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5387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校本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校本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校本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校本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docx

《校本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docx

校本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校本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

教师专业化和校本研究是21世纪世界教师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和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

本文从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教师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历史的回顾和分析,探讨在国际教育改革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双重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校本研究是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

小学数学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究

一、引言

教师职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是人类社会古老而永恒的职业之一。

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推进,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一种强劲的思想浪潮,并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国家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17世纪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Comenius)创立班级授课制标志着教师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至今,教师专业发展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最初,人们采用群体化的专业化策略,关注提高教师群体教学工作专业化水平,后来人们逐渐转向提高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水平,强调教师个体的被动专业化和主动专业化。

其实质是从“教师专业化”转向“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teacherprofessionalization)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是指教师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它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教师的期待,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

从广义上讲,两者有相同之处。

但从狭义上讲,两者的区别又是很明显的:

“教师专业化”侧重社会学角度,强调教师群体的、被动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而“教师专业发展”则强调教师个体的、主动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

1.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新方向

教师专业发展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组织发展阶段”和“专业发展阶段”。

目前,处于“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发展取向、科学—理性发展取向、实践—反思发展取向和自我更新发展取向。

(1)终身发展取向

1994年在意大利举行了“首届世纪终身学习会议”,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于是终身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新思潮,提出了人的一生自始至终都要学习的命题。

显然,终身学习也是各行各业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

教师作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职业,承载着历史和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终身学习是教师的一种最美的姿态。

(2)科学—理性发展取向

科学理性作为人类知和行的指南,使人类高扬起驾驭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激情,给予人们自信、乐观、进取、向上的思想基调。

(3)实践—反思发展取向

实践是教师职业最普遍的属性,反思是教师积极探究心态的表现。

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认为,教师的学习是在自己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更要特别重视掌握诊断性研究方法,重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境与自身教育经验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

(4)自我更新发展取向

所谓自我更新取向,是指教育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我更新,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结构剖析、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定、自我发展计划实施和自我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

自我更新取向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实现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成功策略。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

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无止境的过程,只有经过艰苦卓绝、成年累月的学习、实践、进修、思考与钻研,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因此,自我更新取向是新形势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取向和新理念。

2.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研究

校本研究是指重建教师职业生活的方式,建立一种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的新型职业生活方式,使教师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意义,具有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功能。

简单的说,校本研究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研究为线索,统领教育教学工作。

组织教师从事适合本校教育教学需要的研究活动,形成学校特色,发展教师的自主性和专业水平,为全体学生成长创造条件。

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的一种研究,它主要包括校本课程、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管理四个部分。

校本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归根到底要落实于自身及其日常教学和科研中。

校本研究的开展往往能将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与自身专业发展成长融为一体,并带着研究的意识从事教育教学,用研究的目光审视教育教学的各种要素、各种环节甚至是整个过程,从而使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化为一个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严肃的反思者,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进行反思、批判、分析、改进,最终实现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到达提升自我专业发展水平。

从某种程度上说,校本研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因为校本教育将有效促进当前形势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而在当前形势下,“……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显然,教师从过去的“作为技术人员的教师”(teacherastechnician)转变成“作为专家的教师”(teacherasprofessional)。

具体说来,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学环境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数学学科专业特点和小学的阶段特点,注定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校本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搭建基础。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逻辑性。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校本研究时,往往更容易将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反思的循环过程更加顺畅,校本研究的价值更能够得到体现,意义更加深远。

(1)实践和反思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比较全面地了解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充分了解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学生学习这一学科的特征,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法设计、组织和评价,真正使数学学科成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组成部分。

(2)提出和思考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做好常规的教学工作外,还应不断反思和研究有关数学教育的问题,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提出并解决问题。

教师应当成为一名组织者和研究者。

这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知识的更新、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系统的学科知识、教育心理理论是基础,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是基本途径,而校本研究是将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方法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来提高自身素质不可缺少的条件。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校本研究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需要。

三、校本研究是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校本研究补充高端专家研究

校本研究具有“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特点,是高端的专家研究无法达到的。

(1)改善理论与实际脱离的现状

自从新的教育改革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各种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不断地被引进和传播。

但对于舶来的教育教学理论,很多理论尚未在国内做过系统研究,理论基础相当薄弱,即使有过研究的理论很多也显得粗浅和落后。

很多教育理论,需要一定的条件控制,而在当今的小学很少具备这些理论运用的条件基础,所以很难真正的对理论进行正确、有效的实践。

事实上,只有在教师的论文里,才能见到最先进的教育理论,即使这样,我们在论文中所能看到的也只是理论描述加上例子的形式。

教师是否真正理解理论,是否能真正按照理论来指导实践,是有待商榷的。

要改变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的现状,就必须将教育研究的重心下移。

(2)教师不是专家理论的执行者

目前,小学教师承担的由高校和科研部门领衔的课题实验,由专家设计好教学方法,教师按照专家要求进行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名义上参加了教学研究工作,但这样做不能够体现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专家的助手,他们只是做了一些“体力劳动”,没有参与“脑力劳动”,完全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

(3)城乡差距导致专家不是农村教育的专家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社会化进程不断加速,大量的人从农村涌向城市,几乎所有优良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教育人才都集中在大中城市。

所以,城市和农村在教育上的差别是巨大的,即使是教育专家,他们对农村的教育现状也是知之甚少的。

因此,很多新的教育理论在农村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是微弱的,很多时候,只有当地的教师才是农村教育真正的专家。

综合以上的因素,必须承认校本研究确实符合小学教师的实际需要,能够弥补传统的教育体制下,教育专家的理论与教师的教育实践的脱离。

2.校本研究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

(1)校本研究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一致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其表现为教育民主、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和个性发展五种价值取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和教师以及其他个体。

而在校本研究中,开展校本研究的最终目标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领导者等。

在任何时代的任何历史事件中,人都是最关键的因素,同样的,在教育中,学生和教师都是主角,他们得到了发展,教育才会真正发展。

(2)校本课程的实施是校本研究的必要平台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明确提出了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体系。

于是,学校需要承担校本课程的开发任务,而教师就将担任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课程的开发往往涉及方方面面,此时校本研究往往能解决课程开发的一些问题。

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实施显然成了校本研究的必要平台,是校本研究成果展示的天然载体。

(3)校本研究有利于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

新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不允许教师仅是教书匠,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更高和更加迫切。

校本研究可以开拓教师的领域,使教师既可以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也可以是校本教研的研究者,还可以是校本管理的管理者,甚至是校本培训的培训者。

总之,在校本研究中,教师的领域是广阔的,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

(4)校本研究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校本研究的直接目标是获得一些研究成果,解决一些学校存在的实际问题,而间接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

这对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显然能起到促进作用。

3.校本研究是解决小学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操作性策略

工作倦怠一词最早由Freudenberger(1974)和Maslach(1976)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对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总感到厌倦而产生的一种身心俱惫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教师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缺乏成就感。

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损害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事实上,学校是形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关键场所和主导因素,而校本研究是解决学校问题的有效的操作性策略。

首先,在校本研究中,教师是从客体地位转变成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校本研究增加同事间交流、支持和鼓励。

教师团队是开展校本研究的主体,团队合作加强了教师之间的直接交流和沟通,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开创了相互学习、讨论、思辨的局面,同时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情感的萌生和交流。

第三,教师在校本研究中追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和自我创新,有利于终身学习生存方式的培养。

自我发展是人的较高追求,而自我提高和自我创新则是当代社会的最新潮流,是求新求变在个人生活方式上的表现。

第四,校本研究唤醒教师各种意识。

在实际的教师工作中,教师职业倦怠往往也表现为教师缺乏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反思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所以校本研究的开展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积极思考,促使这些意识的觉醒或增强。

4.校本研究有利于增加教师的专业成就感

教师需要职业中获得快乐、充实人生、实现自我、感受自由、体验创造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就离不开研究和创新。

校本研究的开展建立了教师的教育专业地位与形象,为教师带来了自由的快乐和创造的幸福,使教师对自己职业认同并为能从事本职业而愉悦,从而形成了良好的专业成就感。

5.校本研究有利于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终身学习和成长

校本研究的开展有利于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持续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生存方式。

首先,校本研究拓展了教师的领域,使教师原有的知识储备无法满足校本研究的需要。

其次,在教师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的,在不同的阶段,教师需要不同的知识来开展校本研究。

第三,校本研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任何与教育有关的问题都有可能成为研究的对象,不会及时充电的教师将无法适应校本研究的展开。

四、坚持开展校本研究,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校本研究时也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校本课程、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管理。

但在实际的研究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正确的把握四方面内容的本质及其在校本研究中的地位,使自己的工作有主次之分。

事实上,校本研究的各部分内容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

校本研究概念图

1.以校本教研为核心的校本研究资源丰富

校本教研是目前小学里开展的最频繁、最有效的校本研究。

它为校本研究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即学校和教师在日常的校本教研中已经发现和探讨着一些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解决的可能。

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校本教研,学校和教师必须做更有效的努力。

(1)资源共享

首先,学校和教师要把教研、科研、培训统一纳入校本教研的范畴,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其次,教师要注重同伴协作,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交流,尽可能进行资源共享。

这既是对相互的帮助和促进,也是减轻自身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第三,学校和教师要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做到学校和社会的资源共享。

(2)制度保障

为了保障校本教研能够确实地得到落实,发挥真正的作用,学校要制定一定的校本教研制度,用来统一教师的思想、指导教师的行动,籍此来推进校本教研的开展。

小学数学教师在长期的校本教研开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资源的广泛共享和良好的保障为其更好的进行校本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行动研究是校本研究的主要方式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对行动研究的定义是指“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

”“研究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

开展行动研究的主要原则是:

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行动研究注重的是行为。

通俗的讲: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效果即成果。

在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日常工作和研究中培养自己的个性和专业性。

而实践的证明,教育行动研究在校本研究中的作用时显著的,所进行的研究是最有效的。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以行动研究的方式开展校本研究是被重点推荐的。

如果说,教师的教学是求真、求善、求美,那么,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师工作的价值和追求。

行动研究是手段、方法,是促进和推动行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桥梁和平台。

行动研究既是教师的研究方式,也是教师的工作方式。

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在教师理念和教学策略上的革新。

行动研究的主要阵地是在课堂,课程改革的重心也在课堂。

教师在开展行动研究时,本身也处在研究中,从而养成了研究的习惯,使教师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研究工作中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并通过反思和再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自我反思是校本研究的核心主题

自我反思是指教师与自我对话;同伴互助是指教师与同行对话;专业引领是指实践与理论对话。

与过去相比,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更加强调教师自身的、主动的、内在的不断提升

所以,这些核心要素无不体现着当代社会背景和教育改革背景下的社会潮流。

同样的,小学数学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和富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期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展示,注重与自我、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

通过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熟。

4.创新是校本研究的灵魂

传统的以高等教育机构为本的教师培训是知识导向型培训模式。

它以知识的传授为基础。

这种模式忽视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联系,忽视了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倡导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同时,却使用了与这些观念相悖的培训方式。

在教师培训理念和方法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培训的效果。

(1)理念创新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学校开展校本研究的重要理念。

这个理念的提出本身就是创新的结果。

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是校本研究的另一个得到发展的群体。

(2)制度创新

校本研究的制度创新是校本研究工作中的基本工作。

同时,校本培训制度是校本研究中重要的制度创新。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学校的发展更与教师的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学校要特别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加强教师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如,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教师培养新形式。

(3)内容创新

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基于学校”的问题。

至于究竟是哪些问题,校本研究是没有规定的,因为一切“基于学校”的问题都有可能成为研究的对象,它有高度的灵活性和生成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校本研究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性别、年龄、职务、教学水平、所教年段和班级等来展开校本研究。

(4)平台创新

校本研究的平台很多,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方式和方法。

但是这些校本研究的方法、方式和平台都是教育这门学科和其他社会学科不断发展的产物。

而校本课程已经成为我国小学进行校本研究的重要平台。

相形其他的研究平台也会被不断地开发和使用。

(5)评价创新

在我国的小学中,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所实施的评价注重结果。

如今,在新的教育理念地不断影响下,不但对学生的评价转向为过程性评价,而且对教师的评价也在转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评价理论和实践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迟缓,而在对校本研究的评价方面几乎还是空白。

因此,更应从学校的校本研究入手,通过探索和实验,找到较为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校本研究评价机制,并完善校本研究,促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事实上,小学数学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继续开展校本教研,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主动参与校本培训,尝试研究校本管理,充分发挥校本研究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中的作用。

所以,校本研究是新形势下小学教师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学校和校本研究的一分子,要怀着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自身的发展作为开展校本研究的出发点和动力,用创新的方式开创校本研究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M].北京师范大学出本社,2005.

[2]刘捷著.专业化:

挑战21世纪的教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邓志伟主编.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4]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吴卫东著.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6]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6)

[7]钟启泉.教师“专业化”:

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5)

[8]周成平主编.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9]刘旭东等编.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10]张玉华著.校本培训研究与操作[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2]刘堤仿著.教师校本培训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13]陶保平,黄河清主编.教育调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