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361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答案.docx

《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答案.docx

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答案

《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

一:

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一门科学。

P4

2、区域结构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分支学科的重要标志,它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其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使区域内任何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P6

3、经济区位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往往被描述为离某一个或几个特殊地点的不同位置所反映的市场、供求、运输成本等方面的差异问题。

P20-21

4、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P33-34

二:

填空

1、发展路径。

P5

2、区域核心,中心城市。

P7

3、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区域产业结构。

P7

4、科技园区,工业园区。

P18

5、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P35

三:

判断说明

1、不正确。

详述参见P1-2。

2、正确。

诺斯、胡佛、里查森等观点一致,均强调经济活动区位及空间组织。

详述参见P2-3。

3、不正确。

“区域产业结构”一般由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产业所组成,而非“区域结构”。

详述参见P7-8。

4、不正确。

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的是“增长极”概论,而忽略了增长极的空间含义;20世纪60年代初,罗德温首次提出了增长极的空间含义。

详述参见P30。

5、不正确。

欧洲一体化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经济和政治联盟。

而非“经济同盟”。

详述参见P49。

四:

简答

1、答: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区域结构,它是区别与其他经济学科的重要标志。

(2)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

区域经济主要研究之一就是如何组织区域经济。

(3)区域空间的地域及其组成单元。

主要体现在如城市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的研究。

(4)区际分工与联系,区际分工可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区际联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区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

(5)区域经济政策,主要是要如何实现区域间合理分工,如何解决效率与公平等问题。

2、答:

国际经济领域显现出的两个最大特点:

一是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二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潮,21世纪的新区域经济观呈现出五个层次。

第一,新区域经济观突破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

第二,新区域经济观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第三,注重新知识、新现象和最新成果的研究,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定位为21世纪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

第四,积极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把特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详实地介绍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第五,在新区域经济观的分析中,特别注重案例分析,利用新的区域经济理论对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案例进行系统分析,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3、答:

经济区域要与区域经济相区别。

经济区域是指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量的方面,也包括质的方面,即经济社会结构、经济生活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等。

具体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居民生活环境、经济社会结构、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二者的联系体现在:

经济区域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内容。

4、答: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特点有:

(1).具有较大影响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相当份额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多。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覆盖面趋于重叠,规模较大的组织与规模较小的组织齐头并进,而且是大组织中包括小组织的越来越多。

(3).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目虽不多,但建立的时间往往比较早,发展得比较成熟

5、答:

APEC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的制度创新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APEC原则框架创新。

(2).APEC协商机制创新。

(3).APEC推进方式创新。

(4).APEC运作机制创新。

(5).APEC活动内容创新。

(6).APEC自由化体系创新。

五、问答

答:

(1)对区域经济概念的简要说明。

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非常广泛,既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为、区际互动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影响因素,如地区的经济投入、社会需求、产业布局、经济结构等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的内容。

区域经济的多种因素也就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内涵十分广泛。

它不仅包括量的方面,也包括质的方面,即

(1)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在一个长时期内持续而稳定的增长;

(2)居民生活环境包括全面的公共福利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得到改善,人们有相当程度的安全感;(3)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其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从而保证社会总产出的长期持续和稳定增长;(4)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的组织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等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化变化过程;(5)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公平与合理,居民间的收入及实际生活水平差距日益缩小,社会不再产生新的贫、富阶级;(6)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发展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及运行机制;(7)文化发展、观念习俗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不适合或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传统陋习、陈旧观念能够得以及时、彻底地更新或废除,新的文化或新的观念能够迅速地成长、发育起来;(8)经济运行及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及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反应能力、变化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等。

教师及联系:

陈永高(黔江电大教务科203室),电话;79311189。

第二次

一:

名词解释

1、是为了认识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按均质方法,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划分各种类型经济区。

P77-78

2、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采取较其它地区更开放、更灵活、更优惠政策的地区。

P83

3、是指引城市经济增长的城市经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的共同作用方式。

P92

4、指在地图上表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

P106-107

5、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P128

二:

填空

1、类型经济区、综合经济区。

P77

2、自由港、自由贸易区。

P87

3、就业量指标、国民收入指标。

P91

4、城市基础模型。

P97

5、知识经济、创新经济、可持续发展。

P102

三:

判断分析

1、不正确。

详述参见P78。

2、不正确。

详述参见P87。

3、不正确。

详述参见P91。

4、不正确。

详述参见P111-112。

5、不正确。

详述参见P130。

四:

简答

1、答:

(1)国民经济需要和区域条件相结合的原则;

(2)专业化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经济中心和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

(4)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相协调的原则;

(5)经济区域与民族聚居区相协调的原则;

(6)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的原则;

(7)国内劳动地域分工与国际分工相结合的原则。

2、答:

(1)优越的地理位置;

(2)完善的基础设施;(3)优惠的经济政策;(4)完善的法律制度;(5)高效率的管理机构。

3、答:

(1)贸易型的经济特区;

(2)工业型的经济特区;(3)工贸结合型的经济特区;(4)科技型的经济特区;(5)金融型的经济特区;(6)旅游型的经济特区;(7)综合型的经济特区。

4、答:

(1)市场化。

即形成以人才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等要素市场为主的科技园区市场体系,实现创新决策多元化、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

(2)网络化。

即形成各类创新资源相互融合的发达的区域网络体系,连接区域内不断完善的知识网络、技术网络和社会网络。

(3)国际化。

园区的创新活动所需各种资源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流动,从国际市场争取更多高质量、低成本的创新资源,实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并向全国和国际市场输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信息化。

在诸多领域全面实现信息化;信息产业称为科技园区的最大支柱产业,其信息化指标达到国内最高和国际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5)制度化,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5、答:

根据迈达尔理论,当一个区域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所以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情况下,发达地区越来越富,贫穷地区越来越困难。

即所谓极化效应。

而造成这种两极分化的原因在于:

(1)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积累的优势;

(2)发达地区是政治权势集中的地区;

(3)发达地区的规模经济效应;

(4)乘数效应会进一步促成生产分布的极化。

五、问答

答:

经济辐射理论比梯度推进理论有更强的解释力,在制定发展战略有更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第一,梯度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个方面。

梯度理论只反映了四类地区之间的线辐射和面辐射,而辐射理论补充了每类地区之间、地区内部的点、线、面辐射的互动作用等内容。

第二,辐射理论形成的广泛而复杂的多元化辐射网络,以及这些网络的结点,是梯度理论无法解释的。

第三,依据辐射理论,可以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从全国范围到具体的每一个行政区,都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推动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第四,按照辐射理论,可以把若干地区的交界处形成的地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第五,辐射理论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解决就业问题,进一步研究解决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布局问题,研究制定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问题,进一步优化经济资源配置问题以及制定正确的扶贫战略。

《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第三次

一:

名词解释

1、指外贸活动中出品与进口的差额,即“外汇缺口=出口—进口”。

P161。

2、是一个地区对外经济活动的程度大小的概念。

一般都选用外贸依存度、外资总投资的比重这两个指标度量区域开放度。

3、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

有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从量上讲的,指在产业结构中,一方面存在着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企业;二是从质上讲的,指在产业结构中,一方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征或自然经济特征的中小企业。

P185。

4、是一个附着经济发展变化的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

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产业结构都与速度、效益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促进速度、提高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

P190。

5、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核心内容是:

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协调性,发展的公平性。

P200。

二:

填空

1、城市化。

P167。

2、人口规模,产业规模。

P167。

3、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及其基本特点,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发展的总水平,包括区域已有的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全国地域分工的需要。

P194。

4、可持续发展观。

P199。

5、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协调性,发展的公平性。

P200。

三:

判断分析

1、不正确。

应为“聚集效应”而不是“极化效应”。

详细参见P167和

2、不正确。

大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详见P179。

3、正确。

详细参见P181。

4、不正确。

详细参见P203。

5、正确。

详细参见P215。

四:

简答

1、答题要点提示:

本题目重点在于考察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的理解。

第一要用有关区域经济理论说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要说明对外开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三要说明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对外开放的积极作用。

2、答:

二重结构,有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从量上讲的,指在产业结构中,一方面存在着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企业;二是从质上讲的,指在产业结构中,一方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征或自然经济特征的中小企业。

确切地说,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西方来讲,从劳动力状况看,体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雇佣劳动者所占比重不到一半,体现前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占一半以上甚至更多;从劳动力市场状况看破,存在着两个平行的劳动力市场,一个是为现代化大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劳动力主要是有文化、有技术的青年,一个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主要是文化低、技术低的中老年;从企业规模构成看破,两极分化很明显,一极是雇佣几百人,上千人的大企业,一极是劳动者人数很少的小企业。

(2)从中国来讲,主要是传统经济部门与现代化经济部门的并存。

主要表现为两极化,一极是中央投资兴办起来的现代化的大中型企业群,一极是落后的脆弱的地方工业和乡镇工业。

3、答:

(1)需求收入弹性原则。

即选择产品需求收入弹性较大的产业来重点发展。

(2)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原则。

战略产业应当是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可能性较大的产业。

(3)防止过度密集原则。

(4)丰富劳动的内容原则,其目的是力求使产业结构的演进进一步做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P192-193。

4、答:

(1)利用新技术改造现有传统产业;

(2)建设和发展高技术产业;(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4)抓好区域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改造。

P195-196。

5、答:

(1)要研究区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又要研究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及社会结构、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2)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制定出一整套具有可行性、战略性和指导性的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规划,其中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管理机制及监测和调控机制的建立;(3)由于某种原因各个区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同,发展的水平和问题也有差异,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也要因地制宜,不同区域的发展要求和目标不可能完全一样,可以按以下考虑:

第一,在贫困地区,解决吃饭是第一位的,生存是基础和前提,生存解决了,才能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第二,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应以农业系统内部来维持土壤肥力,促进农业稳定增产,进一步使生态良性循环;第三,在以工业为主的地区,由于某种原因工业生产必然要消耗大量资源,并往往伴随水资源、大气污染和土地减少等,要坚持兼顾工业发展与生态平衡,建立环境资源保护产业;第四,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由于资金、知识、技术密集程度高而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为此要加强环境保护,同时不断改善投资和开发的软环境,建立环境资源保护产业,并发挥这一产业的作用。

P205-207。

五、问答

答:

梯度理论中,“梯度”从生产布局学中沿用下来,梯度表示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

把生命循环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就形成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

1.产业结构的构成、优劣决定了区域经济的盛衰。

2.源于高梯度地区的创新,会随时间和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梯度转移是借助于城市系统进行的。

对此,梯度转移论者提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的限制,都会要求优先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先投向最有效率的区位,形成某些地区的极化效应,使区域间的经济差距拉大。

而当这些区域形成的成长极或成长点,已达到经济高度发展阶段时,就会产生扩展效应,促使生产力的分布越加均衡化,导致区际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的缩小,最后达到相对平衡的发展。

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也可以自己阐述,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1.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沿海、沿江设立经济特区、经济带,先行设立深圳特区,开发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发展。

2.九十年代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3.2003年提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

 

第四次

一:

名词解释

1、也叫“古典区位论”,产生于19世纪20-30年代,代表人物是韦伯,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选择总是趋向生产成本费用是低的地点,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揭示了工业布局中以是最小成本支出取得最大经济利益的思想。

P217-218。

2、指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向高级化调整、演进的可能性条件。

P229。

3、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

P334。

4、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核心内容是:

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协调性,发展的公平性。

P200。

(同第三次作业名词解释第5题)

二:

填空

1、部门分工,地域分工。

P220。

2、商品生产所费劳动的相对差异。

P222。

3、产业结构的变化莫测情况,产业结构的转换情况。

P226。

4、总量经济指标出现前所未有的高增长率,经济结构出现高变化率。

P231。

5、高等教育系统,职业培训系统。

P335。

6、扩散。

P343。

三:

判断分析

1、不正确,详述参见P220-221。

2、不正确,详述参见P221-222。

3、不正确,详述参见P224-225。

4、不正确,详述参见P266。

5、不正确,详述参见P334。

四:

简答

1、答:

各国进入世界性的现代经济发展过程的时间有先有后。

先进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先行国”,后进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后起国”。

先行国和后起国之间的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异表现为:

(1)产业配置顺序不同。

先行国的产业结构演变与消费需求一致;后起国具有超前性。

(2)产业结构转换的态势不同。

先行国的产业结构转换比较平衡;后起国的产业结构转换具有很大的倾斜性,前倾的结构转换态势加速了结构转换过程。

(3)产业结构变动的起点不同。

先行国进入现代经济成长阶段时结构起点较高;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较靠前。

(4)产业结构变动的节奏不同。

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比较平稳,后起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大大超过人均产值增长的幅度。

(5)产业结构变动的质量不同。

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动的质量普遍优于后起国。

(6)产业结构变化率的时间分布不同。

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时间分布较均匀,而后起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时间分布不均匀,呈现阶段性特征。

2、答: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产业结构;(3)经济效益及增长能力;(4)人口质量;(5)国民生活质量。

请结合实际,选择几个方面作为例子说明。

详述参见P236-240。

3、答:

(1)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指标;

(2)应考虑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作用和应用条件;(3)要考虑产出又要考虑投入;(4)目的性和可行性原则。

详述参见P243-245。

4、答:

(1)加速技术转移的可能性;

(2)加速改革带来的发慌机会;(3)对外开放的波及效果。

详述参见P299。

5、答:

知识创新转化就是知识经济一体化,它是指知识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相互包含的过程。

也就是随着知识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大,经济的知识取向也日益强烈,二者的进程也达到相当高度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作为结果,它是“经济的知识化”和“知识的经济化”这两种趋势的合流,知识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新现象、新趋势。

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知识经济化;

(2)经济知识化,(3)知识产业化。

具体详述参见P337-338。

五、问答

答:

1.联系:

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两种理论都认为区际贸易可以更经济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利用其他区域资源,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增长步伐。

2.区别:

在认识区域的经济性质的方法上:

绝对优势理论把区域仅仅视为商品生产的区位,忽视了它作为一个综合主体具有整体利益的作用。

因而,区域的竞争被认为实质上是商品的竞争,必然受竞争法则的支配。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的综合体,区域的竞争是在收支平衡前提下的竞争,因而受相对竞争法则的支配。

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广、更深远,一直持续至今,在区域分工和贸易理论中仍然占统治地位。

附:

期末复习参考题

说明:

因重庆电大网上挂的平时作业与所发作业内容有不同,故在此补充编辑部分复习题目,请大家注意。

一、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答:

经济区域是指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在理解经济区域时,首先要注意与经济区位区别开来,经济区位是指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即具体的场所,因此,根据其功能内容可分为工业区位、居住区位、城市区位、农业区位等等。

其次,要把经济区域与地理学中的区域相区别,地理学上的区域主要强调自然地理的界限。

而经济区域虽然也是地域单位的一种体现,但其更强调人的经济活动影响,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区域的范围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其界限是模糊的。

二者的联系体现在:

经济区域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内容。

二、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答:

(1)两者的关系总起一句话。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这两种趋势之间是对立统一的。

(2)从对立方面阐述两者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这两种趋势之间存在着对立,其对立的根源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经济利益的独享性和排他性。

经济全球化在范围上比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广,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层次上则比经济全球化更高。

这两种趋势不能互相取代。

这两种倾向若不加限制,任其发展,就会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3)从统一的方面阐述两者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的经济自由度的增强,意味着世界经济整体变得更为自由与开放。

而且,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着范围、广度上的局限性,它总是力图冲破区域的局限,向更广阔的全球空间开放与扩张。

因此,只要设法减少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增加其开放性,作为经济全球化组成部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就会促进前者的发展,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自身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三、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答:

(1)处在高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这些区域所以能攀登上经济发展的高峰,主要就是因为它们占有了技术与经济上的优势,建立了一个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商贸发达的银行、信息、科研等第三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

但问题是,无论任何一个产业,都会经历一个由创新到衰退,由技术密集型到简单劳动密集型的自然发展过程。

所有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原有的优势,普遍采用的一个重要战略是集中全国的精英,建立起一批新产业开发中心,把科研、开发与生产结合成整体,以加速创新的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