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凝聚中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奉献青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529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凝聚中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奉献青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在凝聚中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奉献青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在凝聚中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奉献青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在凝聚中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奉献青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在凝聚中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奉献青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凝聚中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奉献青春.docx

《在凝聚中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奉献青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凝聚中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奉献青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凝聚中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奉献青春.docx

在凝聚中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奉献青春

在凝聚中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奉献青春

——在共青团上海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马 春 雷

(2008年4月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共青团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本次大会是在全市人民沿着党的十七大指引的方向,为实现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之际,全市团员青年共谋发展、共促和谐的一次盛会。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想在长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积极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为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奉献青春。

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中央对上海的战略定位,是全市人民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也是上海共青团事业的时代使命;努力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积极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是城市进步和青年成长的必然要求,是上海共青团事业的时代主题;想在长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是市委和团中央对上海青年工作寄予的殷切期望,是上海共青团事业的时代定位。

置身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共青团的光荣传统和上海的城市精神,赋予我们与时俱进的勇气;各级党组织的热情关怀和广大青年的坚定支持,赋予我们不辱使命的信心。

我们要始终不渝地按照党的要求,以解放思想、务实创新,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凝聚引领一代又一代上海青年,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永远跟党前进。

一、站在新世纪起点的上海共青团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又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五年。

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上海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探索前进,步履坚实,成就显著。

我们亲历了这座城市的改革与发展,分享了这座城市的和谐与繁荣,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伟大的时代召唤火红的青春。

五年来,伴随着城市前进的脚步,上海青年勇立时代潮头、勇开风气之先,以建设城市、服务社会的平凡实践,汇聚出推动城市发展的巨大力量。

创新成为青年追求,公益成为青年时尚,当代上海青年展现出更加务实进取、更加开放包容的群体风貌,为城市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

实践再一次证明,可爱的上海青年,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是这座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伟大的时代孕育火红的事业。

五年来,在市委和团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上海共青团牢牢把握时代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以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为己任,不断丰富“示范群体建设”、“四为”等工作理念,明确提出“四三二一”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市第十二次团代会提出的“十项工作计划”,切实加强共青团凝聚力建设,充分发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作用,书写了新世纪上海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思想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构筑当代上海青年精神支柱,学习科学理论的热潮在全市团员青年中不断兴起,全市现有各类青年理论学习组织3.6万个,五年中经“推优”入党的团员达10.3万人。

以未成年人和大学生为重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向社会开放,“百万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寻访”、“民族精神代代传”、“与祖国共奋进、和城市同发展”、“薪火长征路”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开展,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蔚然成风。

人生发展指导形成一体化、分层次的工作体系,“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今天我们怎样成长”、“共享成长”等项目相继推出,广大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生动有效的指导,呈现出奋发进取的良好风貌。

促进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号、手、队”等工作品牌不断深化。

青工岗位建功行动、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广泛开展,共组织5000余支市级青年突击队奋战在城市建设第一线,选拔1000余名有志青年到农村基层工作,青年的生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加强,青年成才实践月活动营造了促进青年成才的良好氛围,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在各级各类竞赛评选表彰中脱颖而出。

青少年科技创新行动蓬勃开展,青少年创新素质不断增强,近300项青年科技创新成果在“挑战杯”、“未来杯”等全国性竞赛中获奖。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取得积极进展,共有10万大学生获得素质拓展证书,46.1万人次青工参与技能培训、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鉴定,培养高级工以上青年高技能人才3.1万人。

弘扬社会新风体现新作为。

社区“一助一”结对、大中学生“三下乡”、少先队员“手拉手”、“共青团健康快车”、保护母亲河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青年志愿者的微笑成为城市最美的名片。

五年来,共组织5.2万人次青年志愿者为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50余项重大赛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爱心上海”青年公益行动取得良好反响,青年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入库人数五年增加5.4万人,成功捐献累计达到120例,位居全国首位。

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斗争中,1500余名团员青年集体参加无偿献血,用行动证明,青春的血永远是热的。

面对今年初的持续雨雪冰冻天气,近万名青年志愿者挺身而出,用真情融化冰雪,实践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团徽闪光”的青春誓言。

服务青少年拓展新途径。

以需求为导向的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平台总访问量已超过350万人次,其中一对一服务达2.7万人次。

青春温暖行动深入推进,共筹集帮困资金和物资近5000万元,为困难青年群体提供了教育扶助、生活救助、法律援助等实实在在的帮助。

扶持青年就业创业的力度不断加大,大学生就业见习、“阳光下展翅”等项目相继启动,上海青年创业服务平台正式开通。

青年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连续五年组织大中学生社团文化节,“青春的节日”巡演850余场。

青少年维权工作进一步加强,维权服务网络规模日益扩大,青少年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不断拓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成效明显。

团的建设推出新举措。

坚持党建带团建,团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

团建创新逐步深入,团组织的设置和运行方式更加灵活。

团建领域不断拓展,以社区(街道)团工委为核心的区域性大团建格局初步形成。

团支部“一团一品”建设全面展开,基层团的工作进一步活跃。

团内民主建设有序推进,23家团组织开展团代表任期制试点,1124家居民区团组织进行直选。

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团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团员发展工作卓有成效,全市现有共青团员108.2万人,比五年前增加8万人。

团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加大,“百千万”教育培训工程和发展导航计划稳步推进,团干部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成为广大团干部的自觉追求。

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实现新突破。

上海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完善,首次编制发布《上海青少年发展“十一五”规划》,并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整体框架,成为全国最早编制、率先颁布综合性政府青少年规划的省市之一。

团市委下设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通过政府购买社团服务的方式,培育了一支近500人的职业化、专业化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了48.4万人次服务。

闸北区和闵行区青年事务局先后成立,统筹、协调、指导和管理青年事务的作用初步显现。

探索政府青年项目授权委托机制取得重要进展,继2003年参与建设上海市禁毒教育馆,2005年又承担市政府年度实事项目并顺利完成。

服务全国和海外交流形成新局面。

希望工程迅速发展,五年共募集资金近1.6亿元,在全国各地援建希望小学450多所,培训西部地区希望小学教师近1万名。

上海团校被命名为全国团干部上海培训基地,为全国各地培训团干部8000余名。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赴滇扶贫接力计划等项目深入开展,先后有1000多名上海青年赴西部地区开展志愿服务,其中23人已扎根当地,唱响了不悔的青春之歌。

青年海外交流工作更加活跃,与海外青年的交流互访达307批6076人次。

连续举办年度沪港青年经济发展论坛,成功承办“龙耀浦江”、“中日青年世代友好中国行”等大型青年交流活动。

先后选派7批72名青年志愿者赴老挝开展志愿服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勉励。

团的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共青团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已有116家市属团组织建立网站;快速动员和响应体系建设进展良好,电子邮局系统用户数达6.3万个,短信平台手机号码登陆数达4.3万个。

共青团研究工作成果丰硕,关于网络电台的调研报告引起中央高度重视,每年出版的上海青年发展报告已成为研究上海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文献。

青联、学联、少先队组织日益壮大,团属青年社团蓬勃发展,青年中心建成157个,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注册成立,与200多家规模较大的青年自组织建立工作联系,团的工作手臂有效延伸。

团办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改革中进一步优化,为上海青年工作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物质支撑和阵地依托。

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五年来,上海共青团牢固树立服务基层的意识,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基层,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基层,在项目、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为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形成了上下一条心推进凝聚力建设的良好局面。

全市各基层团组织结合实际,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开展新探索、新实践,涌现出黄浦区与武警一支队警地“四联”、卢湾区“三色”预警、宝山区“三联系”、复旦大学“360度考评”、华东政法大学“六维一体”维权体系、宝钢集团团干部素质模型、市公安局青年民警点将台等一批好的经验和做法,促进了上海共青团工作整体迈上新台阶。

各位代表、同志们,上海共青团在奋斗中又走过了难忘的五年,流逝的是岁月,留下的是事业,永恒的是精神。

我们深知,上海共青团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市委和团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政组织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团市委、历任团干部薪火相传的结果,也凝聚着全市团员青年和青少年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

在此,我谨代表共青团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市委、团中央,向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社会各界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向所有在共青团岗位上奉献了美好青春的团干部,特别是离岗团干部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团员青年、青少年工作者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回首难忘的五年,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推动上海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带团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始终坚持理念先行,善于将党的要求转化为推进共青团工作的思路,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必须始终坚持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为党的事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共青团工作放在全局中谋划和推进;必须始终坚持竭诚服务青年,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青年的根本利益;必须始终坚持巩固基础、活跃基层,把共青团在党的青年工作中的核心作用落到实处;必须始终坚持开放合作,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积极力量共同做好青年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共青团事业前进中遇到的问题。

回首难忘的五年,在为成绩而鼓舞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团的工作与党的要求和青年期望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是:

在青年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情况下,提高思想教育感召力和有效性的手段还不多;在青年需求日益丰富、日趋多样的情况下,整合资源为青年成长服务的途径还不多;在“四个多样化”的情况下,扩大组织覆盖、活跃基层组织的办法还不多;在基层团组织任务重、资源少的情况下,支持基层工作、关心基层团干部的举措还不多。

此外,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共青团工作还存在发展不平衡,团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这些问题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们只有努力做到想在长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上海共青团事业才能战胜困难,永葆生机。

二、想在长远,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吹响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嘹亮号角。

市第九次党代会坚定走科学发展之路,描绘了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宏伟蓝图。

建设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需要青年去努力、去开拓、去创造;把时代要求转化为青年成长动力,融入青年自觉行动,需要共青团去组织、去凝聚、去引领。

当代青年是与改革开放同行的一代。

我们党领导的30年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改变了青年,青年的价值、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掘和体现。

当代青年已不仅是未来的力量,也是现实的力量;不仅是传承的力量,也是发展的力量;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也是执政党的希望。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的青春历史性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紧密结合在一起。

我们一定要高举伟大旗帜,唱响奋进凯歌,解放思想敢为先,改革创新争一流,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进程中,在实现上海新一轮跨越发展中,奉献青春,成就理想。

共青团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前进。

从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共青团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的性质没有变,共青团在党的青年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没有变,共青团凝聚引领青年的任务没有变。

新世纪以来上海共青团的实践证明,一个没有凝聚力的共青团组织,在联系青年时就不会有吸引力,在面向社会时就不会有影响力,在服务大局中就不会有战斗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扎实的举措,坚持不懈地推进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更广泛地把青年团结凝聚起来追随党的事业,更有效地在推进党的事业过程中促进青年发展,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这是党的要求,也是青年的愿望。

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指导共青团事业前进的强大理论武器。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从外部环境来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共青团提出了新要求,政府职能转变、和谐社会建设对共青团提出了新任务,信息网络技术和各类青年组织的迅猛发展对共青团带来了新挑战;从自身情况来看,传统领域团建亟需巩固,新兴领域团建亟待加强,发展团内民主的呼声更加迫切,协调青年事务的任务更加繁重,青年工作专业化趋势更加明显,青年国际交流更加频繁。

面对这些新情况,我们要自觉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共青团工作,认清发展目标、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把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不断推向深入。

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就要积极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城市繁荣进步的本质要求,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愿望。

我们要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到发展上来,将发挥青年积极作用、解决青年突出问题、优化青年发展环境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实现青年发展和城市发展相互促进。

一方面,青年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把个人价值融入祖国的前途命运,为城市发展注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在社会问题青年化、青年问题社会化的趋势下,青少年面对多元价值观念的同时存在诸多人生困惑,享受精彩生活的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就要牢固树立以青年为本的核心理念。

青年是共青团组织赖以存在的基础,共青团组织是青年成长进步的“阶梯”。

我们要切实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感情上贴近青年,工作上深入青年,始终把青年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始终把青年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始终把青年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工作的基本评价标准。

要更多地理解青年,发现青年的优点和长处,宽容青年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正确引导;要更充分地发掘青年,为青年创造更大的成长舞台和发展空间,提供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要更好地服务青年,照顾青年的特点,注重青年的感受,满足青年的需求,为青年全面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就要按照党的要求推进团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全面履行三大职能,从整体上把握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与纽带这三项基本职能,不忽视、弱化其中任何一项,并结合实际把各项职能具体化、项目化,充分体现到团的工作中。

要协调发挥四项作用,把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作为共青团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发挥传统优势,改进薄弱环节,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中发挥特色作用。

要持续推进三个创新,把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设的创新作为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反对因循守旧,克服固步自封,对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制度和做法,都要着力改变;对制约事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都要切实解决。

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就要在实践中坚持和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

要统筹青年工作各方面,把体现政治属性与承担社会职能结合起来,把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结合起来,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结合起来,把面上工作活跃与基础工作扎实结合起来,把现实生活中的青年工作与网络虚拟空间中的青年工作结合起来。

要兼顾青年群体各类别,既要凝聚组织体系内的青年,增强他们的组织归属感,又要凝聚传统体制外的青年,把他们纳入组织影响的范围中;既要凝聚优秀青年,发挥他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又要关注弱势青年,解决他们生存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

特别是在上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团结引领本地青年,还要联系服务来沪青年乃至外籍青年,以更开放的气度、更宽广的胸襟凝聚起更多奋斗在这片热土上的年轻人。

三、干在实处,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

时代脚步铿锵有力,青春风采蓬勃昂扬,共青团事业豪迈向前。

今后五年,我们要把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作为工作主线,尚进取之举、兴务实之风、戒浮躁之气,坚持思想凝聚、事业凝聚、服务凝聚、组织凝聚并举,坚持活动、建设、服务并重,积极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

(一)推进思想凝聚,实现有效影响,引导青年构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思想道德教育是共青团工作的核心和根本。

要坚持从青年的思想实际出发,既从大处着眼,坚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又从小处着手,引导青少年的道德实践,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

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一打就垮;没有可靠的接班人,不打自垮。

要以大学生骨干、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为重点群体,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主要内容,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力深化“推优入党”、“选苗育苗”工作,坚定广大青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坚持党的理论每创新一步、团的思想教育工作就跟进一步的原则,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广大青年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要求。

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为契机,用耳濡目染的事实、感同身受的体验激励青年,增强广大青年坚持改革开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全过程、贯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各方面。

以“今天我们怎样成长”为主题,进一步深化青少年人生发展导航活动,适应青少年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规律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少年儿童中开展以“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好习惯养成行动,在中学生中开展以“公德、公益、公民”为主题的“成人预备期教育”,在大学生中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的“大学生人生发展导航”,在职业青年中开展以职业理想教育为重点的“青年职业生涯导航”,努力构建相互衔接、环环相扣、持续推进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在多元的社会思想中唱响教育引导青年的主旋律。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青年。

着眼于满足广大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加强青年文化建设,发挥“青春的节日”文艺巡演、大中学生社团文化节、进城务工青年文化节、上海文化新人评选等活动的综合效应,形成富有鲜明时代气息的青年文化品牌,引导青年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特有作用。

围绕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深入开展“上海青年志愿者行动”和“爱心上海”青年公益主题行动,认真做好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青年志愿者工作,以上海青少年良好的风貌生动诠释“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新形象。

顺应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新情况,大力加强青少年网络文化建设,努力掌握网上教育引导青少年的主动权。

(二)推进事业凝聚,体现有效作为,组织青年在投身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进程中建功成才

事业认同是感召青年、凝聚青年的前提。

要最大限度地把广大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引导到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上,推动青年建功成才。

组织青少年为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贡献力量。

推进青春世博宣传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普及型宣传教育,与上海世博局联合实施面向全国的“青春世博行”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争当世博宣传推介的“信使”。

推进青春世博岗位建功行动,深入开展青年突击队、青年工程立功竞赛、青年科技攻关活动,发挥青年在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推进青春世博文明行动,在青少年中推广文明礼仪,宣传文明行为,为举办世博会建设良好的软环境。

推进青春世博志愿服务行动,积极参与世博会志愿者工作,协同相关部门共同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服务水平一流的青年志愿者骨干队伍。

组织青年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作用。

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入开展“职业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和“大中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积极构建青少年创新意识培养、活动开展、政策支持、成果转化、评价激励的工作体系。

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工作,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在青少年中积极倡导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开展“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引导青年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施展本领。

围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做好希望工程、扶贫接力等工作,发挥共青团组织在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中的特色作用。

围绕展示发展成就和增进相互了解,进一步深化与海内外青年和青年组织的交流合作。

培养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青年人才大军。

着眼“四个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全市各级青联、青企协以及市金融青联、医药卫生青联、信息化青年人才协会等在推进上海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努力培育、举荐、凝聚一大批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的青年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物。

着眼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深化“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为载体,以推行“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为突破,抓好职业培训、导师带徒、技能竞赛、破格鉴定等环节,大力加强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

着眼人才强市战略,以评选表彰十大杰出青年、新长征突击手、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为主要载体,为各界优秀青年各显其能、各尽其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在全社会营造处处需要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氛围。

(三)推进服务凝聚,提供有效帮助,多为广大青年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竭诚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更加鲜明地树立服务意识,从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服务青年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关注解决青年民生问题。

青年民生问题与青年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是青年最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积极促进教育公平,以“爱心助学计划”等为项目依托,为本市特殊特困青少年和来沪务工人员子女实现学有所教提供扶助;以“阳光下展翅”和“曙光增辉”等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