大肠埃希菌外,还有非活跃大肠埃希菌、弗格森埃希菌、赫尔曼埃希菌。

IMViC试验为-+――者,除大肠埃希菌外,还有非活跃大肠埃希菌、伤口埃希菌、蟑螂埃希菌。

4.11.9.在各类供试品中检测大肠埃希菌及其他控制菌,按一次检出结果为准,不再抽样复验。

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及其他控制菌培养物须保留一个月,备查。

生化试验也可采用商品化的自动分析仪器进行、仪器可以给出菌种的鉴定结果,做相应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