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镇体系规划含图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7485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含图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含图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含图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含图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含图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含图doc.docx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含图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城镇体系规划含图doc.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含图doc.docx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含图doc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草案)

第一■章总贝U1.

第二章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3.

第一节发展方针战略3.

第二节城镇化水平与人口规模预测8

第三章城镇空间布局1.0

第一节城镇空间结构10

第二节合肥经济圈1.1

第三节芜马经济圈.12

第四节沿淮城市群.12

第五节沿江城市带.13

第六节淮合芜宣城市带14

第四章次区域发展指引1.5

第一节皖北片区发展指引15

第二节皖中片区发展指引16

第三节沿江片区发展指引1.7

第四节皖西片区发展指引19

第五节皖南片区发展指引20

第五章城镇规模与功能22

第一节城镇人口规模22

第二节城镇用地规模24

第三节城镇功能体系25

第四节合肥27

第五节芜湖28

第六节安庆29

第七节蚌埠30

第八节阜阳31

第九节马鞍山32

第十节铜陵33

第^一节宣城33

第十二节六安34

第十三节池州35

第十四节滁州36

第十五节淮南37

第十六节淮北38

第十七节宿州39

第十八节亳州39

第十九节黄山40

第六章乡村地区发展42

第二十节总体思路42

第二十一节镇44

第二十二节乡村46

第七章综合交通体系48

第一节原则、战略与目标48

第二节交通布局框架48

第三节综合交通网络规划48

第八章资源环境保护与禾U用50

第一节土地资源节约利用.5.0

第二节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51

第三节岸线资源保护与利用.5.1

第四节旅游与人文资源发展利用51

第五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52

第六节低碳发展与节能减排52

第九章区域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5.3

第一节区域供水设施53

第二节区域能源基础设施.5.3

第三节区域信息基础设施.5.3

第四节区域污水与环境卫生设施53

第五节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体系54

第六节区域公共设施54

第十章空间管制与区域协调55

第一节管制分区55

第二节管理分类55

第三节区域协调55

第一章近期行动计戈U57

第二章实施规划机制与措施59

第一节完善规划编制与实施.5.9

第二节改革城乡管理体制60

第三节政策建议61

第三章附则62

附录63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编制目的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04-2010)》于2010年底已实施到期。

为适应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打造经济强省,文

化强省,生态强省”的目标要求,确立安徽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构筑具有安徽特色的城镇体系,引导全省城乡空间高效、集约、和谐发展,安徽省人民政府编制《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编制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2010]第3号)

(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4)《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送审稿)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纲要》

(6)《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纲要》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3条指导思想

(1)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核心,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崛起的新路子。

(2)坚持“双轮驱动”。

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走出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3)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增强与东部地区的产业联系,全面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新路子。

(4)立足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全省空间统筹规划,全

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全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走出后发地区低碳环保、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5)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走出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第4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安徽省行政辖区,包括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安庆市、池州市、宣城市、六安市、黄山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阜阳市、淮北市、宿州市和亳州市,共16个地市。

总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

第5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近期2011〜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规划基期年为2011年。

第6条规划法律效力

(1)本规划经安徽省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批准后,具有法定效力

(2)本规划是统筹协调全省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省人民政府实施城乡规划管理、合理配置省域空间资源、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编制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区域性专项规划、城市(县)的城乡规划以及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相邻地区协调的重要依据。

在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审批城乡规划和进行重点区域空间管制、区域重大项目选址,应当遵守本规划。

第二章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

第一节发展方针战略

第7条城镇化方针

以多种类型的城市发展为主体战略,推进城镇化提速提质发展;实施分区差别化发展政策,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鼓励异地城镇化,引导人口合理有序迁移;努力走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民生优先、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8条城镇化原则

(1)产城融合。

把握城镇化发展规律,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

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以产业兴城镇,以城镇促产业,实现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布局相融合、人口板块与经济板块相协调。

(2)协调发展。

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布局,发

挥我省居中靠东的区位优势,推动开放发展,形成与长三角全面对接、辐射中西

部的空间开发新格局。

坚持城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城乡统

筹发展为导向,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新局面。

(3)分类指导。

尊重南北地域在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性,坚持皖北、皖中、沿江、皖南和皖西的分区发展,实施分类指导,形成不同区域城镇化各具特色、多元统筹、竞相发展的局面。

(4)生态宜居。

大力实施生态强省战略,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做好做足山水文章,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布局,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城乡土地配置,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

(5)彰显文化。

传承优秀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注重文化创新,塑造地方特色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城镇风貌,打造城镇徽风皖韵魅力,促进文化强省建设。

第9条城镇化发展战略

全省实施集聚发展、统筹发展、分区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1)集聚发展

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引导经济、人口的相对集中布局,交通、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的集约化发展。

1)坚持全省城镇空间的集聚。

优化区域空间格局,引导全省生活、生产和消费空间分别向相应的经济圈、城市群、城镇发展轴带、都市区与城市组群、增长极等空间集聚,促进产城融合,保障区域生态空间,形成省域范围内有疏有密的集聚型城镇空间,开敞型生态空间”的空间利用格局。

2)保证城乡建设用地的集聚。

科学合理利用现有城乡建设用地,促进城镇用地的集中布局,提高用地利用效率,推动乡村用地的统筹安排,在保证城乡用地总量平衡的基础上,探索独立工矿用地的集中布局与机制,促进城乡用地资源的统筹集聚。

3)促进全省城镇人口的集聚。

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提高公共服务等级,提升就业岗位,有序的吸引城镇化人口向中心城、县城集中,适度吸引省内异地城镇化人口在皖中、皖江片区的集聚。

4)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集约建设。

以省域交通、基础设施廊道为依托,促进区域**通、基础设施廊道的集中布局,避免对城镇空间的过度切割和浪费。

5)引导资源、能源的集约发展。

促进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能源的生产和利用效率,推进全省低碳发展。

6)实现生态环境的集约发展。

在维护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以水土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促进生态保护地区的城镇集中、适度有序开发和特色发展。

(2)统筹发展

安徽省新一轮的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下的城镇发展要实现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全省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1)统筹区域发展。

对外发挥居中靠东的区位优势,推动开放发展,形成与长三角全面对接、辐射中西部的空间开放格局。

内部加快皖江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促进皖北的实力提升,推进皖西、皖南的生态化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在各分区特色充分彰显、互利互补的基础实现全省的区域协调。

2)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全省城镇化进程,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对乡村地区的辐射,以城带乡、整合资源,促进社会公平。

3)统筹人口与经济布局。

减少全省南北地区之间人口与经济错位,通过加速产业转移和省内异地城镇化方针,加快皖中、沿江地区等经济发展地区的人口集聚,促进皖南、皖北的分级适度集中,鼓励皖西地区等经济落后山区人口的适度外迁。

4)统筹城镇空间布局。

加快合肥、芜马两大经济圈建设,优化提升沿江、淮合芜宣城市带,培育阜阳、蚌埠、黄山、安庆四大增长极,鼓励铜池、宿淮城市组群共建,推进滁州、亳州两大都市区建设,形成内部网络化,对外开放,全力对接长三角的的城镇空间格局。

(3)分区发展

充分尊重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发展潜力,充分遵循各片区特点和发展规律,实现全省分区差别化城镇化路径。

1)空间集聚形态的分区差别化。

皖中片区以经济圈为带动,实现全区空间的中心集聚发展;沿江片区以经济圈带动为主导,城市组群和都市区共同带动空间集聚形态;皖北片区以增长极带动为主导,城市组群、都市区和县

2)产业发展类型的分区差别引导。

皖中、沿江片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步扩展生产**业、休闲消费等现代服务业;皖北片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产业为主导,并强化农业的基础依托;皖南片区以国际化旅游和休闲产业为主导;皖西片区以红色和生态旅游为主导。

3)文化的分区特色发展。

皖北以中原文化为主导,强化淮河流域各城市在中原地区的地位和启西功能;皖中、沿江地区以长江文化为主导,强化其与长江下游各城市如南京等地的交流与对接,促进沿江发展的一体化进程;皖西以红色文化为主导,突出革命老区山区生态旅游等发展;皖南以新安江文化为主导,突出徽文化特色,强化其在民居、城镇肌理、乡村等方面的特有徽派要素,加强与浙西等地的联系,增强其文化影响和辐射力。

第10条总体目标

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转型发展的两大重要驱动力,将安徽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旅游

休闲目的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作为东部地区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区域,兼有出口和内需两大作用的产业基地,中部崛起和率先发展的重要示范区,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先行区和内陆开放新高地。

第11条城乡发展目标

全省城乡发展实行动态发展目标:

(1)近期:

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1%。

城镇空间发展依托现状,实施重点培育,初步形成以经济圈和城市群带动的城乡发展格局。

全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不断增强,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不断突显。

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就业岗位和就业质量逐步加强。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皖江皖中地区率先实现吸引人口回流。

(2)中期:

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8%。

形成以经济圈、城镇组群

和发展轴带动的城乡发展格局。

全省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镇发展质量与发展效益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显著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

外流人口稳步回流,全面建设成为高水平小康社会。

皖江、皖中等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率先进入基本现代化,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加速增长。

(3)远期:

到203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70%。

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发展轴圈联动和带动作用突显,中心突出。

全省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服务业增加值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幅提升,服务经济在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突显。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城镇化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取得实质性增长。

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节

能减排成效显著,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

为了促进全省城镇化、工业化健康发展,规划建立全省城乡发展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共五大类32项,包括:

经济发展(6项)、人口与城镇化(4项)、社会文化(5项)、人民生活(8项)、生态建设(9项)等。

见表2-1:

表2-1:

全省城乡发展目标体系

类别指标

现状值

目标值备注

2010

2015

2020

2030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2359.323600

36300

71500预期性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2.08

3.74

5.41

9.79

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1849.423734

36000

71000预期性

财政收入(亿元)

2063.8

3800

5800

1140C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4151.5

9600

16400

35000预期性

R&D经费占GDP比重(%)

1.43

2

2.5

3

预期性

人口与城镇化

常住人口规模(万人)

5950.1

6300

6700

7300:

预期性

流出人口规模(万人)

912

800

700

500

预期性

城镇化水平(%)

43%

51%

58%

70%

预期性

城镇人口规模(万人)

2559.1

3200

3900

5100

预期性

社会文化

城镇调查失业率(%)

<6

<5

<3

预期性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255.6

300

400

600

预期性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数(万人)

650

800

1000

1500

约束性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3500

4000

5000

约束性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80

87

90

95

预期性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5788.17

3120060000180000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5285.17

99602000068000预期性

恩格尔系数

城镇居民

38

36

34

30

预期性

农村居民

40.7

38

36

32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居住面积(平方米)

31.3

35

36

38

预期性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65

85

90

95

约束性

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

80

85

100

约束性

乡村生活垃圾处理率(%)

80

85

95

约束性

生态建设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

0.97

0.7

0.5

0.4

约束性

万兀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吨/白万美兀)

200

180

160

约束性

万元GDP水耗(立方米/万元)

75

50

30

约束性

非化石能源占比(%)

5

15

20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27.5330

33

38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化学需氧量(千克/万元GDP)

6

4

3

约束性

二氧化硫(千克/万元GDP)

0.8

0.65

0.5

)约束性

氨氮减排(%)(累计下降)

10

15

3C

)约束性

氮氧化物减排(%)(累计下降)

10

15

3C

»约束性

第12条分区目标

(1)皖北片区空间范围:

皖北片区包括亳州、淮北、宿州、蚌埠、阜阳五市。

近期目标:

建立以能源产业、现代农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本动力的发展模式,人口与产业向中心城和县城集聚,县城建设和基础设施服务发展速度加快。

到2020年,常住人口达到2474万人,城镇人口1290万人,城镇化水平52%。

远期目标:

实现能源产业与非能源产业协调发展,人口进一步向中心城、县城集

聚,两大增长极实力与辐射能力显著提升,城市组群逐步形成,都市区发展加速。

城乡差距缩小,人民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2536万人,城镇人口1577万人,城镇化水平62%。

(2)皖中片区空间范围:

皖中片区包括合肥市(含巢湖市、庐江县)、六安市(不包括霍山县、金寨县)、淮南市、桐城市。

近期目标:

推动合肥建设成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人口向中心城集聚加速。

到2020年,常住人口达1605万人,城镇人口1003万人,城镇化水平62%。

远期目标:

合肥经济圈整体实力不断强化,建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先进制造业研发生产基地,现代服务业得到大力发展,成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

人口集聚作用向合肥经济圈和淮合芜宣城市带集中。

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1870万人,城镇人口1407万人,城镇化水平75%。

(3)沿江片区空间范围:

沿江片区包括芜湖市、马鞍山市、江南、江北产业集中区、铜陵市、池州市(不包括石台县、青阳县)、滁州市、宣城市(不包括旌德县、绩溪县)、安庆市(不包括岳西县、潜山县、太湖县、桐城市)。

近期目标:

推进以芜湖为核心的滨江城市组群建设,建成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先

导区与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促进人口向城市组群集聚,强化

沿江先进制造业和创新产业的发展。

到2020年,常住人口达2154万人,城镇人口1377万人,城镇化水平64%。

远期目标:

加速技术实力提升,建成全省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和自主创新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人口向

芜马经济圈、城市组群和都市圈集聚,沿江带动作用进一步突显。

到2030年,

常住人口达2375万人,城镇人口1787万人,城镇化水平75%。

(4)皖西片区空间范围:

皖西片区主要指位于大别山区的城市,包括六安的金寨县、霍山县,安庆的岳西县、潜山县、太湖县。

近期目标:

以现代农业、红色旅游和生态保育为特色发展道路,人口适度外迁,

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到2020年,常住人口达242万人,城镇人口99万人,城镇化水平41%。

远期目标:

作为全省生态功能区效益显著,现代农业、休闲服务业以及特色产业繁荣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243万人,城镇人口135万人,城镇化水平56%。

(5)皖南片区空间范围:

皖南片区包括黄山市、旌德县、绩溪县、石台县、青阳县。

近期目标:

以特色旅游、休闲文化为特色发展,中心城和特色小城镇发展加快,人口适度集聚,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到2020年,常住人口达226万人,城镇人口132万人,城镇化水平58%。

远期目标:

大皖南国际旅游区建设作用显著,休闲服务产业效益大幅提升,增长极作用进一步突显。

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277万人,城镇人口194万人,城镇化水平70%。

第二节城镇化水平与人口规模预测

第13条总人口规模

规划2020年全省户籍人口7400万人,常住人口6700万人;2030年全省户籍人口7800万人,常住人口7300万人。

第14条城镇化水平与城镇人口规模

规划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58%,城镇人口3900万人;规划203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70%,城镇人口5100万人。

第三章城镇空间布局

第一节城镇空间结构

第15条空间发展策略

(1)保育生态,因地制宜开发空间资源

空间结构支持低碳与生态安徽战略,以不同地区的资源与生态环境条件为基础,制定差异化的空间发展策略。

皖北地区水资源成为其发展的最大生态瓶颈,需在城镇空间布局中进行引导性开发。

皖江地区在开发中应注意对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避让,并保护皖西与巢湖两个重要生态节点,进行有序开发。

皖南地区处于多山、地貌敏感性差,同时又为新安江流域源头,宜进行保护性开发。

(2)东向发展,培育大都市连绵区

空间结构支持区域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东部长三角城市,尤其关注与南京的对接,充分利用南京、合肥、芜湖在科研院校和技术自主创新中的雄厚基础,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鼓励安庆、铜陵等地区与该区的互动,促进皖江城市带的发展,培育形成区域影响力的合芜宁大都市连绵区。

(3)双核带动,提升皖江城市带

空间结构支持工业化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强调合肥和芜湖双核带动,打造皖江城市带。

进一步提升合肥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建设。

将芜湖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省域次中心城市定位,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经济文化旅游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创新型城市和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大城市。

(4)分区指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空间结构支持城镇化战略,依据地区的资源差异特征和发展路径的差异性,划分安徽省为皖北、皖中、沿江、皖西和皖南五大片区,针对各自特色,制定不同的城镇组织模式和相应政策,体现差异化的指导要求。

皖北片区以增长极战略推动协调发展,皖中片区以极化发展战略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沿江片区以经济圈战

略推动创新发展,皖西片区以生态战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皖南片区以国际旅游区战略推动特色发展。

(5)动态演变,推动全省空间结构优化

空间结构支持动态发展战略,依据全省城镇空间布局结构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提出适应不同阶段发展需要的省域空间结构。

近期空间结构依托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于现状,重点培育。

远期空间结构强调圈轴联动、中心突出,并向远景阶段安徽省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地区,构建合芜宁大都市连绵区的方向逐步演进。

第16条城镇空间结构

全省形成近期一圈一带一群五区”,远期两圈一群两带五区”的城镇空间结构。

表现为以经济圈地区为主的重点城镇集聚空间,以城市带地区为主的连绵式城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