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07年高考备考发展循环经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564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07年高考备考发展循环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政治07年高考备考发展循环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政治07年高考备考发展循环经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政治07年高考备考发展循环经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政治07年高考备考发展循环经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07年高考备考发展循环经济.docx

《政治07年高考备考发展循环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07年高考备考发展循环经济.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07年高考备考发展循环经济.docx

政治07年高考备考发展循环经济

[政治]07年高考备考:

发展循环经济

  1、什么是循环经济?

  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2、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

  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题例]据报道,日本科学家提出了“零排放”的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无用之物”一切废弃物都被利用并把实施“零排放”的社会称为“循环型经济社会”,为此,经政府、企业和科技界三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发展“循环经济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有利于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资源紧张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有助于促进科技进步,企业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③有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④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从源头上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3、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要大力推进节约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置量;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为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供物质技术保障。

  ※4、哲学分析:

  A.循环经济、废物不废的辩证法依据是什么?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废与不废是对立统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自然界本身就是普遍联系的大系统,方可循环;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坚持发展的观点可以使过去的废物现在重新利用,变废为宝。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客观规律为基础。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C.由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的过程体现了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题例]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循环经济是“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

“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出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我国能源的新出路

  1、我国能源供应出现紧张局面的主要原因:

  工业部门尤其是重工业用能心以及民用能源消费快速增长。

  ※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能源的新出路

  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处理我国的能源问题,一定要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

  国家有关部门应及时立法,建立相应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使之有法可依。

  要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对能源问题的宏观调控,政府应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保障可持续发展。

  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

建立战略能源储备,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

  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充分利用国际能源资源。

  社会成员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科学使用能源,节约能源。

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思维演练〗

  1、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的单向式流程组成的经济,循环经济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产—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闭环式流程。

循环经济体现了现代的思维模式和活动方式,其依据是

  A.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B.客观联系是可以改变和利用的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被发现和利用

  2、发展循环经济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但由于它的公益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所以具有相当大的实施难度,需要政府、企业、科技界和公众等全社会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参与。

这表明

  A.社会生活需要确立共同的价值观

  B.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是有条件的

  C.协调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3、循环经济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力求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排放最小化,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注循环、相互促进的生产方式,坚持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原则。

关于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循环经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B.科学发展观指导着循环经济这种创新的发展模式C.经济发展与资源间的矛盾通过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就能解决D.循环发展是科学发展,因而是正确的

  4、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

  A.承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正确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建立了新的联系,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   

  D.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5、针对当前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国务院要求2004—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

请用经济常识中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要开展资源节约活动?

  [答]资源只有稀缺性,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靠资源投入,追求数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会造成资源紧张、损失浪费严重。

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型为集约型,在力求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切实注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注:

如果考生回答出:

绿色GDP指标能反映出经济增长过程的资源环境成本,不予以加分;节约资源反映了统筹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可予以加分。

  6、“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其含义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技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这一观点在当前全球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应怎样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废物不废的辩证法依据是什么?

  结合材料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一些建议

  [答]①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经济发展资源。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首先必须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

②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废与不废是对立统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自然界本身就是普遍联系的大系统,方可循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坚持发展的观点可以使过去的废物现在重新利用,变废为宝。

  一要靠科技,否则难以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二是资金的投入。

科技才有保障,才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要靠法制。

德国、日本相继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就说明了这点;四要靠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与环保意识。

  7、材料一:

为解决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出现了“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其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

它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党和国家一贯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从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003年更可以堪称是我国的环保法律年,4部意义重大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环保法律法规先后颁布实施,不仅催生了各种观念的变化,引导了环境保护力度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局”,更是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循环经济”对我国有何经济政治意义。

  “循环经济”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怎样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党和政府是如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

  [答]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资源紧张的矛盾;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

自觉遵循客观规律,既要利用自然,更要保护自然。

坚持科学的自然观和生态价值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造福人类。

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强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执政为民。

  政府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行政;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履行国家职能。

  8、国际上近年来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新概念。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物,从而在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

在循环经济日益崛起的今天,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废物不废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循环经济显示了人类的一种什么价值取向?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实现废物不废、生态安全要靠什么?

  [答]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废与不废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废物,只有未被利用起来的资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因一定的条件而发生和变化的。

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物质循环、生生不息的大系统。

人的活动要不造成危害,就得模拟这个循环机制,使废物再利用。

循环经济的出现显示出人类在追求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

靠科技使废物得以充分的循环利用;靠广大群众环境保护知识和生态道德水准的提高;靠法制;靠资金投入。

  9、无节制地消耗资源造成我国能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严重问题。

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相差10个百分点。

2003年中国GDP仅占世界的4%,却消耗了世界1/4以上的钢产量、30%的煤和50%的水泥,同时带来了大气、水土、植被、土壤的破坏和污染的严重后果。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答]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提高经济效益。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对我国能耗高、资源浪费的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促进能源的节约,提高能源利用率。

  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协凋我国能源开发,加大对能源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

  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我国应大力开拓国际能源市场,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增加能源进出口途径和数量。

  建立战略能源储备,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

  加强能源科技研究,研发新型能源。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能源的再生和可持续利用。

  总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能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0、材料一:

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低硫原油期货价格走势示意图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公平、合理、妥善解决能源问题。

从目前的能源消费状况看,要维护能源安全,就必须抓住石油安全这一核心。

  材料三:

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积极采取走出去的战略,明确提出“合作共赢、利益共用”的能源外交新思维;除了考虑石油能能源的供应问题,还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上,着眼于整个地区的合作和发展,以营造多元化的外交格局。

  分析材料一中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简要分析其经济原因。

  分析“要维护能源安全,就必须抓住石油安全这一核心”的哲学道理。

  中国的“石油外交”是如何体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

  [答]2003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扬,并创下美元/桶的历史新高;10月22日后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年初的价格。

2004年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其经济原因有:

国际经济复苏,对石油的需求增长;国际热线的投机炒作使油价大幅波动。

  体现了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的哲学道理。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石油是国际上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它不仅在能源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在现代工业产业链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要维护能源安全就必须抓住石油安全这一核心。

  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积极采取走出去的战略,体现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石油外交”中“合作共赢、利益共用”体现了我国坚持平等互利、促进共同发展;在“石油外交”中强调站在更高的高度上,着眼于整个地区的合作和发展,体现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