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超敏反应求索学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3940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求索学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求索学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求索学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求索学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求索学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求索学堂.docx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求索学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七章超敏反应求索学堂.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求索学堂.docx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求索学堂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医学微生物学

课程英文名称:

MedicalMicrobiology

课程编号:

M1011

学分:

4

学时:

64(其中:

讲课学时:

48实验学时:

18)

先修课程:

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医学生物学

适用专业:

临床医学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必修

使用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王桂琴、强华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年3月

开课单位:

医学院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的机理、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也是联系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感染性疾病的桥梁学科。

本课程将分别叙述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生物学特性,理化和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病原微生物和宿主机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通过理论课讲授、实验课学习、文献阅读以及案例讨论与分析,使医学本科学生掌握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奠定基础,从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人际沟通、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以及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教学目标【2】:

1.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

(一)、

(二)、(三);

2.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

(一)中的指标点1:

通过医学微生物学及医学微生物学发展史的介绍,可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

3.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

(一)中的指标点3:

通过小组学习及案例分析及实施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4.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

(一)中的指标点4:

通过案例分析、思考题、实验方案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5.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

(二)中的指标点2:

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的机理、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方法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掌握一定基础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6.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

(二)中的指标点3:

通过对人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规律、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疾病的原理与措施最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

可以促使学生掌握一定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促使学生认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7.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三)中的指标点1:

相应章节思考题、以及案例分析,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

8.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三)中的指标点4:

文献阅读以及案例分析,可以促使学生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

9.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三)中的指标点5:

相应章节思考题、学习方法的介绍以及案例分析,可以促使学生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1.教学内容

(1)微生物学概论

1)微生物概念与特点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学的概念

微生物的特点、与人类的关系

2)微生物的分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

概念、种类与特点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概念、种类与特点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概念特点

(2)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

1)微生物学研究的范畴及研究对象。

2)医学微生物学:

研究的范畴及研究对象。

(3)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1)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

重要人物、历史事件以及他们的贡献

2)微生物学的实验时期:

重要人物、历史事件以及他们的贡献

3)现代微生物学的时期

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

西尼罗病毒、HIV等

微生物全基因组的研究取得进展

致病机制:

SARS

防治措施不断进步:

新型疫苗—HPV疫苗

微生物学诊断技术不断提高

新的抗细菌、抗病毒药物研究取得突破

对医学及生命科学研究做出巨大贡献

启示、问题及展望

2.重、难点

(1)微生物概念与特点、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微生物的分类及各类微生物的特点

(3)在医学微生物学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微生物学家)以及他们的贡献。

3.考核要点

(1)微生物学概论

1)微生物概念与特点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学的概念

微生物的特点

2)微生物的分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

概念、种类与特点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概念、种类与特点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概念、特点

(2)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

研究的范畴及研究对象。

(3)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在医学微生物学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以及他们的贡献。

医学微生物学对医学及生命科学研究做出贡献、启示、问题及展望。

4.教学方法

采取有逻辑、有组织、系统的方式进行大课讲授为主,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熟悉医学微生物学基本概念,结合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研究的重大进展,特别是肿瘤、肥胖、神经-精神-内分泌轴,提高同学关注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医学微生物学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微生物学家)以及他们的贡献,开展激发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多与日常生活与临床实践结合,开展问题及探究教学法;

课后自测题、案例分析与思考题可以作为平时成绩督促学生学习与反刍。

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请学委协调。

5.作业安排

1.请介绍你所知道的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什么是微生物,分为几类,各类有何特点?

3.请你介绍三位以上在医学微生物学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微生物学家)以及他们的贡献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结构

1.教学内容

(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细菌的大小

2)细菌的形态

(2)细菌的结构

1)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的功能、主要成分,G+菌与G-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意义,细菌L型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意义。

细胞膜与细胞质及其内含物(核糖体、质粒等)的组成与功能。

2)细菌的特殊结构

鞭毛和菌毛的定义、化学组成、抗原性、功能及致病性。

荚膜、芽胞的定义、形成、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3)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实验课内容)。

2.重、难点

(1)细胞壁的功能、主要成分,G+菌与G-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意义,细菌L型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意义。

(2)细胞膜与细胞质及其内含物(核糖体、质粒等)的组成与功能。

(3)鞭毛和菌毛的定义、化学组成、抗原性、功能及致病性。

(4)荚膜、芽胞的定义、形成、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3.考核要点

(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2)细菌的结构

1)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的功能、主要成分,G+菌与G-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意义,细菌L型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意义。

细胞膜与细胞质及其内含物(核糖体、质粒等)的组成与功能。

2)细菌的特殊结构

鞭毛和菌毛的定义、化学组成、抗原性、功能及致病性。

荚膜、芽胞的定义、形成、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3)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实验课内容)

4.教学方法

结合图、文、表格讲授,体现归纳与比较特点;案例讨论与思考题辅助学生实施探究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岗位胜任力;结合临床实践、由浅入深,加强互动与交流,突出重点、解释疑点,引导学生对本章节核心内容有所把握;思维导图小结,课后自测题、案例分析与思考题可以作为平时成绩督促学生学习与反刍。

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将基础医学教学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和职称考试对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

5.作业安排

(1)案例分析

患者,男,42岁。

三年前右足跟烫伤,伤口不愈,并逐渐向深部软组织发展,有脓性分泌物。

半年前,全身发热,右足红肿,到某医院应用青霉素静脉输液20d,创面间断换药,并从中取出一小块死骨,住院2个月后出院,伤口未愈,有脓性分泌物,多家医院治疗效果均欠佳。

现以右踝骨骨髓炎收住院治疗。

取脓液分别接种于普通血平板和L型培养基,仅L型培养基中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请你和你的学习团队查阅资料思考下列问题:

1)细菌L型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细菌L型有何特点?

与临床实践有何关系?

2)细菌有哪些基本结构?

简述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

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差异对临床医疗实践有何影响?

(2)细菌的特殊构造的特点与临床意义?

(3)红霉素、链霉素能否作用人的细胞靶点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

1.教学内容

(1)细菌的理化性状

1)细菌的化学组成

2)细菌的物理性状

(2)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1)营养类型

2)营养物质

3)细菌的生长繁殖:

方式、生长曲线及其意义。

4)影响生长繁殖的因素:

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气体:

专性厌氧菌的厌氧原理。

(3)细菌的新陈代谢

1)细菌的能量代谢

2)细菌的代谢产物:

分解代谢产物与细菌鉴定(生化反应);专性厌氧菌的厌氧原理。

(4)细菌的人工培养(实验课介绍)

1)培养基

2)细菌在培养基中生长现象

3)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

(5)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理化因素(主要理论、主要原则在理论课介绍、方法技术实验课介绍)

1)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

消毒、灭菌、无菌与无菌操作等

2)物理消毒灭菌法:

种类、原理、应用范围。

3)化学消毒剂:

种类、名称、作用对象、使用浓度及其影响因素。

4)消毒灭菌的应用:

常见的应用方法。

5)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6)生物安全(主要理论、主要原则在理论课介绍、方法技术实验课介绍)

1)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

2)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

(7)细菌分类(自学)

2.重、难点

(1)细菌主要的理化性状,

(2)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营养物质,营养类型及营养机理(专性厌氧菌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的原理);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与速度、生长曲线。

(3)细菌的新陈代谢(细菌生化反应的概念及其意义,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4)细菌的人工培养主要方法与应用

(5)常用消毒灭菌概念、方法及应用,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分析

(6)生物安全主要理论、原则

3.考核要点

(1)细菌的理化性状

(2)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营养物质,营养类型及营养机理(专性厌氧菌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的原理);影响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与速度、生长曲线。

(3)细菌的新陈代谢(细菌生化反应的概念及其意义,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4)细菌的人工培养

(5)常用消毒灭菌概念、方法及应用,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分析

(6)生物安全

1)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

2)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

4.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相对多而散,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授法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案例法有利于学生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寻找答案,最终解决问题,强调理论结合日常生活、临床医疗实际,辅助互动与交流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并隔离手机:

比较法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部分内容实验室现场教学法。

案例教学特别是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实验室感染布鲁菌的事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

交流学习方法四要点:

基本概念要记牢,特殊特征勿忘掉,理论实验相结合,能力培养最重要。

5.作业安排

(1)案例分析

2010年12月间,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相关教师,从哈尔滨市香坊区幸福镇纪家村青喜养殖场购入的4只山羊做了5次实验,共有4名教师、2名实验员、110名学生参加实验。

经查,购买实验山羊时,相关教师未要求青喜养殖场出具相关检疫合格证明;实验前相关教师未对实验山羊进行现场检疫;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相关教师未能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有效防护。

请你和你的学习团队思考下列问题: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级及处理对象。

对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室活动应具备的基本要求是什麽?

实验室感染的控制及监督和法律责任灭菌的概念是什么?

2)常用的物理灭菌方法有哪些?

分别适用于哪些物品的灭菌?

(2)请你介绍三种以上常见消毒灭菌的方法?

如九寨沟地震灾区水源、人畜排泄物如何消毒以防治传染病流行,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3)就本章内容,请你和你的学习团队完成思维导图。

第三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教学内容

(1)细菌的遗传物质

1)染色体

2)质粒:

概念、特点、在变异中的作用如细菌耐药性质粒;

3)转座元件

(2)噬菌体

1)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特点

2)噬菌体与宿主细菌的关系:

温和噬菌体、毒性噬菌体、前噬菌体、溶源性细菌

3)噬菌体的应用

(3)细菌的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规律:

基因突变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2)突变型细菌

(4)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1)转导:

概念、特点及意义

2)接合:

概念、特点及意义

3)转化:

概念、特点及意义

4)溶原性转换:

概念、特点及意义

5)原生质体融合:

概念、特点及意义

(5)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1)细菌学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等方面的应用

2)细菌耐药监测与控制

3)流行病学方面的应用

4)致癌物质检测

5)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

2.重、难点

(1)细菌遗传变异的有关概念、细菌变异发生机制

(2)噬菌体的有关概念、与宿主细菌的关系、噬菌体的应用

(3)细菌的基因突变

(4)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3.考核要点

(1)细菌的遗传物质:

染色体、质粒、转座元件

(2)噬菌体:

概念、重要生物学性状、与宿主细菌的关系、应用

(3)细菌的基因突变

(4)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转导、接合、转化溶原性转换、原生质体融合概念、特点及意义。

(5)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4.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相对散、多,概念复杂,需要理论联系日常生活、临床实践,体现归纳与比较特点,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大课多媒体课件,结合图、文、表格讲授法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建立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教学构架,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

案例法有利于学生吸引学生兴趣,培养临床胜任力,互动与交流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隔离手机:

思维导图小结,课后自测题、案例分析与思考题可以作为平时成绩。

5.作业安排

(1)案例分析

1958年某城市一炼钢工人不慎大面积烧伤,并造成细菌性感染,经检测为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当时使用了仅有的几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未取得明显效果,后经某医学院分离出此菌,并找到该菌对应的特异性噬菌体,经该噬菌体治疗后取得明显疗效。

思考题:

什么是噬菌体?

请说出噬菌体治疗后获得明显疗效的相关机制?

此案例给予的启示?

(2)思考题:

简述细菌基因突变、基因的转移与重组变异的类型、机制及临床意义。

(3)就本章内容,请你和你的学习团队完成思维导图。

第四章细菌的耐药性

1.教学内容

(1)抗菌药物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1)抗菌药物的种类

2)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2)细菌的耐药机制

1)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

2)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灭活酶或钝化酶的产生、药物作用的靶位发生改变抗菌药物的渗透障碍、主动外排机制、形成生物被膜

(3)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2.重、难点

(1)抗菌药物种类与主要作用机制

(2)细菌耐药有关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

(3)细菌耐药发生机制

(4)细菌耐药性的防治原则

3.考核要点

(1)抗菌药物的种类与主要作用机制

(2)细菌的耐药机制

1)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

2)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3)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

4.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系统性较强,前后知识有不少联系,细菌耐药中容易理解的内容结合图、文、表格讲授,体现归纳与比较特点;

重点内容结合全国耐药严峻形势、全球研究热点,由浅入深,结合互动与交流、案例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小结,课后自测题、案例分析与思考题可以作为平时成绩。

引导学生课内、课外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交流学习方法四要点:

理论实践相结合,不同特征条理化,相关机制列表记,能力培养最重要。

5.作业安排

(1)案例分析

患者,男,75岁。

主诉:

反复咳嗽、咯痰20余年,加重5d,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该患者曾用过的抗菌药物有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钠、头孢氨苄等。

痰标本微生物学检查发现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该致病菌对上述曾用药物均耐药。

请你和你的学习团队查阅相关资料,思考下列问题:

1)该患者曾用过的抗菌药物分别属于哪个种类?

2)该细菌对这些不同种类抗菌药物形成耐药性的机制是什么?

3)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有哪些?

(2)思考题:

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警告某些国家,如果在不重视耐药的问题,今后就不得不遇到“无药可医”的尴尬?

(3)就本章内容,请你和你的学习团队完成思维导图。

第五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1.教学内容

(1)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

1)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微生态平衡与失调

2)机会致病菌:

机会性致病菌及其主要特点、机会性感染的易感因素菌群失调与菌群失调症、

(2)细菌性致病作用:

微生物的致病性、毒力的概念

1)细菌的毒力:

侵袭力的概念与构成(微菌落、生物膜、表面结构、侵袭基因、侵袭性酶等);细菌外毒素、内毒素的性质及其作用,外毒素的种类,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超抗原与疾病。

2)细菌入侵的数量

3)细菌入侵的途径

(3)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免疫学教学中已介绍,自学)

1)固有免疫:

宿主抗菌免疫屏障的组成与机理;PRR、PAMP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杀伤机制及结果,NK细胞作用;机体正常体液与组织中抗菌物质的种类作用对象;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概念与区别。

2)适应性免疫:

组成与特点

3)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抗胞内、外菌感染免疫的特点

(4)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1)细菌性感染的传播:

来源、传播途径

2)细菌性感染的类型:

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全身细菌性感染

3)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

(5)医院感染

1)医院感染的基本特点

2)医院感染的微生态特征:

微生物特点,常见微生物

3)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4)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5)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2.重、难点

(1)细菌微生态、感染与免疫、医院感染的相关概念。

(2)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微生态平衡与失调、机会性致病菌主要特点及易感因素。

(3)细菌致病性的物质基础,侵袭力组成、内毒素和外毒素作用特点及二者的主要区别。

(4)细菌超抗原的概念、基本特征及所致疾病。

(5)感染的来源、方式与途径、类型。

(6)医院感染及医院感染的特点、预防、控制。

3.考核要点

(1)细菌微生态、感染与免疫、医院感染的相关概念。

(2)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微生态平衡与失调、机会性致病菌主要特点及易感因素。

(3)细菌性致病作用:

细菌致病性的物质基础,侵袭力组成、内毒素和外毒素的特点及二者的主要区别,细菌入侵的数量、细菌入侵的途径。

(4)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免疫学教学中已介绍,自主学习为主)。

(5)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传染源、传播途径、感染类型、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

(6)医院感染:

基本特点、微生态特征、危险因素、预防与控制。

4.教学方法

本章特点为内容多、零散,同时重点多,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多,好学不好记。

策略:

通过案例教学,结合临床实践、全球研究热点,由浅入深,加强互动与交流、在学委及班级QQ群转发相关文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课内、课外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采取图、文、表格归纳和类比法对重点内容归纳总结、有利于讲透难点,讲清疑点。

5.作业安排

(1)案例分析

某中学12名学生在学校附近小卖部购买香肠面包为早餐,食用3h后,先后出现低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疼等症状,呕吐较重。

经抗感染、补液及对症治疗后,病情迅速好转,所有患者于2h内痊愈,无死亡病例。

采集剩余面包,应用ELISA技术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请你和你的学习团队,查阅资料,思考下列问题:

1)请你对该突发事件做出诊断,诊断依据是什么?

2)该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疾病物质基础是什么?

肠毒素属于何种毒素,有何特点?

3)抗感染治疗可选哪些药物?

(至少3种)

(2)思考题:

1)简述构成细菌致病性的物质基础?

何为致病岛?

其特点如何?

2)何谓微菌落和生物膜,在细菌的黏附定植中有何作用?

意义如何?

3)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主要有哪些?

它们有何特点?

怎样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4)就本章内容,请你和你的学习团队完成思维导图。

第六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1.教学内容

(1)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1)细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原则

2)细菌学诊断:

细菌学诊断一般程序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与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联系

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与细菌的生理与生化反应结合讲解

细菌抗原的检测:

与免疫学应用联系

细菌核酸的检测:

与分子生物学联系

生物芯片及其它检测

3)血清学诊断

(2)细菌感染的预防原则(免疫学教学中已介绍,强调重点内容,自主学习为主)。

1)人工主动免疫:

疫苗、类毒素

2)人工被动免疫:

抗毒素、血清丙种球蛋白、抗菌血清

(3)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细菌耐药教学中已介绍,强调重点内容,自主学习为主)。

2.重、难点

(1)细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的主要原则

(2)细菌的形态学检查、分离与鉴定方法和常用的检测细菌抗原的方法。

(3)免疫学防治的有关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

(4)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

3.考核要点

(1)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1)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主要原则、检验程序

2)细菌学诊断: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分离培养与鉴定、抗原的检测、核酸的检测、细菌生物芯片及其它检测

3)血清学诊断

(2)细菌感染的预防原则:

人工免疫的概念、类型及其免疫效果的比较、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常用方法与生物制品

(3)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

4.教学方法

结合图、文、表格讲授,体现归纳与比较特点,注意前后联系,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思维导图小结、案例讨论与思考题辅助学生实施探究教学法,培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临床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自问自答或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寻找答案,加强互动与交流。

思维导图小结,课后自测题、案例分析与思考题可以作为平时成绩。

交流学习方法八要点:

基本概念要记牢,特殊特征勿忘掉,不同特征条理化,比较鉴别不可少,致病机制列表记,唯物辨证看问题,理论实验相结合,能力培养最重要。

5.作业安排

(1)案例分析

患者,张XX,男,21岁,急性腹痛一天,每天脓血便十次左右,有明显里急后重感,肠鸣音亢进,体温38℃,血压正常,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粪便检查未见阿米巴原虫,临床初步诊断为细菌性,请问应该如何进行细菌学诊断?

如果你所在的医院有自动化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仪,其原理和特点是什么?

(2)思考题:

1)简述进行细菌学检查时对标本采集和送检过程应遵守的原则及病原菌检出的主要程序。

2)取脑脊液进行细菌感染的检查,用什么免疫学方法可以进行快速诊断?

3)紧急预防细菌感染时应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为什么?

(3)就本章内容,请你和你的学习团队完成思维导图。

第七章球菌

1.教学内容

(1)葡萄球菌属:

概述带菌者、耐药菌株与菌群失调症;

1)金黄色葡萄球菌:

a)主要的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分类、抵抗力特点等;

b)致病性:

致病物质--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TSST-1、凝固酶,所致疾病--侵袭性疾病、毒素性疾病;

c)免疫性:

固有免疫

d)微生物检查:

鉴别要点

e)特异的防治原则方法:

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主要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特殊微生物检查方法与特异防治原则

(2)链球菌属:

概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