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5068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

《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

伶官传序导学案

《伶官传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2、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

3、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作者总结的历史教训。

4、背诵文中重点段落,准确记忆文中的名言名句。

学习重难点:

如何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一)、走近作者

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

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出身寒微,由母亲亲自教学,因家贫,不具纸笔,用荻画地作书。

学家。

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

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文忠。

历史上,他既是著名文学家,又是史学家、金石家。

(二)、解题:

伶:

乐工,艺人。

伶官:

乐工作了官。

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三)、时代背景:

1、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

矛盾也日益尖锐。

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2、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

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

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

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写成了《新五代史•伶官传》。

《伶官传》中,作者对为庄宗所宠幸并为非作歹、败国乱政的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三人予以鞭挞,揭露他们把持朝政,以致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的罪恶行径。

本文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所作的序言。

二、检查预习

1.下面词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存勖(xù)请其矢(shí)皆自于人欤(yú)

B.伶官(línɡ)盛以锦囊(chénɡ)誓天断发(fà)

C.抑本其成败之迹(yì)仓皇东出(huānɡ)乱者四应(yínɡ)

D.吾遗恨也(yí)智勇多困于所溺(nuò)泣下沾襟(jīn)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仓皇东出

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3.选出没有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  )

A.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函梁君臣之首D.序八州而朝同列

4.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得不对的一项是……(  )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B.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于庙)。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其)函梁君臣之首。

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

6.指出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

A.此三者,吾遗恨也。

B.盛以锦囊

C.系燕父子以组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E.智者多困于所溺F.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G.燕王,吾所立

三、课文学习

(一)、梳通课文

第1、二段补充注释:

1.盛衰之理,理:

道理2.岂非人事哉,人事:

人力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

推究4.与其所以失之者,所以:

……的原因

5.而皆背晋以归梁,以:

而6.尔其勿忘乃父之志,其:

祈使副词,相当于“应该”“一定”的意思。

7.负而前驱,负:

背负8.及凯旋而纳之,及:

等到

第三、四段补充注释: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方:

当;组:

绳子2.函梁君臣之首,函:

V用匣子装着

3.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意气:

气势,指骄傲之气4.抑本其成败之迹,抑:

或者;本:

推究

5.举天下豪杰,举:

全、所有的6.数十伶人困之,困:

围困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

微小的事

忽:

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

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二)、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2、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归之。

此后出兵,就派遣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它归还到祖庙。

3、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

或者说,推究他成败的发展轨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所溺爱的事物困扰。

(三)、课堂思考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及书下注解思考以下问题:

1、为李存勖编写一个履历表(参看教材P97注解③),推算他在公元908年、912年、923年、926年的年龄是多少岁。

2、在这几个年头里,在李存勖身上分别发生了什么事?

3、李存勖灭敌建国用了15年时间,而由盛到衰只用了3年,这一盛一衰的关键是什么?

4、作者由李存勖盛衰之变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5、欧阳修在宋代中叶重提李存勖的史实,目的是什么?

6、初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体会本文的论证方法。

7、找出文中的对称语句以及反问句、感叹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四、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

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

B.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壮:

雄壮。

C.抑本其成败之迹抑:

或者。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身:

身体。

提示:

D项,身:

自身、自己。

答案:

D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函梁君臣之首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D.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提示:

A、B、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C项中“组”在此处为名词。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句式结构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C.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提示:

D项为被动句。

答案:

D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当他用绳子把燕王父子捆绑起来。

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一个人夜里呼喊作乱,乱了的人便从四面八方群起响应。

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以至于彼此对天发誓,痛哭流涕,沾湿了衣襟。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舒适可以使自己毁灭。

提示:

B项“乱者”翻译有误,不是“乱了的人”,而是指作乱的人。

答案:

B

5.对“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一句的理解,下列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强调得天下困难和失天下容易。

B.强调“得”“失”都是由人事决定的。

C.否定“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

D.否定得天下困难,承认失天下容易。

提示:

从句中“岂……欤?

”的句式,可理解为是一种反诘。

从“皆……欤?

”可以断定是要肯定人事的重要。

再从全文来看,文章论述的也是人事。

答案:

B

6.翻译下面的语句。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参考答案:

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

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

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课题:

《伶官传序》第二课时

年级:

高二()班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名:

1、文本分析

(一)研习文本第一段,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1、本段三句,“呜呼”表感慨之意,抓住“原”、“知之”两词,可见这两句的关系?

明确:

论点:

盛衰由人,注意“岂”“非”加强肯定语气。

论据:

通过庄宗得天下、失天下事例论证

2、小结:

作者开门见山亮出观点:

盛衰由人。

用一个“原”字推导出原因,点出庄宗,借史实作为立论的依据。

(二)研习文本2~4段,梳理文章结构,学习运用例证法和正反对比论证说理的方法。

1、概括两段内容,与第一段是何关系?

明确:

(1)、庄宗复仇灭敌得天下

(2)、庄宗身死国灭失天下

追问:

得失的原因: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关系:

对第一段的论点进行论证

2、作者怎样展开论证?

即论证的角度?

明确:

正反对比论证

A、正面,忧劳可以兴国本段有一个字贯穿始终:

矢自读本段,忧劳有具体表现吗?

“忧”: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背负着父亲的遗恨

用三支箭激励自己,表明其复报的决心和意志

“劳”:

其后用兵……及凯旋而纳之

补充:

908年(23岁),接受遗命,“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912年(27岁),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        

923年(38岁),灭后梁,“函梁君臣之首”,建后唐;

征战16年,几乎年年用兵,31字,既显示了作者的笔力,也让我们感受到得天下的艰难、辛劳,愈是艰难愈是显示出“人事”的重要性。

B、反面,逸豫可以亡身本段论证特点?

(1)引用论证

(2)对比

此处盛衰对比,突出其衰败之速

C、文中是否还有对比?

明确:

故方其……为天下笑。

D、面对唐庄宗由极盛到极衰,作者发出怎样的感慨?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明确:

不是得之难而失之易,通过庄宗的事例我们看到的还是成功与失败都是由于“人事”。

3、第三段除了论证上的特点,语言和情感也极富特点(结合练习二,本处可依照时间灵活)

明确:

语言:

对称,骈散结合

情感:

盛时意气风发,衰时仓皇失措,大起大落,欲抑先扬。

4、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详写庄宗忧劳的史实,却鲜有逸豫的史料,为何有关伶官及庄宗享乐的史料缺失?

无意还是刻意?

明确:

(1)这样的安排突显失天下的易、快

(2)关注本文题目

补充:

伶官传:

为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立传伶官事迹在传内已详述,无需重复

序:

评价缘由

本文的写作目的:

借古讽今,讽谏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以史为鉴。

本文重在对庄宗盛衰史实的评论,而非写史。

可见史家取舍材料之法

6、本文至此,论点、论证已明,最后一段是否可删?

明确:

(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仅是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道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

(1)、内容上,发人深思,进一步阐述“逸豫可以亡身”,警戒后人不可小视“忽微”

(2)、结构上,扣题,进一步说理

(三)论证结构:

论点:

盛衰之理,岂非人事?

论证:

举庄宗为例,原其得与失

得---受父命报仇,系燕父子以组

失---一夫作难仓皇东出,身死国灭

盛---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衰---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结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推论: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二、总结:

史论题材特点:

①从史实中提炼观点

②在观点的指导下叙史,不是介绍历史,而是以史实为论据

③叙史一般用概括叙述方式,对个别极为重要的史实也可以具体地叙述

④叙史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因此常有明显的针对性,常用借古喻(讽)今的手法。

3.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

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

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

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

周匝对曰:

“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雠德源之力也。

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

”庄宗皆许以为刺史。

郭崇韬谏曰:

“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

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

不可。

”因格其命。

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

“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二人。

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

”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宗皆许以为刺史   许:

答应。

B.周匝谒于马前谒:

拜见。

C.然当为我屈意行之行:

走路。

D.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愿:

希望。

提示:

C项,行:

实行。

答c

2.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

他在胡柳作战,宠幸的伶人周匝被梁国人俘虏。

B.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

庄宗不仅喜欢伶人,而且又有伶人是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够自己谱曲。

C.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

能和陛下共同取得天下的都是些英雄豪杰忠诚勇敢的志士。

D.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

你说的话虽然是正确的,然而应当迁就我去做这件事。

提示:

B项“知音”为通晓音乐之意,与今天的“知音”含义不同。

答案:

B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庄宗失败的原因是不听郭崇韬等人的劝告,一意孤行。

B.庄宗为自己所溺爱的东西所灭。

C.庄宗被伶人所灭。

D.庄宗不能理解和接受郭崇韬等人的进谏。

提示:

D项,庄宗理解,但并未接受。

答案:

D

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和课文《伶官传序》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庄宗失败的原因。

B.课文《伶官传序》揭示的深度比本文更深,因为它总结了历代帝王成败的一般规律。

C.本文和课文《伶官传序》都揭示了同一主题。

D.本文的语言史学味浓,而《伶官传序》文学味更浓。

提示:

A项,这两篇文章的立脚点是一致的,庄宗失败的原因在这两篇文章中的体现也是一致的。

答案:

A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参考答案:

从他称王开始,直到他当上皇帝,都常常亲自和那些以歌舞谐戏为业的人在朝堂上上演各种杂戏,那些戏子因此得到重用,终于走向了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