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807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作文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初中作文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初中作文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初中作文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初中作文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作文2.docx

《初中作文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作文2.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作文2.docx

初中作文2

第三章 写作

六至九年级写作要求:

1、随笔

(1)能对阅读内容进行独立思考,随时用文字简要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见解。

(2)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养成写随笔的习惯。

(3)写随笔做到有中心,有内容,有一定的语言表现力。

(4)能主动与同学、老师交流随笔的内容,在交流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2、一般体裁的文章

(1)能结合阅读内容按要求作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能依据阅读材料提供的情景,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对阅读内容作评价。

(2)能根据作文题目、有关情景或材料,确定写作要点和中心;能调动已有的生活、知识积累,选取符合题意的材料;能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挚、内容充实、中心明确的文章。

(3)能记叙自己熟悉的人、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并能以自己的生活为基础,展开想象和联想,表达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能清楚地说明自己熟悉的事物或事理,表现其特点;能对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发表议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4)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连贯、得体,标点符号使用正确,避免写错别字;力求语言有一定的表现力。

(5)在八、九年级,能围绕某一题材或范围,选择不同对象,从不同角度或运用不同表达方式写一组文章,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6)能体会写作的得失经验,发现自己的进步;有修改作文的习惯。

(7)有一定的写作速度,每课时能写出500字左右的文章。

3、应用文

会写书信、总结、倡议书、访摊纪要、调查报告等常见应用文。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

 

 

第一节明确写作要求

【基本要求】

1.审清题意,确立中心。

2.注重积累,精选材料。

3.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4.语言通畅,有表现力。

5.会自己修改作文。

【学习引导】

提高作文水平,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指望在短时期内有十分显著的变化。

我们只有长期的通过扎扎实实的训练,从写作的各个能力训练入手,逐步地提高作文水平。

1.读懂题目,把握提意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

所谓审题,就是认真地研究分析题目,明确题目的真正含义和

写作要求,从而确定文章的中心、选材等写作思路。

现在尽管作文命题上不设置障碍,但审题仍然是一个基本步骤和基本能力。

⑴读懂题目

审题的首要任务是整体地理解题目对写作的要求和规定,我们必须认真地咀嚼题目,弄清题目的词义和它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正确地把握题目提供的条件和对作文的限制。

咬文嚼字是读懂题目的必然步骤。

题目是以词语、词组或句子的形式出现的,命题者对作文的要求全部体现在这些词语中。

题目中的每一个字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都有重要的意义。

要真正弄清题目在对主题的限制、条件、取材的范围等方面的要求。

抓住题眼是审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题眼往往是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抓住了关键字词,对把握题目的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比较辨析是审题的又一种重要方法。

在比较时,把作文的题目与那些相类似的题目作比较,辨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能更正确地把握题目的要求。

如“在χχ鼓励下”和“在χχ影响下”,区别仅在一关键即题眼:

“鼓励”与“影响”。

两题的共同点是:

都要记叙主要人物在别人的作用下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但“鼓励”与“影响”有三点不同:

感情色彩不同:

“鼓励”是褒义词,指施加正面作用,而“影响”是中性词,既可指正面作用,也可指反面作用;方式不同:

“鼓励”是有意识地、主动地启发、激励,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影响”是无主观上的动机、目标,仅以自身的行为发生作用;写作对象不尽相同:

实施“鼓励”的行为是人,而实施“影响”作用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环境、事情、物体等。

善于比较对提高审题能力进而构思作文具有重要意义。

⑵研读材料,明确旨意

材料作为是常见的一种命题形式。

命题者提供一则材料,学生则根据要求作文。

正确理解材料是审清题意的基础,只有真正读懂了材料,不错误理解、不一知半解,不片面,不浮浅,而是全面地有表及里地剖析材料,找出材料反映什么问题,针对哪些现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正确地把握题目的要求。

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

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

3×9=(27)4×9=(36)5×9=(45)6×9=(54)7×9=(62)

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

“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道题答错了……”

我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

他说:

“最后一道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题都做对了呢?

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

要求:

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

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很显然,要读懂这一段材料针对什么现象,主旨是什么,是提笔作文的基础环节。

从学生角度,我们可以发现,这则材料批评了只看缺点、不看优点的不正确的待人态度,许多老师、家长常常以这种态度对待学生,对待子女,挫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从老师角度看,这位老师能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优点和问题,全面地正确地评价学生。

显然材料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是显而易见的。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或记叙经历,或抒发情感,或发表见解,写出符合材料主旨的文章。

2.意在笔先,以小见大

⑴拟列提纲,主题先行

要达到中心明确的要求,首先必须在写作之前就有明确的写作要点。

有效的方法是先拟一份写作提纲,把准备要表达的中心要点清清楚楚地写出来。

这就是古人说的“意在笔先”。

如果写之前没有较为明确的要点,一边写,一边想,那就像造房子没有蓝图,这是绝对造不好房子的。

⑵围绕要点进行表达

在确定了文章要点后,必须紧紧围绕这一要点进行表达。

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议论、说明,都要以这一要点为轴心。

在表达过程中,当然也可以修正原定的中心,但必须做到前后一贯,思想一致。

⑶设置文眼,突出中心

古人对突出中心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文眼。

这种揭示中心即文眼的方法,古人称之为“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它一般的位置“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

刘熙载说:

文眼“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必前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

这种开篇明旨,篇末点题,或篇中点题的方法是突出中心的有效的方法。

⑷以小见大

世界著名的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

“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

”学生学做作文,当然称不上“艺术”,仅是属于“学艺”,但是,透过普通而平凡的小事,来反映丰富的内容,揭示深刻的主题,这一要求都是一致的。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说,要善于用小事情来反映社会、抒发情感、表现思想,揭示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规律,这就是以小见大。

3.精心选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写作文就像做饭一样,没有丰富的材料之“米”,是无法做出作文的“炊”来的。

有了材料,还有一个如何选材的问题。

我们一再强调,获取材料必须“博采”,要多方面地去认识和积累,而选取材料则强调“贵约”,要对材料进行充分的研究,进行严格的取舍、剪裁、使用。

⑴围绕中心,精选材料

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并力求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剪去与中心关系不大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魏巍同志撰写《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验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他的初稿用了20多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这些事例虽然都能围绕中心,但由于“例子堆得太多,好像记流水帐”,所以效果不好。

于是作者听取了志愿军战士的意见,只选取了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写出了战士们的高尚品质、美丽胸怀。

⑵贴近现实,不断求新

求新,是选材的重要标准。

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发展,作为反映客观事物的文章,也应当敏感地捕捉新人新事,反映新面貌,新情况,尽可能地反映今天社会的节奏和脉搏,有些同学写好事就是让座位,扶老人,写老师就是家访、改作业,写父母就是烧好菜,买新衣,显然没有在求新上下功夫。

须知,今天做好事已有了新的内容,老师教学有了新的追求,父母的兴趣也有了转移。

我们应当认真捕捉这些新东西,采摘生活中新发生的事情,这样我们的作文能力就跃上了新的台阶。

从切身体验中寻找独特的发现,这也是选取新颖题材的重要方法。

古人说:

“物理易尽,人情难尽。

”人的感情复杂微妙,各不相同。

巴金笔下的日出,是太阳艰难地冲破云霞的奇观,而刘白羽笔下的日出,则是太阳刹那间飞跃而出的壮丽。

这些都是作者独特的体验。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因其自身的教育、修养、境况、心情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件事情,也会有与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只要有自己真切的独特的体验,笔下的材料总会是新颖的。

4.结构严谨,线索清晰

结构,就是作者的思路在文章外部形态的体现。

好的结构,不仅可以使读者通过外部形式迅速地把握住文章内容,而且可以在梳理结构、线索中,能使自己的思想更加清晰。

⑴前后照应,文气通畅

文章做到结构严谨,必须抓住标志。

文章结构中的重要章节,这就是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

一篇严谨的文章,应当是首尾呼应,前后一以贯之;过渡自然,上下紧密相承;不忘照应,前后文气通畅。

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的开头开宗明义: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文章结尾再次重锤击鼓:

“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在每一大段后都有十分自然精当的过渡句: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

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

”这些句段使文章前后紧密衔接,浑然成为一体。

⑵先总后分,层次分明

先总后分,这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它包括先总后分结构,总分总结构,先分后总结构。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文章一开头,把要写的内容一一列出来;或总的表述,然后分若干部分分段表述,结尾再予以总结。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易于掌握的结构,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都很适宜。

它的好处是开篇开宗明义,中心明确;主体部分多角度展开,内容充实;结尾重申要点,首尾呼应。

⑶一线贯通,条理清晰

文章应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有了这条线索,文章才能逐步展开,抓住这条线索,条理才能清晰。

文章的线索是多种多样的,如以具体的物为线索,如《珍贵的礼物》;以时间为线索,如《老山界》;以地点的转移为线索,一般的游记都属此列;以情感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如《荔枝蜜》;以事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如《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以某一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某一句话为线索,如《差不多先生传》。

认真学习这些文章的方法,逐步做到“惟线索在手,任你调遣”。

5.锤炼语言,生动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做到“语句通顺,连贯、得体”,“力求语言有一定的表现力”。

要达到这一要求,只有不断地学习名家名作,注重语言积累,揣摩语言使用规律,并在实践中不断锤炼。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学习不可。

在语言实践中,我们必须狠下功夫,从多方面努力,逐步提升语言修养。

⑴清新朴实,不求粉饰

语言的美,不在于堆砌形容词,不在于滥用陈言套语。

老舍先生说:

“文字不怕朴实,朴实也会生动,也会有文采。

”清新朴实的语言像出水的芙蓉,有着无限的韵致。

在遣词造句上选用简洁、明白、新鲜、质朴甚至口语化的词句,不追求粉饰,不矫柔造作,尽可能地自然、流畅,这样的文章反而有一种清新朴实之美。

⑵运用修辞方法

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一般都是使语言更加生动,更加富有表现力。

但不同的修辞手法其作用也有所不同。

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主要是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是增强语气语势,语调语意,使表达更加有;,而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诗词精华,更能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善于使用修辞,一定使文章增色不少。

⑶注意推敲,用词准确

贾岛“推敲”词语的掌故已经成为大家的美谈。

为了一个字,大文学家韩愈也颇费了一番神思。

可见,用词准确,绝不是稀松平常的事。

杜甫“吟妥一个字,捻段数茎须”的态度,王安石数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故事,都反复演绎着推敲词句的重要意义。

我们要使自己的文章字通句顺,也应当像前人那样,多读几遍,细吟密咏,把不妥不通的地方改妥贴改通顺。

6.学会修改,善于自评

一个作文水平高的同学,应当具有修改能力和评价作文的能力,这样,我们才会逐渐地进入认真炼词炼句、自觉运用规律的状态,迅速地提高写作水平。

⑴重视修改润色

“文章不厌百回改”,是说修改、润色文章的重要。

修改的内容可以涉及到文章的各个方面。

从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表现方法,一直到句式、修辞、字词、标点,都在修改之列。

修改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看文章中心思想是否正确、鲜明。

许多时候,我们信手写来,一到文终,才发现中心不够明确,或缺乏点睛之笔,甚至有游离主题、有悖中心的句段,这时就应该增补或删削。

第二,看材料是否充实,有没有更新的材料可以替代;材料的详略是否得当,要不要适当的调整。

第三,看结构是否严谨,段落层次是否清晰;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是否妥当。

第四,看文句是否通顺,有无语病,用词是否恰当,能不能让文句更加生动。

修改、润色时,如果发现中心不明、材料陈旧、结构紊乱时,则需要动较大的手术,甚至不惜推倒重来。

只要具有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相信我们的文章会越来越顺畅,越来越漂亮。

⑵善于自评作文

优秀作文无疑是立意高、选材新、结构严谨、文句优美的,而差的作文则必然是文不对题、不知所云、条理紊乱、病句连篇。

这两极的文章我们一般都会评价。

但多数作文都是处于中间的有好有差、亦好亦差的作文。

对这些作文应当然后评价呢?

我们应当了解、熟悉、掌握作文评价的标准。

下面是2006年上海市中考作文评价标准

中考作文分项相加评分表(满分60分)

等第

综合评分

中心与材料

(25分)

语言

(25分)

思路与结构

(10分)

A

60┃53分

题意理解正确,中心鲜明;选材恰当,有新意;对生活的认识正确,且有自己的见解;感情真挚,想象力丰富。

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流畅,有一定的表现力。

思路通畅;条理清晰;结构安排有特色。

分项得分

25——22分

25——22分

10——9分

B

52

43

题意理解正确,中心明确;选材恰当;对生活的认识正确;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想象力。

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句通顺,用语得当。

思路连贯;条理清楚;结构合理。

分项得分

21——18分

21——18分

8——7分

C

42

33

题意理解基本正确;选材基本能为中心服务;对生活的认识基本正确。

思想表达基本清楚;语句基本通顺;用语基本正确。

思路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合理。

分项得分

17——14分

17——14分

6——5分

D

32

题意理解偏颇,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选材不合理;缺乏真情实感。

(四项中符合一项,皆为D)

思想表达不够清楚;语句不够通顺;用语不够恰当。

(三项中符合任意一项,皆为D)

思路不清楚;结构不完整。

(两项中符合任意一项,皆为D)

分项得分

13分以下

13分以下

4分以下

说明:

1、A等基准分为56分;B等基准分为47分;C等基准分为36分;D等基准分为25分。

2、其中一项富有特色,其他两项达到B,可考虑A;其中一项富有特色,其他两项在A、B之间,可考虑满分。

3、严重偏离题意,或语病严重,或不足规定字数50%,得分不超过16分。

4、思想内容不健康,最多评C等。

5、标点不正确(标点不逗或一逗到底,总扣1分。

中考作文书写分要求(3分)

1、书写2分要求:

字迹端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2、书写得1分:

字迹较端正,书写基本规范,卷面整洁

3、书写为0分:

字迹不端正,书写不规范,卷面整洁(3项中符和合任何一项,皆为0分)

4、错别字总扣1分(满2个即扣)。

这一评分方案,把作文分解为“中心和材料”、“语言”和“思路和条理”“书写”四项。

根据各项的标准制定得分,然后分项相加得到这篇文章的总分。

掌握了以上这些标准,并尝试着评价作文,就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来规范自己的写作行为,自觉运用写作规律,从而不断提升作文能力。

 

【能力聚焦】

例1:

在成长的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和谐温馨的家庭,洋溢欢乐,充满活力;日新月异变化着的社区、家乡、祖国……蒸蒸日上,充满活力。

请以“充满活力的岁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这是一个主题性的全命题作文。

试题明确规定了作文的主题是

“充满活力”,即文章必须围绕“充满活力”选择材料,必须突出“充满活力”这一中心,并通过具体内容反映出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岁月”。

试题在提示语中指出:

考生可以从自己的成长中、从探求知识、探求世界的奥秘中、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从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中,从社区、家乡、祖国蒸蒸日上的景象中,选取足以表现“充满活力”的题材。

提示语给了考生以寻找材料的拐棍,为考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从而降低了审题的难度。

这对多数考生显然是有利的。

从另一方面讲,这些提示语对有些考生特别是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考生可能设置了障碍。

这一作文可以有两种基本的构思方法:

一、运用排比段或组块式结构的方法,多侧面多角度地选取材料,表现中心。

实践证明这种构思方式往往是容易成功的。

如有同学以下面三句话分别作为排比段的总起句:

“充满活力的岁月,有我们孜孜不倦的身影”、“充满活力的岁月,有我们辛勤劳动的汗水”、“充满活力的岁月,有你我互相有力的支持”,三段中分别选取努力学习、辛勤劳动、互相鼓励三组镜头,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有一篇作文以三个小标题统摄三段文字。

“热情的校园活动”、“和睦的家庭环境”、“艰辛的学习生涯”,多角度地表现了“充满活力”的生活。

一文章以“十六岁的少年不怕摔”、“十六岁的少年不怕吓”、“十六岁的少年不怕险”、“十六岁的少年不怕烦”四句组成一组排比段,语句铿锵,生气勃勃。

二、集中选取一件或几件事情,从一个角度来表现中心。

根据提示,我们可以集中选取或个人的成长或学校的活动或祖国的变化等某个方面的内容,这样可以更充分更酣畅地写出这一方面充满活力的景象,突出文章的主题。

如一考生只写社区丰富多彩的生活如孩子们学做早操、老人们携手散步、热闹的文艺汇演,反映出生气蓬勃的新型社区的生活风貌。

由于这一试题已经规定了作文的主题,因此作文的优劣主要体现在选材上。

这一作文最容易犯的毛病是或失之空洞,或缺乏新意,或材料无“活力”可陈。

只要平时多观察、多体验、多积累,就完全能从容应对这一作文。

【实践平台】

1.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是风华正茂的中学生。

校园里,我们生机勃勃;校园外,我们热情奔放……

以“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为题作文。

提示:

这一题重在“我们”,以中学生的校内外生活为主要素材,突出中学生的意气风发,朝气蓬勃。

题前有一段启发性、提示性的引言,在读引言时要注意其中限制与不限制的内容。

在这道题的提示中,一目了然地看到限制了考生写的对象是“我们中学生”,文章的主旨应该是积极向上,充满阳光;提示中告诉我们,写作素材可以是校内,可以是校外,也可以说是没有限制。

因此,选材的面很广,只要是表现我们中学生(当然是指初中生)积极向上、具有青春特点的活动都可以写,不管是学校、班级、社会某个单位组织的活动,还是三五同学聚集一起的活动,都可以写。

比如学校的文艺体育活动,春秋游或演讲比赛,班级的主题班会、讨论会、课堂讨论或社会调查,跟同学一起的生日晚会,课外社团、科技活动,或捐献义卖义工活动等都可以作为写作材料。

1、以“我的视线”为题作文。

提示:

这题重在“我”的视察和思考。

选材范围不限,可以写参加集体活动,也可以写一个人静静地伫立窗前,视线所及的某个地方引起的回忆、向往和内心的波澜等。

因而,在一定的场合你观察同学、老师、亲人或者都市一角、农村一墟、山山水水,写人记事,写场面,写风景,描写抒情都可有作为。

当然也可以将视线伸向某个领域,根据你的兴趣爱好和涉及的深浅程度,作一番观察思考,作一番欣赏评价。

可见这个作文题包罗万象,只要在“我的视线”中,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度——表现“我”的思想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我”的语言所能运用的程度。

因而,这是一个容易写而且可以纵笔驰骋写得好的题目。

3.同学们,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战胜自我的过程。

高尚战胜了卑劣,勤奋战胜了懒惰,勇敢战胜了怯懦,面对战胜了逃避,快乐战胜了忧伤……于是我们才有了一次次进步;在你的生活、学习中这样的精彩例子一定不少,请把它写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好吗?

请以“战胜自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提示:

“战胜自我”是一个人人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议可发的作文题。

在审题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战胜”自我哪方面的错误缺点?

二是怎么“战胜”?

战胜什么?

在构思时可以在“自我”前面加上定语,如“骄傲的自我”、“保守的自我”、“心胸狭窄的自我”、“明哲保身的自我”等。

这是战胜的具体内容,应当在具体事件中展示出来。

怎么战胜?

也就是在具体考验到来时如何经过激烈的冲突直至“战胜”自我的。

写作时重点应放在“战胜”的过程。

4.当你流连祖国的名山大川,徜徉在故乡的小桥流水旁;当你放眼纷繁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时;当你倾心人际的交往,置身在丰富的活动中;当你走近灿烂的文学名著,陶醉在精彩的影视作品里……你观察,你思考,你欣赏。

语文就像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语文,生活就是一本大写的“语文书”!

请以“我和语文”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提示:

首先要认真解读“我和语文”。

这一题目的含义是:

“我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语文促进了我的成长,语文拓展了我的世界,语文丰富了我的生活,语文帮助我闯进了难关……”因此,这个题目不愁没有内容可写。

我们可以选择在生活中的具体事情、甚至亲身经历,生动地阐释“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是成功的垫脚石”等重要规律。

写好本文,一定要有生动而真实的具体事情。

5.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

“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

”雕塑家回答:

“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

”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

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

这是一个材料作文试题。

在审题时首先必须读懂材料,正确把握材料的主旨。

仔细研读这段材料,我们可以发现,这材料说的是雕塑,其实讲的是学做人。

学做人的过程,就是去掉“边边角角”也就是克服缺点、弱点、错误的过程。

人就是在不断地改掉缺点、弱点、错误的过程中,逐步地成为一个纯粹的完美的人的。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作,则是要写写自己成长的过程。

构思时,必须确定,“我”改掉了什么缺点?

是通过什么事情改掉的?

是怎样改掉的,这是文章的重点。

 

第二节掌握记叙能力

【基本要求】

1.记叙熟悉的人、事、物。

2.围绕中心选取充实、新颖、典型的材料。

3.情感健康,要有独到的体验和真情实感。

4.展开想象和联想。

【学法指导】

1.勤于观察,善于发现

文章产生的过程是作者用自己的感官摄取周围的社会生活,并经过自身的加工、改造,最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

可见,观察生活,摄取材料是作文的第一步。

鲁迅先生说:

“如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