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阅读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848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文言文阅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文言文阅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文言文阅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文言文阅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文言文阅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文言文阅读教案.docx

《高三文言文阅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文言文阅读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文言文阅读教案.docx

高三文言文阅读教案

高三文言文阅读教案

【篇一:

高三文言文教案】

沧浪之水只取一瓢饮

---------文言文分析概括题解题指导

【直击高考】

高考考纲要求

“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查考生准确的把握语句含义,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概括并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熟悉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形成整体阅读概念。

2.审清分析、概括题题干设计的陷阱。

3.迅速准确的找到概括、分析题的答案。

【学习重难点】掌握以文解题、以题解题的方法。

【课前预习】

掌握文言文中表官职变化的词:

1)表任命的:

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

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

调、徙、转、改、放、出官4)表降职的:

左迁、迁谪、谪、逐、贬、

5)表罢免的:

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

复、还

7)表辞去的:

辞、致政、告退、归故里【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故事《鲁提辖拳打郑关西》:

话说鲁达拿了两包肉沫向郑屠脸上“嗒”就打去,郑屠大怒,从肉案

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向鲁达刺去,鲁达将身子一侧,纵身跳到了一边。

肉铺里十来个火家,那个敢向前来劝。

两边过路的人也都远远地立住了脚。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来揪鲁达;鲁达力气大呀,顺手扯住了郑屠的手,网旁边一拖,“噌”地飞起一脚“噼”正好踢在他小腹上,只听得

“噗通”一声,郑屠跌倒在地上。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

“你这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有了几个臭钱就敢欺负人!

你说,你是如何欺负金老汉,强骗金翠莲的?

”郑屠还要犟嘴,气的鲁达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

“好!

叫你打!

”鲁达监他不服气,骂道:

“你这个无赖!

还敢应口!

”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杀猪一般的嚎叫,嘴里虽然在求饶,手里还在挣扎,鲁达正在气头上说道:

“你这个混账东西,看你以后还敢不敢欺负人。

”说着又是一拳。

三拳下去,郑屠只蹬了蹬腿,就躺在那里不动了。

提问:

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出了鲁达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现实中你怎样去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呢?

在我们的文言文阅读中也常常遇到一种文体,向我们介绍了许多陌生人,我们称这种文体为---人物传记。

二、一刻拍案惊奇-----联系你我选方法

1.人物传记类文章行文的大体思路是什么?

人物传记类文章选材大体思路:

①开头介绍人物个人情况:

字、号、出身、天赋、性格、最初的任职情

况?

?

(开头部分)

②记叙人物生平二、三事。

(中间部分)

梳理人物、事件,准确把握问文中所写的人、事、情、理等信息。

③评述人物。

2.谈谈你做人物传记阅读题的好方法。

提问:

2---3名同学

三、二刻拍案惊奇-----反弹琵琶寻答案

1.以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萧燧传》为例:

第一步:

先读第6题(1分钟)找出选项特点。

第二步:

梳理人物事件,按照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

紧抓时间、地点、官职词(1分钟)。

第三步:

将4个选项与事件对应起来找出入。

(3分钟)

主要人物:

萧燧

事件:

①时秦桧当国a

②孝宗初

③淳熙二年b

④出知严州c

⑤八年

⑥十年d

总结这道题的设题陷阱------人物关系错位。

四、三刻拍案惊奇-----撩开面纱识真相

将班级学生氛围5个学习小组,讨论下面五道高考题中分概括题的错误类型。

1.【原文】举子中第可少乐矣,而秦子每见予辄不乐。

予问其故,秦子曰:

“予世之

介士也,性所不乐不能为,言所不合不能交,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

令一为吏,皆失已而惟物之应,少自偃蹇,悔祸随至。

下列对原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文章所述秦少章中第后不快乐的原因之一,是他认为一旦为官,就将疲于应对官吏

事务而无暇顾及自己,如果稍一显露傲气,祸患就会随之到来。

这道题错在哪?

“失自”不是“无暇顾及自己”。

错误类型:

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人物主次关系。

2.【原文】及后论功行封,以范为都亭侯,诏临当出,权恚其爱道于己也,削出其名。

列关于文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孙权即位做了吴王后,在论功行赏时,本已封吴范为都亭侯,但诏令发出后,孙权变

卦,取消了对吴范的封赏,原因是孙权觉得吴范对自己吝惜法术。

这道题错在哪?

“临”是将要,快要。

不是诏令发出后。

错误类型:

时间先后顺序颠倒,出现突然“提速”。

3.【原文】卢奂历御史中丞,出为陕州刺史。

开元二十四年,帝西还,次陕,嘉其美政,题赞于听事曰:

“专城之重,分陕之雄,亦既利物,内存匪躬,斯为国宝,不坠家风。

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卢奂在广州任上,不为当地的奇珍异宝所动,能保持清廉节操,受到皇上的称赞。

这道题错在哪?

在陕州任上不是广州。

错误类型:

要注意“知、守、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如:

知江夏,就是做江夏知府;除襄阳,即为担任襄阳太守。

4【原文】朝廷以太子官属宜称陪臣,默上言:

“皇太子体皇极之尊,无私于天下。

宫臣皆受命于天朝,不得同之藩国。

”事遂施行,出为东郡太守。

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朝廷认为太子官属应该称陪臣,尽管郑默上书申辩,但朝廷还是照样施行。

郑默因被贬为

东郡太守。

这道题错在哪?

出:

平调

错误类型:

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

下列对原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

这道题错在哪?

阴兴没有向皇帝提出请求。

错误类型:

特别注意是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度、观点,处理后的反映与效果,得到的评价。

五、结案反思

点拨提升:

你总结出哪些解题技巧?

?

常见错误类型:

1.弄错人物,张冠李戴;

2.时间混乱,任意“提速”;

3.地点变更,强加关系;

4.官职升黜,程度有误;

5.事件杂糅,混淆事实。

六、备考启示:

高度重视时、地、官

整体阅读抓思路

比对原文仔细看火眼金睛识陷阱

【篇二:

高三文言文复习教案】

高三文言文复习教案

一有效教学设想:

总原则:

力求明标明确,思路清晰,提问精粹,活动充分,积累丰富,两篇古文系高一第二册第四单元第1、2课,本堂课系高三复习课,为让学生在宝贵的时间里学有所得,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迎考古文复习课设计遵循以下思想: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让学生明确高考要求,复习要有的放失,以提高复习效益。

2、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重点是文言实词、虚词,难点是翻译重要句子和评价文章的主旨。

通过对重难点的突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科学的学法,教学中要应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寻找和积累相关知识点,养成自主、质疑探究、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实现情感与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

投影课题、导入新课。

文言文复习有感

钟斌

古圣先贤传美名

文辞歌赋灿如星

明了考纲夯基础

厚积精练任我行

(二):

古圣先贤传美名---关于作家作品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2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5、文体特点,

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俪文的全盛时期。

唐与“古文”相对称为“骈文”。

又因它通篇四、六字句,

亦称“四六文”。

(3)多用典故,讲究藻饰。

(三):

文辞歌赋灿如星-----关于鉴赏评价

鉴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此句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是本文最为闪光的一句。

相传都督阎某拂袖而去后,闻此句矍然而起,说:

“此真天才,当传不朽矣。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一景色

评:

注意意境和谐美,想象要自然生动,色彩要明丽

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

秋水碧而连天,长天净而映水,故曰一色。

前人写水天(或天地)相接景象的句子很多,阅读下面前三句子说说王勃的句子好在哪里。

即云似岭,望水若天。

(袁宏《东征赋》)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吴均《与朱元思书》)

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

(萧绎《荡妇秋思赋》)

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庾信《马射赋》)

(四):

明了考纲夯基础

高考要求:

1.理解b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经过一再简化,现考试说明中只保留了18个常见文言虚词,即: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另: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参考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2)云销雨霁,。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一、复习实词、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让学生自主合作,寻找文中有关以上方面的知识点。

温故知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究

1请找出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1、整理、积累、质疑、解惑。

2、老师选讲“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当堂练习。

一词多义

安1既来之,则安之()

2居安思危()

3则思知止以安人

善1择善而从之()2素善留侯张良()3善始者实繁()4善假于物也(

固1必固其根本()2根不固而求木之长()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4临不测之渊以为

固()

居1居域中之大()2不念居安思危()3居庙堂之高()4深居简出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

?

之下

(二)动词活用作名词: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值得贪图的东西

(三)形容词活用:

1、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重权帝王的大位

不念居安思危,借奢以俭.安乐的环境危难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说别人坏话的人奸恶的人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有才能的人好的意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则思知止以安人

则思虚心以纳下则思正身以黜恶

动词的意动用法:

乐盘游以?

?

为乐

练习

襟三江而带五湖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川泽纡其骇瞩

屈贾宜于长沙

窜梁鸿于海曲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徐儒下陈蕃之榻

俊采星弛

宾主尽东南之美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目吴会于云间

二对联练习(高考新要求)。

仿照课文中句式,写对偶句

a:

滕王阁中,高朋满座

——————————b:

见秋水之浩淼,

————————分享:

魏征得宠进谏言安危白首忠心感天地王勃失意赋辞忘忧乐

鬼神

(五):

厚积精练任我行------授之以渔:

学会不如会学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种“四步文言文复习法”:

青云壮志惊

①读:

重读明大意,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甚至少读两遍;理解内容,参照提示,把握住文章;研读揣情感,由感知到深入理解。

②说:

说意思,能疏通全文之意;说主旨,能把主要内容、中心、情感讲明白;说疑问,不解处一定摆出来,否则不会真明白。

③点:

④练:

反复背诵练记忆,多遍演题练能力

轻松一刻:

欣赏图片

【篇三:

高三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高三文言文一轮翻译复习

教学目标:

一是以课内翻译为切入口,落实高考文言文复习。

二是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过程:

1.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3.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入背诵《烛之武退秦师》

环节一:

就同学们正在背诵的课内文言文为例,找一些句子让同学翻译,其他同学评价,引导学生说出翻译的基本技巧。

例1:

夫晋,何厌之有?

2分

例2: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3分

例3: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4分

找三个学生上黑板翻译,找学生评价,为其打分。

问:

你依据什么来判断他翻译的好坏?

(1)知识重温——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引导学生回答: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

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_________(信达雅)

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直译意译)

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述文言文翻译“信、达、雅”三字原则的理解

明确翻译时要注意重点实词(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现象的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

(2)提问: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①留:

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

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②补:

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

等。

③删:

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

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和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

④换:

把古词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词变为双音词。

⑤调:

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⑥选:

根据文意选,选用文言词恰当的意项

环节二:

从高考题看文言文翻译的命题规律,得出文言文翻译步骤一: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1)出示高考题,学生试翻译

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6年北京试卷)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6分)

①楚民即释其耕农畋而

②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2004年福建高考试题)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

“范氏富,盍已乎!

”曰:

“欲为系援焉。

”他日,董祁愬于范献

子曰:

“不吾敬也。

”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

”叔向曰:

“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

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注】①系援:

(作为)绳梯攀援(上去)。

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

②董祁:

范献子

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

③纺:

参考答案

①范氏富,盍已乎:

范家富贵,何不(为什么不)取消(停止)这门婚事(亲事)呢?

②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范献子把董叔抓来(捉来、逮住)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③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想要的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2)思考:

命题者为什么选择这些句子做翻译题?

从中你得出了什么样的解题规律?

明确:

命题者往往选择含有与现代汉语用法差别较大的词语、句式的句子来作为翻译题。

(3)出示以上题目的评分标准,思考:

命题时是根据什么拟定评分细则的?

①范氏富,盍已乎(2分。

“盍”1分,何不,为什么不;“已”1分,停止)②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3分。

“执”1分,捉住;省略句“执之”1分;“纺”1分,绑)

③欲而得之,又何请焉(3分。

“欲”1分,想要;宾语前置“何请”1分,请求什么;

句意1分)

明确:

评分细则的拟订往往会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处。

①句中的关键词语(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

②特殊句式的翻译(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包括固定句式)

(4)得出规律:

文言文翻译步骤一-----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做翻译题的时候,应该有踩点得分的意识,要洞悉命题者关键想考查你哪些地方。

要抓

住翻译的两个关键点:

一是关键词,二是特殊句。

环节三:

给同学们一个文言语段,让学生从里面挑出句子,自己命翻译题,定出分数和评分标准。

三、请你当命题者

1.借鉴高考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和评分依据,完成第五册文言文复习。

步骤:

(1)做一做:

试从第五册文言文单元《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齐人有一妻子一妾》、《弈秋》中各命三道翻译题(注意找包含有关键词、特殊句式等多种语法现象的句子),并定出评分标准(共8分。

每组负责一文,小组讨论,选出三句有代表性的句子写下来。

例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惟弈秋之为听。

(2)评一评:

①选择一些命题,投影出来,由学生介绍命题理由。

②学生交换做题,然后交回命题者批改。

③选择一些评改结果,投影出来,由学生介绍评分理由。

(3)悟一悟:

学生谈当命题者和评卷者的心得

总结:

文言文翻译步骤一: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2.借鉴高考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和评分依据,完成课外文段命题,进一步印证以上技巧举一反三。

(1)学以致用:

试给下面文段命三道翻译题,附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共8分)

齐人伐燕,胜之。

宣王问曰:

“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不取,必有天殃。

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

避水火也。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2005年广州市一模)

(2)投影出示学生的命题并由学生评价。

(3)对照2005年广州市一模的命题和评分标准

①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译:

五十天就攻下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这样的。

(3分。

译出大意1分;“旬”1分;“举”1分)

②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译:

古人有这样做的,武王就是这样。

(2分。

译出大意1分;“是”1分)

③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译:

用竹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迎接大王您的军队。

(3分。

译出大意1分;“箪”1分;“师”1分。

(4)讨论:

一些同学在拟参考答案时出现错误了,反映了什么问题?

你有什么好建议?

如:

要加强课本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和梳理,夯实基础很重要

遇到疑难的解决办法----要善于借助积累:

①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3分)

抓关键词语:

旬、举

要善于借助:

旬——十月中旬(借助成语、词语判断);

旬---五十岁?

五月?

五年?

五个月?

(借助上下语境推断);

举——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借助课内文言知识积累)

②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2分)(抓关键词语、关键句式)

③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3分)

抓关键词语:

箪、师

要善于借助:

如:

箪(借助字形判断);箪食壶浆(借助语法结构推断)(5)总结规律:

文言文翻译步骤二——善于借助,巧解疑难。

借助字音、字形判断;借助成语(词语)判断;借助课内文言知识积累;借助上下语境推断;借助语法结构推断?

?

四、课堂总结

文言文翻译步骤一: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文言文翻译步骤二:

善于借助,巧解疑难

依托:

加强课本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和梳理,夯实基础。

五、巩固练习1.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2002年北京高考试题)

管仲曰: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参考答案:

①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

②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

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

“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参考答案:

①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耕作。

②先生不是向别人索求,而是人家主动送给你的,为什么不接受呢?

③接受的别人的东西,就会害怕得罪他,

给予了别人东西就会盛气凌人。

即使国君有所赏赐,而不傲视我,但是我能不畏惧吗?

六、布置作业

1.复习第五册的文言文,继续整理课文重要句子,并进一步归纳推断词义的方法。

2.完成第五册对应练习。

七、教学流程图

附:

课堂训练材料

1.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05年福建高考试题)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

“范氏富,盍已乎!

”曰:

“欲为系援焉。

”他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

“不吾敬也。

”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

”叔向曰:

“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

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注】①系援:

(作为)绳梯攀援(上去)。

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

②董祁:

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

③纺:

①范氏富,盍已乎!

(2分)

译:

②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3分)

译:

③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3分)

译:

2.齐人伐燕,胜之。

宣王问曰:

“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不取,必有天殃。

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