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马昌营镇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5264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7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谷区马昌营镇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平谷区马昌营镇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平谷区马昌营镇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平谷区马昌营镇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平谷区马昌营镇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谷区马昌营镇总体规划.docx

《平谷区马昌营镇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谷区马昌营镇总体规划.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谷区马昌营镇总体规划.docx

平谷区马昌营镇总体规划

 

平谷区马昌营镇总体规划

 

第二部分规划说明

规划说明

1、城镇基本情况及规划背景-1-

1.1研究范围及区位-1-

1.1.1地理位置-1-

1.1.2自然环境-1-

1.1.3历史沿革-1-

1.2现状经济社会发展-1-

1.2.1人口-1-

1.2.2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1-

1.2.3社会事业建设-1-

1.3发展条件分析-1-

1.3.1马昌营镇镇域经济发展优势-1-

1.4现状用地情况-2-

1.5以往规划情况汇总-2-

2、规划总论-2-

2.1规划依据及规划年限-2-

2.1.1规划依据-2-

2.1.2规划年限-2-

2.2规划原则与规划重点-2-

2.2.1规划原则-2-

2.2.2规划重点-3-

2.3功能定位与发展建设目标-3-

2.3.1功能定位-3-

2.3.2发展建设目标-3-

2.3.3经济发展战略-3-

2.3.4人口发展战略-4-

2.3.5资源与生态发展战略-4-

2.3.6社会事业发展战略-4-

2.4镇村体系规划与城乡统筹-4-

2.4.1镇村体系发展战略指导思想-4-

2.4.2提高城镇化水平策略-5-

2.4.3村镇体系规划-5-

2.4.4农村居民点体系规划-6-

2.4.5城乡统筹发展原则-7-

2.4.6城乡统筹发展引导-8-

2.4.7城镇规模控制与引导-8-

2.4.8镇域结构与空间总体布局-8-

3、镇区总体发展-9-

3.1镇区人口规模-9-

3.2镇区建设用地规模-9-

3.2.2镇区发展用地选择-9-

3.2.3镇区规划结构-9-

3.2.4镇区总体布局-9-

4、专项规划-11-

4.1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11-

4.1.1建设用地限制性分区-11-

4.1.2河湖水系与湿地-12-

4.1.3环境污染防治-12-

4.2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14-

4.2.1目标与原则-14-

4.2.2土地资源-14-

4.2.3水资源-14-

4.2.4能源-14-

4.3交通规划-14-

4.3.1区域交通系统-14-

4.3.2镇区交通系统规划-16-

4.3.3道路交通设施规划-17-

4.4市政基础设施规划-17-

4.4.1给水工程规划-17-

4.4.2雨水排除规划-18-

4.4.3污水排除工程规划-18-

4.4.4中水利用规划-19-

4.4.5供电工程规划-19-

4.4.6邮政电信工程规划-20-

4.4.7燃气工程规划-21-

4.4.8供热工程规划-21-

4.4.9管线综合规划-22-

4.5防灾减灾规划-22-

4.5.1人防工程-22-

4.5.2抗震防灾-22-

4.5.3防洪-23-

4.5.4消防-23-

4.5.5减灾措施-23-

4.6环卫设施规划-23-

4.6.1规划依据-23-

4.6.2指导原则-23-

4.6.3规划目标-23-

4.6.4环境卫生规划-24-

4.7文物保护规划-24-

4.8城镇特色与村庄风貌-24-

4.8.1总体城镇设计目标-24-

4.8.2街道景观视廊设计引导-24-

4.8.3生态防护绿地廊道设计引导-25-

4.8.4滨水景观廊道设计引导-25-

4.8.5高度轮廓控制-25-

4.8.6地标节点设计-25-

4.8.7分类设计引导-25-

5、近期发展与实施策略-26-

5.1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与规模-26-

5.2规划指导思想-26-

5.3近期建设主要内容-26-

5.3.1近期村镇实施项目-26-

5.3.2产业发展项目-26-

5.3.3居住项目-26-

5.3.4公共服务设施-26-

5.3.5仓储用地-27-

5.3.6绿地系统规划-27-

5.3.7道路交通规划-27-

5.3.8市政公用设施规划-27-

5.4实施策略与机制-28-

平谷区马昌营镇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

规划说明

1、城镇基本情况及规划背景

1.1研究范围及区位

1.1.1地理位置

马昌营镇位于平谷区西南部,东距离县政府驻地10.2公里。

北与峪口镇相连,南与马坊镇相连,东与大兴庄镇相连,西与顺义区张镇交界。

本规划所指“镇域”包含马昌营镇行政管辖区范围、东南部过境通道——崔杏路以西的大兴庄镇的村镇用地。

规划马昌营镇行政范围包括原有辖区内17个行政村以及大兴庄镇纳入马昌营镇的12个行政村。

1.1.2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

马昌营镇地处洪积冲积平原,西北高,多河谷。

泃河、洳河在镇东南前芮营村附近汇合,沿镇界曲折南流。

境内有无名河二干流分别从顺义区张镇流入,最后由镇东南出境,注入泃河。

全乡20个自然村,有18个村在河畔,是名副其实的“水乡”。

大秦铁路从东南至西北斜向穿过境。

镇域海拔16到30米。

土壤为洪积冲积物壤质潮褐土、壤质潮褐土和壤质潮土。

地下水资源为平原第四系孔隙水强富水区。

(2)气候气象

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全年以偏东南风为主,冬季西北风,夏季炎热多雷雨,冬季干旱寒冷。

常年平均气温10℃;无霜期155天至165天,争产年份降雨量376.1~500毫米。

1.1.3历史沿革

1946年由河北省三河县划入平谷县,时属第六区。

1950年改属第二区,1953年区下设马昌营、王各庄二乡。

1956年撤区并乡为马昌营乡。

1958年撤乡改为马坊人民公社马昌营管理区。

1961年改为马昌营人民公社。

1984年恢复乡建制,以乡政府驻地马昌营得名。

1.2现状经济社会发展

1.2.1人口

马昌营镇镇域人口规模为31252人,户籍人口26525人,流动人口4727人。

其中原马昌营镇镇域人口规模19680人,户籍人口15880人,流动人口3800人;大兴庄镇纳入马昌营镇域范围内的人口规模为11572人,户籍人口10645人,流动人口927人。

1.2.2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

马昌营镇产业门类齐全,结构合理。

第一产业以水果、蔬菜、畜牧、水产和种植为主。

粮食作物1.74万亩,年产量0.81万吨;蔬菜0.13万亩,年产量3.41万吨;水产面积0.22万亩,年产量0.24万吨,马昌营镇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北定福、薄各庄、东双营、王官屯、王各庄等村菜农加入食用菌种植行业。

马昌营镇已发展成为平谷区的食用菌生产专业镇。

马昌营镇工业在镇域国民经济中已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实力雄厚,工业区已引进异地村镇企业226家,从事机械、化工、服装、食品加工、医药、水产、建材等十余个门类百余种产品的生产。

特别是营养保健品、有脂新型建材、轻纺业成为马昌营镇产业结构的主导产业。

第三产业以市场为龙头。

2006年,马昌营镇国内生产总值达4.55亿元,比2005年增长4.05%;工业总产值3.97亿元,比2005年增长16.7%。

农业总产值1.15亿元,比2005年增长9.6%;财政收入2800万元,比2005年增长7.7%;农民人均收入8767元,比2006年增加5.6%。

大兴庄镇2006年底,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0万元,财政共享收入776万元,人均纯收入为8735元。

1.2.3社会事业建设

马昌营镇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镇内现有一所中学,五所小学,加拿大皇桥教育集团和平谷区实施的教育合作项目——北京王子岛国际幼儿园落户南定福村,并通过了市级二类验收,目前在校幼儿550名。

有镇级卫生院——马昌营卫生院,占地3000平方米,医生5人,护士15人职工10人;全镇设置18个医疗点,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人数为13人。

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90%。

大兴庄镇内现有一所中学——平谷八中,六所小学;全镇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共有4746户,12415人,参合率达80.2%;现已有唐庄子、韩屯、陈良屯等9个村实现了宽带无线网络的覆盖;有限电视入户率达到60%以上。

1.3发展条件分析

1.3.1马昌营镇镇域经济发展优势

马昌营镇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

(1)区位优势

马昌营镇距离平谷区中心10.2公里;距离北京市区60公里;距离首都机场40公里;距离天津新港130公里。

城镇经济与平谷区中心紧密联系,经济、科学技术、物资流通与平谷区同步发展。

(2)交通优势

顺平路、密三路、大秦铁路纵贯全境,这也是其它城镇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是潜在的财富。

(3)产业优势

第二产业发展迅速,三资企业快速增长,已形成以昌盛服装厂、毛衣厂为主的纺织加工业;以百乐思保健品公司、奥新达体育设施公司为主的健康产业;以昌盛机械厂、北人集团备件厂为主的机械加工;以一建公司、瑞鑫公司为主的建筑、房地产业,这四大支柱产业形成马昌营镇工业产业发展格局。

以市场经济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马昌营镇已初步形成平谷区西部人流、物流聚散中心。

1.4现状用地情况

依据《平谷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规划马昌营镇的城镇规模将纳入大兴庄镇规划东南部过境通道以西部分的人口和用地。

此次马昌营镇域规划范围包含原马昌营镇行政辖区用地28.61平方公里和大兴庄镇规划东南部过境通道以西部分行政辖区用地13.57平方公里,总规划用地面积42.18平方公里。

1.5以往规划情况汇总

《平谷新城规划》

●根据现有城镇与新城区的关系,马昌营镇属于相对独立型乡镇:

受新城辐射较小,功能上相对独立的乡镇。

城镇发展主要依靠城镇自身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走自主创业的道路,发展城镇特色产业为主。

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布局,大力推动新城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人口向新城和小城镇聚集,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

●大兴庄镇部分将纳入新城,马昌营镇的城镇规模规划将包含大兴庄镇规划东南部过境通道以西部分的人口和用地。

●处于沿密三路工业、物流产业发展轴上:

工业、物流发展轴是全区的食品、服装加工等都市工业的发展基地,是山区与平原贸易的集散地。

●处于顺平路——平蓟路沿线的城市综合发展轴上:

联系中部综合产业发展区和东部旅游发展区的轴线,重点发展都市工业,现代制造业、文化娱乐和旅游业。

《平谷新城规划》对马昌营镇的定位:

位于密三路沿线区域工业发展的重点地区,是以工业发展为主的一般镇。

2、规划总论

2.1规划依据及规划年限

2.1.1规划依据

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2、《平谷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

3、《北京市平谷区“十一五”时期马昌营镇发展规划》

4、《马昌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1-2010)》

5、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6)》

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标准(GBJ137-90)》

7、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

2.1.2规划年限

为体现城镇的动态发展过程,马昌营镇总体规划分为近期和远期两个规划阶段。

近期:

2008年——2013年

远期:

2014年——2020年

在执行规划过程中,根据城镇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速度可适当调整规划。

2.2规划原则与规划重点

2.2.1规划原则

1、依法制定规划原则。

严格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和《平谷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

2、城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镇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遵循城乡统筹原则。

合理布局产业、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形成镇区和村庄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求。

4、以人为本原则。

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改善人民居住生活环境,方便群众生活。

5、坚持节水、节地、节能和节材的原则。

节约土地,集约发展,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2.2.2规划重点

1、通过分析区域宏观背景条件,把握马昌营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趋势,研究马昌营镇城镇职能与功能定位。

2、研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合理预测马昌营镇发展规模。

3、科学合理布局镇域镇村体系,统筹安排城镇产业发展空间。

4、重新界定镇区建设用地的范围,完善镇区路网,合理配置建设用地功能,切合实际地建设镇区各项事业,并为未来镇区建设发展预留一定空间。

5、充分研究城镇发展的时序性,明确近远期的城镇规模、布局和城镇建设的滚动发展。

2.3功能定位与发展建设目标

2.3.1功能定位

马昌营镇在《平谷新城规划》中定位为:

位于密三路沿线,区域工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以工业为主的一般镇。

马昌营镇同峪口镇、马坊镇作为平谷区西部经济发展带,一并纳入到北京东部发展带,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京平高速公路的开通等各个因素的变化,马昌营镇的功能定位面临调整和转变。

另外,现状马昌营镇主要行业集中在电缆、机械加工、服装等行业,但是因为缺乏竞争力,正逐渐萎缩。

平谷区政府希望将教育产业落在马昌营镇,利于促进马昌营镇产业发展和转型,促进马昌营镇村庄城市化整理与农民就业,符合马昌营镇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经平谷区政府研究决定,马昌营镇的城镇职能应按照文化教育科研功能定位(详见《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区长办公会议纪要》第二十二期、《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常务会会议纪要》三届7号)。

马昌营镇自身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其功能定位既要在城镇建设、城镇经济发展上下功夫,稳步提高本镇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也要为周边乡镇提供高效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服务。

因此将马昌营镇的功能定位为:

平谷区西部以发展多元文化产业、商业服务和绿色有机农业为主的现代化宜居城镇。

马昌营镇的城镇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镇域的政治、商贸、文化中心。

(2)平谷区以文化教育为主的产业园区。

(3)绿色生态有机农业种植基地。

2.3.2发展建设目标

通过城镇布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善配套设施和美化人居环境,实现城镇社会经济和环境建设的快速协调发展,把马昌营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城镇。

1、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产业与环境优势,提高城镇区域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依据《平谷新城规划》,马昌营镇应与周边城镇协同发展,在分工协作中发挥自身的区位、交通、产业与环境优势,准确定位,完善投资环境,结合周边城镇努力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增强区域聚集力,提升其经济地位与竞争力,进而促进马昌营镇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2、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实现经济发展向集约型转变

构筑以文化教育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体系。

教育产业方面继续引进高等院校入驻马昌营镇区,并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其与地方的科技协作,以带动培养地方自营企业的技术实力。

加快商贸、信息咨询等服务业的发展,有选择性地发展一部分与教育产业配套的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商业、服务业的整体素质。

3、通过土地集约化利用,带动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通过经济的集约化发展,促进土地开发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确定土地的使用功能、开发强度和开发时序,实现用地形态由村镇型向城市型转变,土地利用模式由粗放向集约化转变。

4、以人为本,建设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生态城镇。

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科技、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各项事业,完善社会安全和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和整治生态环境,建设公共绿地系统、美化城镇公共空间,提高居住生活品质。

2.3.3经济发展战略

规划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5亿元,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达到4亿、7亿、4亿;

规划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3亿元,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达到5亿、12亿、16亿。

1、充分利用马昌营镇现有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全面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主要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农业。

加强有机大桃、食用菌等特种农产品的生产优势,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并成为食品加工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现有鱼塘发展渔业养殖和垂钓休闲产业。

2、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围绕有机农业、食用菌、果蔬品等特色产品,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延伸食品加工业产业链,拉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利用交通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产业调整,优化壮大第二产业。

以发展纺织加工业和医疗保健业为主;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壮大机械加工业,提高企业现代化水平;限制发展重污染的化工建材产业,现有企业规模不再扩大,同时应做好“三废”的处理工作。

3、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产业及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利用现有基础,继续发展邮电通讯业和房地产业外;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和仓储物流业,尤其应当加强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为本地特色农副产品和工业产品的销售做好服务;远期利用自然环境资源适度发展休闲度假产业,利用鱼塘适度发展垂钓休闲产业。

2.3.4人口发展战略

1、提高城镇化质量

大兴庄镇的镇区人口纳入到马昌营镇区;南定福、北定福、薄各庄的村庄人口也将纳入到马昌营镇区。

因此应该为搬迁居民预留足够的居住用地,逐步推进农村人口的职业转化和地域转化,从而实现其生产、生活方式和用地形态上的完全城镇化。

2、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促进外来人口本地化进程,构筑稳定的人口结构

对在马昌营镇居住时间较长,且有稳定经济收入的外来人口,尤其是当地急需的有技术、有能力的人才,应积极帮助其转化为当地人口。

这有利于他们为马昌营的长远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也将活跃城镇的消费市场、房地产业,促进教育产业及其配套产业的协调发展。

2.3.5资源与生态发展战略

1、保护好镇域范围的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进一步做好农田林网的建设与维护工作。

2、保护好镇域范围内的水系,落实水系防护带的建设;启动区域性交通走廊和市政走廊的规划建设,实现区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联动。

3、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严禁有污染的产业进入,确保区域生态环境水平。

4、积极发展生态型农业,保证区域土质的稳定性。

2.3.6社会事业发展战略

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是体现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应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满足人们群众的物质、文化、精神和生命健康的需要。

社会事业的发展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以满足“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布局。

逐步形成面向基层,配级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

重点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增加教育投入,积极发展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

2.4镇村体系规划与城乡统筹

2.4.1镇村体系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马昌营镇村镇体系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原则,以“乡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充分利用马昌营镇的区位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职能明确、联系便捷、设施共享、城乡联动、环境协调的镇村发展格局。

镇村体系发展指导思想可具体阐述为集中城镇化、多元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

1、集中城镇化

针对马昌营镇城市化的特征和问题,提出马昌营镇的城市化战略为:

以经济和产业发展为基础,增强城市化的后劲;贯彻建设平谷区教育产业园区的原则,提高马昌营镇区建设的质量和品位;处理好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和城市建设的矛盾,实现全镇范围内各项建设的统筹安排;解决外来人口的城市化问题,消除城市化中的泡沫成分。

以此促进城市化发展由村镇型向城市型改进。

(1)城市化建设

马昌营镇要坚持高标准建设,提高其建设档次和品位,成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现代化新型城镇。

强化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加强环境建设。

(2)乡村城市化

大兴庄镇的部分用地归入马昌营镇,镇区人口也一并纳入到马昌营镇区;马昌营镇区占用了南定福、北定福、薄各庄的村庄建设用地,其村庄人口也将纳入到马昌营镇区。

因此应该为搬迁居民预留足够的居住用地,逐步推进农村人口的职业转化和地域转化,从而实现其生产、生活方式和用地形态上的完全城镇化,促进土地由各村零散开发向统一规划、集中开发模式转变,实现产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

(3)外来人口的城市化

对在马昌营镇居住时间较长,且有稳定经济收入的外来人口,尤其是当地急需的有技术、有能力的人才,应积极帮助其转化为当地人口。

这有利于他们为马昌营的长远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也将活跃城镇的消费市场、房地产业,促进教育产业及其配套产业的协调发展。

2、多元城镇化

坚持多元城镇化的思想,引导城镇职能的自然和多元发展。

在整体和谐的框架下引导各个村庄职能合理、有机、可持续和多元发展,,重视各个村庄的个性特点,发挥各自优势。

此外,各项公用设施配置也应通盘考虑,等级有序,村庄发展求全、求同的低效行为,从而在镇范围的总体上形成一种高效的经济社会运转和发展体系。

3、城乡一体化

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指导各级城乡居民点纳入镇村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城乡一体化是区域城镇化和整个社会发展的目标趋向,是在集中城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格局,这一思想从区域整体发展战略考虑,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实现城乡社会、经济、文化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4.2提高城镇化水平策略

依据《平谷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的城镇化策略,马昌营镇应该积极引导人口的增长和合理布局,大力推动新城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人口向镇区聚集;积极提高镇区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

1、强化人口增长引导

马昌营镇区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应注意积极引导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向镇区集聚,通过吸引有较高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的人口,提升马昌营镇的总体竞争力;原马昌营镇区的非农业人口(共计2869人)将搬到新镇区;马昌营镇区占用了南定福、北定福、薄各庄的村庄建设用地,其村庄人口(共计1879人)也将纳入到马昌营镇区,因此马昌营镇区还具有承接本地农民城镇化的功能;另外,大兴庄镇的部分用地归入到马昌营镇,大兴庄镇的镇区人口(共计2403人)也将纳入马昌营镇。

因此规划在镇区的西侧的居住用地作为原马昌营镇非农人口的搬迁房用地、三个村庄村民的回迁房用地、大兴庄镇非农人口的搬迁房用地,其余居住用地用作商品房用地。

2、优化人口结构

积极提高镇区人口素质,优化素质结构;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本地人口尤其是本地农村人口的就业能力;适应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趋势,满足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学习、工作、生活需要,在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方面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优化调整镇区产业结构,积极推动就业结构的持续优化。

应积极采取有关政策和措施吸引高层次外来人口来马昌营创业居住,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对外来务工人员大力推动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逐步实现技术人才本地化、管理人才本地化。

2.4.3村镇体系规划

1、村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马昌营镇镇村体系现状等级规模结构单一,镇村普遍规模偏小。

镇村规模偏小影响了城镇在镇内职能作用的发挥。

马昌营镇镇村体系在对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