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优获奖教案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407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9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优获奖教案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省优获奖教案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省优获奖教案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省优获奖教案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省优获奖教案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优获奖教案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x

《省优获奖教案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优获奖教案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优获奖教案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x

省优获奖教案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Word版含答案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考点1|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1)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2)直接原因:

广西地瘠民穷,灾害严重,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3)起义准备: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2.过程

(1)兴起与发展

①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②1853年3月,定都天京(南京),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达到全盛

①1853—1856年,太平军进行北伐和西征。

②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③1853年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3)由盛转衰: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严重内讧,发生天京事变。

(4)后期斗争

①为挽救危局,洪秀全起用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等人。

②颁布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5)最终失败: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关系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在追求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并不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对立、矛盾的关系,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本质的区别。

前者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人间天国;后者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

3.意义

(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3)《资政新篇》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数字法归纳太平天国运动

(1)一个组织:

拜上帝会。

(2)两个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3)三大事件:

金田起义、天京内讧、天京陷落。

(4)四个阶段:

兴起、发展、转折、失败。

(5)五个新特点:

新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方案——《资政新篇》;新任务——反封建、反侵略;失败新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新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史料一 所规定的关于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分配法,是以户为单位,进行平均分配。

……分配方案是错误的,①空想的。

——郭毅生《〈天朝田亩制度〉的经济背景及其性质》

史料二 曾把没收地主的谷物……②择归天王。

铺店照常买卖,但本利皆归天王,不许百姓使用。

——《贼情汇纂》

史料三 ③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

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兴银行……兴器皿技艺。

——洪仁玕《资政新篇》

[学会读史]

史料一反映了《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土地分配方法及对其评价。

①指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是一种空想。

史料二反映了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

②体现了小生产者的自私性。

史料三反映出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③主张效仿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学会用史]

(1)史料一中的《天朝田亩制度》体现的________思想在当时根本无法实现。

史料二中小生产者的自私性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_________。

史料三说明《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________色彩的改革方案,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

【提示】 平均主义 积极性 资本主义 向西方学习

(2)根据上述史料,太平天国两大纲领在经济主张方面有何不同?

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 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企图消灭私有制,《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

原因:

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思维拓展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比较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背景

1853年定都天京后处于强盛时期

1859年天京事变后的衰落时期

经济主张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地上天国

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目的

建立理想的天国

振兴太平天国

实质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

向西方学习,带有资产阶级改革性质

群众基础

拥有

缺乏

作用

直接推动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未能付诸实施

特点

标志着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同时缺乏先进阶级的理论指导

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1.《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群众政治经济方面的诸多要求。

从经济视角看,其重大价值在于(  )

A.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张

B.变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天下人同耕”的公有制

C.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异曲同工

D.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解析】 解答本题应注意“从经济视角来看”“重大价值”等限定词。

A、C两项不是经济视角,B项表述错误,均排除;《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故D项正确。

【答案】 D

2.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

“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

”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

这主要说明了(  )

A.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C.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农民思想的变化

【解析】 材料中提及“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属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符合当时世界潮流,故B项说法符合题意。

【答案】 B

考点2|辛亥革命

1.历史背景

(1)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2)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

2.酝酿准备

(1)组织方面

①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

②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

(2)思想方面:

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宣传了革命思想。

(3)军事方面:

革命党人发动了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

3.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4.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爆发

(1)概况

①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并取得胜利。

②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③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2)影响:

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5.辛亥高潮

(1)民国的建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并以五色旗为国旗。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时间:

1912年3月。

②内容: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规定了国民的基本权利;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③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3)帝制终结:

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覆灭。

6.革命失败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7.历史意义

(1)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数字法归纳辛亥革命

(1)一个纲领:

三民主义。

(2)两个组织:

兴中会和同盟会。

(3)三大斗争:

与改良派论战;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4)四大成果:

推翻清政府;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关于辛亥革命的三个易混点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国家政体采用的是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

(2)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翻的不是中国的封建制度,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评价

史料一 没有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就不可能在1911年取得最终①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的巨大成就。

——桑兵《太平天国对辛亥革命领导者的影响》

史料二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询问其国籍。

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忽作惊状,似绝②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

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

“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史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③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

……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

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学会读史]

史料一指出了辛亥革命的功绩。

①注意表述,结束的是“封建帝制”而非“封建制度”。

史料二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②说明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史料三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③指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学会用史]

(1)史料一,一方面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对辛亥革命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肯定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

史料二说明辛亥革命对当时________影响有限。

史料三认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盲目照搬________政体。

【提示】 太平天国运动 农村 美国

(2)你如何理解上述史料中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这一观点?

【提示】 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道路。

思维拓展

运用多元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革命史观

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现代化史观

政治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权利和自由

经济

提高了资产阶级政治地位,颁布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思想

促进了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社会

史观

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

文明

史观

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

“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

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

……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得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

”材料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

D.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可知,作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使风俗人心变化,民众体格、品格提高,故C项正确。

【答案】 C

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 A项不符合材料“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错误;B项是新文化运动,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结束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C项错误;根据材料“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可以判断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故D项正确。

【答案】 D

考点3|五四运动

1.历史背景

(1)1915年,日本提出妄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二十一条”。

(2)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欧美列强做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3)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主要过程

(1)爆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广场,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揭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

(2)发展: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

(3)初步胜利:

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3.历史意义

(1)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它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3)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4)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自此,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数字法识记五四爱国运动

(1)一个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北京为中心,学生是主力军;第二阶段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是主力。

(3)两个标志: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4)三点成果:

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5)四点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五四运动的背景、性质、特点和影响

史料一 

(1)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

(2)五四运动时期的对联: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3)五四运动时期的漫画

史料二 五四运动虽然③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④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

[学会读史]

史料一反映了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对联和漫画。

①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②漫画中“劳动”“学”“商”反映出五四运动参加者的广泛性。

史料二中,陈独秀指出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方向。

③指五四运动未取得完全彻底的胜利;④指民主与科学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

[学会用史]

(1)史料一反映了五四运动是一场群众广泛参加的________的爱国运动,工人、学生和民族资产阶级广泛参与,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________。

史料二认为五四运动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无产阶级领导的________革命时代。

【提示】 反帝反封建 初步胜利 新民主主义

(2)结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五四运动的基本特点,并指出这场运动体现了一种怎样的革命精神。

【提示】 基本特点:

革命性:

反帝反封建;群众性:

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爱国性:

维护主权、反对侵略;成功性:

斗争目标基本实现。

革命精神:

爱国主义。

思维拓展

1.五四运动彰显新的时代潮流

(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

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2.多角度认识五四运动

从革命史

角度看

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从党建史

角度看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从思想史

角度看

进一步宣传了民主、科学,许多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

从全球史

角度看

五四运动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思潮的引导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争夺中国的必然产物

5.(2016·长春调研)1919年5月9日,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在衡阳越级通电大总统徐世昌:

“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

”该材料说明(  )

A.北洋军阀支持五四运动

B.学生爱国热情影响广泛

C.学生运动导致军阀分化

D.北洋军阀内部派系林立

【解析】 五四运动的目的是反抗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故不可能得到北洋政府的支持,故A项错误;解读题干可知吴佩孚赞扬学生运动,体现出学生运动影响广泛,B项正确;北洋军阀分化不是学生运动的影响,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答案】 B

6.(2016·河北百校联盟大联考)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

“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

”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  )

A.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解析】 据材料“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实践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故C项正确。

【答案】 C

7.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

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

这说明五四运动(  )

A.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

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解析】 从五四学生游行过程看,支持者有人民、西洋人,还有巡警等各方面的力量,故选B项。

【答案】 B

近年新课标全国卷命题考查情况分析

考纲

近年全国卷已考试题

情境创设

相关考点

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29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趋向

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2011·新课标全国卷·29

太平天国的指导思想

太平天国运动

2011·新课标全国卷·30

比较“公车上书”和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特点

2011·新课标全国卷·31

20世纪初的清朝政府

清朝统治危机

主题一 新旧交替时代“天国”的壮丽悲歌——太平天国运动

[主题立意]

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领导下迅速兴起,定都天京,建立农民政权,与清廷对峙。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由于政权迅速封建化,内部统治阶层矛盾尖锐,导致天京变乱。

太平天国转入后期的防御战,最终失败。

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勇敢地负担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对太平天国运动呈现的新特点,与近代化的关系,以及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要特别关注。

如2011·新课标全国卷·29考查太平天国的指导思想,就近几年全国卷高考来看,太平天国运动是“冷点”,但有时“冷点”也可能变成“热点”。

[知识交汇]

1.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提示】 

(1)鸦片战争的军费和战后赔款以及随之出现的外国经济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阶级矛盾激化是发生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原因。

(2)鸦片战争后,西方基督教传播加快,后为农民利用、改造,成为发动组织起义的新的思想工具。

(3)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勇敢地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4)针对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太平天国提出自由平等贸易的主张,它的一些领导人还开始向西方寻求强国之道,如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5)太平天国运动是工业革命后亚洲反殖民扩张的民族解放运动,打击了殖民活动,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2.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如何?

【提示】 

(1)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在近代,农民由于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有反抗压迫和剥削、要求自由平等的革命性。

(2)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起到了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加速的作用。

(3)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能用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提不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难以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所以单靠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成功。

[跟踪训练]

1.(2015·赣州期末)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

A.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

C.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

D.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解析】 《资政新篇》最先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故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故B项错误;《资政新篇》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没有实行的条件,故C项错误;《资政新篇》脱离了农民阶级,并未获得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6·郑州质检)“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

”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

A.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

B.不能承担民主革命重任

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解析】 题干的关键词“生死竞争”“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意思是太平天国运动唤醒了有识之士的危机感,出于为清政府的生死存亡考虑,他们开始探寻中国近代化的方向,故D项正确。

【答案】 D

主题二 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巨变——辛亥革命

[主题立意]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也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我们今天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29晚清历史发展趋势、2011·新课标全国卷·31清朝统治危机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考查的。

[知识交汇]

1.如何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地位及意义?

【提示】 

(1)历史地位: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本主义民主的宪法性文件。

它的制定和公布施行,是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建设的重要成就,也是中国宪法史上的一件大事。

(2)意义: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其制定与颁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肯定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彻底否定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民主”“共和”的形象。

它所反映的资产阶级的愿望和意志在当时条件下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

2.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有哪些?

【提示】 

(1)政治上: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