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99 南方地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3988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7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99 南方地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99 南方地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99 南方地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99 南方地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99 南方地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99 南方地区.docx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99 南方地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99 南方地区.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99 南方地区.docx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99南方地区

考点99南方地区

1.(2012年高考真题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如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些年,“千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图例

Ⅰ耕地快速减少区

河、湖

Ⅱ耕地较快减少区

Ⅲ耕地缓慢减少区

3105

山峰和海拔/m

城市

 

2917

1825

1612

 

1851

Ⅳ耕地基本平衡区

 

省、直辖市界

巫3105

山长

1729

Ⅰ长

武汉江

Ⅱ江

 

30°N

 

110°E115°E

图131990~2009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

⑴描述图中两个Ⅰ区的区位特点,并分别分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10分)

⑵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

(10分)

⑶分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防城港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12分)

【答案】(32分)

(1)I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西北部山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退耕还林;东部平原、湖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快速城市化和退田还湖。

(2)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区:

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湖区:

退田还湖;城市:

完善排水系统;农村: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法治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等。

⑶(对武汉市的积极影响):

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土地占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改善城市环境;(对防城港的积极影响):

扩大港口规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域发展。

2.(2012年高考真题安徽卷)(24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图例断

耕地

林地

断河、湖

层○居民点

洱∴古迹

层陡

AB1974

4122

 

1974

山峰

海拔/m

湖面海拔/m

断层陡坡范围

036km

苍陡

∴○

 

4122

大理古城

 

○下关

图14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⑴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12分)

⑵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议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12分)

【答案】(24分)

(1)块山洪积-冲积平原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2)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

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

3.(2012高考真题福建卷,37)(37分)图13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

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

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图13

表4︰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园地

城镇

陆地水域

滩涂

未利用

1991

48.08

14.47

18.72

0.34

0.21

9.65

7.96

0.35

0.22

2008

41.87

9.89

17.27

0.04

0.03

23.91

6.35

0.63

0.01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7分)

(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8分)

(3)据表4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10分)

(4)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

(12分)

【答案】

(1)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2)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3)特点:

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

不利影响:

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4)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等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

4.(2012年高考真题天津卷)(2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玉龙雪山

丽江

 

图例甲乙林地

湖泊

河流城市

山峰

 

丽江古城风景

昆明

 

纳西族妇女

图8

(1)云南省西北部地形分布的特点是。

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6分)近三年来,云南省遭受了持续特大干旱。

(2)面对特大干早,该省林区应特别重视防御的次生灾害是。

(2分)(3)应对持续干旱,该省农业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请列举两项,(6分)甲、乙两河在云南省境内的干支流有已建、在建水电站几十座。

(4)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有支持、反对两种观点.请你为这两种观点各找一条理由。

(6分)

支持的理由:

;反对的理由:

丽江古城是纳西族人的聚居地,纳西族文化在此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5)据图8说明,丽江古城的纳西族文化主要体现在等方面。

古老的纳西族文化在丽江得以保存的自然条件是。

(6分)

【答案】

(1)山脉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

河流纵列分布(河流自北向南流)。

(2)森林火灾(病虫害)。

(3)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寻找地下水;采用耐早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4)支持的理由:

获得能源(扩大就业:

增加收入;提高抗旱能力)。

反对的理由:

当地属于地震多发区,若水库遭破坏,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水库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当地生物资源;导致当地居民迁移)。

(5)建筑(服饰;民俗)。

地形较闭塞(周边山高谷深;当地水热条件较好)。

0

5

10km

 

太平

 

 

大富

北回归线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四川卷)图3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

读图回答5~7题。

 

图例

城镇

河流冲积扇

120°30′E

 

5.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图3

A.风蚀谷B.冰蚀谷C.张裂谷D.断层谷

【答案】D

【解析】据图中经纬度等相关信息定位该区为台湾,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壳活动,地震频发,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属于地震造成的断层谷。

6.虚线范围内的地势特征,从图中可推测出的是

A.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B.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

C.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D.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

【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河流的分布可以判断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

因为西侧河流较长东侧河流短促。

7.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B.暖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

C.海岸平直,建港条件优越D.地处低纬,利于海盐晒制

【答案】B

【解析】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台湾河流众多,但比较短促,不利于发展内河运输;海岸线曲折,利用建造港口;处于迎风坡降水多,但光照差,不利于晒盐。

8.(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34)北海、钦州、防城港是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港口城市。

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5)题。

(共14分)资料一:

见图20。

资料二:

见表1。

表1北海、钦州、防城港2000—2004年三次产业产值单位:

亿元

资料三:

见图21。

资料四:

见图22。

(1)与铁路和公路运输相比,海运的优势是_。

(2分)

(2)关于三城市2000—2004年的三次产业产值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单选题,填选项字母)。

(2分)

A.北海市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

B.防城港市第二产业产值逐年上升

C.钦州市第三产业产值逐年上升

D.第三产业产值上升最快的是北海市

(3)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与三城市的城市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3分)

A.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北海

B.2005年广西GDP小于重庆

C.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防城港

D.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钦州

E.2005年西南五省(市/区)GDP之和小于广东

(4)分析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三港口发展中遇到的共同问题。

(3分)

(5)提出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群的发展对策。

(4分)

【答案】

(1)①运输量大②运输价格低(成本低)

(2)A

(3)ADE

(4)遇到的共同问题:

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②周边港口多,竞争激烈③城市化水平不高(较低)

(5)发展对策:

①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②提高港口管理水平③加强港口之间的交流与合作④大力发展临港的工业⑤加强区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解析】

(1)此问不难,对照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即可得到答案。

(2)仔细阅读表1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北海市第一产业产值是有起伏波动,不是逐年下降,即选A项。

(3)从图21、22两图中可分析得出,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北海,2005年广西GDP大于重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北海,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钦州,2005年西南五省(市/区)GDP之和小于广东。

(4)此小题想注意是回答三港口城市遇到的共同问题,需找出它们相同之处。

(5)此小题是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中提供信息和所学知识,发挥自己思维能力,从多角度来答。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交通运输方式、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综合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的能力。

以热点地区北部湾经济区为背景材料来命题,重点考查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10.(2009年高考海南卷,23)近些年来,G市(图8)大力建设工业开发区,以优惠政策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G

25°

 

河流

铁路

西江高速公路

省界特别行政区界线

115°

图8

(1)图中G市属于①省,铁路名称是②铁路。

(4分)

(2)指出G市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利条件。

(6分)

【答案】

(1)①江西(2分)②京九(2分)

(2)临近广东省,交通方便(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连)(2分),劳动力和地价便宜(较低)(4分)。

(答政府优惠政策、能源丰富等条件,如合理,每项可得1分。

【解析】通过省界线和铁路线走向确定省区和铁路线名称。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地区转入地

选择主要考虑产业自身的发展条件及转入地与产业转出区的关系来分析。

【考点定位】地理空间定位,产业转移的主要区位条件。

11.(2009年高考山东卷,26)(25分)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图6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右上方小图是图6中C地实测高程点分布图(单位:

m)。

读图

420

460410

400450

120°

340

400

350

350

500

410300

250

C450

500

390

280

350

210

430280

160

A570

450

300

25°

500

500图例

B

200

 

回答(l)~

(2)题。

 

200

500

 

图6

200

等高线

 

河流城市

(l)指出图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4分)分析B地年降水最少于A地的原因。

(4分)

(2)在制作地形图时,我们可以根据相邻实测点的高程确定它们之间待定高程点的位置来绘制等高线。

请用此方法绘出C地的400m等高线。

(2分)

图7为该地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

读图回答第(3)题。

林草植被

(坡地)

水源

养鱼

(水塘)

灌溉

薪柴保护

 

沼液粪便

沼气池

沼渣

居民

畜产品

养畜饲料入

原产

料品

水田、果园

农产品加工

原料

图7

(3)分析在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

(8分)

图8为A地所在省、浙江、广东及全国2001~2008年第二产业占各自CDP比重的变化图。

60全国

浙江×

A所在省广东

55×

×

50××

 

45

××××

 

40

2001200320052007年份

图8

读图回答第(4)题。

(4)比较分析A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

(4分)对该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

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3分)

420

460410

400450

410340

400

350

350

 

【答案】

(1)低山丘陵流水侵蚀

450

500

390

300250

280

350

210

430280

160

原因:

处于沿海平原,地势低,不易形成地形雨,

570

450

300

受台湾山脉阻挡,水汽较少。

(2)如图所示(等高线位置基本正确,平滑完整)。

(3)对农业生产:

提供能源、沼肥、沼液、沼渣,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对生活提供燃料,充分利用废弃物,净化居住环境,对生态:

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4)2001-2006年持续增长,2007、2008年略有下降,低于浙江和广东,但高于全国。

答案一:

赞同。

理由:

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充足,靠近港澳台位置优越;与台湾合作前景好,著名的侨乡。

答案二:

不赞同。

理由:

技术水平较低,资金较缺乏,山地丘陵区交通不便。

12.(2009年高考四川卷,36)(36分)阅读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在图幅中部,用“==>”符号(“==>”画成3厘米左右长),表示该区域年降水量递减变化的总趋势。

(2分)

(2)小冬作文中写道:

“……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惊呆了。

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

下午,更神奇了。

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滚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

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

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作文中描述的降水,按成因划分属雨,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6分)

(3)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

(4分)

(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

(12分)

材料二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二汽”。

厂区分布在东西长32千米,南北宽8.5千米的二十多条山沟里。

1981年,以“二汽”为核心的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汽”)成立。

为了进一步发展,2003年9月,“东汽”总部迁至图9中乙地,标志“东汽”已全面搬迁。

(5)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

(12分)

【答案】

(1)(2分)箭头指向左,在图内大致呈水平状(2分)。

(2)(6分)庐山(2分)对流(2分)多发生在夏秋午后(2分)

(3)(4分)流水(2分)岩浆岩(或花岗岩、或变质岩、或金属矿产)(2分)

(4)(12分)成因不同:

长江“地上河:

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容易沉积(2分)。

黄河“地上河”: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沉积(2分)。

治理措施差异:

长江“地上河”:

裁弯取直工程(2分);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2分)。

黄河“地上河”:

黄土高原打坝建库(或打坝淤地),抽引水灌溉(或引黄淤灌)(2分)黄河中游地区种草植树(2分)。

(5)(12分)

十堰位于秦巴山区,交通相对不便,远离市场(2分);位于山谷地区,工业集聚、协作条件欠缺(2分)。

因而,工业区位条件差。

武汉(乙地)位于长江与京广铁路交会处,水陆交通发达,联系市场方便(2分);武汉(乙地)地处江汉平原,工业用地、用水充足,农产富饶,劳动力资源丰富(2分);武汉(乙地)位于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近钢铁产地,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2分);武汉(乙地)葛洲坝、三峡电站,能源供应充足(2分)。

因而,武汉(乙地)工业区位条件优越。

【解析】试题以中国区域框图为背景,涉及到的内容有气候、河流、山地及工业区位等考点,设问

(1)加强对地理学科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求考生运用图形语言描述地理事象,这是试卷的一道亮点,要求考生掌握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变化规律(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设问

(2)对山脉名称的判断应紧扣区域范围与“作文材料”,据材料(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及图中呈现的洞庭湖与都阳湖,可知是庐山,降水在午后强对流天气下形成,为对流雨;设问(3)考查山脉形成的内力与外力作用,南方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设问(4)是对长江荆江河段、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和措施的比较分析,答题应抓住两条河流的特征,黄河地上河根源是河流含沙大,流速减缓后沉积,而荆江根源在于河道弯曲引起的水流不畅,泥沙沉积,第(5)问是对工业区位的考查,通过东风汽车公司搬迁的事实,考查区位理论的相关知识,考生必须明确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如交通、市场、科技、资源及社会协作条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