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典型错题收集和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662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下典型错题收集和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5下典型错题收集和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5下典型错题收集和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5下典型错题收集和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5下典型错题收集和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下典型错题收集和分析.docx

《5下典型错题收集和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下典型错题收集和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下典型错题收集和分析.docx

5下典型错题收集和分析

人教版五下典型错题整理

教材内容

典型错题

具体分析

 

图形的变换

 

因数和倍数

 

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轴只有一条。

(×)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和一个对称图形的概念混淆在一起了。

2、

 

例如图形1变成图形2怎么变化不会正确填写。

学生对于绕点B旋转90°没有正确掌握方法,本题不仅是旋转90°还要进行平移,需要经历两次变换才能得到,而学生不会先去正确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再平移,主要原因还是集中在旋转的方法没有掌握。

3、五角星☆和一些较复杂对称图形,学生不会画出所有的对称轴。

缺乏全面考虑问题的解题策略,教会学生一些必要方法,如正多边形有几条边就有几条对称轴,若干圆结合在一起可以勾画出正多边形来判断。

4、

 

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度、180度

或逆时针旋转90度。

无法正确画图

 

对于四边形的旋转是学生的难点,学生不会找点,用直角去做连接固定点的线段的两条垂线,方法不清楚,旋转是学生最大的问题。

对于180的画法,学生不会运用好方法去解决,如做0点的反方向延长相等距离的技巧。

特别是5班的空间观念非常薄弱,要加强这些四边形的不同方向和角度的旋转。

三角形以普通三角形为主。

5、

 

不会正确平移。

二年级图形的平移知识掌握不扎实,没有固定一个点平移后再来连接整体。

把旋转、平移和轴对称综合在一起练习。

1、给定多个自然数,进行集合圈的分类(质数、合数、奇数、偶数、3的倍数、2的倍数、5的倍数)

学生不能写完整,或出现矛盾的填写。

当情境复杂时,往往会暴露出学生的概念掌握情况,不能填全或错题的学生就是这些概念还是没有清晰的建立,而这样题目的练习可以更有效的检测学生的认知情况。

2、A、B、C三个练习自然数的积是84,且A+B=C则C是(42)

本题的考点是运用分解质因数来解决的,而学生以为是和是84,所以想当然的写成42.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相对较弱。

3、五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005,写成这五个数。

学生五策略,乱写。

首先没懂连续奇数是什么意思,缺乏一定的解题方法。

中位数×个数=总和这样的巧算方法意识不强。

也缺乏方程思想解题。

4、一班39人二班41人

三班40人四班43人

哪几个班可以平均分成人数相同的小组?

哪几个班不可以?

为什么?

学生只会想到40可以从偶数考虑,认为奇数就是不可以。

学生不清楚平均分成人数相同的小组究竟用什么知识解决,缺乏知识整体考虑,而对于合数和质数的灵活运用和深入认识非常缺乏。

5、三个10以内的质数组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既是3的倍数,又有因数5,这个数最大是(753),最小是(357、275、225)

学生出现了重复数字,只看到了最大和最小,没有同时考虑到3和5的特征。

缺乏整体考虑的能力。

6、两个连续自然数(不包括0)的积一定是(D)

A奇数B偶数

C质数D合数

没有去举例来分析,举一些特例,如1×2=2,就是因为没有考虑这个特例选择了D,如果从连续自然数的奇偶性考虑,奇×偶=偶,很快就能判断正确的答案。

7、两个质数的和是50,这两个质数的乘积最大是多少?

没有全部列举出来,通过计算去比较大小。

缺乏策略:

和一定,两个数越接近,乘积越大的规律。

8、4□□□里有两个数字相同的四位数,它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四位数最大是多少?

(4770)

最小是多少?

(4110)

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写最大的时候没有从百位最大去考虑,最小从百位0去考虑,遗漏了可以同时出现两个0的特例情况。

思考问题不全面。

9、120的因数-54的因数的个数=(4)

没有完整写出120所有的因数。

10、如果规定【A】表示自然数A因数的个数,如4的因数是1、2、4.那么【4】=3,根据这样的规定,那么【12】×【30】-【100】=?

对于运算新定义规则看不懂,每个因数个数没有写正确,特别是100,10当成了2个。

没有清楚写成平方的数因数个数是奇数个。

11、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相加的和是21,这两个数相乘,乘积最大是(104),乘积最小是(38)

本题需要学生去拆数,104学生拆成了8和13不是最大,3学生拆成了2和19,虽然是最小的,但是没有符号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的要求。

学生要掌握两个数相差越大乘积越小,两个数相差越小乘积越大的规律,还要看清楚题目要求。

12、20以内的质数,要求(□+□+□+□)÷□=○(商必须是整数),要使商最大,○最大是()。

需要掌握商最大的方法:

被除数最大,除数最小。

那么除数一定取2,4个最大奇数相加和一定是偶数,偶数一定是2的倍数。

13、50以内只含有质因数2的合数有(2、4、6、8、10……50)

2、4、8、16、32)

对于只含有质因数2的概念不清,认为是2的倍数就可以。

另外没看清楚是合数把2也放进去了。

缺乏一定的方法,先找到质数2,不断地乘2,去找到符合要求的数。

14、在2、9、16、27、38、100、45中,因数个数是奇数的一共有

(2)个。

1、不会静下心来去一个一个写出所有因数个数;

2、缺乏方法不知道一个数写成a2因数的个数就是奇数个。

15、用1、5、8、0、6中选出4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数是3的倍数,最小的数是(105),最大的数是(861  )

审题不清,看成了三位数。

教材内容

典型错题

具体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

 

1、用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

摆成一个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体

把正方体和正方形混淆在一起了,学生在分析时看成了一个面上是正方形就可以了,没有从正方体的本质特征去考虑。

2、长方体最多有(4)条棱长度相等,最多(4)个面是正方形。

头脑中没有形成特殊长方体的模型,缺乏通过动手观察、操作来深刻认识最多有8条棱相等,最多2个面是正方形是相对的。

3、昨天,小明妈妈生日,他给妈妈买了一个蛋糕,小明要求蛋糕店的工作人员给扎上绸带做上蝴蝶结,蝴蝶结用去了6分米的绸带。

包装好整个蛋糕一共用去了多少绸带?

学生解决起来总是会少掉边,主要原因动态的包扎方法头脑中没有,每个面上包扎的棱是相对的,不管是哪个形状都是8条(4高+2长+2宽)

教给学生的解决策略通过边的平移,就是求正面和侧面两个面正方形的周长。

再加上接头处就可以了。

需要让学生关注单位的统一。

4、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56厘米,已知它的长、宽、高分别是不同的质数,沿着长、宽、高的方向任意切一刀,将它分成2个小长方体,这些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最长是多少?

 

5、游泳池的长为25米,宽为10米,深为1.6米。

(1)绕这个泳池一周,要走多少米?

(底面周长)

(2)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底面面积)

(3)和水接触的面的面积是多少?

(表面积5个面)

本题是思维提高题,比较难,首先用棱长总和求出长、宽、高的和,再利用奇偶性求出3个长度,接着需要学生自己会画图。

怎么分割保证最长,就是沿着长和宽最长的面切一刀,又要知道切一刀多两个面,就是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两个面的周长就是棱长总和了。

难度很高,不要求所有学生都会解决。

学生在面积这样综合性题目时,总是无法正确解决,可见学生对与周长、平面和体的概念不是很清晰,缺乏画图或想象能力去解决。

解决此类题的有效策略,先画图,分析每个问题究竟从哪个知识点去分析、解决。

画图起着关键的作用。

6、某型号电视机,底面长40厘米,宽35厘米,高30厘米,要给电视机做一个布罩,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布?

(1)学生会算成6个面

(2)学生会算5个面,但是减掉的是长×高的面

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主动去感知电视机罩是5个面,少底面。

不知道电视机罩少的是哪个面。

引导学生先画出图,找出缺少的面,再来计算。

多补充有隐含条件,面不完整的解决问题。

如粉刷教室、四周贴标签、抽屉、大理石柱子等等。

让学生多接触去掌握正确计算表面积的方法和技巧。

7、把一个体积是1m3的物体放在地上,这个物体的占地面积是(B)

A1mB1m2C1m3D要通过测量计算才能确定。

受到思维定势,认为这个物体就是立方体。

思考角度不够全面,可以把正方体和物体对比来进行练习、比较。

8、一个正方体小木块的棱长是5cm,如果4块这样的小木块堆放在一起,表面积至少多少平方厘米呢?

看成一列的长方体,少掉了6个面去考虑。

9、一根长4.5m的长方体落水管,截面是一个边长是2dm的正方形。

如果要油漆这根落水管,那么需油漆的面积是多少?

(1)算成了6个面。

(2)没有单位换算

学生要学会先画图分析,考虑问题欠全面,应该清楚解决此类题目,重叠面越多表面积越小。

方法上有两种解法:

①看成一个大长方体,用长、宽、高的来计算表面积。

②用总共面数-重叠总面数=现在面数,再用每个面面积×面数=总面积来解决。

补充6个或8个小正方体拼立体图形,比较哪个图形表面积最大,哪个最小来训练。

在考试和练习中加强生活中不完整表面积的练习。

如烟囱、贴商标、笔筒、抽屉、游泳池瓷砖、粉刷教室等等。

首先学生要会根据具体情境分析究竟是几个面,通过画图来解决。

其次要特别注意单位的换算,在设计练习时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设计,一是不完整的表面积;二需要单位换算。

10、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当棱长是6的时候,由于数据的特别造成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认为都是一样的,学生只关注了数据,而没有从二维和三维的空间范围去分析,由于所处的概念不同,即使数据相同也是不能比较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正方形边长是4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半径是2的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比较,都可以结合在一起。

11、0.06m3=(0.06)L

 

学生看成了dm3和L的进率关系,可见学生受到思维定势,没有真正去进行进率的转化或等量代换,如果把L先看成dm3就不会出问题了,加强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换算。

12、一种微波炉,产品说明书上标明:

炉腔内部尺寸400×225×300(单位:

mm),这个微波炉的容积是杜少升?

400×225×300=27000000mm3

=27升

 

13、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2倍,棱长总和扩大()倍,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学生数感比较弱,不会从问题出发先统一数据,合理进行计算。

对于需要统一单位的解决问题总是学生的薄弱点,要教会学生的计算方法,从问题出发统一成和问题相对应的单位,再进行计算。

 

从线、面、体来解决,学生要清楚就是从一维、两维、三维的角度去分析,结合公式就能更好地解决这类题目,变式到长方体长、宽、高的变化就是正方体棱长变化的规律。

14、6个棱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体排成一排变成一个大长方体,表面积一共要减少(80)平方厘米。

学生对于拼一次少掉2个面的规律还是不清楚,认为拼了几次就是少掉几个面,同样对于切和拼的规律是一样的,学生必须要掌握一次动作就是2个面。

15、用3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是多少?

最小是多少?

必须要求学生画图来分析,最大的面积就是重叠最小的面,最小的面积就是重叠最大的面,然后看成一个大长方体,利用表面积公式来解决。

16、如图:

右图是由若干个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先数出面的总数,方法是(上+前+右)×2。

2、算出一个面的面积,再求总面积。

17、一个长方体高减少2厘米后变成了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减少48平方厘米。

求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一定要借助图来分析,由于底面进行了平移,所以减少的面就是侧面积,可以先求一个面的面积除以减少的长度就是底面边长,这样的类型既可以求增加的也可以求减少的方法相通。

18、至少需要()厘米长的铁丝,才能做一个底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高是5厘米的长方形框架,在这个框架外面糊纸,至少需要()平方厘米

 

对于没有直接告诉条件的题目,学生解决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给定底面积的题目,需要去推导出两个一样的数相乘才是面积去解决。

 

19、一个立方体的表面积是96平方米,它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米,这个立方体的棱长总和是()米,体积是()立方米。

对于这样告诉表面积或体积的立方体先要求出一个面或棱长总和,学生是比较陌生的,平时的练习也比较少,需要加强这样的变式练习。

20、一个长方体,底面是正方形,高是8分米,侧面展开也是一个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本题是从侧面积来进行解决的,需要通过画图来分析,侧面展开是正方形,说明底面周长是8分米,那么底面边长就是2分米。

学生要能知道侧面展开图是由四个面组成的,对于侧面积公式要熟悉。

21、这里有棱长为1厘米的立方体积木,请问需要()个才能堆成下图。

如果改用棱长是0.5厘米的立方体小积木,请问需要(32)个才能堆成下图。

 

22、求体

 

学生对于第1个问题还是可以解决,但是在完成第2小题时出现了问题,主要原因,第1题棱长是1厘米,其实很多学生就是除以1,而不是13,用大体积除以小体积,或者是从长、宽、高三个维度去分析的。

导致第2个问题就是大体积除以0.5.首先要总结方法在整除情况下,可以用大体积÷小体积,但是最后要回顾到最规范的方法。

从长、宽、高三个方向去分析。

 

学生不清楚这其实就是一个柱体,可以用底面积×高来求,而底面就是梯形,对于这样的不规则立体图形,首先要判断是否是柱体,然后找底面和高。

抓住这两个条件就能求出体积了,多渗透不规则体积的练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

根据分数涂色。

学生涂4格,不会分割。

学生没有从

的分数意义去考虑,而是看成10份,1个为1份去考虑了。

具体量不会正确看成单位1.

2、把1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堆小棒的(

),如果平均分成8份,那么每份是这堆小棒的(

)。

分数意义没有真正掌握,还是受到具体16个的数据干扰,没有抓住平均分的份数决定分母去正确写分数。

3、小军30分钟走了32km,平均每分钟走多少千米?

30÷32=

 

不清楚平均分的份数究竟是时间还是路程,在五上已经有这类题目的练习,但是到了五下学生还是出错,学生对于这样的题目不能正确找到除数,真正分的份数,还是需要学生分析问题谁先出现谁做除数这样的句型的强化训练。

4、右图中,阴影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是(

)平方米。

学生只看到涂色部分是1份就看成

,而没有看到问题是求具体量,需要用除法意义去解决的。

5、在3平方米里画出

平方米。

 

学生看到

就认为是分数意义去理解了,而没有考虑是

平方米,在复杂情境中学生不会灵活运用除法关系和除法意义去分析,分数意义不会灵活运用。

6、1)有一堆苹果,分成3层,分别是6个、7个和8个;一共有4kg。

要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

a、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个苹果?

b、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千克苹果?

c、每个小朋友能分到这批苹果的几分之几?

在一个多元信息中,既有求具体量的又有求分数的,学生把两个概念混淆在一起,对于分数意义和除法意义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对于分数的题目,学生不会正确找到分母,即平均分的份数。

如每个小朋友能分到这批苹果的几分之几?

学生不理解,不会明确认识到本题就是每个小朋友,分到所有小朋友的几分之几?

如果用图来分析会更加清晰,多补充这样的练习。

7、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