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十一考研热点大题20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5108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十一考研热点大题2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龙十一考研热点大题2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龙十一考研热点大题2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龙十一考研热点大题2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龙十一考研热点大题2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十一考研热点大题20题.docx

《龙十一考研热点大题2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十一考研热点大题20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十一考研热点大题20题.docx

龙十一考研热点大题20题

龙十一考研热点大题20题

考研热点大题20题

一、分析题

1.试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指导思想、内涵、总体目标及主要任务。

(1)必要性: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

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2)指导思想及内涵: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总体目标:

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4)主要任务:

我党要加强五种执政能力

一是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

二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三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四是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五是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增强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2.试述产权、产权制度的含义以及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1)所谓产权,简而言之就是对财产所拥有的权利。

从一般意义上看,财产主要是指有形的财产,比如房屋、机器设备、日用消费品、货币等等,对这些有形的财产所拥有的权利,称之为“物权”。

除了有形的财产外,还有无形的财产,比如债券、股票、专利权、版权、商标等。

对这些无形的财产所拥有的权利,被分别称之为“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

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都属于产权的范畴。

在经济学上,产权所指的权利不仅包括对财产的所有权,还包括对财产的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

所以,产权是与财产有关的一系列权利。

从本质上看,产权反映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围绕财产所形成的一系列经济权利关系。

(2)产权制度,就是国家为调整与财产有关的经济权利关系所作出的一系列制度性规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并概括了现代产权制度的四个特征,即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3)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必要性:

①为了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②为了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③为了促进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④为了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同样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⑤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相当于构建了一个公平、竞争、有序的创业致富环境,从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让企业和公众的创业创新活力及早释放出来。

(4)意义: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3.试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依据、主要目标、任务及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1)依据: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中,它的运行具有自身的一般规律,无论与什么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是不会改变的;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又会反映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主要目标: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3)主要任务: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系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4)重要意义:

第一,深化改革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客观要求;第二,深化改革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第三,深化改革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突出矛盾的关键环节;第四,深化改革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

4.试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依据、内涵及意义。

【答案要点】

(1)依据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2)内涵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必须是全面的。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发展必须是协调的。

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第三,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要满足人类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要注意人类当前的利益,也要注意人类未来的利益。

要改变那些只管建设、不管保护,滥开发、不治理,只顾眼前的增长、缺乏长远的打算,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的错误做法,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四,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惠及子孙后代。

要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需要,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明确发展目的、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指针;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对于巩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形势、解决前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其次,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第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5.根据材料请回答:

(材料略):

(1)简述三年来中国入世的承诺情况。

(2)简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

(3)贸易摩擦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4)中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是什么?

(5)简述中国遭受贸易摩擦的前景。

【答案要点】

(1)3年来,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中方承诺遵守世贸规则,承诺开放国内市场,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我们有诚意也有能力履行义务。

中国政府清理、修订了大批涉外经济文件法规,在货物贸易的关税减让、非关税壁垒减少、服务业的市场开放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承诺基本兑现,有些承诺甚至提前履行。

(2)意义:

它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部署,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3)贸易摩擦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它使出口受阻,相关产业受到冲击,涉案企业遭受巨大损失,引发失业等社会问题。

(4)中国外贸发展目前正处于突飞猛进时期,外向型愈加明显。

我国拥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多数也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正在努力发展的产业,而这些产业在发达国家则多为夕阳产业,且这些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影响面广。

中国企业目前主要是以价格作为竞争手段,再加上“非市场经济”问题抹煞中国企业“正常价值”优势的影响,使得反倾销这种主要调查国外出口商价格歧视、从而采取救济措施的贸易救济工具得以发挥作用。

(5)随着“科技兴贸”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产业将升级换代,企业经营也将更加规范化和国际化。

产品科技含量的大幅增加将使中国产品逐步摆脱“低价竞销”的传统影响,产品价格总体上将趋于合理。

而“非市场经济”问题的逐步解决也将为企业创造更加公平的贸易环境,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动因将渐弱,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效果也将不甚明显。

6.根据材料请回答:

(材料略)

(1)简述沙龙的“单边行动”计划的内容。

(2)简述沙龙推出“单边行动”计划的原因。

(3)各国对“单边行动”计划的态度及其原因。

【答案要点】

(1)内容:

2003年12月18日,沙龙正式提出了他的“单边行动”计划。

“单边行动”计划的正式名称为“单边脱离”计划,根据这一计划:

第一,以将单方面从其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夺取的部分土地上撤出,重新部署以国防军;第二,加沙地带21个犹太人定居点中的7500名居民和4个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的居民撤离被占领土。

以将重新确定部分犹太人定居点的位置,建立一条以色列更容易防守的“安全边境线”;第三,以只会将加沙地带的80%和约旦河西岸的40%多的土地归还给巴勒斯坦,正在修建的隔离墙将成为以巴间的实际边界;第四,以通过撤出所有加沙定居点和部分约旦河西岸地区定居点来实现与巴分离,然后再根据以色列的意图“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

(2)原因:

第一,以对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失去了信心。

2003年下半年以来,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一直坚持“路线图”计划是惟一可行的中东和平方案。

为了换来以色列的安全,沙龙政府也曾在不损害以色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作出了一些让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计划并未给中东局势带来实质性改变;第二,沙龙意图以“单边”方式实现与巴的“分离”。

以色列政府处理巴以问题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就是要保证以色列的安全。

在沙龙看来,只要以色列“单边”与巴勒斯坦实现了“分离”,安全就能够得到保证。

再加上有足够的“武力”威慑和打击,这一点应该是能够实现的;第三,部分履行其对“路线图”计划的承诺,以取悦美国,减轻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

沙龙的“单边行动”计划虽然与“路线图”计划有根本不同,但是,从字面上看,两者又有一些交叉的地方,如以从加沙撤军,拆除加沙和部分约旦河西岸地区定居点等。

这也为沙龙宣称自己的计划和“路线图”计划并不违背提供了借口;第四,希望能够平息民怨。

2003年8月巴以陷入新的流血冲突,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前景暗淡。

此后几个月中,沙龙政府“加倍地报复”,在和谈方面却一直无所作为。

以国内怨声载道,以色列媒体称,以人民的不安全感“从来没有这样强烈过”。

为了平息这种不满,沙龙提出了“单边行动”计划。

(3)“单边行动”计划的内容一经透露,立即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相继发表声明,要求以色列遵守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所规定的谈判路线,强调“路线图”计划是解决巴以问题的惟一方案。

巴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说,沙龙的“单边行动”计划并不是和平方案,而是扼杀中东和平的“最好手段”。

巴方反对的根本原因在于:

①“单边行动”计划意味着巴勒斯坦人将无法收复1967年中东战争前拥有的土地;②将丧失巴难民返回家园的权利。

对于“单边行动”计划,美国最初并不赞成。

美国政府对计划中有关单方面拆除部分犹太人定居点的内容表示欢迎,但明确反对以色列在“路线图”计划之外采取单边行动。

美甚至警告说,所有中东问题的解决方案必须通过谈判达成,而不能由一方强加给另一方。

然而,几个月后美国完全改变了对这一计划的态度。

今年4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与到访的以色列总理沙龙会谈后公开表示,美支持沙龙提出的“单边行动”计划,认为沙龙推出并执行“单边行动”计划是“历史性和富有勇气的行动”。

美国呼吁巴勒斯坦方面对该计划给予积极回应。

美国的态度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无非是在总统大选即将到来之际,美国试图绕过解决中东问题的“四方机制”,对中东局势单方面施加影响,布什也可以此为自己谋求连任捞取政治资本。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美国态度的这一转变表示强烈不满。

他说,美以无权单独提出巴勒斯坦最终地位问题的解决方案,巴以之间所有行动必须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的有关决议所规定的原则。

7.简述恐怖活动的新特点和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争为何“越反越恐”以及中国政府在反恐问题上的立场。

【答案要点】

(1)恐怖活动的新特点:

①恐怖事件更具血腥性,心理冲击强烈。

②恐怖活动策划精密,政治意图明显。

③恐怖主义形成网络,全球化趋势明显。

④恐怖袭击目标多样化,美国利益仍是其矛头所向。

⑤恐怖主义将“基地”的“圣战理论”奉为信仰,“基地”被作为招牌。

(2)美领导的反恐战争“越反越恐”的原因:

①美反恐政策失误,使“基地”组织得以死灰复燃。

②以反恐之名,行霸权之实,国际反恐合作出现裂痕。

③借反恐改造中东,美与伊斯兰世界矛盾加剧。

④反恐奉行双重标准,助长了恐怖主义气焰。

(3)中国政府在反恐问题上的立场:

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但打击恐怖主义要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充分发挥联合国和安理会的作用,应有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长远利益;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和宗教混为一谈,不能打击恐怖主义有双重标准;不能借反恐主义推行影响世界和地区和平发展的别的政治意图。

恐怖主义无论在何时、针对何人、以何种方式出现,都应坚决予以谴责和打击。

8.试述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表现、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负面影响、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答案要点】

(1)表现收入差距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反映: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二是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三是阶层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四是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2)积极作用

合理的收入差距有积极作用。

因为它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有利于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3)负面影响

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一是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社会稳定。

二是收入差距扩大制约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妨碍经济持续发展。

三是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拉大造成人们的价值观扭曲,使惟利是图思想蔓延。

(4)原因

一是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实施。

二是地域差别、行业差别、城乡差别的存在。

三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使人们的收入差距在更多的领域里拉大。

四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还不够完善。

这主要表现在:

①不平等竞争的存在。

②市场监管不力。

③税收政策对高收入者的调控尚不完善、不到位等。

五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5)对策

首先是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努力把“蛋糕”做大。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解决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其次是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和完善分配体制,努力把“蛋糕”切好。

三是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和政策,努力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分到“蛋糕”。

四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让困难群众也有“蛋糕”吃。

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权力制约监督,坚决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防止少数人利用权力偷吃“蛋糕”。

9.举例分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的交换是如何实现的。

【答案要点】

(1)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社会生产规模不变。

因此,根据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原理,假设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和价值构成如下: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根据上述图式,为了使第二年的社会资本再生产能够继续进行,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经过交换得到实现,因此,这个实现过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交换关系:

①第Ⅰ部类的4000c在第Ⅰ部类内部实现,因为这个部类的资本家要互相购买生产资料以补偿一年内消耗的不变资本。

②第Ⅱ部类的500v+500m在第Ⅱ部类内部实现,因为这个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要把收入用于购买消费资料。

③第Ⅰ部类的1000v+1000m和第Ⅱ部类的2000c都不能在本部类内部实现,第Ⅰ部类的1000v+1000m是工人和资本家的收入,但在物质形式上却表现为生产资料,第Ⅱ部类的2000c是消耗了的不变资本价值,但在物质形式上却表现为消费资料。

因此,第Ⅰ部类的1000v+1000m必须和第Ⅱ部类的2000c相交换,第Ⅰ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才能得到个人消费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第Ⅱ部类的资本家才能得到为补偿不变资本所必需的生产资料。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2)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就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追加资本,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假定第Ⅰ部类的资本家把剩余价值1000中的一半即500用作追加的资本,另一半500用作资本家个人消费。

又假定第Ⅰ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为4∶1,那么,转化成的追加不变资本为400Δc,追加的可变资本为100Δv。

这样,第Ⅰ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按照扩大再生产的用途就重新组合为:

Ⅰ4000c+400Δc+1000v+100Δv+500mx=6000

假定第Ⅱ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为2∶1,则必须从剩余价值中提取100,用作追加的不变资本,提取50用作追加的可变资本,从而使第Ⅱ部类的生产规模也相应地扩大。

这样,第Ⅱ部类的全部产品的价值按照扩大再生产的用途就重新组合如下:

Ⅱ1500c+100Δc+750v+50Δv+600mx=3000

按照重新组合的图式,扩大再生产的交换关系表现为:

Ⅰ(4000c+400Δc)则在第Ⅰ部类内部实现的是:

Ⅱ(750v+50Δv+600mx)在第Ⅱ部类内部实现的是:

Ⅰ(1000v+100Δv+500mx)和Ⅱ(1500c+100Δc)进行交换。

在扩大再生产的三方面交换关系中,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是最基本的交换关系。

因此,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Ⅰ(v+Δv+mx)=Ⅱ(c+Δc),即第Ⅰ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应当等于第Ⅱ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10.试述垄断资本条件下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运行机制的新变化。

【答案要点】

(1)价值规律的变化。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

价值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经济条件就是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挥作用。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就是价格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

货币产生以后,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价格来表现的;同样,价值规律的作用也必然通过价格的运动来表现。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就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这已经反映了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占据统治地位以后,出现了垄断价格。

这时,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就是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2)剩余价值规律的变化。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

它的内容是:

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由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表现为追逐尽可能多的高额垄断利润,并且这一目的和动机已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垄断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垄断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因而垄断利润规律就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这一规律支配着其他经济规律的运行,决定着垄断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决定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命运。

(3)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变化。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由于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从而具有不同的利润率;同量资本投在不同生产部门必然有不同的利润率,从而获得数量不等的利润。

但是,资本家要求同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通过资本在部门之间转移的方式,使各个部门之间原本不一致的利润率逐步趋于一致,从而形成了各部门之间的平均利润率。

这就是利润率平均化规律。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由于垄断和竞争的同时并存,出现了垄断部门与非垄断部门。

在垄断部门,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但并未取消竞争;在非垄断部门,仍然存在着自由竞争。

这样,就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利润率平均化规律。

在垄断部门,资本转移一般在垄断大企业之间进行,在非垄断部门,资本转移一般在中小企业之间进行。

因此,形成了垄断利润的平均化趋势和非垄断利润的平均化趋势。

这就是平均利润率的二重化。

(4)竞争机制作用的变化。

竞争原本是对资本经济利益的一种调整。

但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机制作用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

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