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生物学科研设计方法学 第四章科研选题与立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536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与生物学科研设计方法学 第四章科研选题与立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医学与生物学科研设计方法学 第四章科研选题与立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医学与生物学科研设计方法学 第四章科研选题与立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医学与生物学科研设计方法学 第四章科研选题与立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医学与生物学科研设计方法学 第四章科研选题与立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与生物学科研设计方法学 第四章科研选题与立项.docx

《医学与生物学科研设计方法学 第四章科研选题与立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与生物学科研设计方法学 第四章科研选题与立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与生物学科研设计方法学 第四章科研选题与立项.docx

医学与生物学科研设计方法学第四章科研选题与立项

第四章科研选题与立项

科研选题既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又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科学问题,也是一项创造性的研究过程,是科研活动的基础和关键。

富有战略眼光的科研人员总是把自己的注意力和兴趣贯注于选题上。

因此,生物学与医学科技工作者要十分重视科研选题和选题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切实掌握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选题技巧,熟悉科研课题的来源和课题的评审程序,掌握科研申报书的撰写技巧,灵活处理科研选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不断提高科研选题的质量与水平。

第一节科研选题的重要性

每一历史时期的每一学科领域总是存在一系列的科学问题。

这些科学问题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要想全面认识所有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并且不是任何问题的研究都能获得有价值、有意义的成果。

在众多的科学问题中,经过认真地思索、比较和取舍,经过选择后而确定下来的,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所需要研究或解决的一个或一组科学问题,即构成科研课题。

科研课题就是对科学问题的价值、可能性、解决方法和途径的总体思考和设计。

因此,形成或选择确定所需要研究或解决科研课题活动过程就是科研选题。

科研选题是科研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环节。

在科研中,能否提出或选择有创新的、有价值的科研课题,对科研能否顺利并获得有意义的成果具有关键作用。

因而,科研选题在科研中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说,科研课题的选择过程就是一种科研活动。

科研选题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研选题关系到整个科研工作的成败

选题是每一项科研工作的起点,是科研工作的第一个决策,是贯穿于全部科研工作中的主题思想,是科研工作基本的内容和目标的高度概括。

科学研究的实践表明,选题恰当与否对科学研究工作进展的速度,成效的大小,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约或浪费,成功与失败等都有直接影响。

二、科研选题关系到科研人员的个人成才

选题是科技工作者对某一个问题在理论认识上和实验手段方面的概括,它集中反映了命题者掌握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丰富程度,掌握实验基本功夫的深浅以及科学思维能力的高低。

所以它体现了命题者的天赋、智慧、经验和技巧。

科学史证明,凡是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其重要原因往往是科研选题得当。

爱因斯坦的一生在科学上有许多伟大的成就,他在别人实验的启发下,研究了“光速不变性”的课题,进而创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狭义相对论”。

1905年,他又根据相对论原理提出了“质能转换关系定律”,为核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1916年,又把“狭义相对论”扩展为“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和质量在本质上的统一性;同年他又提出了“受激辐射概念”,为后来的激光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这一系列伟大的课题是和他善于选择适当的课题并沿着一定的科研方向不断深化分不开的。

而有些研究工作者长期不确定自己科研的主攻方向,甚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终身出不了科研成果,不仅对国家和人民贡献不大,而且就自己来说,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专家。

三、科研选题关系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科学要社会化,社会要科学化,从社会总体来看,科学、社会、经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中央领导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

“社会需要科学,科学也需要社会,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教是关键。

”因此,要把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解决防病治病中的关键性科学技术问题作为科研选题的主要源泉,作为主攻方向;科研取得成果后迅速推广,使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

四、科研选题关系到科研管理活动的效能

科研管理不仅是生产关系,而且是活跃的生产力,因为管理可以出效益。

科研管理部门或科研管理者在对科研管理对象实施职能时,要帮助科技工作者和科研单位确定正确的科研主攻方向,即科研选题。

方向明确与否,选题是否得当,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单位的管理效能。

第二节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一、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是民族自立之本,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和标志。

无创新性的课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就算不上真正的研究课题。

在知识的长河中,“源”就是科学研究,而这种源是以创新为动力的。

只有不断创新,知识的长河才能源源不断。

因此,创新性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真正价值。

创新分为两类:

一类是原始创新,另一类是引进、吸收再创新。

原始性创新的课题必须是前人或他人未曾研究过,或虽有研究但尚未解决,需要进一步探索、补充、修改。

引进、吸收再创新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开拓新领域,解决新问题,进一步提高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求的原有技术、方法和产品的水平和档次。

根据创新性要点,在基础理论研究中,应立足于原始性创新,同时积极开展引进、吸收再创新。

应着眼于获得新发现、新理论、新机制、新规律、新观点、新解释,不断开拓新领域,发展新学科。

而应用研究的重点应立足于引进、吸收再创新,同时积极开展原始性创新。

医学研究选题应着眼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等的新方法、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的研制,不断提高诊断和防治水平,应着眼于推广新技术,应用新方法,开发新产品,增加新品种、新剂型、新用途,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具有原始创新性的课题,其成果可表现为新发现、新规律、新理论、新观点、新见解等。

具有引进、吸收再创新的课题表现为新发明、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生物新品种等。

如何做到有创新性呢?

首先必须树立创造性思维观念。

创造性思维不是常规思维,而是以非习惯的方式思考问题的能力,就是看与别人所见相同的东西,而想出与别人所思不同的东西。

创造性思维与常规思维相比,最本质的差异在于:

常规思维通常都是逻辑思维,而创造性思维除逻辑思维外,还包含了各种形式的非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有想象、联想、直觉、灵感、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立体思维等,逻辑思维与一种或多种非逻辑思维碰撞才有可能产生创新性课题。

因此,我们既要掌握逻辑思维,也要学会并逐渐掌握非逻辑思维。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科研课题的关键,它关系到整个课题研究的成败。

它要求符合客观事实与规律,合乎逻辑推理。

也就是说,选题要做到有根有据,不能主观臆造、凭空想象;要充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要有足够的信息量,要切合实际;要学术思想新颖,研究目标明确,立论依据充分,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可行。

课题的科学性具体表现在:

设计规范严谨,内容真实具体,技术路线清晰,研究对象及观察指标的选择合乎研究要求,方案切实可行;实验方法先进、可靠,试剂选择正确,步骤明确合理,统计学设计合理。

科学性选题必须坚持“违反科学理论的不选,低水平重复的不选,不切合实际的不选,纯属迷信的不选,荒诞不经的不选”。

试图论证“上帝”的存在,相隔千万里给人“发功”治病,研究什么“水变油”、“永动机”、“电子增高器”之类的课题,是不会取得什么结果的,教训也是惨重的。

因此,只有遵循科学性要点才能保证科研方向和路线正确无误,只有充分了解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才能找到自己课题的起点。

只有知道人家在搞什么,才能避免重复。

只有脚踏实地、切合实际,才能有种有收。

三、需要性原则

需要性是选题的前提,没有需要和应用价值的课题也就没有意义。

所谓需要性,主要是指社会生产实际的需要、社会发展服务和生活实际的需要、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选择课题必须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根据国家长远规划和近期任务,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社会发展服务,把注重在学科领域内创新和体现国家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目标有机地集合起来。

实践证明,最具生命力的课题无一不是来自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需要的课题。

对于生物学和医学科学研究的科研选题,一方面应立足于人们防病治病、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着眼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康复和保健,探索先进的诊断、检测方法和有效的预防、治疗、康复方法。

比如,目前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道疾病等的研究,无论是探讨它的发病病因、发病机制,还是寻找特异的、先进的早期诊断方法,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方法,或研制新的抗心血管疾病、抗癌药物,都是非常需要的课题,无论研究哪一方面、哪一部分,从哪一个角度去研究它、攻克它,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国家科技研究基金资助的重点。

另一方面,应满足于生命科学和医学各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着眼于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新兴学科的形成,努力揭示新现象、新规律,以期获得新突破、新进展,尤其是基础理论原始创新性课题的选择。

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生物学和医学部门提出优先资助的几个方面是:

①学科前沿的研究;②结合国情反映我国特色或特殊意义的生物研究;③属于立国大计、影响深远的生命科学问题的研究;④工农业、医药卫生中的重大问题的研究;⑤交叉学科的研究。

在上述每一个方面,又提出了若干研究领域实行优先资助。

如“学科前沿的研究”项目下有“分子生物学”,其中又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研究”、“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和“遗传工程的基础研究”等。

在“医药卫生中的重大问题的研究”中,近期的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免疫病、遗传病、老年病、地方病等重要疾病以及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生物药学、内分泌学、药理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重要医学分支学科中的基础理论问题,以及卫生营养中的主要理论问题的探索。

这些研究领域都和我国的科研水平及人民的生命健康有直接关系。

四、目的性原则

选择什么样的课题,必须要有一定的目的,没有目的也就没有方向。

这就要求所选课题必须目的明确,内容清楚,指标具体。

准备研究什么问题?

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期望得到什么结果?

实现什么目标?

哪些应作为研究重点?

都应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选题既要有目的,又要有意义。

其意义主要是指学术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

基础理论研究主要体现的是学术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应用技术研究主要体现的是应用价值。

选题时没有意义的不要选,意义不大的最好也不要选。

五、可行性原则

选题必须注意可行性,也就是说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任何一项课题的开展都离不开一定的人、财、物、时间、场所等条件,缺少一个方面的支持条件,都不可能顺利地进行。

即使课题选得再好,如果不具备必要的研究条件,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研究条件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主观条件,二是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主要是指课题提出者和合作者的学识水平、业务技术操作能力、积累的科研工作经验、课题组的人员组成、合作的积极性、能用于该课题的工作时间、领导的支持等。

如果大家都是新手,没有多少研究工作经验,这种情况下选题就不宜太大、太复杂或太难;如果大家大部分时间要从事其他工作,用于该课题的时间极为有限,就要考虑所选课题的研究周期性;如果课题合作只是一厢情愿,合作者硬是“拉郎配”,这种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不可能很高,这样的课题就不具备条件。

客观条件主要是指仪器设备、动物、患者、药品、材料、经费、床位、场所等。

动物实验研究首先要考虑动物的购置、繁育、饲养、供应问题和实验观察场所问题。

如果需用纯系动物(如裸鼠等),饲养条件就比较苛刻,需要恒温、无菌生活环境、颗粒饲料、空气过滤等。

要考虑所在单位有没有这个条件。

如果用混杂动物,要考虑合格不合格,不合格的不要用,用了取得的实验结果也得不到承认。

如果用家兔观察骨质愈合情况,仅观察期就不得低于三个月,这就要考虑观察场所问题和饲养条件问题。

临床研究首先要考虑病例来源问题、观察床位问题、诊断标准和检测手段问题。

调查研究首先要考虑调查现场和资料来源及其可靠性问题。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研究,除上述所应考虑的条件外,都必然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和药品材料,这是提高科研水平和档次的重要手段。

以上这些条件,如果不具备或一时难以落实,通过努力争取和创造条件也难以解决,则这种选题就没有可行性。

因此,选题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和条件量力而行。

当然,条件也是靠人创造的,要尽最大努力积极地去创造条件,积累实力。

总之,在选题立题时,首先要考虑自己业务水平和能力能否胜任这个研究,有没有攻克这个课题的决心和信心,有没有成功的可能和希望。

其次,要考虑如何组成课题组,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如何,能不能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再次,要分析要不要与外单位协作和如何协作,是否有研究必需的实验观察场所、调研的场地和实验动物、病例来源等实验性资源,是否具备从事课题研究必要的仪器设备等研究测试工具、药品材料和图书资料。

最后,考虑经费来源是否有保障。

要注意结合个人优势选择研究方向,扬长避短,量力而行。

六、经济性和效益性原则

经济性主要是指研究成本和将来成果推广应用时的投入大小。

效益性主要是指预计成果的学术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的原则是:

尽可能做到投入少,成本低,见效快,收效大。

如果所选课题研究费用高,而预计成果价值不是多大,这样的课题最好不要上;如果所选课题预计成果应用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推广应用时需要较大投入,这样的课题也要三思而后行;如果所选课题预计成果价值很大,能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这样的课题即使研究费用和推广应用投入大点,也是值得的。

第三节科研选题的方法与技巧

一、科研课题的选择方法

选择科研课题的方法,就是如何去发现、捕捉有价值的科研课题的方法。

掌握各种选题技法,有助于科研人员有意识、有目的地发现和捕捉课题,开展有价值、有意义的科研活动。

同时,也能激化科研主体的潜力。

(一)矛盾分析法

在科学领域中应运用矛盾分析法,通过矛盾分析来选择课题。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认识和实践的矛盾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动力。

比如原有科学理论与新的科学事实的矛盾,理论解释不了的新事实,暴露了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在科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对同一领域中的问题出现不同理论观点和学派,并围绕某一问题出现了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暴露出各派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困难。

在选题中有目标地去搜集、分析各种矛盾,可意外地获得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二)需求分析法

根据社会和科学实践需要来选择课题,它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表现。

社会和科学发展需求极为广泛,但这种需求多数是潜在的,需运用一定方法进行挖掘。

在运用需求法时,使用科学的调查方法和预测方法,对搜集到的信息和预测分析进行研究,选择出适宜的课题。

(三)追踪开拓法

以自己已取得的科研成果为基础选择相关的课题,继续深入研究。

如以已取得的成果为起点,研究更深层次的课题;解决该成果的不完善方面,把该成果移植到其他领域等。

此法的优点是:

可以充分利用已取得成果和经验,原有的仪器设备、资料和方法,节省课题研究准备工作量和时间,比较容易出成果。

(四)学科移植法

把一个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方法移植到另一个学科领域,往往会形成一大批新颖的研究课题,甚至获得奇迹般的科学发现。

移植法在选题上的作用,就在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门学科的“山石”可以攻克另一学科自身难以攻克的“宝玉”,使之闪闪发光。

(五)直觉思维法

在反复研究和思考的基础上,偶然出现的机遇中运用直觉思维法,是寻找研究课题的重要途径。

机遇的出现是意外的,它常是有重大价值课题形成并由此导致重大科学发现的契机。

能否抓住机遇提供的线索,从中发现有价值的课题,关键在于直觉。

直觉是科研主体在长期科研活动中积累形成的。

(六)逻辑推论法

选题的逻辑推论法就是通过种种逻辑推论来产生新的课题或设想。

在选题中,常用的逻辑推论法有“类比推论”、“反面推论”、“对称推论”、归纳和演绎推论以及分析和综合等。

选择科研课题的方法,还有哲学启示法、“空白区”交界法、课题转换法、好奇和兴趣法等。

二、科研课题选择的技巧

(一)知己知彼、量力而行

选题切勿好高鹜远,见异思迁,不切合实际。

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具备的研究条件实事求是地选择课题。

一旦选准一个课题,就应当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地干下去,对于新手来说尤为如此。

科研新手最好一开始先从小题目或比较容易的做起。

由小到大,由易到难,这样不仅锻炼了自己,积累了经验,而且获得成功的概率也比较大。

对于新手来说,成功是有力的推动和鼓舞,旗开得胜可以使其信心倍增。

相反,出师不利则可能起到相反效果。

所以,选题一开始不宜太大、太难。

如果到处是拦路虎,不但课题难以完成,而且很容易挫伤积极性,对以后的研究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当然,课题也不能太易、太小,否则就成了习题,也就失去了研究工作的价值。

另外,作为一名科研新手,最好先学会当好助手,在经验丰富的老专家承担的课题里进行摔打锻炼,注意吸收经验、掌握技巧。

先当学生,后当先生;先做配合工作,后做主持工作。

即使自己有了一定研究工作基础,独立选题时也不要忘记请经验丰富、造诣深厚的同行进行指导,主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题目才能选得准,选得好。

(二)在实际工作中选择课题

在实际工作中,仍有着大量的未知数和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亦有着大量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因此,选题应首先着眼于实际工作中。

在生物学与医学实际研究工作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难题和难以解释的现象,只要善于开动脑筋,学会抓住这些问题、难题和现象,进行分析,追根求源,就能找出值得和适合于自己的研究课题。

实际上,医学上临床经常进行的病例大讨论,就是选题的最好时机。

由于这种选题直接来自临床实际,有着极强的针对性,所以一旦攻克,意义都比较大,而且易于推广。

(三)从学科交叉的边缘区和空白区选择课题

随着生物学与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学科高度分化,分支学科愈来愈多;另一方面,学科高度综合,一门学科往往又包含着众多学科。

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结果,必然产生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

如研究心脑血管病,需要观察测量血液流变学情况,这就与力学产生了交叉。

再如研究地方性氟中毒,就要寻找其病因、发病机制和综合防治手段,这就与社会科学发生了交叉。

在这些学科的边缘区、交叉区有着大量的研究课题。

许多有远见的科学家都坚持认为,这些边缘区和空白区是科学园区中尚未开垦的处女地,那里有着大量的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需要研究者去开垦和耕耘。

(四)从学术争论中选择课题

对于同一现象、同一问题,存在着不同观点、不同认识,甚至产生激烈的争论,这是科学发展中常有的事情。

相反,没有争论反而是不正常的。

如对某一疾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对临床某一症状会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甚至互不相让,争论时各自都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理由。

因此,抓住这样的问题,了解这种争论的历史、现状及争论的焦点,乃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

许多科学家的研究常常是从有争论的问题开始的。

参加各种学术讨论、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和疑难病例讨论,是直接参与学术讨论、争鸣和交流的最好机会,也是聆听各种意见和见解启迪灵感的最佳环境,也许在这里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并且非常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五)运用借鉴移植方法建立自己的课题

借鉴与移植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是把应用于某疾病、某学科、某专业甚至某领域的先进的方法、技术等移植过来,应用于另一疾病、学科、专业或领域,为己所用,故又称横向借鉴移植。

横向借鉴移植有着广泛的用途,而且较易成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交叉日益明显。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看起来不相邻、不相近的学科,其中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也会给人以启迪。

因而,借鉴相关学科和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移植应用,已成为科研选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某位科学家曾说过:

学会在旧的当中发现新的,这就是选题的基本秘诀。

为此,要正视本学科、本专业的局限性,不断用横向联系和综合分析的方法来更新知识结构,鼓足勇气冲破固有的传统观念,开阔选题视野,使创新性思维活跃起来。

(六)从项目指南中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研究课题

无论是国家级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还是省部级、厅级的攻关项目、医药项目等各类基金项目,在申报前都要下达项目指南。

在指南中,都非常明确地提出了鼓励研究领域和重点资助范围,比较详细地提供了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基础性研究、应用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项目和课题。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实力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研究课题。

但必须指出的是,项目指南中所列出的项目或课题都是比较宏观和笼统的,只是提出了这么一个范围。

我们选题时应在这个范围内再进一步具体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或某一侧面探讨这个问题。

实际上这就是给每一位选题者增加了一定的灵活度和留下了一定的思维空间,以利于发挥每个选题者的能动性。

(七)抓住研究工作中的“反常”现象开展新的研究课题

在研究工作中,有时可能会发生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怪”现象,又称反常现象。

这种反常现象可能会引出一连串的问题,而这一连串的问题往往是新的突破口。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帕丁顿的圣玛丽医学院担任细菌室主任,在研究葡萄球菌的生长时,他做好一些玻璃皿培养基就去外地度假去了。

过了一段时问,当他从外地回来后,发现一个培养皿的盖滑开了,真菌污染了平皿。

然而,在被污染的周围却意外地发现没有葡萄球菌生长。

弗莱明抓住了这一反常现象,立即将污染的真菌分离出来,然后分别接种于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做实验,最后发现了青霉素,开创了抗生素时代。

后来,在弗莱明和澳大利亚病理学家弗洛里、英国化学家钱思的共同努力下,1943年确定了青霉素的分子结构,1944年制成医用青霉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伤病员。

当时人们一致把青霉素与原子弹、雷达并列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大发明。

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思一起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而与此相反的是,早在弗莱明之前,日本的左在由直也在实验中观察到葡萄球菌被污染的真菌所消灭的现象,但他对这种现象看做是一种普遍熟悉的事情,认为这是被污染的真菌迅速繁衍,消耗了培养皿中的养分,以致葡萄球菌饿死了,两菌争食,强存弱亡,没什么奇怪的。

就这样,左在由直被他熟悉的理论和工作挡住了智慧的思路和眼光,失去了发现青霉素的机会。

选题是一种艺术。

科技工作者选定一个最佳课题,就给自己迅速登上科学高峰指明了主攻方向和目标。

然而,最佳课题并非唾手可得。

这里,有一个机动灵活的选题技法问题。

作为明智的科技工作者,就在于对选题原则融会贯通,把握洞察最佳课题的技巧。

第四节科研选题的类型与课题来源

一、选题的类型

(一)根据研究性质

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三大类。

1.基础研究是以探索人体生命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扩大生命科学与医学知识为目的。

通过基础研究发现新规律,创立新原理,这类研究有时虽然暂时看不到实际应用的价值,有时也只是有些应用前景,并不能迅速付诸应用,但对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基础研究中,有时常常是针对生命科学和医学实践中提出的科技问题进行理论探索,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这部分研究有人称为应用基础研究或定向基础研究,过去也有人称为相应理论研究。

2.应用研究为了达到某种实用的目的,运用基础研究的成果而开辟新的生物学与医学科学技术途径的研究。

它的目的在于探讨基础研究成果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这类研究的不确定性比基础研究小,研究方向也较确定。

当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有时界限也不是那么清楚。

前者致力于概括、抽象、升华,以便得到普遍性规律,而后者的目的则是弄清某些普遍性规律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应用。

3.发展研究是在利用基础研究和引用成果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发展新产品、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新措施、新技术的研究等。

研究活动包括制作样品、中间试验、推广实验等,通过实验研究对技术的合理性、实用性、经济性得出评价,使成果能够在实际中直接应用。

例如,临床基础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的预后与吸烟习惯有关,吸烟者的溃疡复发率低于不吸烟者。

根据这一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有人就想到可以开发尼古丁作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这就属于一种发展性研究。

发展研究是整个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的、基本的环节。

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它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关键环节。

有的研究项目,正是因为缺少这个环节,长期以来使成果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根据医学各专业主要研究对象

可分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康复医学研究。

1.基础医学研究是在微观水平上研究生命变化的规律。

人体解剖学、医学生物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