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讲解学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7375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讲解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讲解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讲解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讲解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讲解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讲解学习.docx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讲解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讲解学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讲解学习.docx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讲解学习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主体思路,以大量的实例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动能和势能的存在,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通过实验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到、了解到动能、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

以观察现象为基础,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学生的活动解决问题,从而转化为学生的认知,再把学生的认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课题

动能和势能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

3.  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

2.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

3.  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心态,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

教学难点

势能的概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

1. 讨论生活中有哪些能量

2.列举所了解的能量形式

思考

从生活走向物理

新课教学:

一、动能和势能

1.展示具有动能和势能的事例。

A.滚动的小球

B.高挂在枝头的苹果

C.压缩变形的弹簧

D.高举的重锤

E.拉长变形的弓

F.流动的水

2.在学生讨论基础上,将上述事例按动、势能进行分类,引入动、势能的概念。

3.引发学生对势能进行再分类

4.反馈练习

5.列举生活中具有动能、势能的例子

二、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 演示实验:

铁球从不同高度滚下撞击物体,观察物体的移动距离

2. 提示学生在控制变量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并强调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

3. 演示实验

4. 反馈练习

5. 演示:

小球质量、速度各增大一倍,推动木块前进情况

三、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1. 请学生阅读教材,探究实验的相关内容

2. 引发学生按上述实验探究过程,用身边随手可得到得物品进行探究活动

 

找出这些事例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

 

 

 

 

 

 

思考、分析,找出动、势能的本质特征

 

思考、分析、比较。

观察、思考、分析。

联想、交流

 

 

观察、联想,发现动能有大小,并猜想其影响因素

 

选择仪器,利用合理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分析、评估

 

 

观察、分析速度对动能影响更大

阅读、分析

运用生活事例或身边事物进行探究验证

 

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有助于学生识别各种能量的形式

 

 

 

 

 

 

学会利用分类法找出事物的本质区别

培养学生进一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从物理走向生活

 

 

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兴趣

 

 

 

 

 

 

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与高中知识衔接

 

 

 

培养自学能力

使所学物理知识再回归生活,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真实性

 

 

课堂小结:

 

加强对所学知识巩固。

布置作业

《基础训练》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板书设计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一、能量

1.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势能:

物体存储的能量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弹性势能

二、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1. 速度:

  当物体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 质量 :

 当物体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三、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1、物体被举的高度相同时,质量_____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_____;

2、质量相同时,举得_____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_____;

3、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_____和_____有关,_____越大,_____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四、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物体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课题:

第四节动能和势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

(2) 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3) 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

(2) 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

(3) 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

势能的概念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自制纸盒、弹簧、橡皮筋、斜面、不同质量的铁球、玻璃球等.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引入新课]:

播放汽车冲撞物体,大水推翻房子,太阳能汽车,飞机撞击世贸大楼,等图片或视频加深对能量的理解。

二、新课教学

1、动能

[动手探究]:

手能推动纸盒移动一段距离,手也具有能量。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器材探究有几种方法也能使纸盒移动一段距离,这段距离也可以是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或其他方向。

[同学交流]:

用口吹、用滚动的球撞、用弹簧压缩后顶、用橡皮筋拉开后弹、或举高后落下、或沿斜面滑下。

[启发归纳]:

用口吹、用滚动的球撞,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答:

推动纸盒的物体都在运动)

[得出概念]: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提出问题]:

狂风能撼动大树,而微风只能摇动树叶,说明动能有大有小,你能猜想一下动能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

启发同学得出,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运动的速度有关。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现在我们要利用桌上的斜面、小球、小方块来探究动能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质量、运动的速度有关。

实验前,我们先思考几个问题:

(1) 实验时如何比较动能的大小

(答:

使小球从斜面滑下,撞击平面上的物块,被撞物块的运动距离越长,运动小球所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2) 动能的大小可能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有关,在实验中应如何具体操作?

(答:

采用控制变量法。

(3)如何控制质量不同的小球撞击物体时的速度相同?

(答:

使它们分别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

(4)如何控制质量相同的小球撞击物体的速度不同?

(答:

取同一个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滚下。

[动手探究]:

学生实验后得出结论。

[交流结论]:

1、质量相同时,速度_____的物体具有的动能_____;

2、速度相同时,质量_____的物体具有的动能_____;

3、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____和_____有关,_____越大,_____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加深理解]:

刚才我们列举的几种能量中属于动能的有哪些?

[投影图片]:

流动的水、风、行驶的汽车、飞行的飞机等

2、重力势能                          

[启发归纳]:

刚才我们探究如何使纸盒移动一段距离的实验中,有的同学采用举高后落下、或沿斜面滑下的方法使纸盒移动一段距离,说说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答:

把物体举高。

[引导思考]:

刚才同学举高的是一个纸盒,你能否想象如果举高的是一个铅球,落下后砸到脚上会有什么后果?

(答:

一定很痛。

或一定会受伤。

说明物体被举高后也具有能量。

[得出概念]: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小组讨论]:

同学们请想一想:

(1)重力势能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2)你应该采用什么实验方法来探究?

(3)如果我们把桌上的纸盒倒置,让小球举高后落下来砸到纸盒上,从纸盒受破坏的程度来比较小球被举高后具有的重力势能的大小。

你应该分几部来进行实验探究。

[动手探究]:

学生实验后得出结论。

[交流结论]:

1、物体被举的高度相同时,质量_____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_____;

2、质量相同时,举得_____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_____;

3、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_____和_____有关,_____越大,_____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学生讨论]:

如果一块石头静静地躺在高山上,它想知道自己是否具有能量?

你能告诉它吗?

[加深理解]:

你能举出几个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的例子?

[投影图片]:

高山上滑雪的人、空中的飞机等。

3、弹性势能

[启发归纳]:

刚才我们探究如何使纸盒移动一段距离的实验中,有的同学采用弹簧压缩后顶、用橡皮筋拉开后弹的方法使纸盒移动一段距离,说说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答:

推动纸盒的物体都发生弹性形变。

[得出概念]: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动手做做]:

请同学把橡皮筋套在手掌上,拉开橡皮筋后放手,使橡皮筋弹在手掌上。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教师问轻轻弹的学生:

为什么你只拉开一点点而不拉得更开些弹?

(答:

怕痛。

拉得越开的橡皮筋弹在手上就越痛,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

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得出结论]: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物体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加深理解]:

你能举出物体具有弹性势能的例子吗?

[投影图片]:

张开的弓、拉开的弹弓、弯曲的撑竿、压弯的跳板、形变的网球及网球拍等。

4、知识小结

[教师分析]: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势能。

与其他形式的能一样,动能和势能的单位也是焦耳,符号是J。

把两个鸡蛋举高1m获得的能量大约等于1J。

[学生归纳]:

这节课我们学了:

(1)动能和势能,势能又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其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其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4)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其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5、课堂练习:

(1)课本第115页:

想想仪仪

(2)课本117页第2,3题。

六、教学说明和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了能突破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我设计了探究实验: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器材(自制纸盒、弹簧、橡皮筋、斜面、不同质量的铁球、玻璃球等)探究有几种方法也能使纸盒移动一段距离,这段距离也可以是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或其他方向。

这样,有的同学探究出用口吹、用滚动的球撞、用弹簧压缩后顶、用橡皮筋拉开后弹、或举高后落下、或沿斜面滑下等方法。

再从中归纳出能量的三种形式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这样加深了学生对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的理解,更懂得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进一步启发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三种能量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

并引导同学联系生活,列举出几种具有以上三种能量的例子。

最后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

本节课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对学生进行启发,对较好的学生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特别是探究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