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199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解剖生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解剖生理学.docx

《口腔解剖生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解剖生理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腔解剖生理学.docx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

《口腔解剖生理学》

英文名称:

《OralAnatomyandPhysiology》

二、学时与适用对象

课程总计60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实训课28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

三、课程性质地位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以研究口腔、颅、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学员对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将为后续口腔临床课程及军事医学课程的学习、相关口腔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口腔临床操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预修课程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主修完本门课程后,学员将进一步学习《口腔颌面影像针诊断学》、《牙合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正畸学》等后续的口腔临床课程。

四、课程基本理念

1、要坚持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全程渗透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2、教学内容设置上,除了让学员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要突出课程的前沿内容,着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

3、教学方法突出启发式教学,灵活运用和组合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着力提高学员学习兴趣、调动学员的积极主动性。

4、不断深化教学理论、内容、方法的创新和改革,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理论联系实际

作为一门口腔医学基础课程,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理论知识最终要应用和服务于具体的临床操作,口腔临床操作中的很多细节都贯穿该课程的知识,因此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学用结合,以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加深学员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注重实践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口腔医学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实训部分包括了牙齿雕刻、口颌系统常规检查、下颌运动检查、咀嚼效率测定等与临床操作密切相关的内容。

这些实训课的安排将大大加深学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有助于培养学员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走信息化教学之路

口腔解剖生理学网络课程借助大量的图片、flash动画、录像等素材将枯燥的书本理论变成了生动的现代化教材。

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不易口头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通过课件的演示变成生动而具体。

在应用网络课程授课的同时,结合传统的课前教员提示引导和课后总结,可以使学员能够较快地了解课程的重点内容,最终使学员在轻松、生动的课堂中掌握知识。

五、课程设计思路

口腔医学五年制学员经过了前期基础及大临床医学的学习,基础扎实,对知识、问题的理解能力普遍较高,学习积极性较高,尤其是前期《牙体形态学》等前伸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对恒牙的解剖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都非常有利于本课程的学习。

因此,在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符合教学对象的特点,做到教学内容以学员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口腔医学五年制学员的教学中,我们将该课程分为解剖(含牙体、颞下颌关节、口颌肌等)、生理(牙列、咬合、颌位)、口腔功能等三大模块,这一安排遵循了从解剖到功能、从基础逐步向临床过渡的认知规律,便于学员逐步深入地进行学习。

《口腔解剖生理学》有理论课、实训课和读书报告等形式。

理论课重点讲授教材相关内容,通过理论课的学习使学员在掌握一定的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牙齿、牙列、咬合、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的解剖形态、结构和口颌系统的生理功能等理论知识。

在每一部分理论知识学习结束后安排相关内容的实训,通过实训既可以加深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能训练口腔临床操作的基本技能,从而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并为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读书报告是贯穿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学习始终的一项工作,在理论课讲授期间,教员会通过介绍学科新技术、新进展激发学员阅读新文献、了解新知识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有余力的学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阅读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文献,撰写摘要、综述,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教员将专门安排学员的读书报告会,为学员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的舞台。

教学中通过师生见面会、教学评价会和问卷调查等手段,促进教员和学员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从教与学的层面达到反馈调控和评价课程的目的。

课程考核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课程考核时,将实训操作成绩和理论考核成绩作为学员的综合评定成绩,其中实训成绩占总成绩的20%左右,在理论考核中尽可能采纳“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题型。

六、课程学习策略与建议

在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学员应注意以下问题: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一门口腔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内容与口腔临床病例密切相关,在学习中注重所学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更能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注重动手能力理论课结束后设有不同类型的实训课,实训课重点训练学员与临床相关的技能。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学习,能够理解和应用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口腔、颅、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从而为口腔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分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牙齿演化规律,阐述各种牙齿的内外层解剖形态和常见变异,并解释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2.能够说明牙齿排列、咬合的规律性,阐述牙合曲线、牙合平面的概念和意义;

3.能够阐述咀嚼肌、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形态、功能,三个基本颌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临床应用;

4.能够解释下颌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以及咀嚼运动的功能特征;

5.能够描述感觉、吞咽、唾液、言语等口腔功能的特征及其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掌握口腔专业基础理论;通过实训教学环节,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训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读书报告活动,培养查阅文献、总结科学问题和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形成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热爱和献身人类医学事业的高尚情操。

坚持人文关怀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立志献身医学事业的精神,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坚忍不拔,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

牢记我军宗旨,树立爱岗敬业、爱军习武思想,增强打赢现代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篇、章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建议

理论

实训

小计

第一章

绪论

8

 

0.5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

7

14.5

第三章

牙列、咬合与颌位

6

12

18

第四章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4

 

4

第五章

口腔功能

8

9

17

 

读书报告

4

 

4

 

考试

2

 

2

合计

32

28

60

 

 

 

二、内容要点与基本要求

(一)理论课

第一章绪论

基本要求:

能够说出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主要任务、发展简史、基本观点和基本学习方法,阐述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

重点: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

 

主要内容

目标要求

参考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

能阐述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说出该课程的任务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信息化教学

主要教学手段:

电子幻灯、网络课程、图片

二、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能说出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况

三、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

能说出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

四、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方法

能说出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一些基本方法

 

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

基本要求:

能说出动物牙齿的演化特点、演化学说,牙齿的分类特点,牙齿的主要功能;解释不同的临床牙位记录方法;能描述牙齿的内外部结构,解释牙体解剖应用名词和基本表面解剖标志;能阐述各类恒牙的内、外部形态特点,描述乳牙的内外部形态特点;能说明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重点:

恒牙的解剖特点,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恒牙髓腔的形态特点。

 

主要内容

目标要求

参考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牙的演化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信息化教学、启发式教学

主要教学手段:

电子幻灯、实物模具、图片、视频、动画、网络课程

 

一、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

能说出牙齿的演化特点

二、牙体形态演化学说

能复述牙体形态的演化学说

第二节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

一、牙的分类

能说出不同的牙齿类别特点

二、牙的功能

能说出牙齿的主要功能

三、临床牙位记录

能解释不同的临床牙位记录方法

第三节牙的组成部分

一、外部观察

能描述牙齿的外部基本构成

二、剖面观察

能描述牙齿的内部基本构成

第四节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解剖标志

一、牙体一般应用名词

能解释牙体应用名词

二、牙冠表面解剖标志

能解释牙冠的常用解剖标志

第五节牙体外部形态

一、恒牙外形

能阐述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的外形特点,说出恒牙的一些应用解剖知识

二、乳牙外形

能描述各类乳牙的外形特点

三、乳牙及恒牙的萌出和更替

能说出乳恒牙萌出和更替的主要规律

四、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能说明牙冠、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

第六节牙髓腔解剖

一、髓腔各部名称

能说出髓室各部的名称,辨认根管系统的常见变异

二、髓腔的增龄性变化及病理变化

能说明髓腔增龄性变化及病理变化的特点

三、髓腔解剖的临床意义

能简要描述髓腔解剖的临床意义

四、恒牙髓腔形态

能阐述各恒牙的髓腔形态

五、乳牙髓腔形态

能描述乳牙髓腔的主要形态特点

 

第三章牙列、咬合与颌位

 

基本要求:

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牙列,说出牙列大小的主要描述方法,阐述牙列三维方向上的排列规律,并能解释纵牙合曲线、横牙合曲线等概念;能够解释牙尖交错牙合的定义,阐述牙尖交错牙合三维方向上的咬合接触特征,概括牙尖交错牙合的正常标志;能够描述建立正常牙合的三维方向动力平衡,及不同发育阶段的牙合特征;能够解释三种基本颌位的定义、特点、正常的标志、形成机制,并说出它们正常的意义。

重点:

正常牙列中牙倾斜规律;牙尖交错牙合的定义、牙尖交错牙合的三维咬合接触特征、牙尖交错牙合正常的标志;三种基本颌位的定义、形成机制、正常标志以及三种基本颌位的关系。

 

 

 

 

 

 

主要内容

目标要求

参考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牙列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信息化教学、启发式教学

 

主要教学手段:

电子幻灯、实物模具、图片、动画、形体演示、网络课程

 

一、牙列分型与大小

能识别不同类型的牙列,说出牙列大小的主要描述方法

二、牙正常排列时的倾斜规律

能阐述牙列三维方向上的排列规律

三、牙列牙合面形态特征

能解释纵牙合曲线、横牙合曲线等概念

四、牙列异常的表现

能描述主要牙列异常的表现

第二节牙尖交错牙合

一、牙尖交错牙合的定义

能解释牙尖交错牙合的定义

二、牙尖交错牙合的咬合接触特征

能阐述牙尖交错牙合三维方向上的咬合接触特征,能概括牙尖交错牙合的正常标志,并辨认安氏错牙合分类

三、牙合的建立

能描述建立正常牙合的三维方向动力平衡,及不同发育阶段的牙合特征

四、面部标志与面部协调关系

能辨认常用的面部标志点、线、面,能说出面部协调关系

第三节颌位

一、牙尖交错位

 

1.定义

能解释牙尖交错位的定义

2.牙尖交错位正常的标志

能说明牙尖交错位正常的标志

3.牙尖交错位的特点

能概括牙尖交错位的特点

4.牙尖交错位正常的意义

能说出牙尖交错位正常的意义

二、后退接触位

 

1.定义

能解释后退接触位的定义

2.后退接触位的形成机制

能阐述后退接触位的形成机制

3.后退接触位的意义

能说出后退接触位的意义

4.获取后退接触位的方法

能描述并演示常用的获取后退接触位的方法

三、下颌姿势位

 

1.定义

能解释下颌姿势位的定义

2.下颌姿势位特点

能描述下颌姿势位的特点

3.垂直距离与牙合间隙

能说出垂直距离与牙合间隙的定义

4.下颌姿势位的形成机制

能复述下颌姿势位的形成机制

5.下颌姿势位的意义

能复述下颌姿势位的意义

四、三个基本颌位的关系

能阐述三个基本颌位的相互关系

五、前伸牙合颌位与侧牙合颌位

能描述前伸牙合颌位与侧牙合颌位的基本概念

六、正常牙合

能说出何为正常牙合

 

第四章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基本要求:

能够阐述颞下颌关节各组成部分的解剖特点,颞下颌关节的运动特性,以及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生理特点;能够阐述咬肌、颞肌、翼内肌及翼外肌的起止点及其主要功能,描述舌骨上肌群各肌的起止点及其主要功能,描述口颌肌链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

重点:

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特点及运动特性,咀嚼肌各肌肉的起止点和功能。

 

 

 

主要内容

目标要求

参考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颞下颌关节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信息化教学、启发式教学

主要教学手段:

电子幻灯、实物模具、图片、视频、动画、形体演示、网络课程

 

一、颞下颌关节的组成

 

(一)下颌骨髁突

能阐述髁突的解剖特点

(二)颞骨关节面

能阐述关节窝、关节结节的解剖特点

(三)关节盘

能阐述关节盘的解剖特点,并说出关节盘的功能

(四)关节囊和关节间隙

能描述关节囊、关节间隙的构成

(五)关节韧带

能说出三条颞下颌关节囊外韧带的起止点及其主要功能

二、颞下颌关节的运动

能阐述开闭口、前后、侧方运动中髁突的运动特点

三、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生理特点

能阐述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口颌肌

二、咀嚼肌

 

(一)咬肌

能阐述咬肌的起止点及其主要功能

(二)颞肌

能阐述颞肌的起止点及其主要功能

(三)翼内肌

能阐述翼内肌的起止点及其主要功能

(四)翼外肌

能阐述翼外肌的起止点及其主要功能

(五)舌骨上肌群

能描述二腹肌、茎突舌骨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的起止点及其主要功能

五、口颌系统肌链及其临床意义

 

(一)口颌系统的肌链

能描述口颌肌链的构成

 

(二)口颌系统肌链的临床意义

能描述口颌肌链的临床意义

 

 

第五章口腔功能

 

基本要求:

能够说出下颌运动的神经传导路径和下颌运动的记录方法,阐述下颌运动的制约因素、下颌运动的形式及运动范围;能说出咀嚼运动的神经控制、咀嚼运动的类型、舌唇颊腭在咀嚼中的作用以及咀嚼对牙合、颌、面生长发育的影响,能解释咀嚼运动过程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及咀嚼肌力、牙合力、最大牙合力及牙周潜力等概念,能阐述咀嚼运动咀嚼周期的特点;能够说出味觉感受器的分布以及主要的味觉传导通路、口腔内部触压觉的主要特点、口腔内部温度觉的主要特点,能阐述四类基本味觉及其在口内的分布规律、影响味觉的主要因素、痛觉的定义、口腔内部痛觉的主要特点。

重点:

下颌运动的制约因素、下颌运动的形式及运动范围;咀嚼运动的过程、咀嚼周期的特点、咀嚼肌力。

 

 

 

 

 

 

 

 

主要内容

目标要求

参考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下颌运动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信息化教学、启发式教学。

主要教学手段:

电子幻灯、动画、图片、网络课程。

一、下颌运动的神经传导路径

能说出下颌运动的神经传导路径

二、下颌运动的制约因素

能说明下颌运动的主要制约因素

三、下颌运动的形式及运动范围

能阐述下颌运动的基本运动形式特点,以及下颌运动的范围

四、下颌运动的记录方法

能说出下颌运动的记录方法

第二节咀嚼功能

一、咀嚼的神经控制

能说出咀嚼的神经控制机制

二、咀嚼运动过程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

能解释咀嚼运动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性

三、咀嚼周期

能阐述咀嚼周期的主要特点

四、咀嚼运动的类型

能说出咀嚼运动的类型

五、咀嚼运动中的肌电图

能辨认咀嚼运动中肌电图的主要特点

六、咀嚼肌力、牙合力及牙周潜力

能解释咀嚼肌力、牙合力、最大牙合力及牙周潜力等概念

七、咀嚼效率

能解释咀嚼效率的定义,说明咀嚼效率的影响因素,并说出咀嚼效率的主要测定方法

八、咀嚼与牙齿的磨耗

能解释磨耗、磨损的定义,并阐述磨耗的生理意义

九、舌、唇、颊、腭在咀嚼中的作用

能说出舌、唇、颊、腭在咀嚼中的作用

十、咀嚼对牙合、颌、面生长发育的影响

能说出咀嚼对牙合、颌、面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三节口腔感觉

一、味觉

 

(一)味觉感受器和味觉传导

能说出味觉感受器的分布以及主要的味觉传导通路

(二)基本味觉

能阐述四类基本味觉及其在口内的分布规律

(三)影响味觉的因素

能阐述影响味觉的主要因素

二、触觉和压觉

能说出口腔内部触压觉的主要特点

三、温度觉

能说出口腔内部温度觉的主要特点

四、痛觉

能解释痛觉的定义,并说明口腔内部痛觉的主要特点

 

(二)实训课

 

通过实训课的学习,巩固课堂理论知识,逐步训练对离体牙的辨认能力,以及蜡牙雕刻、口颌系统检查等方面的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实训课培养科学严密的工作方法、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精神,为今后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序号

实训内容

学时

分组要求

 

 

1

离体牙的辨认

7

2人1组

 

2

标准蜡牙雕刻

12

1人1组

 

3

口颌肌肌电检查及下颌运动见习

3

 

 

4

口颌系统检查

3

2人1组

 

5

咀嚼效率及牙合力测定

3

1人1组

 

合计

28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

课程教学由教研(科)室主任负总责,教学组长负责具体的组织与实施。

基本流程包括:

①成立教学组,②教学准备,③课程教学,④辅导答疑,⑤课程考核,⑥总结反馈。

(二)教学方法

本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解剖与功能的结合,注重学员能力的培养,使学员通过对机体口颌面部各结构解剖特点及其功能的理解,树立整体观念,进而认识和掌握整个口颌系统正常活动的基本规律。

1.多媒体引导的信息化授课是目前本课程理论课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学过程中通过中大量的图片、动画和录像资料可以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鲜活,这种授课方式有助于提高学员学习兴趣、调动学员的积极主动性,使学员掌握知识培养技能之同时,启发思维、发展智力,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积极开展读书报告活动课程开设初期,围绕该课程相关内容选定文献阅读主题,让学有余力的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主题,教员指导他们查阅专业文献、撰写文献回顾或综述,并在课程结束前专门安排时间让学员登上讲台,与教员和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从而培养学员科研思路和创新意识。

二、课程考核评价建议

1、本门课程是一门考试课,评价依据是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

2、考试时间:

90分钟。

3、考试方式、分制与解释

(1)理论成绩的综合评价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占总评成绩的80%。

(2)实训成绩的综合评价为全面反映学员的实训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和治学态度,将学员的实训成绩分成三部分:

蜡牙雕刻成绩、读书报告成绩、实训报告成绩。

学员的学习成绩满分为100分。

实训课采用考核及评估方式,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4、试题类型及权重

选择题10%~20%、名词解释20%~30%、简答题25%~40%、论述题10%~20%。

5、样题与目标定位示例

(1)名词解释(着重考查学员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例:

牙合平面。

(2)简答题:

(着重考查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例:

简述下颌第一磨牙的外形特点。

(3)论述题:

(着重考查学员对知识的掌握与分析能力)

例:

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你对咬合、颞下颌关节和口颌肌相互关系的认识。

三、教材选编的原则和建议

1、实用性,目前我校五年制本科生使用的《口腔解剖生理学》教材是皮昕主编的《口腔解剖生理学》,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每4年修订一次。

2、系统性,指把关系较密切的章节归在一个单元中进行教学。

3、先进性,体现在把成熟的科研新观点适当地编入教材。

4、衔接性,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临床医学课程的衔接。

5、根据学员的基础确定教学与教材内容的原则。

6、教材的编写应方便学员学习、阅读、理解。

除了注意语言通俗和行文流畅外,用适当方式表示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编制提示性强的图解和具有归纳性的表格等。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计划和建议

随着e-Learning和远程教育在高等院校的逐步推广,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具体计划和建议如下:

1、在原有《口腔解剖生理学》网络课程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完善课程素材,更新学科最新进展。

2、逐步开放网络课程中的师生互动、留言版块,不断提高学员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不断补充完善精品授课录像,进一步增强网络课程授课的生动性,加深学员对重点知识的领会。

五、教学必需的保障条件及建议

网络教室1间,拥有联网电脑45台以上,配有投影仪;实训室1间,内置工作台、投影、DVD、白板、示教系统;生理实训室1间,配有下颌运动描记仪、肌电检查系统。

其他设备还包括分光光度仪、咬合力测定仪等。

 

第五部分附录

 

一、课程教材

(一)使用教材

《口腔解剖生理学》,皮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参考资料

1、《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口腔解剖生理学网络课程》,第四军医大学校园网

3、Ash.DentalAnatomy,PhysiologyandOcclusion.USA:

W.B.SaundersCompany

4、两本专业期刊: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5、专业网站:

www.tmj.org

二、课程标准主要编写人和审核人

1、主要编写人

王美青于世宾张渊刘晓东

2、主要审核人

王美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