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5004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docx

《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docx

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

学生姓名张敏

学号20081303028

院系遥感学院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指导教师葛云健

二O—二年五月二十六日本人郑重声明:

1、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没有抄袭其他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2012/5/26

弓I言

1综述1.

1.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解析1.

1.2国外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1.

1.3国内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2.

1.3.1国内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2

1.3.2国内城市地域结构模型研究3

1.4城市地域结构形成的演变动力4.

2.研究区概况4..

3.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5.

3.1建国前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5.

3.2建国后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6

4.驱动力分析&

4.1人口驱动9.

4.2经济驱动9..

4.3政策驱动10

5.南京市地域发展条件综合评价.0

5.1数据来源10

5.2选取评价指标体系11

5.3评价结果12

5.4预测13

6.结论与讨论14

6.1结论14

6.2讨论14

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

张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南京210044

摘要:

本文以南京为研究区域,介绍南京市发展的变化历程。

分析南京市地域结构变化过程中的驱动力因子,选取1998年

与2008年南京市统计数据,运用综合因素评价法,绘制南京市分区县地域综合发展条件图,对近十年来南京市地域结构、地域发展条件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南京市可能的发展方向做定性分析。

研究表明,南京市地域规模不断扩大,在

未来近几年内,南京市将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开发江宁、江北、仙林3个副城。

关键词:

城市地域结构;南京;驱动力;综合因素评价法

引言

南京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经济发达,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

本文为了研究南京市地域结构的发展,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已有资料研究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地域发展条件变化的历程,分析各驱动因子如何驱动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发生变化,确定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变化的驱动力。

运用综合因素评价法,构建指标体系,确定权重,依据综合评价得分了解南京市分区县的综合发展条件情况,在此基础上定性预测未来南京市城市发展的可能方向。

对未来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给予一定的理论基础。

1综述

1.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解析

城市地域为城市活动直接影响的范围,一般包括市区和郊区。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地域内,与各种功能活动相应的地域分异和功能区在空间上的组合,一般可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等,城市地域结构是一个动态过程[1]。

国内学者对于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最普遍的认可即城市地域是指城市在地表上的实际范围,由两个大的部分组成:

一是已经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

城市地域结构(或城市形态)是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2]。

1.2国外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

最初的城市地域结构学说,应追溯到杜能(J.H.von.thunen)的农业区位论[15]。

这种理论至二十

年代开始系统化,以后不断丰富,城市地域结构的学说也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不断出现和发展。

表1国外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

理论

主要内容

模型

以人类生态学观念为基础建立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注重于由家庭收

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

入、教育水平、种族等因素决定的社会阶层和团体在住宅区位选择上

多核心模型

的竞争与分化。

现代的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模式城市地域理想化结

E.G.Ericken的折衷学

人类生态学

构,这一模式反映城市扩展、经济向郊区扩散的趋势。

另外还有一种

说、L.F.Thomas的三地

多核或多中心城市地域结构分散集团模式[15]。

带学说

城市地域理想化结构

分散集团模式

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引入社会问题的空间分析中,弓1力模式分析和

弓1力模式、潜能模式、

社会物理学

预测空间流(货流、人流、信息流等)的一种理论,潜能模式则主要

WG.Hansen的通达性模

是分析不同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机遇或概率。

运用经济学知识,基于古典的价格与地租理论,从厂商与居民两个角

度研究分别确定他们的最佳区位,利用投标租金曲线,可以得到围绕

CBD的圆环形土地利用模式。

现代学者分析城市输出产品与价格的提

式、D.L.Huff的商区模

经济学

高、收入的增加、交通条件的改善等方面对城市土地竞标地租曲线的影响和相应的城市用地布局的变化。

斯科特(Allen.Scott)从关联性

的角度来解释因集聚经济原则导致的区位会聚和再聚集[17]。

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在地理学相关理论上建立起城市地域

圆环形土地利用模式

结构模式,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体的等级与规模的研究为基础。

中心地理论

现代学者在地理学基础上建立的主要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多层向心

多层向心城镇体系模式

地理学

城镇体系模式、发展中国家大城市地区疏散理论[16]。

21世纪中以后,

卫星城镇

大城市的恶性膨胀使得许多国家在大中城市外围建立卫星城镇和反磁力中心的中等城市。

在卫星城的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后,城市地域结构逐渐形成了多层向心城镇体系的新模式。

反磁力中心

1.3国内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

1.3.1国内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

中国学者致力于对国内城市的地域结构进行反演,在研究的基础上为现阶段城市地域结构提出优化建

议。

杨吾扬等从区位论的角度研究城市地域结构,提出“在资本主义阶段,集聚效应使城市地域结构分异为自发的功能区和地段。

在社会主义阶段,阶级对立逐渐消失,居住区的差别大为缩小,但由于社会主义仍是商品生产,功能区仍能存在,可根据空间经济性和居民生活方便性予以组织,以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高效率”。

他总结世界各城市地域结构的模式及其演化律,对北京现在的多层向心城镇体系模式提出优化建议⑺;曹广忠等以大连市1980年和1989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资料,采用方格法做出不同时期大连市土地利用功能信息图进行分析,回顾内部地域结构的演变过程,详细分析80年代以来大

连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归纳大连市内部地域结构的转型特点和模式图,探讨内部地域结构转型与郊区化之间的关系[8];苏维词从基本特征、趋势、职能结构、形态结构等角度研究贵阳市地域结构的演变,探讨驱动力因子在城市地域结构演变中的作用,分析贵阳市地域结构问题的成因,提出优化[9,10];孙斌栋

等在进行上海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实证检验研究中,选取居住中心和就业中心两个角度,采用分街道的居住人口密度和就业岗位密度为指标,运用住宅选址理论分析框架,结合实际,对上海多中心结构提出优化建议[11];石忆邵在对特大城市的空间组织模式演变研究中,从世界主要城市空间组织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吸取经验,对中国特大城市构建多中心模式提出建议[12];吴国兵等研究不同集聚效果下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以

上海为例,分析运用集聚经济效益作用机制优化城市地域结构[13];陈曦等研究物联网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

影响,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物联网的发展给城市空间结构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预测物联网的发展将使得长春市的内部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平面”扩张向“双心、两翼、多组团的多中心分散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转变[14];李振泉等研究长春市商业地域结构的历史演变,根据长春市商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和城市经济发展现状提出调整建议[18]。

1.3.2国内城市地域结构模型研究

周一星、陈彦光等根据城市地域结构形成过程中各种动力的影响作用,将中国的城市地域结构大体上

归纳为集中式、分散式和集中分散式三类[19];许学强、胡华颖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广州市进行因子生态分析,推出广州社会空间结构模型呈东曳长的同心椭圆态势[20];杨永春、曾尊固在其对兰州市

地域结构的研究中,通过主要结节点因子指数、级别的统计以及对研究区均质地域均质度与紧凑度的计算,分析自然条件与工业化过程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判定兰州市的地域结构[21];林目轩提出了多目标城市

土地定级估价方法,以镇江市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镇江市商服、居住、工业目标用地的定级估价因素及其权重值,根据竞租理论运用转换边际法确定城市的综合基准地价和最佳地域结构[22];祁新华、程

煜等采用“三步法”:

第一步区位商法;第二步根据各镇(街)经济社会指标进行边缘区进一步细分;第三步根据城市意象图主要景观轴的景观梯度变化验证边缘区的划分。

以广州为例,对广州市地域空间格局进行划分[23]。

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国内学者不局限于依据土地利用类型和人口密度等指标探究城市的形态特征、空间结构,还利用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研究城市中抽象的产业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

宋志军研究中国中小城市居民购物出行下的城市地域结构形成,以安阳市为例,结合中心地理论,运用遗传算法,解释购销动态拟合下的地域结构[24];赵群毅、谢从朴等对北京都市区生产者服务业地域结构进行

研究,利用北京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技术将北京都市区划分为7种生

产者服务业地域类型[25];阎小培以广州市为例,采用第三产业普查资料,揭示信息密集服务业发展对城市地域的影响,分析第三产业对广州城市地域结构形成的影响[26];陈忠暖等研究昆明城市商业地域结构,选

取昆明市行政区划划定的城区中二环路以内的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生态分析法,将昆明城市商业地域结构概括为“四大分布特征”和“六种地域类型”[27];吴世君等从仿生地理学角度,研究城市地域结构

与生物螺旋体结构间的关系,以安徽合肥市为例,选取围绕市中心的交通干道为研究对象,提出对数螺旋曲线方程进行计算,比较自然形成的螺旋曲线与对数螺旋曲线,最后提出螺旋体地域结构[28]。

1.4城市地域结构形成的演变动力

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受到自然、社会、人为因素等的影响,或促进或阻碍城市地域的分化,这些影响因素即为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动力[15]。

最早触及地域分化的是科尔毕(C.C.Colby)的向心

力离心力学说,指出这两种力的关系不一定呈面状扩展,更多的情况是沿交通线呈轴状,或由于地形障碍而表现为扇形或星形[17]。

后来泰勒(G.Taylor)的时间空间学说对其进行了完善。

另外,影响地域分化的因素包括社会原因、经济原因和行政原因,其在城市地域分化中表现为相关力的作用[3,16]。

国内学者研

究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动力,普遍集中于集聚力、离散力和摩擦力这三种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2]。

针对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动力,国内学者进行了许多研究。

杨上广提出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重构与分异的综合动力模式,包括政府力、市场力、个体力和社区力⑷;张庭伟发现在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包

括政策、经济、技术发展因素的影响,即“所谓’政策力’、’经济力’、’社会力’三者共同作用”[5];吴

良镛将我国城市的更新归结为3个积极性(开发商的积极性、老百姓的积极性和市场的积极性)的推动[14];

耿慧志认为城市中心区的更新是政策力、经济力、社会力综合作用的结果[19];张兵从利益主体论的角度,

认为推动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动力主体有政府、城市经济组织、居民3种类型;石崧认为城市空间结构演

变的动力主要由政府、企业与居民构成⑹;袁丽丽认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3个利益主体构成城市用地

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主体,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是在其互相作用产生的合力下形成和演变的⑷。

2.研究区概况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的宁镇(镇江)丘陵地区,东临长江三角洲,西靠皖南丘陵,南连太湖水网,北接

江淮平原,“黄金水道”长江穿越境域,距入海口380公里。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著名古都,是长江下游

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南京市境内共辖11个市辖区、2个县,

其中鼓楼、白下、玄武、秦淮、建邺、下关、雨花台、栖霞八区为中心城区。

南京具有2500余年建城史、450余年建都史,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公元229年,孙权在此建都,

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有六朝古都”之称。

南京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是中国农业重要生产区域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长江三角洲地区仅次于上海的商贸中心城市。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10亿元,年均增长13%

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超过11000亿元。

城市居民收入达到283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

到11128元,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优化为2.8:

46.5:

50.7。

3.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

3.1建国前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灭吴后筑城于秦淮河畔,为南京最早古城。

三国期间,孙权自武昌迁都建业,后在今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建都,即吴石头城遗址。

建业城的布局依照周礼制思想,用地依自然地势发展。

建业城位于淮水北五里,北依鸡笼山(北极阁)和覆舟山(九华山),城周二十里十九步,以

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皇宫位于城市南北的中轴上,重要建筑以此对称布局。

三国期间,孙权广增农田,在建业和沿江地区大规模屯田,人民生活富饶,城市南面部署市、手工作坊和居民闾里,为城市经济活动区,当时的南京城内已有了职能分区的雏形。

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此建立东晋王朝,都城名建康。

建康南迁人口甚多,加上本地士族人

口约二百万,当时南京经济发达,物资充裕,是一个人兴物阜的大城市。

东晋都城大体沿用东吴建业旧城,并在内城外加筑篱栅式外郭城,至公元332年又重新建成宫城。

东晋西起石头城,东至倪塘,北

过紫金山,南至雨花台,东西南北各四十里的巨大区域,地域面积广。

为了安置大量南迁人口,还在城东沿着青溪外侧开辟新的居住区,建了一些侨寄郡县;为保卫建康,在其四周又建了若干小城镇军垒。

建康城地域规模进一步扩大,地域结构演变为内外两层的布局。

公元937年,南唐正式定都于此,南唐都城摆脱了六朝建康城的框架,向南作了迁移,把秦淮河两岸经济富庶区包入城内。

该城前依聚宝山(雨花台),后枕鸡笼山,东望钟山,西凭清凉山。

南唐期间,南

京城的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周长达二十五里四十四步,南唐经济更加繁荣,地域结构进一步完善,城内新辟了东门(大中桥)、南门(中华门)等,环建康的城镇聚落陆续发展成居民区和商业区,并逐渐连接成一片。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成为南京的鼎盛时期。

当时中国人口6069万人,南京聚集了

大部分的人口。

正德年间,南京市人口明显增长,据史载,上元县坊厢户增至六千一百二十九户,江宁县坊厢户增至三千二百一十九户[34]。

经济方面,南京作为工商业经济中心的地位日渐突出,南

京与长江上下游之间及全国各地市场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进行着全国范围的大规模转运贸易活

动,成为长江流域的重要商业贸易中心[34]。

正德年间,民营手工业兴起,尤以民营纺织业发展显著。

同时,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市集贸易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除了原有的晨市,出现了晚市与夜市。

期间朱元璋大事建设,明南京城地域结构为四重环套配置,从内至外为宫城、皇城、京城、外郭。

南京城地域范围扩张,其中京城全长33.676公里,即今南京明城墙,设13座城门,门上建有城楼;宫

城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达2公里;外郭全长60公里,辟18座城门。

明城墙墙三面阻山控野,一面依傍长江,系为加强南京城防而筑。

南京城地域职能分工有了明确部署,如京城内有三个功能区:

东部的政治活动区,西、南部的经济活动区,北部的城防区。

明城区道路分为官街、小街、巷道三个等级,于城南地区、东部皇城新区、城北军防区三个区域自成相对独立系统。

南京近代城市规划始于1919年,1927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建都,南京再次成为政治中心,促

进南京人口规模的增长,当年南京市人口达100.64万人以上,同时国民政府兴建了一批大规模的

企业,带动了南京的经济发展。

1929年制定的《首都计划》,规划总面积855平方公里,南京城地域

规模扩大,规划中城市地域结构呈同心圆式四面平均展开,渐成圆形之势。

南京城地域职能划分中将

城市划分为中央政治区、市行政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与住宅区6个区域。

图1建国前南京市地域演变

3.2建国后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迎来了社会主义社会,南京于1954年、1957年先后制定了城市初步规

划草案。

1958〜1960年,城市规模急剧扩大,沿着城外的主要公路建设了很多工厂,并开始建设大厂、板桥等卫星城镇。

该时期城市发展快速,区域不断扩展,南京市城市地域发展呈圈层式扩展。

1980年中国开始研究城市地域结构,国内学者在引进西方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领域的实证

研究。

南京是国内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对于南京市的地域结构研究比较先进。

1981年,南京市城市总体规

划的规划范围包括南京市区及六合、江浦、江宁三县共4717平方公里,确定市区规模为122平方公里。

在当时“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方针指导下,城市布局以圈层式城镇群体的布局构架,使大、中、小城镇和郊外广阔的绿地有机地结合。

从内到外共5个圈层,第一个圈层是中心圈层--市区,第二圈层为蔬菜、

副食品基地和风景游览区,第三圈层有沿江三个卫星城、三个县城和两浦地区,第四圈层是市域内大片农田、山林,第五圈层是远郊小城镇。

这种布局被概括为“市-郊-城-乡-镇”的组合形式。

图2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32]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全面推进,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小城镇兴起。

城市空间结构中的城市外延扩展呈现郊区化发展,在主城区周围建设若干卫星城镇,同时逐渐将发展的重点放到郊区,协调新市镇与主城的均衡发展,构建多中心城市结构模式。

1991年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地域范围分为三个层次:

城市规划区一一都市圈一一主城。

城市规划区

总面积6516平方公里,都市圈是以长江为依托,以主城为核心,以主城及外围城镇共同组成的高度城市化地区,总面积2753平方公里,主城面积约243平方公里。

规划以长江两岸沿江束状交通走廊作为市域

城镇的主发展轴,以沿宁溧公路、机场专用道路为市域发展的次发展轴,形成“干”字型城镇带。

图3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37]

2011年南京市总体规划提出构筑“中心城一新城一新市镇”三级城镇等级体系,要形成以主城为核心,城市中心是南京区域中心城市职能的主要承载地区,城市副中心以放射性交通走廊为发展轴,以生态空间

为绿楔,多心开敞、轴向组团、拥江发展的现代都市区总体空间结构。

图4南京市总体规划(2007—2030)昭

 

4.驱动力分析

建国前各方面的数据较难获得,通过建国前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的信息,结合已有的资料,分析后可

以发现,在城市地域结构演变中,人口、经济、政策这三个因素是影响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

本文选择建国后南京市的相关数据进行验证分析。

4.1人口驱动

人口与建设用地关系

197919821990199519992000200520072008

近30年(1979-2007)来,我国人口系统已由高出生低死亡的快速增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的慢速增长,城乡人口流动也呈加快势态。

在这期间南京市人口稳步上升,比较南京市人口增长情况与南京市建设用地增长情况,如图5(以1979年的数值为1,得到每一年与1979年的比值):

50

40

30

20

10

0

+建设用地・人口

图5人口与建设用地关系

从上图可以发现,随着南京市人口的增长,南京市地域规模增长,呈正相关。

在南京市总体规划

(2007-2020)中,2020年城镇规划人口达到840万,2030年规划人口达到1030万,南京市建设用地面积也必将不断扩大。

4.2经济驱动

1979年以来,南京市GDP总量、进出口贸易总额、工业总产值都有了显著增长,选取工业总产值的

工业总产值与建设用地关系

工业总产值・建设用地

数据与建设用地面积进行比较,如图6(以1979年的数值为1,得到每一年与1979年的比值)所示:

1200

图6工业总产值与建设用地关系

从上图可以发现,工业总产值与南京市地域规模之间呈正相关。

4.3政策驱动

南京市行政区进行过两次大的调整,一是1995年将部分郊区划为城区,使城区面积扩大,这使得调

整区域开发建设迅速展开;二是2001年和2002年的区县撤并,将周围郊县划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为城市空间的快速增长打下了基础。

城市规划对城市地域结构有引导作用。

1981年南京市总体规划提出新辟六(合)杨(州)市际公路,

带动了六合地区的经济发展。

1991年南京市总体规划提出“老城做减法,新城做加法”的发展策略,即新

区重点建设河西新城区和仙林、东山、浦口新市区,定位浦口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水陆交通枢纽枢纽,都市圈的江北中心;东山是江宁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南京都市圈南部的吸引中心;尧化门-栖霞

是重要的外贸港口、铁路交通枢纽、石油化工基地和著名风景名胜区;大厂是以化工、电力为主的工业城镇等内容,这些政策对各地区职能划分、发展方向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南京市2001年总体规划修编提出

建设“东山、仙西、浦口一珠江”3个新市区,随即2002年南京市结合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仙西、江宁、江

北三个新市区的建设,建设仙林、浦口和江宁三个大学城,这为江北、仙林以及江宁地区的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同时这些地区聚集了众多高校、科研就够和其他文化事业团体,汇集了大批专业人才,带动了当地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

2007年南京市总体规划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了联系主城和两县的快速轨道

S1线,深化了外围高快速路网规划。

2009年南京市规划局提出到2030年南京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将由17

条规划轨道线路构成655公里的网络,其中在建的3号线是一条南北向主干线,北起浦口区京沪铁路林场站,由隧道过江,南至江宁区秣周路站,同时另外的4号线、6号线、10号线、11号线以及12号线都连

接南北,增加了南北之间交通的便捷,为副城的发展带来更大空间。

5.南京市地域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通过本文第3、4部分的研究,对南京市地域结构的演变历程以及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过程中的驱动因子由了一定了解,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南京市各区县地域发展条件这一角度,定量研究南京市近十年来各区县地域发展条件的变化,然后结合2007年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定性分析南京市未来的发展

方向。

5.1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