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原理课设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5427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成原理课设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组成原理课设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组成原理课设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组成原理课设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组成原理课设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组成原理课设实验报告.docx

《组成原理课设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成原理课设实验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组成原理课设实验报告.docx

组成原理课设实验报告

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十五:

复杂模型机的组成与运行

 

姓名

学号

班级

10计科汉师范班

指导教师

侯宏霞

职称

日期

2013年7月8日

题目十五复杂模型机的组成与程序运行

一、实验要求:

基于TD-CMA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设计一个复杂计算机整机系统—模型机,分析其工作原理。

根据模型机的数据通路以及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设计完成以下几条机器指令和相应的微程序,输入程序并运行。

二、实验描述:

该实验通过从端口00H读入一个计数初值,计算该初值次数0A减2,最后输出结果。

例如:

输入初值11H,计算3次10-2,输出结果:

04。

三、实验设备:

西安唐都科教仪器公司生产的TD-CMA实验系统一套,PC机一台,数据连接导线若干电源。

四、实验原理:

1.数据格式

模型机规定采用定点补码表示法表示数据,字长为8位,8位全用来表示数据(最高位不表示符号),数值表示范围是:

0≤X≤28-1。

2.指令设计

模型机设计三大类指令共十五条,其中包括运算类指令、控制转移类指令,数据传送类指令。

运算类指令包含三种运算,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移位运算,设计有6条运算类指令,分别为:

ADD、AND、INC、SUB、OR、RR,所有运算类指令都为单字节,寻址方式采用寄存器直接寻址。

控制转移类指令有三条HLT、JMP、BZC,用以控制程序的分支和转移,其中HLT为单字节指令,JMP和BZC为双字节指令。

数据传送类指令有IN、OUT、MOV、LDI、LAD、STA共6条,用以完成寄存器和寄存器、寄存器和I/O、寄存器和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交换,除MOV指令为单字节指令外,其余均为双字节指令。

A、算术逻辑运算指令格式如下格式如下

7654

32

10

操作码

RS

RD

 

其中RS为源操作数寄存器,RD为目的操作数寄存器。

并且规定了用两位二进制数来表示R0、R1、R2、R3寄存器,规定其表示方式如下表所示:

RS或RD

对应的寄存器

00

R0

01

R1

10

R2

11

R3

 

B、I/O指令格式(IN和OUT指令)如下

7654

(1)

32

(1)

10

(1)

76543210

(2)

操作码

RS

RD

I/O端口号

其中括号中的1表示指令的第一字节,2表示指令的第二字节,RS为源寄存器,RD为目的寄存器,I/O端口号占用一个字节。

C、访问指令及控制转移指令格式如下:

a、LDI的指令格式如下,第一字节同前一样,第二字节为立即数。

7654

(1)

32

(1)

10

(1)

76543210

(2)

操作码

RS

RD

Data

b、LAD、STA、JMP和BZC指令格式如下表所示:

7654

(1)

32

(1)

10

(1)

76543210

(2)

操作码

M

RD

D

其中M为寻址模式,具体见表3-1-1所示,以R2做为变址寄存器RI。

表3.1.1寻址模式说明表

寻址模式M

有效地址E

说明

00

E=D

直接寻址

01

E=(D)

间接寻址

10

E=(RI)+D

RI变址寻址

11

E=(PC)+D

相对寻址

D、停机指令格式如下

7654

32

10

操作码

**

**

E、24位微指令格式:

23

22

21

20

19

18-15

14-12

11-9

8-6

5-0

M32

CN

WR

RD

IOM

S3-S0

A字段

B字段

C字段

UA5-UA0

 

F、指令描述

表3.1.2指令描述

 

3.实验电路图:

4.机器指令代码:

$P0020;START:

INR0,00H从IN单元读入计数初值

$P0100

$P0261;LDIR1,0FH立即数0FH送R1

$P030F

$P0414;ANDR0,R1得到R0低四位

$P0561;LDIR1,0AH装入初值0AH

$P060A

$P07F0;BZCRESULT计数值为0则跳转

$P0816

$P0962;LDIR2,60H读入数据始地址

$P0A60

$P0BCB;LOOP:

LADR3,[RI],00H从MEM读入数据送R3,变址寻址,偏移量为00H

$P0C00

$P0D8D;SUBR1,R3

$P0E72;INCRI变址寄存加1,指向下一数据

$P0F63;LDIR3,01H装入比较值

$P1001

$P118C;SUBR0,R3

$P12F0;BZCRESULT相减为0,表示计算完毕

$P1316

$P14E0;JMPLOOP未完则继续

$P150B

$P16D1;RESULT:

STA70H,R1差存于MEM的70H单元

$P1770

$P1834;OUT40H,R1差在OUT单元显示

$P1940

$P1AE0;JMPSTART跳转至START

$P1B00

$P1C50;HLT停机

$P6002;数据

$P6102

$P6202

$P6302

5.微指令代码:

;//*****EndOfMainMemoryData*****//

$M00000001;NOP

$M01006D43;PC->AR,PC加1

$M03107070;MEM->IR,P<1>

$M04002405;RS->B

$M0504B201;A加B->RD

$M06002407;RS->B

$M07013201;A与B->RD

$M08106009;MEM->AR

$M09183001;IO->RD

$M0A106010;MEM->AR

$M0B000001;NOP

$M0C103001;MEM->RD

$M0D200601;RD->MEM

$M0E005341;A->PC

$M0F0000CB;NOP,P<3>

$M10280401;RS->IO

$M11103001;MEM->RD

$M1206B201;A加1->RD

$M13002414;RS->B

$M1405B201;A减B->RD

$M15002416;RS->B

$M1601B201;A或B->RD

$M17002418;RS->B

$M1802B201;A右环移->RD

$M1B005341;A->PC

$M1C10101D;MEM->A

$M1D10608C;MEM->AR,P<2>

$M1E10601F;MEM->AR

$M1F101020;MEM->A

$M2010608C;MEM->AR,P<2>

$M28101029;MEM->A

$M2900282A;RI->B

$M2A04E22B;A加B->AR

$M2B04928C;A加B->A,P<2>

$M2C10102D;MEM->A

$M2D002C2E;PC->B

$M2E04E22F;A加B->AR

$M2F04928C;A加B->A,P<2>

$M30001604;RD->A

$M31001606;RD->A

$M32006D48;PC->AR,PC加1

$M33006D4A;PC->AR,PC加1

$M34003401;RS->RD

$M35000035;NOP

$M36006D51;PC->AR,PC加1

$M37001612;RD->A

$M38001613;RD->A

$M39001615;RD->A

$M3A001617;RD->A

$M3B000001;NOP

$M3C006D5C;PC->AR,PC加1

$M3D006D5E;PC->AR,PC加1

$M3E006D68;PC->AR,PC加1

$M3F006D6C;PC->AR,PC加1

6.实验截图:

7.实验流程图:

8.二进制代码表:

 

 

五、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他们之间的通信方式,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微指令和微程序的编制、调试以及执行等过程在理论的基础上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加深了对理论课程的理解。

加深了对实验原理的认识。

本实验主要运用的原理是微程序控制的控制器工作原理。

计算机所识别的全部指令都是由微指令组成的微程序,指令的执行是通过来执行相应的微程序来完成的。

实验中将所要求的所有指令变成对应的微程序,写入控制存储器中,以后在执行用户程序的过程中,每次都先从内存储器中取出一条机器指令,其解释执行过程都是从控制存储器中读出相应的微程序,执行每条微指令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